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區段徵收毀家園01》桃園超徵土地將近4千公頃,炒作地價掠奪人民居住權

看板Gossiping作者 (阿里山下智久)時間3年前 (2020/08/21 09:33), 編輯推噓8(1028)
留言20則, 1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上下游 2.記者署名: ※ 若新聞沒有記者名字或編輯名字,請勿張貼,否則會被水桶14天 ※ 外電至少要有來源或編輯 如:法新社 上下游記者 林怡均 3.完整新聞標題: ※ 標題沒有完整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區段徵收毀家園01》桃園超徵土地將近4千公頃,炒作地價掠奪人民居住權 4.完整新聞內文: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可詳看版規 前(18)日是「818拆政府」七週年,2013年8月18日晚間,上千位對苗栗大埔區段徵收案感 到憤怒的民眾佔領內政部,要求政府廢除區段徵收惡法,民怨累積成政治浪潮,讓2016年總 統大選風雲變色。然而七年過去,區段徵收惡法仍在,持續威脅人民的居住權。 目前全台有五大爭議區段徵收,每案涉及面積均超過三百公頃,其中受牽連面積最大、第二 大皆位於桃園:航空城3148公頃、捷運綠線546公頃;抗爭最久的竹東二三重埔308公頃、台 知園區410公頃;台北社子島298.38公頃,面積總計4710.38公頃、受影響居民人數高達十萬 人以上。 民間環團、學者專家與五大區段徵收自救會日前舉辦記者會,包含台北市社子島、桃園市航 空城、桃園市捷運綠線、新竹縣台知園區、竹東二三埔等受害民眾,說明區段徵收對當地造 成的迫害,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痛批,「民進黨還在野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區段徵收是惡 法,現在執政卻仍對各地區段徵收視而不見,毫無誠信可言!」(系列共3文,完整閱讀請 見文末) 區段徵收:形同允許政府掠奪人民居住權益的惡法 何謂區段徵收?區段徵收為政府將一定區域內的私有土地全部徵收,重新規劃及開發,部分 土地由原地所有權人按一定比例領回或優先買回,其他土地則由政府建設公共設施或讓售給 國宅、其他需地機構建設,剩餘土地公開標售來償還開發成本。 因區段徵收具有強制性,包含美日等國均認為區段徵收違憲侵犯私人財產已經廢除,全球目 前僅剩臺灣仍在採用區段徵收制度。 1990年8月10日,行政院函示「凡都市計畫擴大、新訂或農業區、保護區變更為建築用地時 ,一律採區段徵收方式開發。」至此,爭議性區段徵收案在各縣市層出不窮,包含苗栗大埔 、台北市社子島、桃園市航空城、桃園捷運綠線、新竹縣台知園區及竹東二三埔等,引發居 民抗爭長達數十年。 桃園航空城:全台最大區段徵收面積,地價被嚴重炒作、居民生活飽受騷擾 五大爭議區段徵收案中,徵收面積最大的是桃園市航空城,屬於區段徵收中的超額徵收,桃 園市政府及交通部以第三跑道興建的必要性,超額徵收來到3148公頃,將近是桃園市大園區 三分之一的面積。桃園市政府表示會以抵價地來賠償原居民,事實是政府說要做公共設施卻 根本沒做,而是分給居民原地約三至四成的土地,以減少費用支出,藉此達到財務平衡,也 因此許多沒有必要納入的居民也被納入徵收。 納入區段徵收後,航空城內的地價被高度炒作,最高紀錄一坪農地被炒到十幾萬甚至二十萬 ,到現在仍有八成土地仍舊是不正常、離譜的地價。航空城居民的生活也面臨掮客騷擾、精 神緊繃,航空城反迫遷聯盟發言人蔡美齡表示,因為航空城的區段徵收案,自己長期處於精 神耗弱。發言結束後,蔡美齡因為前一日有一位反對開發居民臨陣倒戈,在記者會現場崩潰 流淚。 蔡美齡表示,徵收案第一期牽涉面積約兩千六百多公頃,居民已抗爭了七、八年,「後面一 直超額徵收,現在連當初同意徵收開發的居民都無法接受了。」蔡痛斥,區段徵收在歐美地 區已是一兩百年前的舊制度,全世界僅剩台灣還在用區段徵收制度侵犯人民的工作權、居住 權和財產權,「我們當初自己存錢買的房子,現在政府要徵收,我們還要自己寫陳情,這合 理嗎?區段徵收根本是惡法!」 桃捷綠線:計畫只需3.32公頃,超額徵收上百公頃,還要將茄苳溪截彎取直 五大爭議區段徵收中面積第二大的也位於桃園,桃園捷運綠線徵收面積為546公頃,影響4.4 萬人是五大爭議案中最多的,桃園綠捷守護農地聯盟發言人趙鳳英表示,桃園捷運綠線G12 、G13、G13a徵收完全不具公益性,她拿出計畫圖說明,「明明只需要3.32公頃,卻徵收好 幾百公頃,然後徵收案中還規劃產業專區,但此處原是農地,誰想和污染區為鄰?」 「只能用悲慘來形容現況。」趙鳳英說明,全台區段徵收案面積第一、第二都在桃園市,此 外還有蘆竹、大園等諸多徵收案,桃園綠線的G12、G13、G13a圈地將近六百多公頃,簡直是 浮濫徵收,今年6月23日,居民好不容易爭取到公民自主的座談會,本地四位市議員、立委 及都發局都有到場,都發局局長甚至在與會的一百多名地主面前坦承,「此開發案找不到充 分的公益性與必要性。」 計畫中還規劃了一處都會公園,劃設面積為32.84公頃,趙鳳英質疑:「這比台北大安森林 公園的26公頃還要大,我們人口數才4.4萬,跟台北大安區能比嗎?」為此公園的設置還必 須要將茄冬溪截彎取直。此外,開發案中還規劃了兩百多公頃產業專區,其中會造成污染的 面積佔61.62公頃。 桃園市政府以台商回流的理由規劃此產業專區,但航空城內已有五百多公頃的產業專區,「 108年五月鄭文燦市長在自由時報中提到,沙崙產業園區、楊梅都市計畫區、八德大安科技 園區等都可以協助台商設廠擴產,何須再將桃園周邊農田收作產業專區?」 「為何每次開發總是要犧牲農民?」趙鳳英痛斥,在國家糧食安全的考量下,農委會建議應 要保留81萬公頃的農地,然而全國農地不斷在流失,目前各縣市都市計畫中,農地統計面積 只有68萬公頃,而桃園捷運綠線竟然還要超額徵收上百公頃的農地,「區域內大部分是單純 農民,希望耕種也喜歡自然環境,現在仲介到處貼買地賣地廣告、每天按門鈴,農民既生氣 又擔心,大家想把祖產傳下去,我們希望區段徵收制度能被廢除。」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bit.ly/3giTjnT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這是系列文 目前還有Part2, 3 礙於版規請自行參閱 區段徵收毀家園02》新竹強徵農地賣給財團炒作,社子島悲訴,歷任市長全呼攏,痛苦數十 區段徵收毀家園03》學界:徵收惡法早該廢,徐世榮:民進黨選前選後差太大「愛台灣攏是 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190.2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97973634.A.8D1.html

08/21 09:34, 3年前 , 1F
817不在乎
08/21 09:34, 1F

08/21 09:35, 3年前 , 2F
桃園一堆航空城土豪
08/21 09:35, 2F

08/21 09:35, 3年前 , 3F
刁民: $$$不夠
08/21 09:35, 3F

08/21 09:36, 3年前 , 4F
發言結束後,蔡美齡因為前一日有一位反對開發居民臨陣
08/21 09:36, 4F

08/21 09:36, 3年前 , 5F
倒戈,在記者會現場崩潰 笑死
08/21 09:36, 5F

08/21 09:41, 3年前 , 6F
區徵元年
08/21 09:41, 6F

08/21 09:44, 3年前 , 7F
難道冥盡黨有說自己有誠信嗎? 乖乖被徵收好嗎
08/21 09:44, 7F

08/21 09:46, 3年前 , 8F
綠營少主的地盤...
08/21 09:46, 8F

08/21 09:48, 3年前 , 9F
難道你要像支那一堆拆二代嗎? 共體時艱才有台灣價值
08/21 09:48, 9F

08/21 09:50, 3年前 , 10F
民進黨有設居住權標準嗎? 沒有吧
08/21 09:50, 10F

08/21 09:50, 3年前 , 11F
現實生活中沒人在意你們被徵收啦
08/21 09:50, 11F

08/21 09:53, 3年前 , 12F
航空城還是在肥燦任內刪掉很多 不然本來劃地更誇張
08/21 09:53, 12F

08/21 10:00, 3年前 , 13F
吳徵的比鄭徵的少給錢就對了
08/21 10:00, 13F

08/21 10:00, 3年前 , 14F
有刪喔?不是分蛋黃區 蛋白區 只先徵必要的而已?
08/21 10:00, 14F

08/21 10:01, 3年前 , 15F
不然用公告現值*1.4 強制徵收囉? 更幹惹 QQ
08/21 10:01, 15F

08/21 10:14, 3年前 , 16F
區段徵收是惡法。
08/21 10:14, 16F

08/21 10:26, 3年前 , 17F
都不要徵收,讓市容舊舊的,這樣最幸福
08/21 10:26, 17F

08/21 11:39, 3年前 , 18F
區段徵收的 大多是鄉下農地 農舍, 誰理你都市破爛屋
08/21 11:39, 18F

08/21 12:39, 3年前 , 19F
是說都不徵收捷運站外面都維持農地也很奇怪吧
08/21 12:39, 19F

08/21 12:40, 3年前 , 20F
這樣計畫的自償率也不行,捷運也根本就不用蓋了啊
08/21 12:40, 20F
文章代碼(AID): #1VFoI2ZH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