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必看葉問1~2的四大理由㊣㊣㊣

看板HK-movie作者 (BLUESKY)時間14年前 (2010/07/27 20:41), 編輯推噓8(806)
留言14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wretch.cc/blog/sophia8619/2248762 現在這個年代,沒看過葉問電影的,幾乎不配被稱為年輕人。 為何這一系列電影能颳起一陣熱潮,看了「葉問1、2」之後,我得到以下答案: 一、低調中的神秘莫測,勾起觀眾期待: 以往華語功夫電影中,所塑造的功夫英雄, 展現的銀幕形象多是威猛陽剛型的,表現的人格特質也多是血性男兒,銀幕英雄的形象十 分明顯, 諸如: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都是硬底子的功夫演員。 而甄子丹所飾演的葉問,則是一位雖然外表貌不驚人(還比她老婆矮), 卻深具修養、氣度雍容的武術大師 (記得他在電影中說過:「武術不是用來打架的!」), 而且他尊重老婆,重視家庭生活這一點,完全不同於以往功夫明星大男人的形象。 相較於一般功夫明星在打鬥時眼神姿態中, 都會展現出堅定的毅力與濃厚的殺氣, 可是問哥沒有,他對人總是客氣謙遜,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他朦朧的眼神始終沒有對焦 (就算是在第二集中與有勇無腦的西洋拳王對戰時,眼神依舊沒有殺意), 他總是若有所思的望著鏡頭 (未看電影之前在看預告片時,我差點以為他是盲人武術家)。 這種低調中帶有高深莫測的人格特質, 就像平凡的蘇珊大嬸卻能唱出天籟美聲般, 觀眾往往會更對這種甚大的反差,有所期待。 二、近身短打的樸實,有別以往華美的功夫。 問哥曾說:「詠春拳,是一種近身短打的招式。」 他以木人樁為練習基礎,穩扎穩打的招式形成一大特色, 問哥的招式雖然不像黃飛鴻那樣大氣非凡, 也不像成龍的蛇形刁手那樣華麗有趣, 但是他樸實的作風與招式卻自成一格, 看似沒有殺傷力的拳頭卻能有以詠春獨有的技巧制敵先機。 對他來說,再華美的招式伎倆都不重要, 基礎的扎實功力才是致勝關鍵。 而一旦觀眾不再沉迷於炫目的武打招式,反而能放鬆心情體驗詠春之美。 三、強調中國文化精神的展現,不僅在於武術 早期的功夫電影,劇情大都強調武打的招式與主角學武練功的艱辛過程, 有時候主角甚至還背負血海深仇,所以最終與仇人決鬥時非得要拼個你死我活, 呈現的方式大多比較灑狗血,可能是這樣比較刺激,觀眾也比較愛看吧。 近代功夫電影其實已經不再置入習武與報仇的部分 (就算有報仇,也不一定是以致對方於死為目的, 重點會放在希望對方認輸與服氣), 反而更強調主角的人格特質與武術精神,像是霍元甲、葉問……等。 這類電影除了讓觀眾看爽之外, 更重要是要教育觀眾: 不管你學的是霍家拳也好,詠春拳也罷, 沒錯那些一代宗師的功夫是很厲害。 但練功夫最終要練的不是拳腳本身,而是一種人格修為。 所以霍兄(指他後期從混沌狀態醒過來後)和問哥在與別人比劃招式的時候, 除非不得以,不然多是點到為止,分出勝負即可,不需要置死方休。 而這就是中國功夫之利害的原因: 我們知道自己強,但不會用它來傷人或欺負弱小,而是來練身體及切磋伎倆, 練功夫的人不貪心,懂得適可而止的分寸,才是真正令人崇敬的地方。 就像「葉問2」中那位拳王當眾嘲諷中國人用一炷香算時間的作法, 記得當時問哥如何回他的嗎,問哥說: 「中國人燒香不僅僅用來算時間,而是用來表示中國人的謙遜。」 光是這段對話就足以具體呈現洋鬼子拳王對中國文化的無知, 同時也對照出問哥的泱泱大肚。 因為有氣量,所以問哥平時舉手投足間總是表現出氣定神閒,從容不迫的氣質, 如此風貌的一代大師,才能得到觀眾的佩服與認同。 四、詠春不是最強的,將中國武術精神發揚光大才是重要。 問哥系列電影的背景是設定在英國占領香港的年代, 那是個在政治上洋人占上風,中國人被欺壓的時代, 也因為這樣的背景,激起的中國人的民族意識: 既然我們不能在政治上贏人家,至少拳腳功夫上總可以揚眉吐氣吧!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有時候非常時期總是會有非常人物出現。 而問哥與霍哥等佛山四小龍正是在那樣的環境崛起, 後來中國武術各大門派林立時(從葉問2中便可窺知), 一個師傅要開班授課,還得挑戰各大宗師才行。 儘管各門派自成獨立, 但是在面對洋人拳王的挑釁時,中國人還是表現出團結一致的精神, 師傅們為了維護民族武術尊嚴,更選擇以性命相搏,勇敢迎接挑戰 (片中的問哥與洪哥),展現中國武術該有的風骨。 而第2集最後的格鬥結束時的一席話,更讓在場所有人起立為他鼓掌 (大意是:雖然我問哥今天擊敗洋鬼子拳王,但並不表示我中國功夫比較強, 因為恁爸覺得人是不分貴賤,功夫也是沒有優劣之分, 所以希望大家今後能好好平等相處…之類的)。 總之,本系列作品最成功的地方, 在於它將中國文化兼容並蓄的涵養,藉由武術來呈現, 在有效激起觀眾民族自信心的同時 (請不要跟我講什麼一邊一國這類的,這種假設在華語功夫電影中不存在), 也教育觀眾要著重武學的精神,算是相當可看的作品。 這鍋「葉問粥」儘管煮得不錯,但老鼠屎還是得挑一下, 那就是華語功夫電影所慣用醜化洋人的對比手法 (這類電影中功夫最厲害的洋人對手,常被塑造為勇猛卻無腦的莽夫, 用來對比中國人雖瘦弱卻是富有智慧的武術家)。 這種手法出現在華語電影中,多到讓人覺得很煩膩, 讓人覺得好像洋鬼子都只長肌肉不長腦,有點以偏概全的感覺,實在有待改進。 試想,如果一代宗師的洋人對手都只靠以孔武有力得勝, 卻沒有其他可取的武術特長,就算打倒他,也無法凸顯中國功夫的光彩, 而這種人物設定一出場,誰勝誰負觀眾一定馬上猜的到。 如果我們在自己的電影裡醜化單一民族,只為了映襯本身民族的清高 (雖然好萊塢電影也常常醜化東方人), 那對照問哥說的:希望各民族大家應該平等相處,豈不更加諷刺? 也或許,像這種散發強烈民族意識的華語功夫電影,本身就是拿來諷刺用的。 ㊣㊣㊣㊣㊣ 絕世經典,必看 ㊣㊣㊣㊣ 令人驚艷,要看 ㊣㊣㊣ 賞心悅目,可看 ㊣㊣ 粗茶淡飯,看看 ㊣ 大地雷片,別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81.6

07/27 21:09, , 1F
葉問前傳的葉問比較像殺手 眼神太殺
07/27 21:09, 1F

07/27 22:05, , 2F
我看葉問系列的唯一理由就是我是詠春門徒 =.= 這就夠了
07/27 22:05, 2F

07/27 22:08, , 3F
07/27 22:08, 3F

07/27 23:08, , 4F
其實你所說的老鼠屎的部份 確實很多香港一代宗師武術片
07/27 23:08, 4F

07/27 23:09, , 5F
像黃飛鴻 霍元甲 葉問等 都出現這樣的民族意識
07/27 23:09, 5F

07/27 23:10, , 6F
李連杰的精武英雄 雖然陳真是杜撰的人物 船越文夫比陳真
07/27 23:10, 6F

07/27 23:10, , 7F
更能體會武術是用來交流的 不是分勝負的 也許是年紀吧
07/27 23:10, 7F

07/27 23:11, , 8F
也未必港片都有醜化外國人啦
07/27 23:11, 8F

07/28 00:13, , 9F
其實中華英雄裡的「無敵」反而很不錯.
07/28 00:13, 9F

07/28 09:43, , 10F
其實葉問本人脾氣並沒有這麼好....
07/28 09:43, 10F

07/28 17:08, , 11F
我覺得拳王刻劃得太白目了,殺死一派掌門,不怕被尋仇嗎?
07/28 17:08, 11F

07/28 17:09, , 12F
詠春 葉問 這樣就夠了
07/28 17:09, 12F

07/29 18:48, , 13F
那個拳王根本也不怕 也看不起中國人吧
07/29 18:48, 13F

01/10 14:55, 5年前 , 14F
也未必港片都有醜化外國 https://daxiv.com
01/10 14:55, 14F
文章代碼(AID): #1CJjGFwf (HK-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