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澎湖最具清明習俗大蛤包飯 快成為記憶中的美食

看板Gossiping作者 (family man)時間3年前 (2021/04/06 08:50), 編輯推噓1(436)
留言13則, 1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自 由 2.記者署名: 劉 禹 慶 3.完整新聞標題: 澎湖最具清明習俗大蛤包飯 快成為記憶中的美食 4.完整新聞內文: 清明時節習俗都是吃上春捲潤餅祭祖,但在離島澎湖因地理位置阻隔, 又多了一種傳統美味,就是大蛤包飯,因為風味獨特,被離鄉背井的 遊子視為家鄉美食,一生必嘗的地方特色美食,但近年來大蛤包飯因 時代變遷,逐漸走入歷史。 https://i.imgur.com/ME4UFJN.jpg
昔日澎湖常見產在澎湖潮間帶的大蛤,清明節澎湖婦女將大蛤挖開後 填入糯米,以麻線綁好固定蒸熟,鹹中帶著甘甜堪稱人間美味。清明 掃墓以「大蛤包飯」緬懷先人,祭畢食用「大蛤包飯」,再將蚌殼置 於墳上。關於此項習俗,有以象徵脫穀改運的說法,有以示此墳有後 人祭掃,延續香火者。 https://i.imgur.com/hxE2cwK.jpg
由於大蛤是大自然的恩賜,近年來澎湖潮間帶受到人為破壞嚴重,適 合的大蛤減產,加上長者逐漸凋零,因作工繁複後繼無人,現代納骨 塔又取代傳統墓葬習俗等,都是大蛤包飯日益步入歷史的記憶長河, 成為許多中生代以上澎湖居民記憶中家鄉美食,只剩下部分餐廳還推 出大蛤包飯應景,偶爾能在餐廳中享用的佳餚,但要事先預約,有時 可遇不可求。 由於大蛤飯過去是澎湖居民清明節所吃的菜餚。早期社會逢清明節掃 墓時會準備大蛤包飯,而且還會將吃剩的蛤殼丟到祖先墳頭上,而此 舉的意義在於將象徵白銀的蛤殼獻給祖先們花用,甚至還有墳墓上有 新蛤殼,象徵這墳墓有子孫會回來祭拜的意義。針對大蛤包飯式微, 澎湖縣政府種苗繁殖場已著手復育大蛤苗放流,另一方面也尋找耆老 或老師傳授大蛤包飯技巧,希望讓大蛤包飯習俗世代傳承。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Penghu/breakingnews/3490024 6.備註: 脫穀...校個稿好嗎 話說這能包進多少飯啊... 直接吃爭鮮不好嗎? 還是澎湖沒有爭鮮QQ --

09/05 15:46,
我台灣政權 都不放台灣憲法跟國名 改放舊中國憲法跟國號
09/05 15:46

09/05 15:47,
這兩個配起來非常棒 最好再實行大中國課綱
09/05 15:47
justjihyun:那就是外來政權了吧.. 09/05 15:48

09/05 15:49,
不是外來政權 這個台灣政權 治理起來跟中國政權90%很像
09/05 15:49

09/05 15:50,
那就是中國政權阿幹
09/05 15:5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247.1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7670215.A.3CB.html

04/06 08:50, 3年前 , 1F
蛤?
04/06 08:50, 1F

04/06 08:51, 3年前 , 2F
澎湖還需要爭鮮 你說笑吧
04/06 08:51, 2F

04/06 08:51, 3年前 , 3F
五樓鮑包飯
04/06 08:51, 3F

04/06 08:51, 3年前 , 4F
說真的澎湖有爭鮮.....生意還很好咧
04/06 08:51, 4F

04/06 08:51, 3年前 , 5F
大蛤可以到女生手掌大,應該是能包不少飯,糯米又非常飽
04/06 08:51, 5F

04/06 08:51, 3年前 , 6F
足感
04/06 08:51, 6F

04/06 08:52, 3年前 , 7F
好吃嗎
04/06 08:52, 7F

04/06 08:52, 3年前 , 8F
這個滿好吃的,一顆份量也不會太多
04/06 08:52, 8F

04/06 08:53, 3年前 , 9F
大蛤現在越來越少 現在基本上根本看到有人吃了
04/06 08:53, 9F

04/06 08:53, 3年前 , 10F
外島粽子這麼特別喔
04/06 08:53, 10F

04/06 08:54, 3年前 , 11F
感覺很好吃
04/06 08:54, 11F

04/06 09:01, 3年前 , 12F
不是說海膽還是什麼也被吃絕了?
04/06 09:01, 12F

04/06 09:30, 3年前 , 13F
澎湖潮間帶受到人為破壞嚴重
04/06 09:30, 13F
文章代碼(AID): #1WQx17FB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