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紐時記者見印度的蔓延情況

看板Gossiping作者 (熱帶羽毛)時間3年前 (2021/05/01 11:30), 編輯推噓16(1826)
留言26則, 24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看到有人翻譯、轉述紐時記者在印度的所見所聞 寫得滿好的 出處:Amber Cheng https://www.facebook.com/657082104/posts/10157581554847105/ 內文: 英國首相 Boris Johnson 去年十月因疫情又擴大,據傳在辦公室與內閣討論封城方案時,脫口說出「就算屍體堆成山,我他媽的也絕對不會再封城了!」這段話被有心人士轉達給英國媒體。這幾天聽 Podcast 講到這則新聞時,我都很想笑,但聽到下一則 podcast 新聞卻一點都笑不出來了,那就是印度的疫情: 為何一個在武漢肺炎蔓延全球初期時,成功阻絕疫情的印度,卻在這一個月內成為全世界感染率最高、死亡最快速的國家? 《紐約時報》駐南亞的主編 Jeffrey Gettleman 在新德里描述他親眼所見的印度疫情蔓延狀況: Jeffrey 說,整個城市的人都在生病。到處都是看不見的病毒、被感染卻仍在街上行走的人、病危卻沒有足夠氧氣瓶而瀕死的病患... 而這一切,全部都與他近在咫尺。 包括他的鄰居、他認識的當地友人、同事,都被感染了。而他日常生活會遇到的人,像是賣牛奶的、賣菜的、商販店員.... 也都在生病。 這個國家處在一種恐怖的氛圍裡,誰也出不去,彼此間更是害怕交流。染疫人數不斷攀升,從前幾天的單日確診 10萬人、到20萬人、到30萬人..... 現在單日確診超過35萬人了,而這還只是印度疾管局公佈的官方數字。 面對如此凶猛的第二波疫情攻擊,總理莫迪描述,這是印度史上最險峻的風暴。14 億人口的國家,在如此短暫期間爆發大量染病者。醫院沒有床位、連院內外都擠滿人潮,醫院不得不將病情中等與輕等的病患遣回。 有人脈的病危者被送上救護車,或者自行開車去找醫院。家境較差的,就仰賴摩托車和人力車,然後四處尋找還能接收病患到的醫療院所。 有天深夜,Jeffrey 接到朋友來電,朋友說自己另一個好友感染了,病情非常嚴重,而且染病者是個年輕人,才 30 多歲。Jeffrey 的朋友想盡辦法要幫他找一家醫院。他嘗試了所有聯繫方式,也自己四處打電話,但到處碰壁,每家醫院都瀕臨失控。不只病院人滿為患,醫療人力不足,醫生護士也紛紛倒下,更別提防疫物資的缺乏。 Jeffrey 最後終於為朋友找到床位,但很不幸的是,他沒撐到醫院,而是在救護車上就過世了。 這就是現在印度的狀況,一個宛如人間煉獄的國度。 這個年輕人的生命最後六小時,靠的是他家人弄來一只氧氣瓶,讓他能夠吸氧6個小時。 整個印度目前的醫療氧氣供應不足,印度官方必須派出空軍,將氧氣瓶從印度的這一個城市空運到另一個城市去。印度官方想辦法到處設立臨時停屍間,以應對不斷上升的死亡人數。 城市內另一個令人悲傷的景象,是到處都在進行遺體焚化,因為死亡人數太快太多,一具一具焚化根本來不及。工作人員只能晝夜不停工作,一次必須要同時焚化 10 具、20具,甚至 30 具遺體。 而焚化過程又帶來更多人潮聚集,因為在印度教裡,喪葬最後的焚化儀式甚為重要。真的是一場混亂。 每個人心理壓力都很沈重,因為眼前見到的家人與朋友,都不會知道下一個輪到誰倒下。 Jeffrey 所描繪的狀況,似乎在一年前的中國武漢、美國紐約、及歐洲義大利等地區都經歷過類似狀況。 但對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來說,感覺疫情大流行的急性階段應該已經過去了,在這麼多國家開始真正可以遏制病毒的時候,印度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原本疫情控制得宜的國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印度在疫情開始蔓延全球時所採取的緊急應變措施非常有效;還記得 2020 年春天,印度的病例還非常少,印度政府看到病毒擴散,他們迅速採取行動,早在去年3 月初就進行全面封鎖兩個月,嚴格禁止任何人出門。 Jeffrey 記得當時他帶著孩子出門要去買牛奶,走到轉角,就有人把頭探出窗外對他們大喊:「快回家!」 那時整個印度的封城措施做到非常徹底,所有交通網絡都關閉。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火車系統的印度,在那封城的幾個月期間,完全停止營運,所有航班也停飛,國家基本上處於一個凍結的狀態。 但,嚴格的封鎖管控,再加上嚴格遵守規定的人民,卻對印度經濟帶來巨大衝擊。 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需要活絡增長的經濟為人們帶來工作。而封城最大的影響,都是最貧窮的人。印度的種姓制度導致她擁有非常大量的極貧人口。印度有好幾億人每天只靠幾美元維生,那些從貧困鄉村被吸引到城市工作的貧民,也就是所謂的農民工,他們在鄉村長大,來到大城市工作,拉人力車、在建築工地做苦工、在市集賣菜、為有錢人家當女傭、當清潔工 ..... 在印度有非常非常多這樣的人。 當莫迪宣佈封鎖時,是在完全沒有預先通知的狀況下就宣布執行,所以有幾千萬人被困在新德里。 封城就表示他們不能出門工作,不能工作就沒有收入,這些人都窮到沒有存款,只要一天沒工作,就無法付租金、沒有飯吃,生活根本捱不下去。恐慌的心情在這些大城市裡蔓延,龐大的底層人口要如何在這封鎖中活下去? 於是數以千萬的底層人口開始向外移動,他們離開大城市;全身家當背在肩上、頂在頭上,步行或騎自行車穿越全國。 Jeffrey 曾寫過一個封城期間的故事:有個 15 歲女孩,她父親受傷了,他們需要回家,但公共運輸系統全部停駛,他們無法出城,於是她騎著一輛自行車,載著她父親橫跨印度 1000 英里,因為他們是那麼地想回家。 因此,封城讓整個城市的商業與經濟活動完全停擺,人們真正擔心的是,如果封城持續下去,而且完全沒設結束的期限,那麼直接遭受痛苦的是組成這個國家最龐大的貧困人口。 因此,去年 6 月,政府分階段解除了封城措施,到了夏末秋初,大城市又開始恢復日常生活的狀態了。學生都回學校上課,社交活動也恢復了。政府覺得,我們的生活必須繼續前進。 病毒也是如此,因此在解除封鎖後,疫情出現一波起伏,不過總體來說,早期的封鎖或多或少控制了疫情大規模擴散。但起伏規模都還在醫療可控制的情況,從沒出現過像現在如此巨大的危機,也沒人預料會嚴重到醫院無法處理患病人數的地步。 隨著時間過去,當印度從秋天進入冬天時,政府與人民都有一種戰勝疫情的感覺。大家都在說,「我們成功了,我們擊敗了武漢肺炎!」 印度在某種程度上跟其他國家還是不同的。Jeffrey 記得其他記者還特別來印度,寫了一些關於印度如何做到控制疫情的故事。 由於疫情在冬天出現第二波大流行,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歐美國家,確診與死亡人數都在冬天向上攀升。 但在印度,會有人對紐時記者 Jeffrey 說,「嘿,我對美國發生的事情感到非常遺憾。」 Jeffrey 心裡其實很擔心,他知道印度人也關切疫情,但對他們來說,疫情就像是另一個世界一樣,跟他們關係不太大,而且距離很遙遠。印度政府也有差不多的態度,很多官員因為自己早期的嚴格封鎖,為阻絕疫情蔓延立下汗馬功勞,大家都開始自我感覺良好了… 因此,2020 年終於結束時,印度人對自己如何面對與處理這種流行性病毒蔓延的成果感到自滿,並認為印度沒意外的話也可以輕易躲過第二波大流行, 而實際上,他們不但沒有躲過,反而陷入國家史上最大危機… 2020 年在抑制疫情擴張取得成功之後,隨即來到 2021 年的 1 月,在這一個月當中,整個印度的疫情快速好轉。 對於一個擁有 14 億人口的國家來說,確診人數忽然下降到單日 1 萬例,跟解封之後的起伏相比,明顯降低了。而同時,印度開始了疫苗接種計劃。 印度這個國家有趣的地方在於,她實際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製造商,藥廠跟他們簽約生產 AstraZeneca 疫苗。1 月時,印度官方對於他們為國人接種疫苗的計劃感到非常滿意,因為他們有生產大量疫苗的悠久歷史,又與當時最有前途的疫苗生產商之一達成了生產契約。而且到那時為止,印度整體防疫都做的還不錯。 疫苗接種過程展開了,但人們施打的興趣並不大,部分原因是覺得疫情已經結束,真正去打疫苗的人數並不多。 印度甚至想先向鄰國出口疫苗,因為整個印度生產疫苗的量非常龐大,而國內人民似乎不覺得他們需要施打疫苗… 因此,儘管印度有足夠的疫苗,但在施打需求方面卻缺乏急迫感。包括一般大眾、政府部門,都有這種感覺;他們都覺得印度已經度過最糟糕的狀況。因此,2021 年的 1 月、2 月,印度人都像沒事一樣,一點都不對疫情感到害怕。 Jeffrey 前往印度中部一個叫中央邦的農村,那是一個擁有 1 億人口的大州,光是那一個州就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還要大。Jeffrey 當時正在做一個報導,所以開車前往中央邦。 他到了那裡發現,沒有人戴口罩,一個都沒有,包括警察、公務人員… 完全沒有。當地人告訴他,疫情已經過去了。這裡的人們給 Jeffrey 一種超現實的感覺,那就是「印度再也沒有武漢肺炎,印度早已倖免於難」。 當這種自滿情緒,以及被 Jeffrey 描述為魔幻思維的態度在整個印度國內擴散時,印度政府還是有在進行疫情管制,也不忘提醒人民要認真看待疫情,政府部門宣導人們對疫情要保持謹慎,不可輕忽。 印度官方鼓勵大家儘快接種疫苗,還告訴人民說,唯有接種疫苗才是最好的保護。但政府部門只催促大家打疫苗,卻沒有警告國民疫情仍十分具有威脅性。 印度人感受不到威脅,只覺得,看起來沒事了嘛! 印度總理莫迪在出席一場競選活動時說,他很高興看到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印度最大的一個邦-西孟加拉邦,正在進行激烈的選舉活動。莫迪直到一兩個星期前都還在舉行各種大型政治集會。 每場聚會至少都 1000 人起跳,人們邊吃著燒烤邊在台下聽莫迪演說。莫迪對選戰非常重視,他會不辭勞苦親自到各個地方辦集會,努力爭取選票。 同個時間,印度北部有一個大型的宗教朝聖活動,數百萬人聚集在恆河岸邊,很多信徒來到這裡紮營參加朝聖。 Jeffrey 辦公桌後面貼了一張防疫措施規定的海報,但在這樣神聖又盛大的朝聖大會裡,根本沒人遵守,沒人戴口罩,更不可能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連政府都鼓勵大家參加朝聖。 印度政府就是由印度教民族主義所組成的,她的意識形態根植於一種信仰,那就是「印度是一個偉大的印度教國家,政府應該支持其印度教的地位與政策。」 所以印度政府不可能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宗教儀式上要大家保持社交距離、要大家戴口罩、甚至要大家今年別辦了… 很多科學家和公衛專家都說,這太瘋狂了,這些集會本身就是超級傳播場所。印度政府光說不練,嘴巴說防疫,但卻沒有以身作則要人民對疫情產生警惕;反而帶頭無視防疫規範,而且同樣狀況在過去幾個月裡不斷發生。 從 Jeffrey 所描述的一切來看,印度未接種疫苗的人口數量龐大,而且這些人還四處參加宗教朝聖與政治集會。他們本來一點也不懼怕武漢病毒,突然之間才發現,他們已經被武漢病毒吞噬了。 時間來到 4 月初,世人開始看到疫情在印度急劇上升,確診人數與死亡速度超過所有過去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從單日確診 5 萬到 10 萬,幾天後從 10 萬到 15 萬,又過了幾天上升到 20 萬,然後數字一直向上攀升。 而且別忘了,這裡的檢測遠不及歐美國家的水準,有龐大的地區是沒有辦法篩檢的。對於印度目前單日確診數字,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認為,實際的數字恐怕是印度官方統計出來的 10 倍以上。如果印度單日有 20 萬個新增病例,這可能意味著單日新增病例其實是 200 萬人。 隨著這波疫情開始爆發,政府開始思考要採取什麼措施來應對。莫迪一直不願意再執行全國性的封鎖,即便去年三月開始的封鎖,在遏制疫情擴散發揮了效果,但對印度經濟卻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所以莫迪政府似乎怎麼做都感到綁手綁腳,難以抉擇。 如果他們進行封鎖,那數千萬甚至上億人口又將因為失業而挨餓,但疫情大規模擴散,整個國家醫療體系已瀕臨失控。 大約一週前,中央政府宣佈他們不會進行全國性強制封城,但建議不同的州,不同的城市,自行決定並宣佈他們是否要進行封城;這個措施並沒有使病例數量減少。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這樣的措施沒有發生作用。一個原因可能是,這裡已經有新的變種了。其中之一是「b117」,這是來自英國的變種,它在英國已經造成大量的感染和死亡。 b117 的感染率在過去幾週一直在增加,除此之外,印度各地也陸續發現了其他變種,這些不同變種恐怕也與 b117 一樣致命。 印度人覺得不解,疫情為什麼會忽然如此大範圍地擴散,而他們不解的原因,正是從上到下整體輕忽疫情,並且過度放鬆又毫無警惕所致。 疫苗推廣的過程也不夠積極,全國只有不到 10% 的人接種了疫苗,這使得 10 幾億的人暴露在新一輪疫情感染的危機中。 許多人指責政府當局沒有發出明確的警惕資訊,甚至指責政府官員沒有認真對待,也沒有為第二波疫情做好準備。 這是系統性的失敗。那麼,有什麼措施可以讓印度克服這波可怕的疫情?印度是否要向美國尋求協助? 印度已經向外尋求醫療物資,這些物資都已經運送到印度,並且正在各醫療院所進行發放。但不難想象,這對一個擁有 14 億人口的國家來說,這些物資恐怕只是杯水車薪。 印度人民現在非常害怕。政府正在考慮採取更嚴厲的封城措施,剛剛頒布的一些規則指示,該國所有地區如果有超過 10% 的感染率,那該地區則必須立刻開始封鎖,並建立管制區。 病毒的傳播速度如此之快,在幾天內就達到單日 35 萬個已知病例。印度政府確實已經在向國外求助,但這並不代表明天就能拯救生命。 印度需要更多的氧氣瓶生產力、還要提升疫苗施打速度,但這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才會發揮作用,而不是未來幾天。 印度給世人的教訓是什麼。在這樣可怕的危機中,看著一個國家從有效抑制病毒到變得管理鬆散不善,看著人們輕忽疫情、肆意妄為,結果就是一個人間煉獄的可怕景象。 印度現在處於一個非常危急的狀態。人們一直在預測,這個國家勢必會因為武漢肺炎付出極為沈痛的代價。如果你放鬆警惕,你就會顯得脆弱,你會受到嚴重的打擊,這就是在印度發生的事情。 印度人掉以輕心了,結果她就受到非常嚴重的打擊,這波疫情危及很多事,除了危及這個國家已經取得的經濟進步外,還可能會讓印度倒退很多年。絕大多數印度人的生活就此被摧毀了,家庭破碎了。 這波疫情的反撲切割了印度每個家庭、社區和城市。而真正可怕的是,疫情何時能被控制,政府當局完全毫無頭緒。 而且更多人擔心,印度情況可能還會更糟。 —————— 防疫措施還是要乖乖遵守,口罩、洗手、消毒都要做到 尤其口罩是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好東西 戴口罩總比戴氧氣罩好 太自滿會出錯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唉,希望印度那邊能有轉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35.239.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9839822.A.CE8.html

05/01 11:30, 3年前 , 1F
黑道治國
05/01 11:30, 1F

05/01 11:32, 3年前 , 2F
直接去看印度youtuber就好 一堆人都在直播
05/01 11:32, 2F

05/01 11:33, 3年前 , 3F
台灣也鬆懈了差不多了…大概只差一步就一樣了
05/01 11:33, 3F

05/01 11:35, 3年前 , 4F
敢反中的下場..
05/01 11:35, 4F

05/01 11:36, 3年前 , 5F
紐時原文要收費哦= =
05/01 11:36, 5F

05/01 11:38, 3年前 , 6F
印度喔 多死一點比較好 還有支那賤畜
05/01 11:38, 6F

05/01 11:41, 3年前 , 7F
九局上被打爆落後10分進入九局下半的感覺@@
05/01 11:41, 7F

05/01 11:46, 3年前 , 8F
今日印度 明日___
05/01 11:46, 8F

05/01 11:46, 3年前 , 9F
也太慘...
05/01 11:46, 9F

05/01 11:47, 3年前 , 10F
05/01 11:47, 10F

05/01 11:50, 3年前 , 11F
啊不就是鍋貼 這個台灣人很懂
05/01 11:50, 11F

05/01 11:53, 3年前 , 12F
台灣很多人走在路上也沒在戴口罩了
05/01 11:53, 12F

05/01 12:01, 3年前 , 13F
鄉民:台灣防疫過度了
05/01 12:01, 13F

05/01 12:17, 3年前 , 14F
全面封鎖很有效,但影響經濟,所以人命不如經濟重要。現
05/01 12:17, 14F

05/01 12:17, 3年前 , 15F
在多數國家的觀點就是這樣,印度也如此
05/01 12:17, 15F

05/01 12:20, 3年前 , 16F
可是經濟也等於人命 因為這些人沒錢買吃的
05/01 12:20, 16F

05/01 12:30, 3年前 , 17F
印度政府到底在幹什麼 國民都這麼慘了
05/01 12:30, 17F

05/01 13:04, 3年前 , 18F
可是某國沒事,怪不得老神在在
05/01 13:04, 18F

05/01 14:28, 3年前 , 19F
05/01 14:28, 19F

05/01 14:42, 3年前 , 20F
值得借鏡
05/01 14:42, 20F

05/01 15:41, 3年前 , 21F
再封是餓死 不封病死 去年很成功印度覺得無所謂了 結果大
05/01 15:41, 21F

05/01 15:41, 3年前 , 22F
爆炸了
05/01 15:41, 22F

05/02 03:04, 3年前 , 23F
推這篇
05/02 03:04, 23F

05/02 03:13, 3年前 , 24F
好文
05/02 03:13, 24F

05/02 11:42, 3年前 , 25F
推好文
05/02 11:42, 25F

05/02 14:27, 3年前 , 26F
推 值得台灣警惕
05/02 14:27, 26F
文章代碼(AID): #1WZCjEpe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