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轉貼:古龍生平簡介

看板Gulong作者 (有散光的狙擊手)時間21年前 (2002/11/25 16: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古龍原名熊耀華,祖籍江西,1936年生於香港(一說1937年生於大陸),1985年9月21日病逝於臺灣。   古龍被稱為“新派”,他的武俠小說不是俠林的“正格”,他的身世,也正像他的小說一樣,經歷了太多的曲折與艱辛。他14歲時,隨著父母從香港移居臺灣讀書,但僅僅過了4年,父母離婚,他成了沒人管的大孩子,生活也常常沒有著落。靠朋友接濟和半工半讀,學完了淡江大學外文系(當時叫淡江英專)的學業。在臺北美軍顧問團任過職,後來就以古龍的名字專職寫小說,靠稿酬為生。他掙錢很厲害,卻以不善理財著稱,作過一些投資,但都無結果,他花錢太厲害,來時赤條條,走時一副清貧。   人們說古龍是美酒和美人造就的。   古龍喝酒是出了名的。還是較早的時候,他住在臺北郊外瑞芳鎮,每次領到稿費,便買幾瓶好酒,一大疊新書,返回鄉下過他隱士的生活。成名以後,他的酒櫃美酒紛陳,市面上沒有的酒,他也儘量想法搜羅來。他喝酒,頭一仰,酒碗必幹,自得其樂,有一次是5個人喝了28瓶白蘭地,平時無酒不歡,唯一不喝酒的時候,是坐在地上以黑板當桌子寫稿。雖然無酒,卻又左手拿了平時從來不抽的煙,一個晚上可以抽掉兩包“555”。古龍因酒而思如泉湧,創造了好酒的大俠楚留香、陸小風、李尋歡、沈浪,使他登上武俠小說藝術的巔峰。同時,他也因酒消耗掉了他自己。因 為酒,被送進醫院。出院,再喝,再進醫院。然後由酒精中毒而肝硬化,脾臟腫大,胃出血,導致了古龍的英年早逝。有一次,朋友邀他去吟松閣酒樓,酒菜擺開,古龍卻覺得拼酒沒有意思,朋友覺得他的這種拒絕傷了面子,一言不合,爭吵起來,對方拔刀便刺,古大俠臂上中刀,失血2000CC,醫生都說可能沒救了。雖然大難不死,再站起來的古大俠卻日見消沈,大失水準,再沒有六七十年代的那種英風豪氣。1980年以後,他的作品便只有水準下降,沒有新的高峰出現。古龍死於酒,悲感和戒不絕的酒。直接的死因是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在葬禮上,朋友們帶來了他生 前最愛喝的XO,一共48瓶,象征他48歲。對於古龍,真是成也酒、敗也酒。   古龍在一個破裂的家庭中長大,他的心有著浪子一般的孤寂、他好人,也是一種自我放逐,同時又是英雄自愛,俠士自重,攜美酒伴美人醉臥山村的那一種浪漫。他在求學時的同居者為舞女鄭莉莉,他們的兒子是臺灣柔道高手鄭小龍。在芳鎮過了三年,兩人分手之後,他迷上舞女葉雪,又生了一個兒子。不久,一個清雅純樸的高中生梅寶珠成為他的第一位正式夫人,為他生下第三個兒子。梅寶珠雖然柔情似水,卻仍然鎖不住古龍人在江湖的那一顆心,兩入終因性格不合而分手。他的第二位夫人是于秀玲、她一直伴隨到古龍生命的結束。古龍愛美人,他的朋友于志宏說, 古龍每一部著作後面都有一個女人。古龍自己也承認,沒有女人,便無法生活。然而,他更重朋友。每每把筆一扔,人已跑到屋外,一連許多天找他的朋友去了。他對朋友可以推心置腹,無所不談,上至文人學士,下到販夫走卒,相交滿天下。當然,他也有許多女朋友,但他把男朋友看得更重。朋友雖多,卻沒人真正瞭解他、這又是古龍浪子生涯的獨特心境。唯一真正知心的,是長期住在他家中、受他影響至深的弟子兼義子丁情。丁情說:“因為古大俠寂寞,所以他便追求新奇,所以他的婚姻不能長久。古大俠生性是浪子。”這種性格和心境,也給他的武俠小說帶來了決定 性的影響。   關於古龍的文學歷程,他最初是寫純文學小說的,1956年,他第一次發表小說,是在吳愷玄先生主編的《晨光》雜誌上分兩次登完的《從北國到南國》。他步人俠壇,始於1960年,由時尚影響、朋友勸告、經濟壓力的三重因素,他以“古龍”的名字出版了武俠處女作《蒼穹神劍》,形式是傳統的對仗回目.內容是“胡編亂造”。當時,臺灣俠壇臥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三人名噪一時,被稱為“三劍客”古龍當然不願意作“三劍客”的小劍童,1960、1961兩年出版了8部作品之後,他隱居芳鎮三年,潛心悟道,求新求變,雖然想象過於奇特,甚至近於荒誕,卻很快與“ꐊT劍客”齊名,成為“四大無王”,1964年,古龍出版《浣花洗劍錄》(《江海英雄》),是他武俠小說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他獨創風格的開始,他分別從日本的吉川英治、大陸的還珠樓主,香港的全庸那裏吸取營養,寫了一些走“正路”的作品,為他不久之後的成功打下基礎。1967 年,古龍出版《鐵血傳奇》(《楚留香傳奇》),標誌著他的個性和特色全面走向成熟,出現非常“好看”的古龍。從那時到70年代未,他的數十部小說,使他完成了“新派”武俠大業,獨領臺灣武壇十年風騷,並與金庸、梁羽生鼎足而三。但到了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因病因酒,也因自己較多的重復和無法進行的突破,他陷入一種消沈頹廢之中,正如1981年2月12日夜他寫完《關於飛刀》的落款:“于病後,非關病酒。不在酒後。”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便看到一種無能為力的老邁和力不從心為蒼涼,雖然他曾有些大的計劃,卻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而收場,無論數量和質量,都ꐊw大不如前。金庸、粱羽生激流勇退,留給人們輝煌;古龍至死方休,留給人們的卻是一片悲涼。   關於古龍的風格。金庸、梁羽生走的是“正路”以歷史意識、文化品味、哲理高度取勝。古龍最初也想走這條路,後來受日本文學和《007系列》、《教父》等西方文學影響,以人生況味、機鋒智慧、詩意哲理取勝,以情節的懸疑和驚魂取勝,形成“新派”的獨到之處。   古龍是輝煌的,又是惆悵的、當年他在臺北買下兩層華廈,文壇名宿陳定公為他題了一副對聯,巧妙地將他和寶珠夫婦的名字嵌入聯中:   古匣龍吟秋說劍,寶簾珠卷曉凝妝;   寶靨珠鐺春試鏡、古韜龍劍夜論文。   那時,何等風光。而在他晚年,病酒而九死一生之後,他說:“一個人死了五次再活過來,還有什麼事情看不開呢?”也許正因為他看開了,所以他可以悠悠的去,而留給讀者的呢,莫過於喬奇那幅悲壯又悲愴的挽聯: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   古龍的武俠小說,一共是68部,但其中《楚留香傳奇》(《鐵血傳奇》)又可分為3部,《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可分為兩部,因此也可算為71部。古龍不像金庸那樣反復公佈自己的真品,加之他自己早期也有不少胡編亂造之作,因此,“古龍”的假冒偽劣產品尤其的多,而一般讀者又往往不太容易區分。 資料來源:http://centre.uhome.net -- 山石岩下古木枯, 此木是柴. 日月明中吾心悟, 山人成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20.196.3
文章代碼(AID): #zuUCQAH (Gu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