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拚2050碳中和 綠電缺很大

看板Gossiping作者 (肚肚)時間2年前 (2021/11/05 12:51), 2年前編輯推噓4(5111)
留言17則, 12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聯合 2.記者署名: 林奐成、鄭朝陽、吳姿賢、黃有容 3.完整新聞標題: 拚2050碳中和 綠電缺很大 4.完整新聞內文: 一九六國參與的氣候峰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六次締約方會議(COP26)」 ,下月一日將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登場。人類只剩最後十年能避免氣候災難,此次氣候 峰會要回頭檢視六年前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後各國的減碳成果,也要議定新的減碳行動 ,被認為至關重要。 願景工程基金會及本報持續關注氣候變遷與減碳進程議題,今起推出前進COP26相關報 導,特派記者將前進峰會現場,掌握議程動態及現場第一手資訊,同時分享讀者英國深度 減碳經驗。聯合報今年九月十六日宣布「願景工程」公共化,正式成立財團法人願景工程 基金會,今起亦以新的識別標誌(LOGO)與讀者見面。 政府信誓旦旦:淨零碳排與國際同步 回望台灣,蔡英文總統在國慶致詞不忘強調我國已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二○五○淨零碳 排目標,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更宣示要將此目標寫進因應氣候變遷的法律中,但四年多來 ,再生能源進度牛步化,從二○一六年的百分之四點八至五點五,只多了百分之零點七 ,比預定增加的百分之七點二(今年應達百分之十二)相差十倍之多。 這四年多來,國際碳中和浪潮愈滾愈大,歐盟將從二○二三年起對境外產品開徵「碳關稅 」,加上蘋果等跨國企業相繼喊出提早達成碳中和,使台灣供應鏈業者除了要加速製程減 碳,使用綠能的需求也急遽增加,但綠能供給有限,缺口正持續擴大。 由台積電、台達電、友達等八家資通訊大廠共同發起的「台灣氣候聯盟」,承諾「RE 100(二○五○年前製程百分百使用綠能)」及「EV100(二○三○年前所有自用與租賃 車輛都改用電動車)」,要帶動至少旗下四千家供應商一起努力達標。 台灣氣候聯盟:綠電不夠大家很著急 「但綠電很不夠,大家都很著急。」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說,有聯盟成員主要廠房 在中國大陸,因有綠能可買可用,已達成RE100,廠房在台灣的企業就很焦慮;由於台 灣綠能開發受阻,前有RE100承諾,後有供應鏈碳中和的要求,壓力相當大。 開發再生能源的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從需求面斷言,綠電絕對供不應求,至少要到二○ 二七年才有機會達到平衡。前提是經濟部規畫從二○二六年起,每年增加離岸風電一點五 GW裝置容量,光電也年增一個GW,「萬一又像這兩年開發受阻,就另當別論了。」 綠能開發商:缺口大要怎麼碳中和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則表示,不論二○三○或二○五○年,「綠電是絕對夠用的」 ,未來如潮汐、海洋溫差、氫能等新潔淨能源都有機會發展,增加供給。 但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仍悲觀,表示產業界非常擔心,目前綠能發展嚴重落後,占 比不到百分之六,即使二○二五年百分之廿能達標,也只是填補核能退場的差額,企業擴 廠、台商回流,綠能需求將雪上加霜,「大廠或有能力因應,很多中小企業連碳中和是什 麼都還搞不懂。」 另一家重量級綠能開發商也預言「綠電缺口會大到不敢想像」,加上台灣要靠火力發電過 渡廢核及再生能源的供電缺口,每度電排碳逾五百克,是歐盟的五倍,要怎麼碳中和?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reurl.cc/bnqeMv 6.備註: 5真的是好數字...5倍券.5倍的碳排 記得前前陣子菜菜包子總統怎麼說的嗎? https://reurl.cc/2b14Gm#1WWj0-4M ) 原來喊喊口號,綠電就會長出來囉~ 之後的碳權與天然氣電價上漲應該不遠了,核電重啟也不是1.2年就能達成 現實是...? 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吧TAT,努力賺錢才是王道 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以後應該也不會有人在乎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69.1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6087876.A.0B4.html

11/05 12:52, 2年前 , 1F
中和:干我屁事...
11/05 12:52, 1F

11/05 12:53, 2年前 , 2F
做愛發電 雞少成多
11/05 12:53, 2F

11/05 12:55, 2年前 , 3F
某人:你為什麼要這麼著急呢?
11/05 12:55, 3F

11/05 12:55, 2年前 , 4F
2兆不夠你可以砸4兆,8兆啊
11/05 12:55, 4F

11/05 12:56, 2年前 , 5F
相信黨就對了
11/05 12:56, 5F

11/05 12:56, 2年前 , 6F
感覺像政府又要砸錢的一條龍新聞
11/05 12:56, 6F
沒有吧…這篇說的是現實

11/05 12:56, 2年前 , 7F
哭哭 以後會不會吹不起冷氣?
11/05 12:56, 7F

11/05 12:57, 2年前 , 8F
嘴砲發電
11/05 12:57, 8F

11/05 13:01, 2年前 , 9F
這場會議不減碳 還要求減石化燃料發電
11/05 13:01, 9F

11/05 13:01, 2年前 , 10F
結果蔡母豬還想用天然氣及燒煤發電
11/05 13:01, 10F
※ 編輯: iDoDo (1.200.69.122 臺灣), 11/05/2021 13:04:12

11/05 13:04, 2年前 , 11F
貼貼紙發電
11/05 13:04, 11F

11/05 13:06, 2年前 , 12F
發展綠電就是為了這些產業要符合規範 不過
11/05 13:06, 12F

11/05 13:22, 2年前 , 13F
太陽能和風力這種要增加穩定性通常是用
11/05 13:22, 13F

11/05 13:22, 2年前 , 14F
很大的電網,跨國電力交易的,例如歐洲
11/05 13:22, 14F

11/05 13:23, 2年前 , 15F
台灣是想跟哪國的電網連接?請他們說清楚
11/05 13:23, 15F

11/05 18:47, 2年前 , 16F
碳中和做不到也不會怎樣,以後的科技自
11/05 18:47, 16F
確實,但碳權很貴

11/05 18:47, 2年前 , 17F
然有辦法
11/05 18:47, 17F
※ 編輯: iDoDo (180.217.42.39 臺灣), 11/06/2021 10:10:47
文章代碼(AID): #1XXBX42q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