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聲援校正回歸 林飛帆:最兇不是病毒是政治

看板Gossiping作者 (清雲)時間3年前 (2021/05/23 13:35), 編輯推噓3(3012)
留言15則, 9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3/22 (看更多)
: 林鶴明文中說:「注意陳時中的說法,他強調檢驗人員已經精疲力盡,不能怪罪,這是一 : 肩扛的說法,他沒有要推給小護士或小醫生。」 去你的九萬沒品公子 出問題的明明是中央部署落後 才導致基層人員精疲力盡 現在他媽的 捅紕漏的人 對著幫忙擦屁股的說 我不怪罪你們?我幫你們求情? 現在的情況是 各地醫院採檢 送實驗室 實驗室跑完PCR後 回報疾管署和醫院 各地醫院會通知各地衛生局 CDC則是彙整資料後隔天公布 實驗室和醫院間是電腦連線 實驗室做出來後 醫院很快就知結果 但實驗師和疾管署之間是人工 KEY IN 而且疾管署要求資料要越詳細越好 還記得以前的記者會都怎麼講?一個一個案例給時神慢慢報 資料非常詳細 結果案例一多 來不及上傳阿 你用人工打資料 一小時能打幾件就是幾件 又不會因為案例多了就能翻倍上傳 更慘的是頻寬還不夠 各地都要上傳還會當機卡住 侯友宜為何會看到兩倍落差? 就是因為各地衛生局自己統計的資料比CDC那邊大 以前有些案件會是隔天的這個大家習慣了 但差距越拉越開而且延遲情況越來越嚴重這就不對了 結果侯友宜提醒這問題變成 DPP:不怪罪你們,你們太累了 我幫你求情? 【三個原因爆出「神秘400例」 「校正回歸」差點毀掉陳時中】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7570 ) 一般正確的實驗室操作程序,就是有疑義病例到醫院來,醫師開單,幫病人採檢,採檢之 後就會把檢體送實驗室(比如昆陽等等),實驗室結果出來要回報兩個地方,一個是醫院 ,另外一個是疾管署通報系統。 實驗室回報醫院這個過程,國內醫院系統與實驗室系統之間早就已經是電腦化連結,所以 醫院端可以第一時間就看到實驗室做出來病人的檢驗結果。 問題一:檢測瞬間爆量,實驗室消化不及 但是在實驗室上傳給疾管署的通報系統這邊,由於實驗室與疾管署之間的通報系統,還處 於傳統的手動階段而不是電腦連線,換句話說,實驗室上傳到疾管署就是必須要用人工一 個一個把資料KEY進去,過去在確診病例很少的承平時代,大家像繡花一樣、人工一個一 個慢慢輸入當然沒問題。 但是從512國內疫情爆發以來,雙北送檢數量暴增,除了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所言,瞬間爆 大量的檢測湧進實驗室,實驗室一時間無法消化,延長了檢驗完成時間,造成確診認定的 時間差以外,也衍生了一個聽起來讓人覺得很「瞎」的問題。 問題二:確診數暴增,來不及手動KEY資料 這個很「瞎」的問題就是,當檢驗與確診人數一下子暴增,過去實驗室手動KEY資料上傳 到CDC這端的人手並沒有增加,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一個人一天可以KEY多少資料是固定 的,所以資料上傳就出現塞車,而當確診資料無法即時上傳,就會形成醫院端與疾管署端 ,對於確診者人數掌握的巨大落差。 這就像是,我們都已經透過AI大數據傳送細胞簡訊給可能接觸到確診者的民眾、也透過數 位政委唐鳳串連起商店與人之間的「簡訊實聯制」,但是疾管署的通報系統卻停留在286 電腦階段,聽起來真的相當不可思議。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也是很瞎,那就是過去幾天確診的病例數太多了,一下子各方大量K EY入檢體報告,有第一線防疫人員就說,實驗室上傳疾管署的通報系統上週當掉了好幾 次。 問題三:上傳資料爆量,疾管署系統多次當掉 這個太平時代還堪用的通報系統,在過去這幾天確診病例爆大量的「非常時期」超過了系 統本身的負載,導致整個通報系統不是當掉,就是資料上傳卡卡跑得很慢。換句話說,不 管在實驗室檢測量能跟上傳資料端的網路作業,似乎都沒有外界想像中的「超前部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10.6.1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1748158.A.A41.html

05/23 13:37, 3年前 , 1F
跟大腸造謠覺青認真幹嘛 那些人嘴裡有講過實話嗎?
05/23 13:37, 1F

05/23 13:38, 3年前 , 2F
滿嘴謊話 跟他LSE大學姊一樣
05/23 13:38, 2F

05/23 13:39, 3年前 , 3F
超前部署:各位不要太不滿, 看我使出時間回歸
05/23 13:39, 3F

05/23 13:39, 3年前 , 4F
覺青之王 想當初站同陣線 真丟臉
05/23 13:39, 4F

05/23 13:39, 3年前 , 5F
英法每天都可以PCR50萬次UP,台灣準備的一年現在喊不夠
05/23 13:39, 5F

05/23 13:41, 3年前 , 6F
更別講法國每周都2次,都還免費
05/23 13:41, 6F

05/23 13:41, 3年前 , 7F
唐鳳該出來了吧
05/23 13:41, 7F

05/23 13:42, 3年前 , 8F
新聞連結點進去看 政院有急召唐鳳改善
05/23 13:42, 8F

05/23 13:43, 3年前 , 9F
所以才會一口氣回歸那麼多例
05/23 13:43, 9F

05/23 13:45, 3年前 , 10F
檢驗結果到安排檢疫/送醫/匡列接觸者篩檢 一圈圈系統該
05/23 13:45, 10F

05/23 13:45, 3年前 , 11F
電子化吧
05/23 13:45, 11F

05/23 13:46, 3年前 , 12F
現在只改善通報系統 後續安排確診者跟接觸者也可優化
05/23 13:46, 12F

05/23 13:46, 3年前 , 13F
唐鳳呵呵,在被這些不尊重專業的人 挖坑,我看唐鳳
05/23 13:46, 13F

05/23 13:47, 3年前 , 14F
可以忍到什麼時候
05/23 13:47, 14F

05/23 13:57, 3年前 , 15F
文章代碼(AID): #1WgUc-f1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3 之 22 篇):
文章代碼(AID): #1WgUc-f1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