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人口危機!8萬人逃離台灣 今年恐超過15萬

看板Gossiping作者 (Eric)時間2年前 (2021/08/13 08:55), 2年前編輯推噓1(3225)
留言30則, 10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3/16 (看更多)
照這樣是不是可以推算... 這些年來每年至少有10多萬人 沒在台灣繳稅 卻偶爾回來台灣爽用優質又便宜的健保 不知道有沒有做這些雙重國籍 爽用台灣健保 卻只繳那一咪咪的健保費 每年一共耗掉多少台灣醫療資源的統計 阿 ※ 引述《joshua0606 (joshua0606)》之銘言: : ※ 引述《aa923310tw (單身肥魯)》之銘言: : : 人口危機!8萬人逃離台灣 今年恐超過15萬人 : : https://i.imgur.com/lGClQXk.jpg
: : 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資料,2021年度台灣已有81457人遷往外國,七月創新高達14740人 : , : : 相對遷入僅1003人,單月落差約一萬三千人。即使近日新冠疫情重獲控制,確診維持在 : 個 : : 位數,人口外移的數量卻仍在遽增,沒有減緩的趨勢,由於外移的人口以青壯年居多, : 帶 : : 來的勞動力損失難以估計。 : : 光是2021年將有超過15萬人離開台灣。 : : 由於世界最低生育率的影響,2021年七月止人口自然增長為-22754人,總人口為-90603 : , : : 至2021年結束,屆時總人口損失或將超過20萬人。 : : 台灣的年齡中位數現在是43歲。退休人口和老年人口正在迅速增加。台灣已經有大量退 : 休 : : 人員。這種現象,再加上預期壽命的延長,到2030年可能會使勞退相關基金破產。 : : 同一時間台灣房價仍持續大漲,目前六都住宅房價與疫前的2019年相較,六都房價全面 : 上 : : 揚,以台南漲幅達15.2%最強,其次為台中11%,北北桃三都房價漲幅約3.6~5.8%, : 空 : : 屋率超過12%。 : : ------------------------------------------ : 先附一張歷年人口的統計表 : https://i.imgur.com/XU8syDZ.jpg
: 圈起來那排就是社會增加的人口數 : 可以看到到2020前基本上都還是正成長的 : 那麼為什麼到了2020、2021突然大量減少 : 其實就只是戶籍法上的原因而已 : 中華民國是允許雙重國籍的 : 因此多數移民國外的人仍保有我國國籍 : 但戶籍法只要你兩年沒回國就算你遷出 : 所以疫情後很多人無法回國就被自動遷出戶籍了 : 人口突然減少的原因就這麼簡單 : 遷出的人口大多數是長久以來早就移民的人口 : 整篇文章大概就只有數據是正確的 : 其他東西在我看就是看著數字借題發揮而已 : : 台灣人口危機,同時也是年輕人的信任危機,少子化的遠因或可借用"內卷"一詞說明 : : 內卷一代 : : 作為一個人類學術語,內卷原本用來指亞洲農業社會中長期精耕細作投入大量勞動力卻 : 沒 : : 有實現經濟突破的問題。在各個行業處於激烈競爭中的台灣年輕人認為,他們面對競爭 : 的 : : 無力感與這個現象有共通之處。 : : 底層的人民是韭菜,他們拼命地往上生長,卻總是免不了被割韭菜的命運。因此,「躺 : 平 : : 主義」在中國的年輕人之間盛行,現今也適用於台灣。 : : 而所謂的「躺平主義」,用台灣人的慣用語來講,就是「擺爛」的意思。只要我躺平了 : , : : 不要往上生長,別人就割不了我的韭菜。只要我不再養兒育女,其他人也不能剝削我的 : 後 : : 代。 : : 「內捲」元兇:惡性競爭的勞僱關係 : : 經營送餐服務的外送平台,也是造成內卷的元兇之一。送餐員每天在大街小巷奔忙,然 : 後 : : 由於惡性競爭的關係,平台可以不斷的壓低給他們的工資。 : : 但是外送平台並沒有把省下來的成本轉給客戶, : : 而是把大部分的差價放到了自己的口袋裡。 : : 台灣服務業製造業等相關產業凍漲二十年的薪資,產業極低的薪資待遇,不公平的勞工 : 政 : : 策修訂,亞洲最長工時國家之一,都將使年輕人陷入內卷, : : 最後直至躺平。 ※ 八卦板務請到 GossipPicket 檢舉板實名詢問 ※ a.張貼問卦請注意,充實文章內容、是否有專板本板並非萬能問板 ※ b.一天只能張貼 "兩則" 問卦,自刪及被刪也算兩篇之內 ※ 超貼者將被水桶,請注意! ※ c.本看板嚴格禁止政治問卦發文問卦前請先仔細閱讀相關板規 ※ d.未滿30繁體中文字水桶3個月,嚴重者以鬧板論,請注意! ※ (↑看完提醒請刪除ctrl + 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114.12.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8816101.A.70D.html

08/13 08:55, 2年前 , 1F
標題?
08/13 08:55, 1F

08/13 08:55, 2年前 , 2F
不會回文哦
08/13 08:55, 2F

08/13 08:55, 2年前 , 3F
國王標題
08/13 08:55, 3F

08/13 08:55, 2年前 , 4F
title??
08/13 08:55, 4F
我新手我該死

08/13 08:55, 2年前 , 5F
還有禿頭說過了,不要太計較不懂喔?
08/13 08:55, 5F
你我個未繳的稅金給他們爽用ㄟ

08/13 08:56, 2年前 , 6F
有除籍半年不能用健保
08/13 08:56, 6F
是否可以復籍後繳一些健保費 再爽用?

08/13 08:56, 2年前 , 7F
這樣生大病完蛋
08/13 08:56, 7F
看了一下 兩年除籍 然後除籍超過半年 不能用健保 等於CD時間2.5年 只要2.5年有回來一次就可以無限延長使用?

08/13 08:57, 2年前 , 8F
我早就退健保了,呵呵
08/13 08:57, 8F
※ 編輯: erik8866 (58.114.12.92 臺灣), 08/13/2021 08:58:11

08/13 08:58, 2年前 , 9F
差不多阿 甚至數目更多
08/13 08:58, 9F

08/13 08:58, 2年前 , 10F
說是爽用健保那是不至於 海外僑民對健保的
08/13 08:58, 10F

08/13 08:59, 2年前 , 11F
貢獻其實是正的 只是沒繳稅是真的
08/13 08:59, 11F
親戚房東和地主 幾乎都沒繳稅 偶爾回來健康檢查全套

08/13 08:59, 2年前 , 12F
今年五月內政部已經延長了啦 沒回來四年才
08/13 08:59, 12F

08/13 08:59, 2年前 , 13F
會被退健保
08/13 08:59, 13F

08/13 09:01, 2年前 , 14F
我在國外4年,繳健保費 從沒用過健保
08/13 09:01, 14F

08/13 09:01, 2年前 , 15F
也不行?
08/13 09:01, 15F
可以啊 隨便一個回來台灣使用的健保資源 你4年加總不知道夠不夠他一個人使用一次 ※ 編輯: erik8866 (58.114.12.92 臺灣), 08/13/2021 09:05:02

08/13 09:06, 2年前 , 16F
你說的那種的的確是負貢獻 但房東地主就算
08/13 09:06, 16F

08/13 09:06, 2年前 , 17F
不是海外僑民而在台灣 貢獻也基本是負的 多
08/13 09:06, 17F

08/13 09:07, 2年前 , 18F
數海外僑民其實也就一般年輕時就在國外留學
08/13 09:07, 18F

08/13 09:07, 2年前 , 19F
讀書然後在國外工作定居的 從年輕時就繳了
08/13 09:07, 19F

08/13 09:07, 2年前 , 20F
健保費但沒怎麼用 其實這些健保局都有計算
08/13 09:07, 20F

08/13 09:08, 2年前 , 21F
過 所以才沒有禁止海外僑民用健保 只是有些
08/13 09:08, 21F

08/13 09:08, 2年前 , 22F
政客喜歡找時機拿這個話題出來炒作
08/13 09:08, 22F

08/13 09:09, 2年前 , 23F
但總之 雖然最近的社會增加負成長 只是因為
08/13 09:09, 23F

08/13 09:10, 2年前 , 24F
戶籍計算的關係 然而那些人本來就不在台灣
08/13 09:10, 24F

08/13 09:10, 2年前 , 25F
工作跟繳稅 所以看怎麼解讀吧
08/13 09:10, 25F

08/13 09:33, 2年前 , 26F
學共產黨鬥地主挑起對立
08/13 09:33, 26F

08/13 09:36, 2年前 , 27F
他們本來就住國外,也沒用到台灣什
08/13 09:36, 27F

08/13 09:36, 2年前 , 28F
麼資源,就是當台灣是備胎的意思而
08/13 09:36, 28F

08/13 09:36, 2年前 , 29F
08/13 09:36, 29F

08/14 23:39, 2年前 , 30F
那你又繳了多少?
08/14 23:39, 30F
文章代碼(AID): #1X5SBbSD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3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X5SBbSD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