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推理小說的新境界-「陸小鳳」系列

看板Gulong作者 (8-BALL)時間20年前 (2004/08/01 00: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古龍的小說就只有我提的這幾部 因為古龍小說有六七十部 不能像金庸十五部小說一一解析 話說上次我講到他寫七種武器 其實七種武器是他斷斷續續在好幾年的過程中寫的 並不是一口氣推出這六個故事 甚至到他死都還沒寫出第七種武器 他在這段期間不斷的求新求變 有以嘗試純文學寫法的「天涯明月刀」 有些江湖人故事 劍術又出神入化的「三太子的劍」(三少爺的劍啦) 這時候我就不得不說 三少爺的劍我是在高一午休時間到圖書館看的 當時簡直看到目瞪口呆 因為他把武功的境界描寫到太神奇了 並不是像七龍珠就一直在做戰鬥力的比拼 用五成功力可以把高雄市政府打成平地 而是那武功的神話到一種空靈空無的境界 我認為這部小說最後決戰的描寫 影響了馬榮成畫「風雲」劍聖劍廿三的靈感 溫瑞安「刀叢裡的詩」有一場戰鬥感覺也很類似 「三少爺的劍」值得一看 不過本篇不是講這一部 這時候古龍也大約求新求變到了一個瓶頸了 限於市場的壓力(創新的風格不一定會讓讀者喜歡)和作者的心力 創新的點子並不是那麼容易生出來和讓人喜歡的 所以古龍又走回老路子 雖然連國父都說過勿故步自封 但是既然要走出新路這麼難 那麼走走老路子也是不錯的 這不只是古龍的經驗 也不侷限是創作方面而已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 保守自有保守的好 就是因為他好所以才能保守了那麼多年還沒被淘汰 能創新固然更可喜 但是創新就要有失敗的準備 這好像是我常跟活動股勉勵的話 活動股!加油加油加油! 扯遠了 我這次要講的是陸小鳳系列 看過周星馳「鹿鼎大帝」開頭的地方吧? 一群莫名其妙的大俠在皇宮上面要比劍 有什麼葉孤城 西門吹雪 陸小鳳的 沒錯 這些人就是陸小鳳系列的人物 還有港片「決戰紫禁之巔」也是直接從陸小鳳系列的「決戰前後」改編來的 陸小鳳系列和楚留香傳奇的架構很像 都是數個故事串連成一個系列 成為可以合著看可以分開個別看 這一系列分別是「陸小鳳傳奇」(又稱「大金鵬王」) 「繡花大盜」 「決戰前後」 「幽靈山莊」 「銀鉤賭坊」 「鳳舞九天」 「劍神一笑」 為什麼說陸小鳳傳奇是走老路子呢 因為他的架構和楚留香傳奇太像了 一個風流又有魅力的俠客和一群各有個性的朋友 發展出偵探小說的武俠故事 但是古龍在這時候的人物塑造和文字更好了 所以陸小鳳系列的成就要比楚留香高 我們看看這些人物設定: 陸小鳳號稱「四條眉毛」 因為他嘴上兩撇鬍鬚和眉毛長得一模一樣 光這個人物形象的設定 就讓人猜不透古龍腦袋長什麼樣子了 還有傻頭傻腦絕對不說謊的老實和尚 但是又處處有蛛絲馬跡顯示他似乎也不是這麼爛好人 這樣的形象讓老實和尚的角色更耐人尋味 江南花家世家子弟花滿樓 是個瞎子 但是永遠保持樂觀和希望 西門吹雪 一身白衣似雪 把殺人當成神聖的儀式 劍術可能是古龍塑造的人物中最高者 還有一到月圓就想殺人的熊姥姥 不說謊比不說話還難過的上官雪兒 有錢到讓人目瞪口呆的霍休 對天下工藝機巧瞭若指掌的老闆…… 可以說個個都是看過就絕不會忘記的人物 這還是人物塑造方面 在內容方面 古龍的推理和懸疑已經推到了把讀者吊胃口到欲生欲死的境界 這時候我就要引用一段我以前寫的評論: 古龍的寫作技巧有時候不只是主人翁與對手在鬥智 有時候 更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鬥智 推理武俠看到最後的通病就是 朋友就是敵人 輸家到最後一刻原來是贏家 這就是"變" 劇情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變"來掀起高潮 然而久而久之 當小說中的主人翁還在迷團中找兇手 讀者卻憑經驗早就猜出兇手是誰(雖然猜不出兇手的動機與犯罪手法) 於是古龍在"變"之後 更與讀者鬥智 "變"中更有"變" 舉個例子來說 在陸小鳳系列"決戰前後"中 陸小鳳為了要復原被捏扁的蠟像而去找蠟人張 這捏扁的蠟像是死者在被殺之際捏出來兇手的模樣 因此對兇手對陸都非常重要 蠟人張拿到捏扁的蠟像說 我可以讓它復原 但是要一個時辰 然後他開出條件了: 我工作時不喜歡人家在旁邊 你出去逛一時辰再回來拿 於是陸小鳳就離開蠟人張的地方出去逛街了 有經驗的讀者一定會料到:蠟人張在這一時辰之內一定會死!! 當陸小鳳等一個時辰回去後 只見蠟人張的屍體 不見兇手的蠟像...等等 這當然是最通俗也最經典的武俠小說寫法 只可惜 第一個用鮮花來比喻美人的是天才 第一百個用鮮花比喻美人的是白痴 古龍他不這麼寫 當陸小鳳覺醒到當他離開蠟人張時 蠟人張可能會被兇手所殺 於是趕緊折回蠟人張住處 出乎讀者意料的 蠟人張還是好好的沒死 這是意外點之一 陸小鳳謝天謝地的拿到蠟人張復原的蠟像 發現蠟像的人形是西門吹雪 這是意外點之二 但是古龍不是常搞"最好的朋友就是最大的敵人"嗎 會是西門吹雪其實也在某些讀者意料中吧! 然而陸小鳳走出蠟人張之後 突然發現有一處疑點 證明兇手不會是西門吹雪 本來已經發現是西門吹雪了 結果又馬上推翻這想法 這是意外點之三 於是又折回蠟人張住處 發現蠟人張住處原本的蠟人張不見了 只有另一個老人在 而那老人正是真正的蠟人張 原來先前的蠟人張就是兇手安排的棋子 好用來騙走陸小鳳手中的蠟像 這是意外點之四 某些精明幹練的讀者又想: 這一招我早就想過了 於是真正的蠟人張把一個蠟像交到陸小鳳手中 突然蠟像爆裂射出暗器 原來這個蠟人張才是敵人佈下的一著棋 用來殺陸小鳳 這是意外點之五 那麼原來還是第一個遇到的蠟人張才是真正的蠟人張了 結果陸小鳳在蠟人張後院井中發現蠟人張全家大小早已被殺丟棄井中 他一來遇到的第一個第二個蠟人張都是敵人派來的 沒有一個是真的 這是意外點之六 記得一開始我就說過一般武俠小說會怎麼寫這一段嗎? 一般武俠小說的寫法是: 蠟人張死了 蠟像被敵人奪走 而古龍的結局最後也是這樣 但是他在導出這個結局的過程中 可以製造出六個意外 同樣的東西 作者可以吊盡讀者胃口 迂迴蜿蜒七轉八折大起大落高潮迭起這就是古龍相 當重要的一個寫作技巧 "變"中還有"變" 變了一大圈結局還是等於沒變 但是讀者在不斷的變數和意外中得到刺激 在追尋結局的過程中讀者的預設一再一再推翻 本來預設了 結果推翻了 本來相信了 結果上當了 然而也不得不指出 在古龍最後期的小說 "變中有變"玩得有些過火 例如"風鈴中的刀聲" 姜斷絃的立場一直改變 讓人分不清他到底是敵是友 本來這樣的人物會有相當大的衝突性可以寫 然而變得太多次太快讓人覺得姜斷絃像是牆頭草兩邊倒 因此古龍的弟子丁情在"殤之飛刀"(該算是"飛刀又見飛刀"的續集)的序中說 武俠小說已經變得讀者看開頭就知道結尾 朋友就是敵人 美女就是魔頭等等 所以再一味求劇情的奇詭已經行不通了 武俠小說還是該回歸到人性衝突的描寫 只有人性才是永遠寫不完的 此立論甚是 然而人性是內在的主旨 寫作技巧是展現在外的手法 能夠兩者兼具 才稱得上是雅俗共賞的武俠小說 上面是我在大約兩年前發表在其他地方的評論 恰好可以用來補完這一篇 因為這一系列故事複雜精彩 所以我就不一部部敘述大意了 不過這一系列仍有較好看和較難看的差別 一般來說 「陸小鳳傳奇」「繡花大盜」「決戰前後」「幽靈山莊」較好看 後面幾部就比較差 甚至最後一部「劍神一笑」讓讀者懷疑是找人代筆寫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1.119.83
文章代碼(AID): #112yiNOW (Gu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