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三類組的實驗報告

看板HCSH87_316作者 (ziacord)時間16年前 (2008/05/24 02: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普通生物學的實驗報告 上次忘記是誰跟我要的,我先PO在這,用完記得跟我說,我再自爆 實驗目的: 觀察蜜蜂、東方果實蠅對冷、熱溫度變化的敏感性,在密封的空間內通過加熱、冰凍來測 昆蟲對於溫度的抗性以及他們的昏迷或致死溫度。 昆蟲細胞的適宜溫度為25℃~28℃。在40℃~45℃時,昆蟲的生存率明顯下降因為各種代 謝過程的速率不一,導致功能失調,昆蟲表現出熱昏迷的狀態,如果繼續維持時間在這樣 的溫度,也會引起昆蟲死亡。而在45℃~60℃時,昆蟲經短期興奮後即死亡,是由於高溫 直接破壞?的作用,甚至直接破壞蛋白質。這種高溫引起有機體的損傷是不可那恢復的。 大多數昆蟲在48℃~54℃高溫下會死亡。 昆蟲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每種昆蟲的抗寒性與其過冷卻點有著 密切關係。一般情況下過冷卻點低,抗寒能力較強。但抗寒能力的強弱,不僅由過冷卻點 決定,同時還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如越冬蟲態、齡期、場所、時間等都有著密切關係。也 可能是昆蟲長期適應生活環境的結果。 材料用具: 燒杯、125 mL錐形瓶、橡皮塞、溫度計、酒精燈、石棉鐵絲網、紗布。 蜜蜂、東方果實蠅活體(分雌雄)。 95%酒精、冰水。 實驗步驟: 測昆蟲對高溫的耐受性: 把錐形瓶蓋上橡皮塞、溫度計綁上裝入昆蟲的紗布包(以免昆蟲逃逸或停留在瓶壁),用 燒杯來隔水加熱(酒精燈)。 蜜蜂、東方果實蠅(分雌雄)各2次,共6次。每次有3~4只。 (所有的昆蟲死亡;蜜蜂:38℃~39℃,東方果實蠅:(雌)41℃~45℃、(雄)33.3℃ ~42.5℃) 測昆蟲對低溫的耐受性: 把錐形瓶蓋上橡皮塞、溫度計綁上裝入昆蟲的紗布包(以免昆蟲逃逸或停留在瓶壁),用 燒杯倒入冰水(0℃)使錐形瓶內降溫。 蜜蜂、東方果實蠅(分雌雄)各2次,共6次。每次有3~4只。 (蜜蜂6℃昏迷,東方果實蠅死亡:(雌)6.7℃~8.5℃、(雄)8.5℃~10℃) 實驗結果: 東方果實蠅:公 33.3℃ 41℃ 9℃ 10℃ 34.5℃ 42.5℃ 9℃ 10℃ 36.7℃ 42.5℃ 8.5℃ 8.5℃ 平均高溫死亡溫度:38.42℃ 平均低溫死亡溫度:9.17℃ 東方果實蠅:母 42℃ 45℃ 8℃ 8.5℃ 42℃ 43.5℃ 7℃ 8℃ 45℃ 44℃ 6.7℃ 8℃ 平均高溫死亡溫度:43.58℃ 平均低溫死亡溫度:7.7℃ 蜜蜂: 38℃ 39℃ 6.5 7.5 38.5℃ 39℃ 6 7 38.5℃ 39.5℃ 6 6.9 平均高溫死亡溫度:38.75℃ 平均低溫死亡溫度:6.65℃ 由數據來看,母的東方果實蠅對溫度的耐受性要比公的好。而蜜蜂會收縮震動肌肉產生熱 能,所以低溫耐受性比東方果實蠅來得好。但是在高溫耐受性方面,是東方果實蠅比蜜蜂 好。 ***實驗討論、誤差原因: 1. 熱水過熱使得瓶內溫度增加快(會導致昆蟲的細胞膜膨脹破裂或細胞蛋白變質。 高溫脅迫會改變細胞,生物大分子的數量和形狀都會因此產生變化)。 2. 瓶內有水氣,昆蟲在紗布包內,較看不清昆蟲是否昏迷,常拿紗布包出來。 3. 附著瓶壁的昆蟲由於感受的溫度為燒杯的水溫。 對了,如果其他人想拿去用,記得先跟我報備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31.226
文章代碼(AID): #18DmUpxj (HCSH87_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