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島嶼與海洋的骨牌效應:為何海島入侵鼠會改變珊瑚礁魚類行為

看板Gossiping作者 ( )時間1年前 (2023/03/30 10:27), 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7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島嶼與海洋的骨牌效應:為何海島入侵鼠會改變珊瑚礁魚類行為 2023年03月28日 環境資訊中心 綜合外電;鍾友珊 編譯;孫依婷 審校 雀鯛是一種珊瑚礁魚,向來有「海中農夫」之稱。牠們會在海中養護一塊塊不到0.5平方 公尺的小小「藻田」,靠著藻田養活自己。加勒比海地區有種雀鯛甚至會在藻田周圍「放 養」體型細小的糠蝦,用蝦子的排泄物作為藻田肥料。要是有人膽敢動藻田主意,哪怕只 是偷一點點菜,雀鯛都會卯足全力將牠轟出去。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775595187_5a8ff57b5f_b.jpg
珊瑚礁魚類的行為可能跟附近海島的生態相關。圖片來源:Renata Romeo / Ocean Image Bank 行為生態學家岡恩(Rachel Gunn)目前在德國蒂賓根大學擔任學術研究助理。他和同事 在印度洋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觀察珊瑚礁時,就曾目睹「珠點固曲齒鯛」 (Plectroglyphidodon lacrymatus)的攻擊行為。研究後發現,這種行為與周圍海島上 有沒有老鼠有關。海島上無鼠,附近海裡的雀鯛會有攻擊行為;島上有鼠,則雀鯛攻擊性 會減弱,也可能轉往其它區域覓食。 岡恩曾研究過珊瑚礁魚類在食物供應量改變時的反應。例如,蝴蝶魚科(butterflyfish )愛吃活珊瑚,當活珊瑚比較少時,牠們會轉往別處覓食,而不會固守棲地。2023年1月5 日,岡恩與研究團隊在《自然生態學與演化》期刊發表了研究,首次證明島嶼有無鼠輩橫 行會影響周圍海洋珊瑚礁魚類的行為。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752944514_3809580fc7_b.jpg
在無鼠島嶼附近海裡的珠點固曲齒鯛。圖片來源:Rachel Gunn 外來入侵鼠趕跑海鳥 鳥糞不夠致珊瑚礁生態系養分不足 岡恩在英國攻讀博士學位的期間曾研究老鼠入侵如何影響島嶼生態。島上老鼠與海中珊瑚 礁魚的關聯得先從海鳥講起。 為哺育幼鳥,海鳥會在島嶼和海域間來回穿梭。海鳥的糞便富含養分,陸地及海洋都因此 受惠。有些營養物質會被沖到珊瑚礁,變成藻類的肥料。黑鼠(Rattus rattus)這類外 來種會跟著船隻抵達海島,牠們在島上大啖海鳥蛋和雛鳥後,海鳥的數量就會銳減。 論文共同作者葛拉翰(Nicholas Graham)在2018年的研究中指出,無鼠島上周圍的海鳥 數量會比有鼠患的島嶼高出760倍。海鳥覓食後不會回到有鼠患的島嶼大便 ,於是,這些 島嶼周遭的生態系統便失去了這項營養來源。 同年,岡恩與同事的研究中也指出,沒有鼠患島嶼附近的珊瑚礁海域,珠點固曲齒鯛會長 得更快。推估其原因是鳥糞富含營養,讓海中生態系獲得充足的養分。 https://youtu.be/Uy9wRyM-Tmw
大量海鳥棲息的島嶼周圍 雀鯛照料海下「藻田」 CP值更高 近期發表在《復育生態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把海鳥與島嶼之間的關係稱為「循環海鳥 經濟」。岡恩想知道這個關係是否會影響海中的魚。她認為,島上的老鼠可能會打亂生態 系統,甚至改變魚類的行為。 為了驗證假設,岡恩選定印度洋查戈斯群島中的十個島嶼:五個有鼠患、海鳥稀稀落落; 另外五個則沒有鼠患、海鳥族群興旺。研究團隊在雀鯛的活動區域裝設海底GoPro攝影機 ,觀察雀鯛是否會積極保衛家園。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776178626_6fb8691847_b.jpg
這是一個無鼠島嶼附近海洋的的雀鯛。研究人員在此發現雀鯛的超級攻擊性行為。圖片來 源:Rachel Gunn 兩組的差異一開始就很明顯。在「無鼠組」,光是一個固定的攝影鏡頭,就足以讓雀鯛進 入攻擊模式。岡恩說,雀鯛卯足全力保護牠們的藻類養殖場,前幾分鐘的影片完全無法使 用。後來,雀鯛很快就發現攝影鏡頭不是敵人,但光看影片就知道,入侵者非常不受歡迎 。 珊瑚礁上的藻田看起來沒什麼差別,但「有鼠組」的雀鯛就溫馴得多。這讓研究團隊意識 到,雀鯛不僅在意藻類的數量,對品質也有所堅持。他們進一步分析藻類中的海鳥鳥糞養 分指標「delta-15-N」,結果發現「無鼠組」的「delta-15-N」含量較「有鼠組」多。 岡恩說,這解釋了為何在有大量海鳥棲息的島嶼周圍,雀鯛願意費心照護牠們的養殖場。 「假如你是一條魚,附近海鳥很多,投入愈多心力照護藻田,就能獲得愈多養分」。相反 的,藻田不夠營養,反正還要去遠處覓食,那就不用費心維護了。「沒必要花功夫保護沒 有價值的東西」。 https://youtu.be/JRS-Ir8FKrU
保育研究員:「一旦改變物種與環境的互動方式,就會啟動連鎖效應」 「我認為這篇論文很有價值」,總部位於夏威夷的非營利組織「環太平洋保護組織」( Pacific Rim Conservation)的高級保育研究員史帕茲(Dena Spatz)說。史帕茲沒有參 與岡恩的研究,但她曾在2022年8月發表了一篇研究。該研究發現,1872年至2020年間, 移除島嶼入侵脊椎動物的成功率為88%。 史帕茲告訴《Mongabay》:「岡恩團隊的研究再次證明,我們應該移除島嶼上具有高度破 壞性的入侵物種。」他補充,「一旦你改變了物種與環境的互動方式,就會啟動連鎖效應 」。海鳥糞便提供營養補給,讓雀鯛在珊瑚礁占地為王。「當牠們不再這樣互動時,其他 魚類就會進來,改變整個生態系統」。 陸地和海洋之間隱藏的依存關係一旦改變,將可能衝擊珊瑚礁漁業。來自珊瑚礁的漁產是 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我們有必要根除有害入侵物種,史帕茲說。「你知道嗎?光是一 個入侵物種就可能影響漁撈,危及漁民生計,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https://e-info.org.tw/node/2363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243.7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80143265.A.1DA.html

03/30 10:30, 1年前 , 1F
it's the circle of life~~~
03/30 10:30, 1F

03/30 10:31, 1年前 , 2F
03/30 10:31, 2F

03/30 10:34, 1年前 , 3F
很有意思
03/30 10:34, 3F

03/30 10:36, 1年前 , 4F
03/30 10:36, 4F

03/30 10:51, 1年前 , 5F
但是清除外來種生態會不會恢復又沒有佐
03/30 10:51, 5F

03/30 10:51, 1年前 , 6F
證,,前面說海鳥不會再回來了,後面說
03/30 10:51, 6F

03/30 10:51, 1年前 , 7F
的根本是過度推論
03/30 10:51, 7F

03/30 11:01, 1年前 , 8F
其實根本清除不掉 想太多了 = =
03/30 11:01, 8F

03/30 11:47, 1年前 , 9F
我也想唱獅子王XD
03/30 11:47, 9F
文章代碼(AID): #1a9FEX7Q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