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葉艾莉:國際NGO運作挑戰

看板GreenParty作者 (銅豌豆)時間15年前 (2009/06/15 01:3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國際地球憲章總部教育推廣主任葉艾莉 【影音】葉艾莉接受專訪影音 【圖】據了解葉艾莉很喜歡書法,我特別在她離台前夕,贈送「地球憲章 」毛筆字給她。 圖文影音 http://www.wretch.cc/blog/hehe77/9653195 今年六月四日世界環境日前夕,台灣來的一位國際重量級環保人士—國際 地球憲章總部(Earth Charter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主席孟柏 蘭教授,這天也是台灣地球憲章聯盟成立的日子,當天下午台灣國會有也 五位跨黨派議員簽署支持「地球憲章」。 ▓台灣是她造訪亞洲的第三個國家 陪同孟柏蘭主席來台灣是總部教育推廣主任葉艾莉(Alicia Jimenez Elizondo),她是「永續發展教育中心」(Center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之企劃主持人(Project Coordinator), 負責與全球伙伴團體聯繫及協助推廣教育業務。這位氣質高雅女士來自遙 遠的哥斯大黎加,台灣是她造訪亞洲的第三個國家,之前她也有訪問過印 尼與菲律賓。她來時,從收集資料知道台灣人口非常多,以為非常擁擠, 結果發現比她去過亞洲國家還好。她在離開前短暫時刻,特別接受我們專 訪分享她的工作心得。 ▓家庭教育讓她喜愛大自然 現年三十四歲的葉艾莉在地球憲章聯盟已經四年多,父親服務於農業部門 負責區域與國際合作,葉艾莉從小就跟父母親到處旅行,在父母親的薰陶 下熱愛大自然。她大學畢業後就在哥斯大黎加大學研究中心當研究員,主 要是負責區域跨國的永續發展、資源分享與政策管理。因為中美洲很多生 態區域與生態走廊都跨越國界,需要跨國溝通與協調,來創造合作與對話 機制,解決區域問題,生態才能保護與永續成長。 ▓地球憲章總部對她而言很俱挑戰性 離開中心後她又到「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服務約三年之後,她跟一群好朋 友成立一個環保組織,協助哥斯大黎加所屬一個保護區的小島,由於屬於 保護區有諸多限制,她幫助他們發展當地產業持續至今。這段時間,她為 了充實自我又到美國攻讀資源管理碩士,而她的指導老師又長期在非洲做 研究,對她視野又更開啟一扇窗。 葉艾莉從區域服務到「國際地球憲章總部」全球服務,對她而言最大的挑 戰有四點: 一、了解不同國家文化差異,學習跨國溝通與對話。 二、由於資源有限,對於一些國家提出需要資源協助,她無法充分滿足總 有很大遺憾。 三、有時後計畫預期與結果產生很大落差,更要學習細心、細膩計畫 四、人才培育非常困難,如何留住人才發揮所長非常重要。 ▓台灣推動公民參與是正確方向 對於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希望以「公民參與」作為主要推動項目,她表示非 常好,讓政策透明化是全球國家努力目標,她也提出墨西哥環境部就有一 個機構負責推對公民參與,荷蘭也有相關機構。葉艾莉表示,台灣剛不久 ,是好的開始,不要急,慢慢來,穩紮穩打最重要。明年將是國際地球憲 章10週年,各地都有慶祝活動,希望台灣團體有機會能共襄盛舉,為地球 環境而努力。(專訪:何宗勳、翻譯:朱增宏) 【附件】國際地憲章相關資料 葉艾莉女士簡介 葉艾莉( Alicia Jimenez Elizondo)女士為國際地球憲章總部祕書處 (Earth Charter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永續發展教育中心」 (Center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之企劃主持人 (Project Coordinator),負責與全球伙伴團體聯繫及協助推廣教育業 務。 孟柏蘭 (Brendan Mackey)簡介 孟柏蘭博士(Brendan Mackey)學術專長為熱帶森林生態學(tropical forest ecology),任教於澳洲坎培拉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環境科學所,研究範圍包含環境生 物地理、保育科學以及永續理念等跨學科領域。孟柏蘭博士在國際自然 保育聯盟(IUCN)的環境法規會議(Environmental Law)擔任倫理專團 (Ethics Specialist Group)副主席,也在國際地球憲章總部(Earth Charter Initiative)擔任主席,亦擔任地球憲章國際教育諮詢委員會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visory Committee)主席。孟柏蘭博士 在澳洲致力於將地球憲章推廣至國際的層面,他更在全球諮商的過程中 ,擔任核心團隊的一員,協助地球憲章的起草。他最主要的論述涵蓋環 境科學、自然保育、以及以地球憲章核心價值為主,有關生態完整性的 全球倫理。 聯合國三次環境會議 一九七二年6月5-16日聯合國首次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 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並定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喚醒 全球所有人共同關心環境衰變的問題。一九九二年6月3-14日聯合國在巴 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地球高峰會議」,二○○二年8月26日-9月4日,再 次於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地球高峰會議」,環境問題儼然成為全球重 要政治議題。 地球憲章簡史 一九四五年聯合國成立,以促進世界安全為目標,強調和平、人權與平 等的社會經濟發展。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人類環境會議」並 發表「斯德哥爾摩宣言」後,「生態安全」開始成為聯合國第四項重要 關懷目標。之後,世界各國開始接受許多宣言、憲章和條約,希望一起 尋求建立能夠將「發展」和「保育」作出有效整合與平衡的全球性聯盟 ,反映出大家逐漸覺醒到:人類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及其目標,不但 都是相互關聯,而且也須要整體的解決。「地球憲章提案」便是建立在 上述的這些背景。 一九八七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書「我們共同的未來」 ,呼籲再定一個憲章。一九九二年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所發表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可惜因 沒有確認所有生命的內在價值或強調要尊重自然,無法帶出保護環境與 永續文明所需要在行為上的基進改變。 一九九四年「地球議會」(Earth Council)成立,目的在推動Agenda 21(地球高峰會議行動方案)的具體落實。在地球高峰會議主席毛里斯 .史東(Maurice Strong)及國際綠十字會主席哥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領導下,開始「地球憲章提案」。一九九五年「地球憲章 總部」於海牙和平宮舉辦第一屆國際工作坊。 之後,「地球憲章計劃」祕書處在哥斯大黎加的聖荷西設立。「地球議 會」也籌辦與宗教界對話的系列會議,並設立原住民的聯絡網路。一九 九七年初,來自各地的代表組成「地球憲章委員會」以監視「地球憲章 計劃」的推展,也經由組成地球憲章工作坊在各地引發討論,最後,終 於在二○○○年定稿。 二○○五年聯合國正式推動「永續發展十年教育計劃」(UN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5-2014),而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UNESCO)更正式通過以「地球憲章」所揭示的條文,作為從 事「永續發展十年教育計劃」的基礎架構。 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的內容正是永續未來的價值觀與原則,最 主要的精神在於強調「永續發展」不應該只是經濟策略,它必須同時也 是涵蓋「代間倫理」的新道德理想。 「地球憲章」宣言 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面對全球環境嚴重的惡化,耗用殆盡的自然資源,考 驗我們面對危機的智慧與抉擇。環境政策是推動環境保護極為關鍵的一 環,唯有將永續發展的價值觀和倫理融入政策中,才能確實保護我們的 地球不再受到破壞。 因此,我認同並支持地球憲章的理念,參與「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在台 灣環境日前夕的連署活動,且保證盡地球憲章中所有責任。 地球憲章──永續未來所需之價值觀與原則 (一)尊重生命看顧大地 1)尊重地球和豐富多樣的所有生命。 2)以了解、憐憫和愛心來照顧生命共同體。 3)建立公義、分享、永續與和平的民主社會。 4)為當代和未來世代確保地球的豐富和美麗。 (二)維護生態完整性 5)保護並恢復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特別關注生物多樣性和維繫生 命的自然過程。 6)以「預防破壞」作為環境保護的最好方法,當知識仍不足夠時,寧 採取謹慎的預防性措施。 7)採用可保護地球的再生能力、人權和社群福祉的生產-消費-繁衍方 式。 8)推展生態永續性的研究,並促進將現有的知識公開交流和廣泛應用。 (三)社會正義經濟公平 9)視消除貧窮為倫理、社會和環境的必要任務。 10)確保各層級的經濟活動和機構以平等和永續的方式來推動人類發展 。 11)確認性別平等和公平,以此作為永續發展的先決條件,並確保所有 人能擁有接受教育、醫療照顧及經濟機會等權利。 12)摒棄歧視,堅持所有人擁有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權利,應有利於 人性尊嚴、身體健康、及靈性福祉,特別要照顧原住民和少數民族的權 利。 (四)民主、非暴力、和平 13)加強各層級的民主機制,提供透明而可靠的管理,在決策中能夠廣 納參與,並達到公義。 14)將達到永續性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識、價值和技巧,整合進入正規教 育和終生學習的領域。 15)以尊重和關懷對待所有生命體。 16)促進容忍、非暴力與和平的文化。 地球憲章行動方針 陳慈美 摘譯自2008 ECI Handbook 1.以地球憲章為起點:在活動計劃和執行過程中,以地球憲章作為指導 原則,讓願景成為事實。 2.成為典範: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家庭、工作、社區)領域中,活生生 的流露出地球憲章的精神。 3.自我培力:勇敢地採取行動,相信你自己即使以個人力量帶出的活動 ,亦能夠讓別人的努力得到加持。 4.持續合作:透過建立伙伴與合作機制,創造出可以帶來變革的能量, 尋求雙贏的解決途徑。 5.培力他人:以包容的態度分享能力,讓別人有機會發揮創意去學習解 決問題、作出決策、以及負責領導。 6.推動彼此尊重和互相理解:在來自多元文化背景和不同社群的個人或 團體中,致力於建立彼此尊重和互相理解的關係,並以能夠促進學習和 成長的對話化解彼此間的差異所帶來的磨擦。 7.促成自我組織:促成自發性推動地球憲章的倡議,而不是去掌控,相 信當團體擁有明確的倫理目標時,必定會自動形成適當的組織並達到目 標。 8.聚焦於根源:面對人類所遭遇的問題與挑戰,要讓思想和行動聚焦於 最根本的原因,不要被現存不永續的系統和習慣妨礙你應有的行動。 9.委身而具彈性:堅定下移地委身於基本原則,確保所有手段都符合地 球憲章的價值,但是在環境改變時,必須以創意和彈性來選擇其他途徑 。 10.善用各式資源:不要讓思想和行動只限於仰賴金錢,發揮想像力並 善用各式資源,讓所要推動的事情可以實現。 11.使用科技要有智慧:必須留意許多人並無法接觸到高科技的事實, 因此,以科技途徑解決問題時,要有適切性的考量。 12.維護憲章的完整性:在介紹、引用、或翻譯地球憲章時,必須忠於 原文的字句和精神,並只與真正符合憲章精神的組織、產品、和事件聯 結。 開放式培力 二○○七年「國際地球憲章總部」(Earth Charter International, 簡稱ECI)第三次委員會中,決定以「開放培力倍數增長」( Decentralized Empowerment for Scaling Up)作為重要指導原則。這 個策略以行政編制不增加為前題,不但能夠使「地球憲章倡議」( Earth Charter Initiative)得以拓展推廣,同時也能夠讓各類自主性 投入的各樣努力成長壯大。 儘管地球憲章的全面落實須要有來自政府、企業和各類型組織的投入, 但是,個人的委身是一切動力的源頭,全民的參與則是最終要達到的目 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5.14.12

06/21 04:22, , 1F
用力推
06/21 04:22, 1F
文章代碼(AID): #1ADJLWcE (Green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