[新聞] 客家媳巧思…小口菜包 遊客呷意

看板Hakka-Dream作者 ( )時間16年前 (2008/03/15 12:1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客家媳巧思 小口菜包 遊客呷意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 菜包(豬籠粄)是客家風味米食,北埔老街「吳阿姨肉粽 菜包」小兵立大功,做成迷你小口菜包,風味更佳,假日熱 賣上千個。因銷量大,負責人吳秋霞備妥原料,委託手巧的 客家婆婆媽媽在家代工,傳承好手藝,一起拼生機。 閩南籍的吳秋霞嫁到北埔客家庄後開始接觸客家米食, 10年前丈夫生病過世,為家計,並尋找生活重心,開始賣客 家肉粽,4年前進一步推出精巧的小口菜包。 吳秋霞個性大方,剛開店時,先主動分送肉粽、菜包給 鄰近攤商品嚐,「獲得同業認同也很重要,口耳相傳更能建 立口碑」,讓生意加分。 許多人好奇,吳秋霞如何鍾情「小口」菜包?難道不怕 被大一號的比下去?她說,北埔老街客家美食琳琅滿目,菜包 份量太大,遊客可能會膩,「小口菜包」更有賣點,更能吸 引遊客品嚐。 小口菜包一個10元,有葷、素兩種口味,客家肉粽一個15 元,多年來都未調漲,現在什麼都漲,小口菜包售價始終如一 ,吳秋霞形容「美食就該平易近人呀!」 每到假日,老街上遊客如織,菜包、肉粽狂賣上千個,不 少遊客一口氣買20個分贈親友,加上宅配訂單,生意強強滾。 菜包銷量大,吳秋霞決定委託代工,她準備原料,邀集客 家婆婆媽媽在家代工。請人代工做菜包工資一個1.5元,加上 原料等成本,每個大約只有3.5元利潤,算是薄利多銷,但也 聯繫了更多客家媽媽的感情。 77歲彭素萍做客家美食逾半世紀,不到1分鐘就捏出1個菜 包,平均重2.2兩,動作俐落,品質穩定,「在家做菜包讓生 活不無聊,很有成就感」。 吳秋霞的店裡只賣肉粽、菜包兩種產品,她說,「專注很 重要,掌握產品優勢就不擔心被淘汰」,希望客家美食能飄香 到台灣各角落。 聯合新聞網 http://0rz.tw/7c3Ky 不過我比較喜歡艾草粄,甜甜鹹鹹的比較好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99.167

03/23 22:14, , 1F
中壢某家店(劉媽媽?)是不是也有賣 ?
03/23 22:14, 1F

04/03 22:52, , 2F
那家很好吃,我最喜歡吃它的菜包
04/03 22:52, 2F
文章代碼(AID): #17sqpDyJ (Hakka-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