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 車禍與H1N1

看板HCU作者時間15年前 (2009/05/04 21:42), 編輯推噓8(8020)
留言28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知道要用什麼分類,用心情好像也怪怪的,所以就自訂了。 標題原本是:信念的流行病 想說跟時事結合,於是用這個標題。 這兩個學期以來,車禍似乎更多了,肺癌有沒有更多我不知道 我其實很想把停車場外面的紅布條、 以及好漢坡旁邊的所有告示牌通通拆掉。 正文開始-- 雖然在這本書裏我會指出一些私人與集體經驗的不幸區域,但同時我也會提供有效解決的 一些建議。「你注意什麼,你就得到什麼。」你的「心像」帶來它們自已的完成。這些是 古老的格言,但你必須去瞭解,你們的大眾傳播系統如何擴大了『正面與負面』的問題。 也許有一陣子我會強調,作為個人以及作為一個文明的你們如何瓦解了自己的安全感受; 然而我也會教你們如何加強對生物健全性和心靈理解的必要感受,以增益你們心靈和肉體 的存在。 你們的信念產生了無價值的感受。在把你們自己人工化的與自然分開之後,你們不信任自 然,卻常常把它當做一個敵人。你們的宗教給了人一個靈魂,同時卻不承認其他的族類也 有靈魂,然後你們的身體就被貶謫給自然,而你的靈魂則給了聖潔無瑕高高在上的看著它 的創造物之上帝。 你們的科學信念告訴你,你們的整個世界是意外發生的。你們的宗教告訴你,人是有罪的 ;身體是不可以被信任的;感官能引你走上歧途。在這信念的迷宮裏,你的價值感與目的 感失去大半。於是產生了一種普遍性的恐懼與懷疑,而生活太常被剝奪了任何的英雄氣概 。身體也無法對普遍化了的威脅反應。因此,身體在這種環境裡,就會被置於不斷的壓力 之下,而努力想去使那個危險明確化。身體天生是為保護你而行動的。因此,身體累積了 很強的張力,所以在許多的場合裏,一種明確疾病或者威脅性的情況就被『製造出來』, 以使身體擺脫一個強到它快無法忍受的張力。 我許多的讀者都熟悉一己的冥想,那時注意力集中在一個特殊的區域。冥想有許多方法及 許多思想派別,但是其結果都是一種非常容易接受暗示的心態,而人們在其中尋求心靈上 、精神上與身體上的目標。你不可能沒有一個目標而去冥想,因為那個意圖本身就是一個 目的。 不幸的是,各種媒體的許多公共衛生節目和商業性聲明,提供了你們一種最可悲的集體冥 想。我講的是那些在其中給了各種疾病的明細症候,在其中個人進一步被告以在心中懷著 那些症候去檢查身體。我講的也是那些聲明,它們也同樣很不幸的點明,一個人很可能沒 有任何可被觀察到的症候,而可能經驗到的那些疾病,警告他們說,儘管他覺得自己身體 很健康,這些悲慘的具體病痛也可能會發生。在此,那些宗教、科學與文化信念所助長的 普遍性恐懼常常形成了疾病的藍圖,在其中,一個人可以找到一個特定的焦點——這個人 可以說:『當然,我覺得無精打采或恐慌或不安全,是因為我有了這樣的病。』 因自我檢查的暗示而引起的乳癌,比任何的治療法曾治癒的乳癌更多(非常強調的)。它們 涉及了對身體強烈的冥想,以及本身會影響身體細胞的不利心像。高血壓的公共衛生宣導 本身就提高了千千萬萬電視觀眾的血壓(甚至更強調的。) 因此,你們目前預防醫學的概念引發了正好會導致疾病的恐懼。這些概念瓦解了每個人身 體的安全感,增加了壓力,也預先提供了身體一個明確詳細的生病計畫。但最要緊的是, 這些概念增加了個人與身體的疏離感,而造成無力感與二元對立。 你們休息一下。 (十點四十五分到十一點九分。) 你們的『醫藥廣告』也同樣的會促進疾病。許多廣告意在透過一個產品來減輕你的痛苦, 但實際上卻反而透過暗示而促進了病況,因而使你對那種產品產生需要。 在這兒頭疼藥就正是一個適當的例子。任何醫藥指向的廣告或公益宣導都從沒有提到身體 自然的防禦力、健全性、活力或力量。在你們電視或收音機的廣告中也不重視健康的人。 醫學統計處理的是生病的人,卻不研究健康的人。 愈來愈多的食物、藥品與自然的環境狀況被加進致病因數的名單裏,各種不同的報告把乳 類製品、紅肉、咖啡、茶、蛋、魚、脂肪加進名單裡。但在你們之前的世世代代卻曾設法 靠許多這類食物活了下來,而它們在當時實際上被宣傳為對健康有利。的確,現在人類好 像是對他自己的自然環境過敏,且成了天氣本身的受害者。 沒錯,你們的食物是含有以前的年代裏所沒有的化學物,但在合理的範圍內人類在生理上 卻能消化這種東西,也能有益的利用它們。 然而,當人覺得無力,而又處於普遍化的恐懼中,他甚至能把最自然的大地成分轉而為害 他自身。你們的電視以及你們的藝術與科學都合起來成為集體冥想。在你們的文化裏—— 至少——文藝界中有教養的人提供你們以『反英雄』為主角的小說,常常描摹個人沒有意 義的存在著,而他沒有一種行動足以減輕困惑或痛苦。 許多不知所云的小說或電影就是這種相信『人的無力』的結果。在那種情形下,沒有任何 行為是英雄式的,而人隨時隨地都是一個陌異宇宙的受害者。在另一方面,你們普通的、 沒有文化的、暴力的電視劇的確也提供了一項服務,因為它們以想像使普遍化的恐懼在一 個特定情況裏明確化起來,然後又藉由戲劇而獲得解決。那些情節也許是樣版式的或者表 演得差勁透了,但以最傳統的說法,『好』人勝了,個人的行動總算有效。 (十一點三十分)這種節目的確接收到這個國家普遍化了的恐懼,但它們也代表了大眾化的 戲劇。雖然知識份子不屑一顧,但在這戲劇中,普通人可以表現出英雄氣概,簡明的向一 個所希望的目標去行動,而獲勝。 那些節目常常以誇張的方式描寫你們的文化世界,而大半的解決之道的確是透過暴力。然 而,你們比較有教養的信念卻領你們到一個甚至更悲觀的畫面,在其間,甚至那些被逼到 極端的人的暴力行為也失去意義。然而一個人必須覺得他的行為是「有效的』,所以他被 迫採取暴力行動來作為最後的手段——而疾病常就是那個最後的手段。 (停頓良久。)你們的電視劇,警匪片和間諜片是頭腦簡單的,然而它們卻以一種你們的公 共衛生廣告所無法做到的方式減輕了壓力。觀眾可以說:『當然,我覺得恐慌、不安全而 且害怕,因為我住在這樣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裏。』一般性的恐懼能(為它的存在)找到一 個理由。但這些節目至少提供了一個戲劇性的解快之道。而公益廣告卻繼續製造不安,那 些集體冥想因而加強了負面的情況。 那麼,整體而言,暴力節目提供了一項服務,那就是它常常凸顯出能夠超越環境的個人的 力量感。而公益廣告至多只把醫生引介為一個仲裁者:你應該把你的身體帶去看醫生,就 像你把你的車送進廠修理某個毛病一樣。你的身體被視為一個失控了的載具,需要經常的 細查。 醫生就像是一個生理上的機械師,而他對你的身體比你知道得多得多。且說,這些醫學信 念是與你們經濟與文化的結構糾結在一起的,所以你無法單單責怪醫生或他們的職業。你 們經濟上的富裕也是你們個人實相的一部分。許多很熱忱的醫生懷著心靈上的瞭解去用醫 學技術,而他們本身也是他們的信念的受害者。 如果你不買頭疼藥,你叔叔或你鄰居可能就沒生意可做,而不能養家餬口,因而也就沒有 辦法去買你的商品了。你無法把生活的一個區域與其他的分開,集體的說,你們的私人信 念形成你們文化的實相。你們的社會就其本身而言並不是一件與你們分開的東西,卻是其 中每一個人的個人信念的結果。沒有一個社會階層你不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你們的宗教強 調罪惡。你們的醫學界強調疾病。你們有秩序的科學強調混亂與無緣無故的創世論。你們 的心理學強調人是環境的受害者。你們最先進的思想家強調人類對地球的淩辱,或貫注於 將會突襲世界的未來災害,或再度將人類視為星象的受害者。 許多復辟的玄秘學派都推祟欲望的死亡、自我的滅絕,以便把物質元素變煉到一更精細的 層面。在所有這些例子當中,個人清晰的心靈與生物的健全性受到蒙蔽,而無法把握當下 這寶貴的一刻。 人間的生活應是獨特的、有創造性的、活生生的經驗,然而在他們眼中,卻變成只是一個 更高境界的黯淡倒影。身體變得迷失了方向、被蓄意破壞了。在身與心之間清楚的溝通線 路變得阻塞住了。於是個人及團體的,疾病與其他狀況就產生了,那是意在把你們領入其 他的瞭解裏去的。 (突然的:)此節結束。(「很棒的資料。」) 我最衷心的祝福。 第八一四節 一九七七年十月八日 晚上九點四十三分 為了要重頭開始——(在第八二一節裡)談妄想症的那些東西以後再說。當魯柏幾天前在寫 他某一本書的時候,他聽到一個公益宣告,官方告訴所有的聽眾,流行性感冒的季節已經 正式開始,而嚴重的警告那些老年人及那些有某種疾病的人立刻預約去打感冒預防針。 那個官方人士附帶提到,的確沒有直接的證據把過去的流行性感冒預防注射與有些接種過 的人碰巧患上的一種頗怪異的病連在一起。整體說來,那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宣告,其涵意 跨越了生物學、宗教與經濟學。『流行性感冒季節』以某種方式而言,是被心理學式製造 出來的模式的一個例子,那有時候能帶來一場『人工』製造出來的流行病。 在這種宣告的背後有醫學界的權威,也還有你們傳播系統本身的權威。你無法質疑透過收 音機而來的聲音,因為它是不具形體的,而且一定對。 再一次的,老年人又被『點名』了,很顯然的他們好像比較容易患病。那種易病傾向是一 種醫學上的人生事實,可是它卻是一個在人類生理實相中沒有基本基礎的事實,它是一個 經過暗示而帶來的事實,然後醫生們見到身體上相當明確的結果,而後那些結果再被拿來 當做證據。 甚至今天在世界上有些孤立的地區,老年人並非疾病纏身的,他們的生命跡象也沒有減弱 ,他們一直到死的時候都保持相當的健康。 因此,你必須承認他們的信念系統是相當實際的,他們也沒有被醫學人士所圍繞,在這本 書的後面我們會回到這個主題。可是,在此地,你們有幾乎可以說等於是一種促進疾病的 社會計畫——流行性感冒季。一種集體冥想,在其幕後有一個經濟的結構;涉及了科學與 醫學的基金會,可是還不止於此,還有從最大的藥商到最小的藥房,從超市到街角的小雜 貨店的經濟上的考慮—─涉及了所有這些因素。 假定能對抗(傷風以及)流行性感冒的藥片、藥水與針劑都被很明顯的陳列著,用來提醒也 許錯過了對那個將要到來的難關之宣告的人。電視廣告帶來一陣新的槍林彈雨,因此(好 笑的)你可以從乾草熱季節過到流行性感冒季節而不致少了任何個人的藥品。 在六月的一聲咳嗽也許被付之一笑,而很快的忘懷,可是在流行感冒季節的一聲咳嗽就可 疑得多了——而在這種情形下,特別是在一個不順的星期當中,一個人也許可能想:『本 來嘛,明天又有誰想出門呢?』 你真的期待會病倒,它可以作為不去面對許多問題的藉口。有許多人幾乎有意識的覺察他 們在做什麼,所有他們需要做的只是對社會如此張揚的提出的暗示付出注意而已,體溫真 的上升了,關切使得喉嚨變乾。潛伏的病毒——到現在為止還沒造成任何傷害——真的被 激活了。 (十點十分。)外衣、手套與皮靴的製造商也在大力推銷他們的商品。然而,在那些行業裡 ,至少他們的觀念還比較健康,因為他們的廣告常常強調有益身心的活動,而描寫快樂的 滑雪者及在冬季的樹林裏徒步旅行的人。不過,有時候他們會暗示他們的產品會保護你免 於傷風和感冒,而且對抗你本質上的虛弱。 整體而言,接種本身沒什麼好處,而它們可能還有潛伏性的危險,尤其當它們被用來預防 一個事實上還沒有發生的流行病時。它們也許有某個特定的效果,但整體而言,它們是不 利的,擾亂了身體的機能,而引發了那些也許有一陣子都不會顯現的其他生理上的反應。 自然,那個流行性感冒季又碰上了聖誕季節,當基督徒被告以應該要快樂,並且祝賀他們 的同胞(至少在念頭上)快樂的回到童年自然的美妙。他們也被告以要向上帝致敬,可是基 督教精神已經淪為一個糾纏不清的可憐故事,它的一致性已大半消失了。這樣一種宗教變 得孤立於日常生活之外。許多人無法統合他們的信念及感受的種種不同區域,而在耶誕節 他們部分的認知到,存在於他們的科學信念與宗教信念之間的鴻溝。他們發現自己無法應 付這樣一個精神上與心靈上的難局,結果常常導致一種心靈上的沮喪,這種沮喪更被聖誕 音樂和商業性的展示,及那個說人類是以上帝的形像被造的宗教性「提醒』,以及那個說 如此被賜與的身體似乎無能照顧它自己而是疾病與災難的天然獵物的另一個『提醒』所加 深。 因此,聖誕季在你們社會裏攜帶著一個人的希望,而流行性感冒季則反映出他的恐懼,並 且顯出兩者之間的鴻溝。 醫生也是一個個人,因此,我只是針對他的職業而言,因為他通常是在他與他的同胞共享 的信念系統裡盡他所能的做好。那些信念並非單獨存在,卻當然是與宗教和科學的信念纏 在一起,雖然它們看起來可能毫不相干。基督教義傳統的視疾病為上帝的懲罰或者是上帝 所給的一個試煉,應該被冷靜的忍受,而又把人看做是一個有罪的生物,被原罪所玷污且 被迫以血汗工作。 科學曾把人視為一個『不在乎你的宇宙』之一個意外產品,真的是沒有一個『有意義的中 心』的生物,在他身上,意識只是恰巧變得存在的一個肉體機制運作的結果,而在肉體結 構之外意識是沒有真實性的。至少科學在那方面是前後一致的。可是,基督教教義正式的 要求『悲傷之子』要喜悅,而罪人們要找到一種兒童式的純潔;而叫他們去愛一個有一天 將毀滅世界,以及如果他們不崇敬衪就會罰他們入地獄的上帝。 許多人被夾在這種矛盾信念之間,特別會在聖誕季節淪為疾病的受害者。在任何一個城裏 ,教堂與醫院常常是最大的建築物,而也是唯一不必藉助都市法規而在星期日開放的建築 物。你無法將你私人的價值系統和你的健康分開,而醫院常常由宗教所灌輸給其子民的罪 惡感得利。 我現在說的是那些與社交生活和社區活動如此交織在一起,以致於所有基本宗教的健全感 都已消失殆盡的宗教。可是,人的天性就是具有宗教情操的。 你可以休息一下。 (十點四十分到十一點十分。) 口授:人類最強的屬性之一就是宗教情懷,它是心理上最常被忽視的部分。你有一種生而 具有的自然的宗教知識,魯柏的那本《一個美國哲學家的死後日誌:威廉‧詹姆士的世界 觀》把那個感受解釋得非常好。那是一種被轉譯成文字的生物性的靈性。它說:『生命是 一個禮物而非一個詛咒。』「我是在自然世界裏的一個獨特而有價值的生物,自然界隨時 隨地包圍著我,給我滋養而提醒我自己以及世界所來自的那個更大的源頭。我的身體愉快 的適合它的環境,而再次的,也是由那未知的源頭而來,那個源頭透過物質世界的所有事 件顯示它自己。』 那種感覺給了身體樂觀、喜悅及源源不絕的精力去生長,它鼓勵好奇心與創造力,而把個 人同時置於一個心靈世界與一個自然世界裹。 組織性的宗教總是在試圖去以文化的用語重新界定那一類的感受,但他們卻很少成功,因 為他們在他們的觀念裏變得太狹隘、太教條,而那個文化結構終於壓過了在其內部更細緻 的成分。 一種宗教愈有容忍性的話,它就愈近於表達那些內在的真理。不過,個人擁有一個私人的 生物與心靈上的健全性,那是人的傳承之一部分,而的確也是任何生物的權利。人無法不 信任他自己的天性,而在同時卻信任上帝的本質。因為『上帝』是他對他存在來源所用的 字眼——而如果他的存在是被污染的,那麼他的上帝也必然如此。 你的私人信念與其他人的信念混在一起,而形成你們文化的實相。因此,醫學界或科學家 或其他任何團體的扭曲概念並沒被強加在你身上,反之,它們是你們的群體信念之結果— —孤立存在於各門不同的學問當中。舉例而言,醫生常常是極端的不健康,因為他們是如 此的擔負著那些特定的健康信念,以致使他們的注意力比沒有牽涉進去的人更集中在那個 範圍。預防的概念永遠是建立在恐懼上——因為你不會想要預防愉悅的事,因此,預防性 醫學常常引起那些它希望避免的疾病。預防的概念不只是繼續助長了整個的恐懼系統,而 且,再次的,為了預防一個尚未患病的身體患病而去採取一些特定的步驟,卻常會引起一 些反應,而帶來如果事實上已得了病所會發生的副作用。 當然,一種特定的疾病也會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份,那些影響尚未研究過。甚至尚未為人所 知,因此,這種接種無法將那些影響納入考慮。也有一些情形是在接種之後發生了變異, 因此有一陣子人們真的變成了疾病的帶原者,而能傳染其他人。 還有一些人,不論他們有沒有接種,都極少生病,而他們對健康方面的事並不敏感。因此 ,我並不在暗示所有的人都會對接種有負面的反應,不過,以最基本的說法,接種也並無 任何好處,雖然,我十分明白醫學史會好像與我抵觸。 在某些時代,尤其是當近代醫藥科學誕生的時候,對接種的信念——如果不是被老百姓, 那麼就是被醫生們所相信——的確擁有新的暗示及希望的偉大力量,但我恐怕科學的醫學 曾經引起與它曾治癒的同樣多的新病。當它救了命的時候,它能夠這樣做是因為醫生本身 直覺的治癒性瞭解,或因為病人是如此的被他所做的偉大努力所深深打動,因而,也間接 的信服了他自己的價值。 請等我們一會兒……當然,醫生也經常被許多不願為他們自己的健康負責的人,以及懇求 他們所不需要的手術的人所指揮。醫生也被那些不想要痊癒的人造訪,而用醫生及他的醫 法作為再病下去的藉口,說:『那個醫生真沒用』或『那種藥根本沒效』,因而為了一種 他們無意改變的生活方式而去怪罪醫生。 醫生也被夾在他的宗教信念與科學信念之間,有時候這些會彼此衝突,而有時候它們只會 加深他的感覺:身體,若不去管它的話,會得到任何可能的疾病。 你可以休息一下。 (十一點四十五分到十二點一分。) 再說一次,你的價值系統以及你最切身的哲學判斷,無法與你私人或群體經驗的其他區域 分開。 在美國,你們的稅收用在推動許多醫學實驗及預防醫學上——因為你們不信任自己身體的 良好意圖。以同樣的方式,你們政府的經費也用到國防上去預防戰爭,因為如果你不信任 你自己身體對你的良好意圖,你也很難信任你的同類那方面的任何良好意圖。 那麼,事實上,預防醫學與不像話的預防性防禦之花費是十分相似的,在每個例子裏都有 對災禍的預期——在一個例子裏是來自那熟悉的身體,它在任何時候都可被要命的病所攻 擊,而至少看起來好像是沒有防禦能力的;而在另一個例子裏則是來自外來的危險:被誇 張的:永遠具威脅性的,而且永遠必須與之搏鬥的。 疾病必須被攻擊、對抗、打擊、消滅。在許多方面身體變得幾乎像是一個陌生的戰場,因 為許多人對身體這麼缺乏信心,以致它變得好像極易染病。人於是好像在與自然抗衡。 有些人把自己想做是病人,就好比其他人也許把自己想做是學生一樣, 這種人就是那些會採取預防性措施去對付任何時髦或當令的疾病, 而因此莫名其妙的受到醫學不幸面衝擊的人。 (摘自《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 編輯: chaos0807 來自: 122.116.224.203 (05/04 21:46)

05/04 21:51, , 1F
END. 好長噢
05/04 21:51, 1F

05/04 21:56, , 2F
休息再慢慢看XD 我也花了三天消化吸收@@~
05/04 21:56, 2F

05/04 22:53, , 3F
END...我以為是番茄發功了
05/04 22:53, 3F

05/05 02:38, , 4F
按END了
05/05 02:38, 4F

05/05 02:58, , 5F
END...我相信我全部都吸收了...
05/05 02:58, 5F

05/05 09:16, , 6F
有沒有人要分享心得?
05/05 09:16, 6F

05/05 10:17, , 7F
心得是... (換樓下的說 XD)
05/05 10:17, 7F

05/05 10:33, , 8F
     已閱 看你打那麼多的份上給個甲下好了
05/05 10:33, 8F

05/05 19:02, , 9F
應該不見得是自己打的吧...這類文稿很多賽斯資料網都有@@
05/05 19:02, 9F

05/05 19:03, , 10F
建議原po截取時截短點 再附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比較好吧
05/05 19:03, 10F

05/05 19:19, , 11F
拋磚引玉成功\(^▽^)/
05/05 19:19, 11F

05/05 19:20, , 12F
我的心得與看法在第一段,如果是更深入的心得,
05/05 19:20, 12F

05/05 19:21, , 13F
所以貼一長串賽斯書的內容 就只是要釣有碰賽斯資料者?@@
05/05 19:21, 13F

05/05 19:21, , 14F
請來信跟我約時間,我可以談一個小時以上。
05/05 19:21, 14F

05/05 19:22, , 15F
直接寫成文章比較適合不是?就不會一堆人直接END
05/05 19:22, 15F

05/05 19:22, , 16F
其實不是啦XD 不過我就很直覺的用了"拋磚引玉"
05/05 19:22, 16F

05/05 19:22, , 17F
只是覺得很可惜罷了 因為太長 所以太多人都END了
05/05 19:22, 17F

05/05 19:23, , 18F
寫成文章喔?我懶耶。 就自由意識的觀點來看
05/05 19:23, 18F

05/05 19:23, , 19F
他們按END不是我所能負責的。
05/05 19:23, 19F

05/05 19:23, , 20F
話說,今天下午我才把這段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05/05 19:23, 20F

05/05 19:23, , 21F
可惜我沒有錄音。
05/05 19:23, 21F

05/05 19:23, , 22F
我在外面開賽斯課時 會盡量把書中比較難的文字改成簡單點
05/05 19:23, 22F

05/05 19:24, , 23F
的例來方便來教學 這樣事實上更適合讓大家一開始接受@@
05/05 19:24, 23F

05/05 19:25, , 24F
我不想改賽斯的話阿,而且這整篇有連貫性,何必擷取?
05/05 19:25, 24F

05/05 19:26, , 25F
我甚至相信有"更多人"看完之後,沒有推文,卻有深思。
05/05 19:26, 25F

05/05 19:26, , 26F
嗯 如果這是你的推廣方式 那就這樣吧ww 反正只是建議罷了
05/05 19:26, 26F

05/05 19:28, , 27F
XD 我沒有在推廣她 我也不想推廣她
05/05 19:28, 27F

05/05 23:00, , 28F
END真是好物啊……(沉思)
05/05 23:00, 28F
文章代碼(AID): #19_l34g6 (H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