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有人看過丹麥電影謊言的烙印嗎

看板Gossiping作者 (zack)時間1年前 (2023/06/20 07:46), 1年前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謊言的烙印》(The Hunt)是一部由丹麥導演托马斯 搬伯格(Thomas Vinterberg) 執 導的電影作品。這部電影於2012年上映,原名為「Jagten」,在國際上廣為關注和讚譽。 《謊言的烙印》的劇情圍繞著主角霍尔根(Lucas)展開。霍尔根是一名幼稚園教師,深 受孩子們喜愛。然而,一個誤會和謊言的網絡開始在小鎮上展開。當一位小女孩誤導地聲 稱霍尔根對她進行了不當行為時,整個社區被驚動並迅速對霍尔根指控他是一名兒童性侵 犯者。霍尔根被迫面對朋友和家人的背叛,並陷入法律和道德的困境。 《謊言的烙印》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情感力量,探索了謠言、偏見和集體恐懼對一個人生活 的毀滅性影響。電影不僅呈現了社會的刻板印象和群體行為的負面影響,還關注了家庭、 友情和個人良知在這樣的情境中的挑戰和崩潰。 以下為ChatGPT 「Me Too」運動是一場起源於社交媒體的運動,旨在揭露和抗議性別暴力和性騷擾。儘管 該運動推動了一些重要的改變,但也存在一些與法治社會和無罪推定相關的潛在危害,並 且有人認為它可能助長私刑的風險。下面是對這些問題的討論: 法治社會的危害:法治社會的核心原則之一是每個人都有權享受公正的司法程序,並被視 為無罪,直到被證明有罪。「Me Too」運動的激發力量是通過社交媒體上的公眾聲討和指 控,這可能導致一些人在沒有經過法律程序的情況下被社會輿論定罪。這種非法定程序可 能削弱了法治原則,以及相關的法律程序和保護措施,因為這些指控通常是在輿論和社交 媒體上進行的,而非通過正式的司法程序來驗證。 無罪推定的危害:無罪推定是司法系統的基本原則之一,即在沒有得到法律程序確認前, 被控告的個人被視為無罪。「Me Too」運動的影響力可能導致公眾在沒有審判過程的情況 下對被指控的人進行定罪,並對其施加社會和職業的壓力。這可能削弱了無罪推定的原則 ,損害了被指控者的權利和尊嚴,以及可能導致不公正的社會懲罰。 私刑的助長風險:私刑是指個人或群體在法律制度之外,通過自行採取法律行動對被指控 者進行懲罰。儘管「Me Too」運動的目標是推動公眾意識和社會改變,但有人擔心,由於 社交媒體的力量和輿論壓力,一些被指控者可能成為公眾施加私刑的目標。 個人結論:沒證據就閉嘴,至於真的受害又沒證據的那就是法律有問題,法律有問題就叫 你選區立委修法。反正你沒證據根本沒人要認,不需要嘰嘰歪歪正義或照顧你的心情,這 才是真實世界,不是理想世界。前面幾個試水溫的藝人都是例子,認就是爆,即使出現一 大堆指證者,全部都沒證據那又如何,大不了全部不起訴。 對方造不善業,自有果報,你不需要為了報仇也起不善心,這是沒有好處只有壞處的。電 影中的小女孩與鎮民應該全部都會下地獄,先不說惡業本來就一輩子消不掉,他們造了這 麼多惡業也不懂的反省 講這麼多還是支持私刑然後私刑者被法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6.26.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87218371.A.377.html ※ 編輯: zczcbbbzczcb (124.6.26.253 臺灣), 06/20/2023 07:49:01

06/20 07:47, 1年前 , 1F
總體而言民進黨算是勝利
06/20 07:47, 1F
※ 編輯: zczcbbbzczcb (124.6.26.253 臺灣), 06/20/2023 07:51:23

06/20 07:51, 1年前 , 2F
所以後來主角變成食人魔
06/20 07:51, 2F
※ 編輯: zczcbbbzczcb (124.6.26.253 臺灣), 06/20/2023 07:54:02

06/20 07:53, 1年前 , 3F
注意看 男人只是吸口氣 就被誣陷
06/20 07:53, 3F
※ 編輯: zczcbbbzczcb (124.6.26.253 臺灣), 06/20/2023 08:01:22 ※ 編輯: zczcbbbzczcb (124.6.26.253 臺灣), 06/20/2023 08:05:45 ※ 編輯: zczcbbbzczcb (124.6.26.253 臺灣), 06/20/2023 08:07:02

06/20 08:15, 1年前 , 4F
這部好看
06/20 08:15, 4F
文章代碼(AID): #1aaEZ3Dt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