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二] 遊戲心得-求仁得仁,亦復何怨(有雷)

看板GuJian作者 (Lucy)時間10年前 (2013/09/09 21:57),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中有略談到古一,慎入。 每個人遊戲時的接受器不同,本篇文個人主觀心得(′・ω・`) 雖然說只提到一點,但真的有古一雷,還是請慎入(再次強調XD) --- 靜水湖的夜晚,曾經談到仙匠未能鑄成晗光,樂無異聽聞後說了: 「一生耗於一個執念,最終還求不得,是個可憐人。」 禺期卻道:「求仁得仁罷了。」 沈夜也近乎耗盡一生為了流月城,保烈山族血脈不絕,他作到了,更可謂求仁得仁。 故而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是HE,只是過程乃至結局其中種種讓人喟嘆。 ◆◇ 沈夜的道,繫於流月城大祭司一職。 無法改變的事實是,城民長年為疾患所苦,且神農之血漸衰,流月城終將坍塌, 但烈山族子民無法承受人界濁氣,故而無法遷往下界。 適者生存,烈山族隨著時移世易,儼然成為不適者,盡滅只是遲早的事。 華月說他身在其位,必謀其政。 而要想能殺伐決斷,也須得有實力,一如瞳的評論,沈夜是個強大的人 (心理層面跟能力都是)。 每次鏡頭帶到沈夜,都讓我想到一句電影台詞"busy to live or busy to die" 不過沈夜煞費心力,圖得從不是個人,是為了流月城上下而謀。 沈夜自然也可以不作選擇,年復一年的過下去,或許正因為是有能力的人, 才會試圖突破僵局。 可實力、權力縱然再高,仍有束手無策的地方,濁氣的問題不解決,就無法移居下界。 謝衣也僅僅是對除去心魔有譜。 流月城與下界百姓,兩者相對而言,孰者輕孰者重(輕重的比例姑且不論), 但個人預想不是平衡的,才會有此後的諸般作為-- 與心魔達成協定,讓城民染上魔氣(改變體質),藉此得以忍受人界濁氣; 作為交換,接受了心魔的要求,向人界投下矩木枝。 至於評價,則視審視的立場與評斷的標準而定。 從下界的人民而言,沈夜的所作所為令人髮指;但對於流月城來說, 卻是沈夜庇護了他們,得來活下去的契機。 以立身處世來看是一回事,若從領導者的職責來看,又會有不同的答案。 是非善惡懸於一線、一念。 從沈夜和瞳的談話中,他自云是罪孽深重之人(以矩木殘害下界百姓一事), 個人傾向以為,並不是良知不存於心或者泯滅, 只是在沈夜的排序,烈山部的存亡,先於所謂的居仁行義。 就像他所說的「無論尊嚴、正義、信念抑或堅持,要在活下去的前提下才有意義。」 行為由動機來推行,透過方法來實踐,而後才得結果。 謝衣的「道」,與其身為偃師緊密相依。 他作偃甲是為了讓人過得更好,儘管偃術、法術修為,皆可謂造詣精深, 可他從中領略的是生命如此可貴,哪怕蟲蟻都只能活上一次, 無法複製,不能重來,因此珍而重之。 正因如此,他對與礪罌合作這方法無法認同,所以就沈夜的決定提出詰問; 可沈夜務求結果,即便是一絲渺茫的生機,只要能讓城民活命,他也願意付諸實行。 是故,道不同不相為謀。 只是無論是沈夜或者謝衣,所做的選擇, 都是本於自己的「道」,都有自己想要迴護的人、事、物。 有所得必有所失。 沈夜最主要的目的是遷徙城民,除去礪罌。 一則是身旁有能臣,二則是沈夜能不擇手段,卻同時真的做到不計代價, 即便以至親相脅,亦不會動搖。 在過程中,他失去了所愛之人,愛己之人,不得不傷害小曦,最後與流月城一起迎來結局 ,並安排龍兵嶼的族民言明,與自己劃分開來, 夙願得遂,並非僥倖,沈夜是個認清現實,也正視現實的人。 承接謝衣一部分記憶的偃甲謝衣,在保護樂無異等人時曾說: 「作為偃師,能以偃術救數人,沒有遺憾。」 而謝衣自己身負罵名、罪名到了下界,仍心心念念流月城,極力找尋探訪昭明下落, 半身倥傯,未曾荒廢一日。 卻終究有未竟之願--無以回報恩師,摯友之情,也沒能迴護心裡的那座城。 不論是謝衣、沈夜,都令我想到蘇蘇說的那句--雖有遺憾,並無後悔。 ◆◇◆ 說回這次的主題問道。 對於「道」,個人大概是行事的準則,所思之根本來抓概念。 「道」,所行道也。從辵(辶),從首。(截自說文解字 XD) 辵:謂長行;首:謂面之所向,行之所達。 所謂「面之所向,行之所達」,意即面向哪裡,道在哪裡;走到哪裡,道在哪裡。 遊戲中,謝衣則說:最想要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這就是「道」。 但無論怎麼解釋,竊以為和人生經歷有關,因此主角仍是在認知、摸索「道」的階段。 劇情藉由他們帶出了謝衣,再從謝衣帶到流月城。 而流月城之所以顯得比主角群搶眼,是因為他們正在貫徹自己的道。 (個人覺得,也有一方面是因為流月城背負較多的故事,不單著墨的篇幅不少, 且確實在動畫劇情中完整呈顯出來。) 兩撥人都有想迴護的對象,樂無異為了保護同伴能狠下心,沈夜亦如是。 只是立場相對,至於玩家如何看待,端看對哪一方的共鳴感與認同為多。 就我個人看待主角群,會覺得無可厚非。 因為對於流月城,他們資訊不對稱的情況比玩家嚴重 XD 禍害人間的矩木枝是從流月城來,而鉅木枝會吞噬人類情緒,心魔賴此維生-- 這個客觀事實,拆成5個W來說,What、who、where、when,分別在各章有探知的進展, 一直到終章才能真正明白「Why」。 流月城之苦,謝衣帛書有提及,不過僅是文字難免單薄,個人以為有沒有親自接觸, 力道是有差別的。 (要油然而生同理心,前提是一定程度的了解, 再者,了解後仍然有理解,跟不能理解這兩種可能。) 說到矩木枝這件事,即使是謝衣對此心裡也有牴觸,況乎主角群親眼目睹的, 都是下界如何受矩木枝戕害。 是隨著獲知的資訊漸多,看待流月城的角度方得以越不偏頗。 ◇樂無異 生於富貴之家,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小公子。 最初像個單純愛好偃術的技術宅,見到謝衣後眼界大開, 但也因此體認到,自己沒有想過偃術精進後要做什麼。 換言之,他的「道」還在形塑階段,其中又受到謝衣影響最深。 個人滿喜歡寫出他有惻隱之心,畢竟偃術之運用,一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若是用作征戰當然無往不利。 但因為有這點作鋪墊,將謝衣的偃術傳世,且是於人們生活有助益的可能性, 還是比較高的。 (說一下,每個人遊戲時,對各個角色自定的成就不一XD 個人而言,因為樂家背景與嚴母慈父的設定,性情相對穩定,而在外又有聞人同行, 不會出什麼大亂子,覺得個性上的成長可能不顯著, 所以是以「謝衣帶給了他什麼,與流月城的人給他什麼衝擊」來看, 只要這角色對此有所思,摸索出自己該往哪走(所謂的道),就算達成我心中的成就XD) 樂無異在此行中,有了想要迴護的人,希望自己變強, 而為了保護同伴,到遊戲後段能站到前面來, 借用幾句樂媽媽的話「出去這一趟真的變了許多,有情有義有擔當。」 如果說在家自學時候是興趣的培養,他出門那趟則是填好了志願卡。 結局也真的前往西域,以期能以偃術幫助那裡的人。 而劇情最後與沈夜的談話,個人覺得經流月城一事,他對善惡的見解不會過於片面 (事物本就有不同面向,端看從何處探討), 所謂的是非,有時不如想像的那般涇渭分明。 有反思,會想去修正自己的看法總歸是好事。 另外關於戲中的偃甲的表現之處,個人覺得有點可惜。 動畫劇情中的偃甲不是用以致命,而是欺敵、混淆視聽,或許這是定位(?), 又或者製作組沒有更具體的規劃? 雖說謝波波(裝什麼熟XD)也說過,偃術不是用來傷害人的。 不過我還是希望能再多展現偃術,比如平常戰鬥時,也讓偃甲蠍來溜溜, 或是來個謝衣的發明展(誤) ◇夏夷則 剛開始覺得有點集合蘇蘇的身世和少恭的脾性,待他戀愛後…… 快承認你是太子長琴(喂) 劇情的步調在夷則這條線打斷,一是因為他與流月城這條線關連最低, 其二是刪劇情的痕跡明顯,而其中後期愛情部分很搶戲。 總的來說,個人覺得夷則這角色的訊息量過大。 像是前期三人行心防甚高,性情內斂,可談戀愛時卻打開了推進器; 爸爸是段正淳(誤),對媽媽親情深厚,而這其中又牽涉到半妖身分,皇位紛爭; 還有局布到大明湖畔的神秘姑娘等等… 可能配備多核心的玩家比較處理得過來(認真) 再加上眾角色中,他資訊不對稱的情況相對顯然 (他的很多設定都讓他內心戲相對活絡XD) 因為我只配備單核心這邊就不往下談, 倒是破關後我還是覺得砍線這點很可惜(*′д`*) 因為夷則的變數最多。 前段對奕時的談話中,「輸了就想贏,贏,便想一直贏下去。」、 「沒有,就不擇手段去爭,有了,就想盡辦法攥住」等等, 不少發言讓我感覺他心很大,企圖很強。 到後來師尊的語重心長、溫留救他後的一席話,加上他對父親、兄長的怨懟, 更讓他有爭奪帝位的動機,以及結局也說了他投身皇位角逐。 成功與否未可知,而一旦身居高位,天下盡歸其所有,生殺權力大了、 掌控的事物多了,是否欲求也增加…種種不確定,是以他未來變動性最大 (也可以稱為將來的「道」) 前程漫漫,是否會路長而歧…… 要出DLC嗎 XD 我不知道編劇有沒有這樣鋪陳的打算,但玩家是想這樣認為(欸) 故而覺得可惜。 大概就寫到這邊(o′・ω・`o)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93.162

09/09 22:00, , 1F
我忘記為啥烈山部人到龍兵嶼可以活著了 那邊有啥嗎?
09/09 22:00, 1F

09/09 22:04, , 2F
夷則要爭的那句在當下真的有給我很大的衝擊 看不出這
09/09 22:04, 2F

09/09 22:04, , 3F
人對權勢是這樣的見解
09/09 22:04, 3F

09/09 22:39, , 4F
給e大 因為他們都感染魔氣
09/09 22:39, 4F
文章代碼(AID): #1IBTElTY (Gu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