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心碧/花事——小議無花

看板Gulong作者時間15年前 (2009/01/06 22:13),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gulongbbs.net/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102&ID=24668                (一)暗花      大約十年前,我還在迷戀偶像的年紀時,曾深深地為一干漫畫小說裡的邪美男角傾慕 不已。他們無一例外地有著雌雄莫辨的美貌,卓絕過人的智慧,桀驁不馴的性情……如果 還能加上為愛癡狂卻求之不得,那絕對會引來我死心塌地的崇拜。      時至今日,這些早已成了漫畫小說,乃至影視作品「造星」的慣用公式,但有道是「 橋不怕舊,最緊要受」,只要把上述幾個因素套到受人追捧(主要是女性群體)的偶像男 角身上——他們可能是無花,可能是王憐花,也可能是顧惜朝(特指電視劇《逆水寒》中 的顧惜朝)或者柳隨風——如我當年心態的女子比比皆是。友人云:溫古知心,此言非虛 。      但細細思量,無花比起以上諸人終究差了一點,那就是情感。他沒有真心愛過什麼人 (至少書中沒提及,雖然他也頗有偷香竊玉的手段)——即使是為他偷出「天一神水」最 後因為事發自殺而死的司徒靜,這是個很致命的缺點,尤其對女性讀者而言。明人張岱曾 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無花美則美 矣,卻少了那麼一點真情。這,也許與他的身份有關。      別忘了他是個和尚, 「在一般人眼中,都未將出了家的和尚再看成男人」——香帥 說人們常常忽略了和尚也是男人姑且不論。身為佛門中人,講究的是無情無慾,可這麼一 來,無花的性格矛盾就暴露無遺了。他無情,可有欲,情慾只是他可資利用的手段,他真 正的慾望是權力慾。      無花的存在著實是一個悖論,他出身於至空至潔的佛門,卻追求至暗至黑的權力;他 至喜潔卻在追求至高權力的過程中使出至污的手段,只此一點便由天上的雲淪為地上的泥 ,正應了《紅樓夢》中妙玉(可巧也是個出家人)的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 憐金玉質,終陷污泥中。      無花的矛盾不僅矛盾在寫書人賦予他的個性與生命上,恰如前輩所評「好像天使與魔 鬼,同時看中了這麼一塊良田美玉」,他們同時在他身上肆意展現各自的力量,更詭譎的 是這二者竟能如此完美的統一在他身上,絲毫未見衝突。這,曾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      為此,我不得不到更遙遠的源頭去追尋無花的生命本質——假使我能夠追溯得了的話 ,這其中不可避免的要觸及家國情懷,但我不願將之無限擴大化——而且,就憑我的能力 想要將之擴大化也是力所難及,那麼一切就只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人物進行探討吧。      話說無花和南宮靈都是日本武士天楓十四郎的兒子,天楓十四郎渡海而來挑戰中原武 林落敗後(這一落敗很是微妙,天楓十四郎是傷心過度還是機心太重我們很難猜測,照書 中的意思似乎是後者更接近事實真相),分別將兩個兒子托付給南少林的天峰大師和丐幫 幫主任慈。當時南宮靈尚在襁褓之中,無花也不過才是七歲稚齡而已。可一晃二十年過去 了,無花突然開始發難,留下一大片難以理解的空白。      長達二十年含辛茹苦不離不棄的養育之恩,長達二十年暮鼓晨鐘禪音梵唱的熏陶漸染 似乎一夜間就不見了,或者它們根本就沒有存在過?寫書人大筆一揮,二十年的光陰彈指 而過,留給讀者的卻是難解的謎。      是什麼使無花和南宮靈竟可以毫無顧忌地對自己的恩人揮戈相向?縱使他們二十年前 曾犯錯,那也是無心之錯,何況,這二十年的「贖罪」還不足以泯滅那一點復仇之火麼? 僅僅把他二人的復仇解釋為「命運殘酷的安排,冥冥中可怕的因果循環」總讓人覺得有點 意難平。      不禁想起金書中我至愛的男角蕭峰,生父與養父之間,國仇與家恨之間的種種恩怨是 非將這個豪壯的漢子緊緊縛住,不死不休。為什麼無花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行那復仇大業 ?仇恨真有那麼大的力量?或者還是野心在作祟?……                     (二)惡之花      每當我欣賞那個一衣帶水的鄰邦文化時,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況味。我愛它的哀婉 動人,也恨它的固執褊狹;我愛它的淒艷悲壯,也恨它的黑暗殘酷,而這兩者偏偏是如影 隨形,相生相伴的,正如力與美是彼邦武士道之魂,菊與刀也是那個民族的精神特質一樣 。      新渡戶稻造先生的《武士道》一書給我們介紹了日本武士道的基本精神,如義勇仁禮 誠等等。初看此書時不禁驚訝於兩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一脈相承,但稍加比照之 後又覺得是變了味的傳承。      義和勇同屬武德,武士道以「義勇」為先——彼邦的「義勇」與我邦的「義勇」不大 一樣。先看「義」,「義」是武士道準則中最嚴格的教誨。照書中所說,再沒有比卑劣的 舉動和狡詐的行為更為武士所厭忌的了——如此看來,無花的殺人手段怕是有點見不得光 哩。      「義」又被稱為「義理」,從字面上說意味著「正義的道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在它原來的純粹意義上,「義理」又增加了新的涵義,它意味著單純而明瞭的義務——對 雙親、對長上、對晚輩、對一般社會等等,出現在這些場合中的義理就是義務。本尼迪克 特女士的《菊與刀》一書中有一張日人應履行的各項義務表,每一項都列得很清楚。因了 對親人應盡的義務,為親人復仇也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相傳,奧賽裡斯曾問賀拉斯:「世上最美的事物是什麼?」回答:「為父報仇。」這 是人類自古以來血液裡帶來的訓誡,不只為彼邦人獨有,只是為他們所強化,所以他們才 會義無返顧地去行那復仇之道。由是觀之,無花復仇倒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再看「勇」,「勇」是敢作敢當、堅忍不拔的精神。在武士道看來,為了不值得去死 的事而死就會被鄙視為「犬死」。只有該活時活,該死時死,才能說是「真勇」。這樣一 來,無花的死可有些難解了。何況,他在與香帥的那場大戰落敗時也曾說過:「……一個 人若想要享受成功,他得先學會如何去接受失敗……無論多麼大的勝利,都不會令我歡喜 得沖暈了頭,無論多麼大的失敗,也不能令我像只野狗般夾著尾巴逃走!」這話說得何等 鏗鏘有力!很難想像一個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的人最後竟然會為了失敗而自殺……      值得注意的是武士道精神對死的理解很微妙,武士隨時都可以捐出自己的生命,但有 的人強調拋頭顱、灑熱血但憑一鼓作氣,無謂計較得失,有的人卻講究一腔熱血要賣與識 貨者,為值得奉獻的事業獻身,否則,就是「犬死」。我直覺無花應該沒有那麼脆弱,也 沒有那麼容易放棄。成王敗寇,首先須得有極強韌的意志作為支撐,二十年的等待都熬過 來了,無花又豈是不能忍之輩?      除義勇之外,將武士道精神的「義勇仁禮誠」與我邦的「仁義禮智信」相較,竊以為 這個「仁」字的位置變化透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且日人對「仁」之一字的理解也大 大有異於我邦。新渡戶先生和本尼迪克特女士在論及這個「仁」字時分歧很大,在這裡我 更信服後者。按常理說應是前者更有說服力,但就我個人的偏見,總覺得前者在介紹本國 文化時不免帶著美化的嫌疑,並且因了「當局者迷」的說法我也更傾向於後者。      本尼迪克特女士認為,「仁」是我國整個倫理體系中對人的品德和行為的最高判決標 準。但這一倫理的制高點,日人從未接受過。不僅未被接受,反而遭到了最大的貶抑。這 一貶抑帶來的惡果就是造就了武士道以「義勇」為先,棄智少仁的狀況,這也使得他們的 文化中極易開出所謂的「惡之花」來。      人所共知,日本文化的核心是武士道。武士道有多方面,但歸結起來,則無非兩點: 一是對死的追究,二是對美的執著。而對死的追究往往與對「力」的推崇聯繫在一起,這 種推崇一旦走向極端就極易演變成變相地鼓勵嗜殺。      且日人並不以嗜殺為惡——這也許是受了本土神道教的影響,據說在佛教的「罪」意 識傳來之前,日人的行動倫理,就是「清」和「污」。判斷事物,沒有是與非,沒有善與 惡,沒有美與醜,只有「清」與「污」。他們就像神話中的神,沒有經過道德的洗禮,是 超是非、超善惡、超人性的,他們無拘無束,殺來殺去,有一種殘酷之美。二戰中,日軍 嗜殺成性,以殺為美,就是這種神性文化帶來的惡果。這種神性文化,是非人性的文化, 是一種反人文主義的文化。或許,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無花雖身在佛門仍可以大開殺 戒而不會有絲毫的不安。小說一方面寫出了無花的殘酷無情,另一方面又極度渲染其一塵 不染的孤潔。這種寫法極易被誤讀,但我以為這並不是作者玩的噱頭,無花也不是在做秀 。因為很可能在他的意識中,嗜殺和喜潔並不是截然對立的兩件事,二者完全可以做到並 行不悖。      日人素來喜潔忌污——也許這才是無花潔淨無塵的根源,其孤潔儘管也有我邦文化的 特色,但是將其發揮至極致的卻是彼邦。無花的孤潔已經達到了偏執的地步,他連琴聲都 不願沾著殺氣。無論何時何地,無花都像才從九天之上垂雲而下,一塵不染。可是潔淨的 無花殺起人來卻毫不手軟,無論多麼狠毒的手段都能使出來,凡是阻礙他復仇稱霸計劃的 「閒雜人等」一律殺無赦,甚至連他的兄弟南宮靈也不放過……      武士道精神極端地推崇「力」已經讓人不寒而慄,但更可怕的是,在推崇「力」的同 時他們還念念不忘追求一種「美」的境界。知堂老人曾說過,日本文化的特點就是美。美 有很多種,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美呢?      有一種說法,在藝術中只有美醜而無所謂對錯,在我看來這似乎是唯美主義的宣言。 王爾德也曾說過,所有藝術都是無關道德的……藝術的範疇,與道德的範疇,是截然不同 而分離的。我以為,所謂「惡人」的最高境界是不能只用一個「惡」字來歸納的,越是大 奸大惡之徒反而越有一種常人無法想像更無法企及的「風度」。誠如香帥所說,無論多卑 鄙、多可惡的話,無花都能用最溫柔、最文雅的語調說出來。而我相信,無論多卑鄙、多 可惡的事無花也可以用最優雅最從容的姿態去做。      當我們審視這些「惡之花」的一剎那,是什麼超越了善惡之別阻礙了我們的視線?以 致於人們常常忘了美麗的櫻花樹下往往埋著醜惡的屍體,它是藉著死人的血肉才開得如此 絢爛。也許,這就是「惡之花」的魅力所在吧。面對他們的時候,也許你心中隱隱覺得他 是不正常的,甚至是不對的,可是你不得不承認,他是美麗的,是魅惑迷人的,是令人沉 醉的。無疑,古龍塑造無花是非常成功的。一方面他的風姿深深地吸引著讀者,另一方面 又讓他們在喜歡這個人物的同時心裡有種隱隱的罪惡感。無花的美是一種罪惡的美,充滿 了妖氣和殺氣。這種美給人的感覺是不祥的,它的結局往往通向死亡,而就連死亡也帶著 某種令人心碎的美。據說日語裡,「悲哀」這個詞同「美」是相通的,因為美,所以悲哀 。 (三)無花      很多宗教裡都以自殺為惡,但日人並不如此,他們的信條是——用適當的方法自殺, 可以洗刷污名並贏得身後好評,彷彿是《多情劍客無情劍》裡的「血洗一身孽」。      無花的死是贖罪麼?很明顯,並不是!他根本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是逃避麼?還記得最後無花敗在香帥手下,香帥打算將無花交予「能制裁他的人」手 裡時,無花說道:「楚留香,無論如何,你也休想要那種人沾著我的一根手指。」竊以為 ,這句臨終遺言可與《蝙蝠傳奇》裡蝙蝠公子原隨雲那淡淡地一笑「我不必」相媲美。是 不是這些令人又愛又恨的「惡之花」身上都有這麼一股逼人的傲氣,越是生死關頭體現得 越明顯?無花的孤潔早已達到了偏執的地步,敗在香帥的手下已是污點,如果再任由香帥 將他交予「能制裁他的人」手中,那更是絕大的恥辱,所以他是非死不可的。      是被迫麼?無花的死與其說是被逼無奈還不如說是心灰意冷所致,他最終還是證實了 自己的確不是香帥的對手。既生瑜,何生亮?古龍書中多的是這樣的知己仇敵,無花只不 過是無數個後來者的預演罷了。      是雪恥麼?有可能。日人極重名譽,無花最終發現自己並不是香帥的對手,這於他已 是一種恥辱,所以,他死。      ……      可是,無花的死卻讓我很矛盾,一方面我覺得他該死——不僅是因為他犯下的罪,還 因為死可以更好的成全他的形象。既然不能一擊不中全身而退,索性就放手吧。但另一方 面,我又覺得無花不會這麼輕易死去——他的野心如此強大又怎會甘於一時的失敗?況且 ,這似乎也不太符合「勇」的武士道精神吧?……也許,我潛意識裡還是不希望無花死的 。我總是希望正邪兩派的鬥爭可以更持久更激烈更勢均力敵一些,而不要總以「邪不勝正 」這樣千篇一律、偷工減料的結局來敷衍讀者。      是的,我覺得無花的問題就在這裡,那個寫書人的毛病也在這裡——我總是不憚以最 壞的「惡意」去揣摩寫書人的意圖,他真的希望無花死嗎?他真的認為無花該死嗎?我猜 ,當時的他並沒有想好,又或者到了後來他也想不通更兼捨不得,所以才會有後來《大沙 漠》裡吳菊軒的狗尾續貂……而我所討論的無花,我心中的無花也僅限於《血海飄香》中 的無花而已。                  (四)雙生花      前有王憐花驚才絕艷,後有原隨雲暗地妖嬈,橫著還有個「莫名其妙」的道友老實和 尚,無花在古龍的書中並非孤獨之花。      說也奇怪,只要提到無花我總會想起老實和尚,正如提到楚留香我就會想到陸小鳳一 樣。楚留香系列和陸小鳳系列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既前後相繼又相互補充完善。然 而大部分讀者都認為陸小鳳系列要優於楚留香系列,我以為這除了與作者的寫作時間(陸 系列要晚於楚系列)及寫作狀態上的差異有關外,更深層的原因還涉及一個本土化的問題 。      楚系列算是古龍融偵探、推理與武俠為一體的最早的成功之作,其間不可避免地有引 進外來文化的痕跡在裡面,特別是受東瀛文化和西方文化影響較深,如加拿大女作家馮湘 湘就著有《古龍和柴田煉三郎》,文中詳盡分析了楚留香和柴田筆下人物的關係,古龍自 己也說在創作楚系列時曾受英國007系列的影響不小。可以說,楚系列的不同文化結合、 不同類型小說結合給古龍開闢了一條全新的寫作道路,這條路延至陸系列時顯得更為成熟 ,無論是人物形象還是故事內容和架構都在不斷本土化,以求更符合國人的閱讀心理和審 美習慣。因此,陸系列的整體水平比楚系列高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大多數人更喜歡陸系 列的原因吧。      在這兩個系列的創作過程中,古龍為兩個系列的人物建立起了一種微妙的對應關係, 如楚留香VS陸小鳳,中原一點紅VS西門吹雪,無花VS老實和尚,原隨雲VS花滿樓,蘭花先 生VS熊姥姥……雙生和變異是古式塑造人物的經典手法,關於楚留香VS陸小鳳,原隨雲VS 花滿樓前人已有充分論述,我們還是來看一看無花VS老實和尚吧。      老江湖都知道,人在江湖飄,若要少挨刀,必須特別注意下列幾類人:女人,老人, 孩子和宗教人士。佛門出異人,除了文學史上膾炙人口的詩僧外,江湖中的武僧更為人所 熟知。佛門異人給我的最早印象是《水滸傳》裡一根禪杖打天下、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花 和尚魯智深,再後來是梁公筆下的了因、晦明,再後來是金老筆下的玄慈、不戒,到古龍 筆下的無花已是陡然一變,至老實和尚又一變。      近日觀葉維廉先生「空故納萬境」一文探討雲山煙水與冥無的美學,內附中日雲山煙 水空濛簡逸山水畫若干。二者相較,總覺得有股說不出的況味。日本的確是一個善於「拿 來」的民族,很多東西其來有自卻能在他們手中發揚光大,甚至發揮得淋漓盡致。縱觀二 國畫作,雖是同源之作卻表現出不一樣的風格。乍一看,只覺日人更通透,在選景佈局方 面更顯簡潔空闊,但細品之下卻覺我邦更有氣韻。前者因刻意求淨求美,遠離了瑣碎即真 的生活現實,反變虛空,不沉著,不耐品讀。後者不擇物入畫更顯率性灑脫,即使邋遢也 不損其真美,更富生機。這一淨一污,凝聚了日中兩國不同的文化色彩,恰如無花VS老實 和尚。      無花和老實和尚,一孤潔一邋遢,兩兩觀照別有一番風味。無花求潔卻只為身潔,不 為心潔,終究落了下乘,其將孤潔發揮至極端恰如柳子厚於《小石潭記》中記山川泉林之 美:「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一語成讖,無花終不是世間物。且其境過清,不見鮮活 生命大大失了生趣,猶如水至清則無魚,由此觀之,無花確實不如老實和尚更耐人尋味。      陸小鳳系列開篇介紹了陸小鳳的幾個朋友,熊姥姥之詭異和老實和尚之老實,西門吹 雪之冷和花滿樓之熱,個個面目不同,栩栩如生。隨著故事展開,西門吹雪和花滿樓二人 尚有上乘表現,熊姥姥和老實和尚則顯得後繼乏力。猶記老實和尚出場時,古龍將區區一 個水蛇幫打劫之事寫得搖曳多姿,令人哭笑不得。單獨觀之實乃一篇上乘的武俠小小說, 古龍僅用了不到二千字就將老實和尚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個故事的中心詞是「晦氣」。      船客的晦氣。老實和尚第一次登場就引起了艄公的不滿——一見尼姑,逢賭必輸,令 狐沖並不是信口胡謅,民間文化對尼姑和尚道士有極敬畏的一面,也有極忌諱的一面。一 開始,和尚的存在就是突兀的。面對一船人的忌諱,他只管垂著頭,看著自己的腳,是老 實怕事,還是全然不在乎?      強盜的晦氣。果然,碰見和尚準沒好事,水蛇幫的好漢們打劫來了。然而晦氣的不止 是船上人,強盜看見和尚也覺得晦氣得很,這一趟打劫竟沒有撈到什麼油水,不得不說這 和尚就是晦氣。      和尚的晦氣(或許也可以叫做自找晦氣)。一場劫難眼看就要過去了,找晦氣的走了 ,被找晦氣的接下來是不是也要找個人出出氣?這個人十有八九就是和尚。這就是醜陋的 人性,對付不了比自己狠的還收拾不下不如自己的人麼?可怪事發生了,和尚沒等人來找 他的晦氣竟先找人晦氣去了。      只見他「抓起塊木板,輕輕一拍,三寸厚的木板就碎成了五六塊。他將第一塊木板拋 出去,木板剛落在水面上,他的人已飛起,腳尖在這塊木板上輕輕一點,第二塊木板已跟 著拋了出去。他的人就好像忽然變成了一隻點水的蜻蜓,在水面上接連四五個起落,已追 上了那艘水蛇幫的快艇」。水蛇幫的好漢們更是被從天而降的和尚嚇住了。當和尚把才纔 自己藏在身上沒被打劫去的四兩銀子雙手奉上時,驚得水蛇幫的好漢們收也不是不收也不 是。而當和尚擺出一副「你們不收就是不原諒我這個出家人起貪念打誑語,你們不原諒我 我就不走了」的架勢之後,好漢們終於戰戰兢兢地收下了銀子。和尚這才歡喜地去了。他 是真迂還是假迂?他是好漢們口中的活菩薩還是他們心中的憨大?這個問題隨著第二天水 蛇幫上上下下八條好漢暴亡而不了了之。不過從他們死時那平靜的面容來看和尚一定沒虧 待他們……      這個奇妙的故事簡直無法複述,古龍寫下這個故事時簡直如有神助。這個故事最妙的 地方在於它讓你讀完之後不知做何反應,如果有人問你這個故事想說明什麼,老實和尚是 個什麼樣的人,你還是瞠目結舌無法作答。      那麼,就讓我們試著換個人來複述這個故事吧。試想,如果把老實和尚換成無花,這 個故事會變成什麼樣?      首先,無花的風姿定能將船上的人鎮住,在那樣的情況下,沒有人敢對無花無禮。      然後,水蛇幫的好漢們如果不識相找上無花的晦氣,那麼晦氣的肯定是他們。即使不 是當場被無花以優雅的手法一一擊斃,背後也會死得很難看。      最後,一船的人定會將無花視作神人,他的美名和事跡將被四處傳揚,再次為他傳奇 的人生添上生動的一筆。      這個故事當然也很有趣,如果你是個喜歡一切盡在掌握的人也許會喜歡這個故事。它 沒有意外,沒有懸念,它就像1+1必然等於2那麼確定,那麼讓人放心。可我和你不一樣, 我喜歡比自己聰明的作家,我雖然不喜歡被他牽著鼻子走,可我喜歡和他捉迷藏,玩的就 是心跳,要的就是這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得不說,老實和尚的出場實在是太驚艷了!儘管他後來在《決戰前後》《幽靈山莊 》《鳳舞九天》《劍神一笑》裡也出現過好多次,可我一直沒記住他到底做過些什麼。我 只記得他名為「老實」,可實際上他到底老不老實大概只有天知道。該老實的時候他不老 實,不該老實的時候他又老實得要命。對,是要命!你永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老實什麼時 候不老實,他的「老實」就像熊姥姥的糖炒栗子,沒吃到嘴裡之前,你永遠不知道哪顆是 有毒的,哪顆是沒毒的。老實和尚的存在是個異數,你甚至不知道該和這樣的人保持一種 什麼樣的關係比較好。      看到老實和尚我才知道,原來老實人也可以這麼有趣。每個人都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行 走江湖,都堅持著自己獨有的信念和原則,哪怕這信念和原則在別人看來是多麼不可理喻 。參差百態不僅是幸福的本源,也是自由的本源,江湖因此而精彩,武俠也因此而更動人 。      這個故事的精妙之處不僅在於它觸及了人性中不可解釋的那一塊灰色地帶——我們只 能去理解卻無法進行評判,還在於它如羚羊掛角般無跡可尋,它只告訴我們這世上確實有 這麼一些人這麼一些事存在,卻不告訴我們這是為什麼,這也是古龍常幹的事。他喜歡留 下大量的空白讓我們自己去解讀。也許,他也感受到了人性的複雜和不可捉摸,所以,他 筆下的故事和人物往往神秘而詭異。                   (五)靈花      別看我之前說了無花那麼多「壞話」,但這一切都不妨礙我喜歡這個人物。知堂老人 曾多次引用日人大沼枕山的漢詩:「一種風流吾最愛,南朝人物晚唐詩」,無花身上有股 影影綽綽的六朝遺風。雖說他沒有當時名士們「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的情懷,但他是無 花,「任是無情也動人」的無花呵。      說起來,梁公書中的詩詞歌賦眾口交贊,金老書中的琴棋書畫世人皆知,奇怪的是大 家獨不念古龍美酒鮮花之藝術,總是將其一竿子打入現代派中不聞不問。竊以為古龍小說 裡的文化氣息並不像別家那麼明顯,更多的時候是用一種寫意的方式來表現,得其神而脫 略其形。無花不僅可以說是其中之一,更可以說是個中翹楚。      玉樹臨風的樣貌,散淡雋永的談吐,孤標傲世的性情,飄逸如仙的姿態,泰山崩於前 而色不變的風度……活脫脫就是《世說新語》中的人物嘛。早在無花出場之前,香帥就曾 問道:當今天下,誰的琴彈得最好?誰的畫畫得最好?誰的詩作得令人銷魂?誰的菜燒得 妙絕天下?……答曰:無花。小說更借蓉蓉之口道出,此人乃是佛門中的名士,不但詩詞 書畫,樣樣妙絕,而且武功簡直可以說是少林弟子中的第一高才。無花呀無花,你名雖無 花,心中卻有靈花無數!本以為,以無花出塵的風姿根本無須在意俗世中的種種紛爭,只 可惜……卿本佳人,奈何作賊!      嚴格說來,《血海飄香》中關於無花的段落並不多,集中描寫的也只有那麼五六章。 直到第八章「清風明月」他才正式出場,第十六章則直接以「妙僧無花」命名之,還有就 是最後與楚留香對陣的三章,至於其他散見在書中的小片段可忽略不計。更多時候,為了 敘事的需要,寫書人讓他保持著一股神秘感,也因此他每次出場時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 才那麼扣人心弦,動人心魄,回想起來真有種「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的感覺啊……      古龍刻畫無花最精彩的片段有兩個,一個是他的出場,一個是他的結局,真真應了大 詩人泰戈爾那兩句詩——「生如春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僅是 他的孤潔,還有至始至終,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無花都保持著一貫優雅的風度,甚至 到了最後陰謀敗露不得不和香帥以性命相搏的時刻也是如此安靜從容。我不知道這是武士 道裡的克己精神(補:克己的頂點就是自殺——當喪失名譽時,惟有死是其解脫,死是擺 脫恥辱的可靠的隱蔽所。所以還是死的好),還是《世說》裡推崇的「雅量」?猶記嵇中 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淝水之戰東晉大勝,謝公只道「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 異於常;這樣的風度又豈是我輩能及?      但翩若驚鴻的無花終是死了,我常覺得,對無花的死,最難過的人不是別人,而是香 帥。不僅因為好友反目成仇令人心痛,更因為好的對手可遇而不可求。無花生前常說一句 話——「能與此人(香帥)相識,無論為友為敵,都可算是一件樂事。」反過來,香帥也 應作如是觀吧!無花終於死去,再也不能在江湖中掀起血雨腥風,寂寞的香帥又該何去何 從呢?對不起,那已經是下一個故事的內容了。                     (六)花非花      為什麼會喜歡無花?我曾不止一次問過自己。      ——但是,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不需要嗎?   ——需要嗎?   ——不需要嗎?   ——需要嗎?   ——不需要嗎?   ——哎,我是跟你研究研究嘛,幹嘛這麼認真呢?……      花非花,也許我愛上的只是一種精神,一種氣質罷了。   -- ※ Origin: 交大次世代(bs2.to) ◆ From: 219-70-178-127.cable.dynamic.giga

01/07 06:09, , 1F
這篇寫的真好! 特別是老實和尚一段 感謝分享
01/07 06:09, 1F

01/07 07:41, , 2F
作者似乎沒看後續?無花跟南宮靈會冷血報仇是因為石觀音
01/07 07:41, 2F

01/07 07:41, , 3F
由無花亦有另名來看,他跟他母親一直有保持接觸
01/07 07:41, 3F

01/07 07:42, , 4F
應該是因生母出面引誘+挑動情緒才會如此兇殘
01/07 07:42, 4F
文章代碼(AID): #19OsRq00 (Gu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