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成功投手3要件 郭董精采詮釋

看板HCKuo作者 (loh)時間18年前 (2006/09/12 03:5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6.09.12  中國時報 成功投手3要件 郭董精采詮釋 熊昌成 過去這一周最讓台灣人感到興奮的,莫過於24小時內依序見證郭泓志、姜建銘、王建民 在異鄉的精彩投球。王建民的好,大家早就知道了,郭泓志呢?他生涯首次先發的投球 內容,不但令道奇隊教練團和隊友感到驚訝,也同時擦亮了大聯盟棒球專家們的眼睛。 在大聯盟素享盛名的投手教練雷米勒(Ray Miller),曾對如何成為成功投手開出三個條件 :一、節奏要明快,二、爭取好球數,三、常變換速度。雷米勒認為,投手應懂得運用 自己的武器,在比賽中爭取主動,藉以掌握先機、克敵致勝;而郭泓志生涯首次先發, 就充份詮釋雷米勒的論點。 雷米勒「投手三要件」可分析如下:  一、節奏要明快(work fast) : 投打對決,拚的是瞬間判斷力;聰明的投手不會給打者太多思考、揣測時間,球與球之間 節奏簡捷明快,並且果斷而有自信的出手。 二、爭取好球數。 取得球數領先,目的在於爭取主動,搶到好球數後,投手的各種拿手武器,即可運用自如 的用來誘使打者上當。 三、常變換速度(change speed) 。 最容易解決打者的方法就是混淆其視線,讓打者在判斷不及下無法及時出棒擊球,而球速 的落差與球種的變化,正是欺騙打者的利器。 郭泓志迎戰大都會一役,將雷米勒的論述發揮得淋漓盡致。在球與球之間,他沒有拖泥 帶水的動作,即便壘上有跑者時,仍然是明快果斷的面對後續打者;而整場比賽只花 2小時26分鐘,與郭泓志的投球節奏有一定程度的關連。 除了第一局有些適應不良,在前三棒次送出兩次四壞保送外,郭泓志自第二局起即完全 進入狀況,他全場面對的21名打者中,超過三分之二是在第一球就取得球數領先, 這讓他有充份的空間來運用不同武器對付打者。 最值得稱道的是,郭泓志是以不同的球路來爭取好球數,同時不斷的變更球種,利用速差 混淆打者視線,三局下,他令大都會開路先鋒瑞耶斯揮棒落空的三振,就是整場比賽 最經典的畫面。 郭泓志拿下勝投的隔天,王建民對金鶯之戰,也看到了建仔投球策略的改變。在拿手的 sinker之外,建仔用了滑球、變速球、指叉球做搭配,當金鶯打者鎖定他的下沈速球或 四縫線速球時,他們揮擊的往往是滑球、指叉球。 其實,雷米勒所謂的投手三要件,不僅是針對先發投手而言,它是全面性的適用於每一個 投手。在科技化、數據化解析投打慣性,藉以掌握對方弱點的現代棒球比賽中,不僅是 投手都已了解了打者的優劣,打者也同樣知道投手擅長的球路;然而,投手是主動出招 的一方,在投打對決的剎那,投手握有絕對主動權,他能否順利解決打者,或許正是取決 於是否具備上述的三要件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4.52.55

09/12 11:00, , 1F
這也是捕手配球的重要思考方向
09/12 11:00, 1F

09/12 18:23, , 2F
這一篇很好啊
09/12 18:23, 2F
文章代碼(AID): #151RvjXu (HCK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