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感謝這幾年儲能的建設導致不停電?已刪文

看板Gossiping作者 (噁爛臭酸肥宅)時間1月前 (2024/05/17 20: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那個 人家剛剛聽覺青說感謝這幾年對於儲能的建設 讓地震後沒有大規模停電 可是啊 我記得那些抽蓄水力總計超過2000MW都是hen久以前做的 而且當初是因為晚上電太多可能會跳電很不方便才弄得 怎麼現在變成說這幾年的儲能了 這幾年的電池好像就200MW左右 底下超專業調度員文章的節錄 https://gordoncheng.wordpress.com/2016/01/15/%E6%BC%AB%E8%AB%87%E5%8F%B0%E7%81 %A3%E9%9B%BB%E6%A5%AD%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E4%BA%94/ gordoncheng 「台電系統自1978年12月第一(金山)核能電廠單機容量636MW超大的一號機商轉後,到198 5年1月台電第一部明湖抽蓄水力機組並聯商轉之前的六個年頭,計有核一二號機(1979/7) 、核二(國聖)985MW一號機(1981/12)、核二二號機 (1983/3)、核三(馬鞍山)951MW一號機 (1984/7)等總共4,193MW容量超大型核能機組陸續商轉,另外還有單機500MW大型燃油機組 的大林五號機、協和1~3號機,及燃煤的興達1~2號機,總計容量也有3,000MW。 但1978年至1984年前後七個寒暑的台電系統夏月尖峰負載才分別為5,630、6,070、6,703 、6,797、6,918、7,808、8,517MW;冬月尖峰負載則更低個別為4,363、5,101、5,416、5 ,494、5,517、5,805、6,370MW;再以冬月尖峰負載日之65%估算當天離峰負載分別為2,83 6、3,316、3,520、3,571、3,586、3,736、4,140MW,當月其他日的離峰負載都更低,尤 其是星期一清晨最低約當天尖峰的60%。 因為核能機組無法隨每天系統負載24小上下變動,只能整天固定滿載,燃煤火力機組約可 降載至45%,燃油最低可到25~30%;所以夜間離峰核能機組出力加上要應付第二天尖峰負 載需要的燃煤、燃油慣常火力機組之最低出力發電量,以及系統調整頻率所需出力等總發 電量就超過當時前一段所述之系統負載(用電量),此過多之發電量也就是所謂「剩餘電力 」。 若有剩餘過多的發電,發電機轉速就會升高,系統頻率上升,頻率升到安全值,發電機組 保護設備為了機組安全就會動作將機組跳脫,而導致大停電事故之發生。 因此,調度人員必須處理剩餘電力問題,讓發電-負載平衡,但當時台電尚未有抽蓄機組 可以晚間抽水消耗剩餘電力,也沒有可以離峰停機白天運轉的所謂二值制(Two-Shift)機 組。 我記得當時除了拜託火力機組儘量降載外,最後找到協和電廠趙廠長,他研究將協和燃油 機組做二值制運轉,晚上停機,早上並聯發電,讓我們苦撐到抽蓄電廠上來。 但是事後發現協和機組也都有受到損傷。 這些運轉問題也都是台電當年的電源開發沒有諮詢運轉單位的後果。 於是,我們要求改善,經過多年的爭取,終於在2004年訂定「新興火力發電計畫之規劃、 設計、施工及完工發電作業要點」,以符合營運需求(顧客)導向。 回首台電首座抽蓄水力發電廠明湖電廠,按照我們調度運轉人的想法,最好是配合核能機 組同步上線。 經查明湖抽蓄工程早在1963年即著手調查工作,但遲至1976年2月才聘請西德與瑞士聯營 的LAMO顧問公司完成第一期研究報告(可行性),接著於1978年8月台電聘請日本電源開發( EPDC)公司與國內中興社、台機社聯營完成第二期有關基本設計圖、詳細設計準則、招標 文件與技術規範之編擬,在1979年4月11日才奉行政院核准興建,投資金額311.69億元, 那時核一廠636MW兩部機已經並聯系統了。」 有沒有儲能的八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64.2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15947265.A.C49.html
文章代碼(AID): #1cHqS1n9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