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影人特寫:洪金寶,我做大哥好多年

看板HK-movie作者 (一流ㄟ)時間14年前 (2010/07/29 22:51), 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香港影壇有很多大哥:在陳可辛眼中,曾志偉是大哥;在很多人看來,成龍是大哥;但對 曾志偉和成龍來說,洪金寶才是大哥。事實上,在八十年代,最多人叫洪金寶的是“大哥 大”,這個尊稱固然源於區別成龍“大哥”,卻也另有一段故事,稍後再說。   《葉問2》正在熱映,叫好叫座之餘,再次證明洪金寶的“大哥”地位,但大衆看到 的是他演大哥的威風,做武指老大的霸氣,又是否了解?洪金寶之舉足輕重,絶不僅限於 演技和武指,他的一舉一動,曾經影響香港電影業格局……   訪問洪金寶,最初感受是大哥好威嚴,聊開感覺就是大哥很風趣——關於大哥,關於 港片,關於時代,他都有自己的感慨,不妨聽大哥一一道來。 一,戲中大哥   “你沒有二百人跟你吃飯,當然不用看洋人的臉色。”   洪金寶在《葉問2》中演洪拳宗師洪震南,這個角色不止是一派宗師,更相當於香港 武術界的主席。50年代的香港受英國政府統治,華洋雜處,外來人口劇增,生活不易,即 便是武術界,也需洪震南與洋人疏通打點,才能保各派武館無憂。葉問初來香港,不懂規 矩,以為洪震南收會費是為一己之私欲,洪震南不甘受冤,遂出此言。   “《殺破狼》和《葉問2》演的都是大哥,但兩個人物背景不一樣,一個純粹是黑社 會,雖然也是很愛家庭,但純粹為自己的利益。《葉問2》的洪震南不是黑社會,在當時 的舊社會,沒有辦法不這樣去做,他是為了一大群兄弟們,也是為了一大群習武之人,這 兩個意義不一樣。不僅僅是兩百個人跟我吃飯,還有很多人雖然沒有跟我吃飯,也是跟我 有牽連,牽連在一起。如果我做得不好,會牽連到整個東西,所有人的家庭都沒了。以前 舊社會日子過得不好,洪師傅這個人物也不講什麼,他只是為他自己,也為怎麼照顧跟他 相關的百姓。”   對於《葉問》系列,洪金寶認為第一部文藝性大一點,第二部社會性大一些。“我很 開心能拍這部電影,讓觀衆感受到香港那個時代的老百姓跟習武的人在社會上怎麼生存, 這很重要。有很多拍20年代的電影,民國那段,但觀衆就感受不到,沒有共鳴。《葉問2 》對我來講,特別有共鳴,我差不多就是在那個時代剛剛出來,不管是十歲,十幾歲。我 希望通過這部戲,能讓現在的年輕人也能感覺到那個時代的氣氛。”   “為生活我可以忍,但侮辱中國武術就不行!”   洪震南擂台血戰洋拳王一場堪稱《葉問2》最感人一幕,葉問勸他不要為了一口氣拼 命,洪師父鏗鏘一句震撼全場。“現在的人我不敢說,以前的人在生活當中怎麼忍都可以 ,但是自己國家的東西受侮辱,他會拼命。不止洪師傅是這樣,中國有很多人都會這樣。 ”洪金寶不認為張揚民族氣節是功夫片的陳腐老套,而是那個時代飽受西洋列強欺辱的大 衆呼聲。   50年代的香港,湧進大批新移民,其中包括各界人才。不僅有上海影人來港繼續銀幕 夢想,武術界亦與梨園行互相吸納,並通過影視文學揚名,香火鼎盛,紛繁一時。據劉家 良說,電影《黃飛鴻》最早就是一批洪拳武師湊錢拍的;北派師傅袁小田應邀助薛覺先改 良粵劇,一路護送他南下的正是劉家良的父親、黃飛鴻再傳弟子劉湛;而白鶴派與吳氏太 極打擂台比武的熱鬧故事(啓發梁羽生在報紙連載《龍虎鬥京華》,開新派武俠小說濫觴) 更為香港市民茶余飯後津津樂道。早在40年代,聞名上海灘的製片家兼導演洪濟與曾經主 演《江南女俠》的妻子錢似鶯已經來港組建華南影片公司,他們的孫子洪金寶則生於1949 年,50年代末已入于占元的“中國戲劇學院”學藝,當時僅九歲。   50年代的香港武林,洪金寶趕上了個尾巴,況且當時年幼,為了能演好洪拳師傅,洪 金寶還是去請教劉家良,“誰知他說,我正幫王家衛指導《一代宗師》,不方便和你說什 麼,我就只好自己揣摩了。”事實上,無論演戲,還是武術指導,甚至組公司製片,洪金 寶一直在揣摩,做“大哥”哪有那麼容易? 二,戲外大哥   戲班武管事·代師授徒身先士卒   上世紀60年代,香港有四大戲校,後來叱吒風雲的武指巨星皆出於此。于占元的中國 戲劇學校出了成龍、洪金寶、元奎、元彪等“七小福”,粉菊花的春秋戲劇學校出了林正 英、董瑋、孟海,馬承志的中華戲劇學校出了陳會毅、李擎柱、鐘發,程小東則出自唐迪 的東方戲劇學校,與他同校的還有潘健君、徐忠信。“袁和平和袁祥仁兩兄弟最早也在我 們學校,我進學校時他們已經在了,哥倆跟老爸練過功,算是帶藝投師,等於是來玩票, 師傅對他們比較客氣,也不打他們。袁和平兄弟在我們那裏待了兩年就出來了。”   相比之下,于占元對洪金寶這些徒弟就相當嚴厲,“以前我們師傅是拳打腳踢的,像 我快滿師的時候,就有一個想法,將來離開師傅以後,一定會去揍他。可是我離開學校很 久,再見到師傅,還是很怕他尊敬他,沒辦法,師傅從小給我們一種尊嚴。我這個師傅到 香港什麼也沒有,他以一種熱忱教導我們一幫小孩子,不收任何學生的學費。到六十幾人 的時候還好,因為我們已經開始表演賺錢了。那時候我們只有一塊稍微大一點的地,白天 我們就練功,練完功以後,男生就睡這邊,女生就睡這邊,中間用凳子隔開,師傅就睡在 這個地下,只是他比我們好,他有一塊床墊。師傅從來沒有講過一句他怎麼苦。他那種培 養後一輩的精神,那是沒法講的。”   現在想來,洪金寶當然理解師傅的苦心,但少年時代的感受恐怕更多是苦不堪言—— 尤其是做了“武管事”之後。“吳明才比我大,現在我們見面還叫他大師兄,又叫他總司 令,逃兵總司令,我們講他是叛徒,學到三分之一他就走了,哈哈我老愛開玩笑。他走了 以後,我就冒頭,代師授徒,代師傅打他們,但如果他不好的話,師傅也會揍我,所以我 也會嚴厲一點地去教導師弟們。”洪金寶在家裏排行老大,在學校裡又成了大師兄,雖然 威風十足,但更多時候身先士卒,“我都是負責教元奎、元華他們練功,以排練為主,私 生活照顧他們的不是我,是個師姐,男生在生活方面比較差一點。我們說那個時候都是在 捱,不止是體力上面,還有精神上面也在捱那個時間,每天早上起來練功,練到晚上睡覺 。”   “很小的時候,大概十一二歲歲,我們到一個花園練功翻跟斗,走在馬路上,突然看 到一個小孩子乞丐,沒有衣服,我就會把所有的衣服脫了給他穿。師傅說現在下着毛毛雨 ,你一件衣服都沒有怎麼辦,我說他比我更慘,我從小就是這樣了。”少年時代的洪金寶 已經急公好義,也正是由於天生的古道熱腸,日後踏入影壇,才有一幫兄弟聚攏在周圍, 群策群力打出一片天。   武師領頭羊·洪家班搏命鬥香江   早在學戲期間,洪金寶已參與電影演出,不僅與程小東一群小孩在《人之初》(1963) 中演小偷,還在《大醉俠》做幕後代唱。“就是跟岳華唱的那群小孩,演戲是唐迪那邊, 就是程小東他們的東方戲劇學校,我們學校的小孩子代唱,我們國語比他們好。小時候我 們學的、唱的、說的都比他們好。”當時這些學戲的後生,滿師後大都進入電影界做替身 武師,洪金寶出來最早跟的是韓英傑,也是《大醉俠》的動作指導。“南派和北派還是不 一樣,我們是北派,劉家良唐佳他們算南派,大家沒有真正一起拍過戲,可是都常在一起 ,國泰就是韓叔做武術指導比較多,他獨佔鰲頭,一個人霸佔國泰。可是武俠片最開始的 時候,是在邵氏公司,那麼大家都湊在一起,私底下也會聊天什麼的。”   至70年代,李小龍帶起動作片狂潮,張徹的少林功夫片緊隨其後,唐佳、劉家良、韓 英傑寥寥幾個資深武指已經供不應求,於是新人冒起,各顯神通,其中發展勢頭最猛者, 當屬洪金寶。“做武師,我先後跟過韓英傑、徐二牛、梁少松三位,後來自己出來做,三 年之後,才成立我的班底。”由武指升任導演,成名已久的劉家良是第一個,為邵氏執導 《神打》(1975)時已經38歲,第二個便是洪金寶,為嘉禾執導《三德和尚與舂米六》 (1977)時只有28歲,之後才有袁和平《蛇形刁手》(1978)、劉家榮《搏命單刀奪命槍》 (1979)、成龍《笑拳怪招》。“拍《三德和尚舂米六》就是大家來幫忙,像正英、會毅、 孟海、元彪、元華,還沒有形成固定的班底,直到後來拍《敗家仔》和《鬼打鬼》,才開 始打出洪家班的旗號。元華跟我做了沒多久就去了邵氏,呆了很長時間才出來,在邵氏的 師弟還有元彬和元德,他倆不跟我拍戲,當時都是跟唐佳的。”   自《敗家仔》開始,“洪家班”即成為香港影壇最強動作班底,香港金像奬自第二屆 設立最佳動作指導奬,“洪家班”便蟬聯第二屆和第三屆,之後也是每屆都有作品入圍, 與成龍的“成家班”、劉家良的“劉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各顯神通。相比之下, “洪家班”最早開拓時裝動作片領域,且最早以搏命演出著稱,拍《提防小手》(1982)時 門口已經停着救護車,因為會隨時有人受傷!“我設計動作的時候,會跟這個演員或者武 行講,你一定要這樣做,這樣做的話就不會受傷;你要做不到,一定受傷!當然也有很多 是做到,可是那個效果很意外。像林正英,他也是洪家班之一,拍《提防小手》的時候, 他有一次替一個武行,我駕駛輛汽車很快開過來,他這邊跑,嘩!一剎車,車尾巴就把他 打飛出去。我問他行不行?行!但我知道這一打,整個人就沒有重心,而且不知道這個力 打到是怎麼樣,最要緊是不要頭着地。最後把林正英撞飛出去,剛好就頭着地,馬上就休 克,馬上送醫院,幸虧走到一半他就醒了。”   1989年,一部《群龍戲鳳》轟動香港電影界的武師行——劉家良與洪金寶,當時最著 名的兩位動作導演,之前從未有過合作,這回居然在戲中大打出手。《群龍奪鳳》為洪金 寶自導自演,劉家良友情客串。按照導演安排,那段長達5分鐘的經典之戰,由劉家良獲 勝。但劉師傅最後對洪金寶講的一句台詞,無論戲內戲外,似乎皆發自心聲:“肥仔,你 真棒,我打了那麼久的架,只有你一個能令我害怕。”談起那場對戰,洪金寶記憶猶新, “那時我想,要再打的話,跟誰打才會有化學作用呢?我就想到跟家良哥。他一口就答應 ,那場戲我們拍得很過癮。打了6天。”   《葉問2》是洪金寶動作導演最新力作,若再加上幫徐克重回武俠陣營的《狄仁傑》 ,有人認為明年金像奬已是大哥囊中物。《葉問2》最被觀衆津津樂道的當屬武館大戰, 不少影迷好奇羅莽和馮克安兩位館主的功夫出自何門何派。“羅莽打的拳法以‘大聖劈掛 ’為準,‘大聖劈掛’其實就有猴子動作,但猴子的東西也不太多,太多就變成耍寶了。 陳觀泰是‘打大聖劈掛’的,但他比較硬,我這個比較軟一點點。馮克安就是打八卦掌, 現在的武術有很多八卦掌,但是在戲裡誰打過八卦掌?我就故意打,看起來就不一樣。馮 克安一到現場,我就告訴他練這三個動作,這三個動作拍出來以後,你就會給人家另眼相 看,很多東西我抓得很準。圓桌大戰一早就設計好了,桌子周圍反過來放的木凳,在古代 就是‘刀林’,掉地即死。在圓桌上打的時候,我們都弔了一點鋼絲,桌子一歪,其實馬 上就有人扶着。這場戲拍了八天。”   影壇大哥大·嘉禾重臣開創德寶   陳勛奇說,80年代的香港影壇,大家叫成龍大哥,叫洪金寶大哥大。“大哥大”的號 召力體現在哪裏?1986年拍《富貴列車》,几乎所有香港片場都停工,明星都跑到洪金寶 這裏客串,陣仗之大,之後只有香港導演公會籌款的《雙龍會》和香港電影界為華東水災 籌款的《豪門夜宴》可比。“就是好玩,正好有許多旅客上火車的戲,我也不知道他們有 沒有停工,反正都叫他們來。其實之前的《夏日福星》最後也是請所有的香港明星都來玩 ,每個人都說有沒有搞錯?”   洪金寶不僅是影壇大哥大,還是香港第一個擁有大哥大的用戶,“應該是拍《鬼打鬼 》的時候,那時大哥大又大又寬又重,中間一手提電話拿起來,還要插電線,一定要有電 源,只要發電機發就出去了。不像現在,如果收藏都成古董了。”   或許有人以為,洪金寶只是一介武夫導演,但他的成就絶不止於讓劉師傅倍感威脅。 事實上,當年洪金寶絶對是香港影壇最有份量的幾個大人物之一,除了創作大量膾炙人口 的動作片,開拓不少新題材,他甚至曾影響香港電影業的格局。   (1)曾為新藝城“奮鬥”   新藝城崛起是八十年代香港電影黃金期的標誌,以洪金寶為代表的嘉禾衆福星與新藝 城七怪的對撼更帶起好戲如潮。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在新藝城“奮鬥”初期,洪金寶也曾 出力不少,幫過大忙呢?   “麥嘉最早跟我和劉家榮合組了一家嘉寶公司,那時我已經在嘉禾了。創業作是《老 虎與田鷄》,還有一部《搏命單刀奪命槍》。後來嘉寶解散,我回嘉禾了,麥嘉和石天黃 百鳴又弄了個奮鬥公司,就是新藝城前身,《鹹魚翻生》我都幫他們拍,大家都是好朋友 嘛。”但隨着麥嘉與“金公主院綫”合作,將“奮鬥”改組為“新藝城”,與嘉禾分庭抗 禮,洪金寶則因與嘉禾合作,不方便再與麥嘉聯手了。但萬事無絶對,在曾志偉撮合下, 麥嘉與洪金寶分別從新藝城和嘉禾出來合拍了一部《最佳福星》,當年此事轟動影壇,一 度令嘉禾與新藝城人心惶惶,但在洪金寶看來,其實也還是幫朋友忙而已。“《最佳福星 》我忘了我是收多少錢或者沒有收錢,因為我跟麥嘉不算錢。當時曾志偉在麥嘉公司,他 就說老大你來演,我完全是為他們演的。”   (2)自己開戲賣斷嘉禾   整個80年代,洪金寶的寶禾是為嘉禾提供最多賣座片的衛星公司,本來應該賺得鉢滿 盆盈,但事實似乎並非如此。“寶禾是我自己成立的公司,禾是嘉禾。拍了很多電影,很 賺錢,最後一算帳我還虧錢,什麼錢也賺不到。為什麼呢?我這部電影,如果在我手裏可 以賣出500萬,可是他們發行只賣了1塊錢,你才只掙1塊錢,你懂嗎?那時《鬼打鬼》, 賺多少錢?墨西哥賣錢,香港賣錢,新加坡賣錢,台灣賣錢,我一毛錢都分不到。拍了那 麼多年,都分不到錢。   正如曾志偉所說,“三毛(洪金寶)問老闆,不會知《福星高照》賺多少,你開一部《 夏日福星》便知道可以賣多少錢啦。”既然嘉禾的分紅制度遲遲不能兌現,洪金寶終於也 忍不住自己試一把,“唯一賺錢的就是《夏日福星》。我告訴他(嘉禾)這部戲是我自己拍 的,不管你們怎麼弄,他們說好,我們付錢給你拍。拍完之後把一張支票給我,數目很大 ,算買斷這部戲,整個戲出來的利潤,虧也好,掙也好,不管我的事了。這在之前是沒有 的,連一毛錢都沒有,之前只拿製作費。”   (3)創建德寶三足鼎立   新藝城崛起後,80年代前期與邵氏、嘉禾三足鼎立,邵氏不久退出競爭,德寶取而代 之。“德寶最早是我跟岑建勛一起搞的,潘迪生投的錢。我又做監製,又做導演,都是幫 忙,什麼錢都賺不到,那時楊紫瓊還沒紅,我拍《貓頭鷹與小飛象》,潘老闆問有沒有角 色給她演,就讓她演一個老師,不用打的。後來和元奎他們開會,好吧,拍一部《皇家師 姐》,讓元奎導演,訓練她怎麼打,我做監製,還客串了一個角色。”   德寶成立初期沒有旗下院綫,只好排在嘉禾院線上映,但後來潘迪生租下邵氏院綫( 當時邵氏兄弟公司已停産),高調拍片,論及聲勢已足以代替邵氏與嘉禾、新藝城分庭抗 禮。而作為德寶的創建者,洪金寶主導創作的《貓頭鷹與小飛象》及《皇家師姐》雖然成 績突出,為德寶日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但隨着德寶與嘉禾逐漸成為競爭對手,洪金寶身 為嘉禾大將,位置不免尷尬。時至1988年,風雲突變,新寶院綫成立,結束了嘉禾、金公 主(主要上映新藝城電影)、德寶三大院綫鼎足而立的局面,洪金寶也脫離嘉禾與新寶院綫 合作,對於那段影壇鬥戰往事,洪金寶感慨中帶着無奈,“反正現在才知道,原來我永遠 都是開荒的牛。拍完了戲之後,得到就宰去,只不過是牛皮厚,宰不動。”   (4)屢次開創題材新風   除了精彩的動作設計和傳神的演技,洪金寶對香港影壇最大的貢獻是以導演和監製身 份開創不少新題材,如《鬼打鬼》掀起靈幻功夫片風潮,隨後《殭屍先生》帶熱港台爭拍 殭屍片,《提防小手》成功打響時裝動作片的招牌,“五福星”系列風靡港台東南亞,連 創票房神話……“《五福星》我演的鷓鴣菜,這個角色拿廣東話說就是‘面懵心精’,老 是給人感覺是在吃虧,其實最後都是在占便宜。拍《五福星》是享受,集體創作,互相激 發靈感。有段時間《神勇雙響炮》也挺好的,也是我創作的,從《五福星》的兩個人物( 吳耀漢和岑建勛)抽出做《雙響炮》。本來是嘉禾的戲,後來岑建勛跑出去搞德寶,這邊 拍拍,德寶那邊拍拍,雙響炮變成《雙龍出海》就亂了。”   “那時我在嘉禾拍戲,我拍什麼他們都完全信任,讓我放開手去拍,譬如《東方禿鷹 》去菲律賓拍。但到張之亮第一次做導演的《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就有問題了,我跟鄒文 懷開了六次會,他說你一定不要拍這個戲,我說一定要拍。他說你為什麼這麼沒有眼光? 我說我的眼光是這部戲一定會賣錢。我信任這個導演。最後那部戲是多少錢拍的?有劉德 華和我那麼多演員,600萬就拍完了!這部戲收2000多萬,我只拿了40萬監製費,一毛錢 都沒分過。”   做大哥這麼多年,談及昔日混戰嘉禾、德寶、新藝城的風雲傳奇,洪金寶往往感嘆投 入與收入不成正比,但大哥也只是抱怨一下而已,若讓他真做老闆,卻又硬不起心腸。“ 我就這一點不好,總為人家打工。我曾經買過兩本《厚黑學》來看,但是學不了做不了, 那不是我干的事情。一個泰國看相很準的人教我,‘你不能再借錢給人家,不能再替人家 怎麼怎麼’……這就是我跟麥嘉的區別,麥嘉是連拍帶做,完全是獨立的,自己操作;我 是拍電影,都是以嘉禾為背景,做電影是歸嘉禾,拍電影歸我,我只是想怎麼拍出來。” ——嗯,這就是洪金寶,宅心仁厚、風趣幽默的影壇大哥!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m/c/2010-05-07/04472950377.html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m/c/2010-05-07/04472950377_2.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4.139.148

07/30 01:02, , 1F
洪金寶大哥真的很受人尊敬
07/30 01:02, 1F

07/30 02:19, , 2F
寶爺算的上是香港影壇人面最廣、影響最大的大哥
07/30 02:19, 2F

07/30 10:49, , 3F
怎咩~有麻煩了咩
07/30 10:49, 3F

07/30 15:52, , 4F
我問心無愧!
07/30 15:52, 4F

07/30 16:28, , 5F
胖子!穿那麼漂亮 要去喝喜酒呀~
07/30 16:28, 5F

07/30 16:38, , 6F
俺翻過臉來就是後腦杓!
07/30 16:38, 6F

07/30 19:51, , 7F
咬著毽子叫小珠!?
07/30 19:51, 7F

07/30 21:02, , 8F
請妳先放過我
07/30 21:02, 8F

07/31 01:07, , 9F
我是茶壺肥又矮呀
07/31 01:07, 9F
文章代碼(AID): #1CKPLjBJ (HK-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