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高儲蓄險快停賣 最大苦主是銀行業

看板Gossiping作者 (Renewal Process)時間5年前 (2019/05/26 07:57), 編輯推噓11(11014)
留言25則, 1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1.媒體來源: 經濟日報 2.記者署名: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高儲蓄險快停賣 最大苦主是銀行業 4.完整新聞內文: 2019-05-24 16:56 金管會官員前日(22)日表示,研議「建立傳統型人壽保險門檻比率」,拉高死亡給付對 保單帳戶價值比重,市場解讀高儲蓄險恐從此絕跡,衝擊國內占逾半數的新契約保費收入 市場。 雖然許多壽險公司都說幾年前就已開始轉向賣保障型或高齡商品,未來也會已保障型為努 力方向,但國人就是偏好短期儲蓄險,業務員跟公司也不得不賣,數字會說話,金管會統 計國內短期儲蓄性質商品比重仍高達54%,相對保障與高齡化商品只有46%。壽險業賣與不 賣高儲蓄險面臨兩難!但衝擊最大的恐怕還是一年賣逾4600億元、靠保險佣金大賺手續費 的銀行業! 台灣人有夠愛存錢!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Angus Deaton)來台演講時就說, 美國人多半都不存錢,因此遇到了失業或是金融海嘯衝擊就很大。但台灣人不管幾歲都在 存錢,根本就是儲蓄王國,到現在他還想不透原因?亞洲人傳統歷史習慣就愛儲蓄,高儲 蓄率從定存延申到壽險商品,尤其是華人,亞洲華人區的銀行壽險公司賣得最好的就是儲 蓄險,這不是我國獨有的現象。 鄰近的香港儲蓄型保單宣告利率甚至可以喊到5~7%以上,一度造成中國人瘋狂到香港買保 單,台灣的高資產族有辦法到境外去買的,也買了不少,不一定要在國內才能買高儲蓄型 保單。因此國內高儲蓄型保單絕跡,對高資產族根本沒差,影響的其實是一般要攢退休金 準備的上班族,無論是公務人員或是工薪族。 金管會認為,一方面國人消費習性偏好短期儲蓄險,一方面因為銀行的利率變動型商品宣 告利率高於銀行定存利率,還有銀行主導通路過度集中銷售高儲蓄性保險商品,且通路為 了追求業績,出現不當銷售行為,不僅對消費者權益有影響,也衍生保險公司的資金去化 問題,不利未來接軌國際公報IFRS17,因為賣保單未來要付出費用而被視為「負債」,未 來2022~2025年接軌新會計準則後,所有契約都要依當時的市場利率計算負債,對利率高 敏感的商品衝擊較大,很多小公司恐怕都得面臨增資壓力,所以金管會要提早「掐住高儲 蓄險的喉嚨」,要限制住保險公司來自利率性資產擴大的速度。 據金管會統計,我國壽險業市場規模自2002年的3兆4,984億元,到2019年第1季已經達到 27兆5,188億元,壽險業占整體金融資產總額從2006年的將近五分之一,到2018年已大幅 成長到三分之一,2019年首季更已達到34.23%。儘管金管會已針對投資型保單設立門檻 、限制一次繳的躉繳壽險、大幅拉低業務員佣金、限制壽險業給佣金跟獎金的比例等等方 式不斷管制,加上壽險公司自覺性的努力推動銷售各類外溢、弱體、健康醫療險等等,但 是壽險業保障跟高齡化保費收入(不含投資型)去年5~12月的占比還是落在43.3%與44.9% 之間。亦即絕大多數的保單,至少過半數還是賣儲蓄或是類定存的投資。 因為保費收得多,壽險公司的資產愈來愈龐大,同時為了要幫保戶籌到2.5~4%儲蓄利益還 要有賺錢,國內的固定收益理財管道很有限,保險公司紛紛將資產配置移到國外,大部份 買的都是國外的政府債公債等等,金管會統計,截至2018年底壽險業國外投資配置比重已 達到68.52%,今年第1季則為68.46%,這讓國內立法委員相當不滿,為何壽險業都把錢拿 到海外去,不在國內投資。金管會也擔心海外市場投資與匯率風險,頻頻在法規上祭出門 檻限制。 國內保險龍頭董事長一度為壽險業抱屈,其實國內低利率環境那麼久,定存利率才1%,壽 險業賣這些2~3%保單給國人,利用保險業的專業投資團隊能力,其實是幫助很多中低階層 的辛苦人民,很安全的積累一些收入或退休準備,「貢獻國內GDP是有一定的幫助」。而 且這些海外賺的錢最後還是回到國人的口袋(保單)裡,而不是留在海外不回來。 事實上,國人偏好儲蓄險,一方面也是對投資市場沒信心,股市賠怕了,歷史經驗金融海 嘯又不少,只要有投資自然就有風險,尤其是大多數的一般人並不具有理財知識與能力。 因此未來一旦高儲蓄險在市場上絕跡,一般普羅大眾要找到零風險的理財工具是愈來愈難 ,恐怕就會投入一些強調有「類似定存」或是「類似保本」型的投資型保單,甚至是去買 ETF基金等等其他理財工具,但還是未來所有投資風險則由保戶自負。而保險公司一下子 少了過半數的保費來源,能否一下子保障型商品、高齡商品中,甚至從年金險、投資型保 單補足缺口呢?恐怕還是很難! 至於衝擊最大的還不是保險公司及旗下業務員本身,受害最大的恐怕是銀行通路!從壽險 公司統計的數據來看,今年第1季個人壽險(傳統型跟投資型保單)將近61%都是靠銀行通 路賣出去的,真正從壽險公司賣的只有三成左右。2018年壽險公司賣了2446億元的個人壽 險,但是銀行是賣了一倍,高達4667億元,銷售保障型為主力的保經保代公司只占7%賣 570億元。因此過去因為低利差而靠跨賣保險大賺手續費的銀行業,恐怕才是未來高儲蓄 保單絕跡,受影響最大的金融業。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3832393 6.備註: 儲蓄險如果要消失了,以後銀行櫃檯還有電銷還能推銷什麼呢? 基金? 還是繼續推最坑的終身意外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0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8828633.A.4FB.html

05/26 07:57, 5年前 , 1F
05/26 07:57, 1F

05/26 07:58, 5年前 , 2F
買高收益債券啊
05/26 07:58, 2F

05/26 08:00, 5年前 , 3F
專業投資是炒地皮嗎
05/26 08:00, 3F

05/26 08:15, 5年前 , 4F
05/26 08:15, 4F

05/26 08:15, 5年前 , 5F
銀行準備退場嘍
05/26 08:15, 5F

05/26 08:16, 5年前 , 6F
銀行應該是開心而且贊成的,因為這種保單讓經辦的人領
05/26 08:16, 6F

05/26 08:16, 5年前 , 7F
走很高的佣金,但是本金卻是銀行方負責。
05/26 08:16, 7F

05/26 08:18, 5年前 , 8F
今年第一次看到會做事的金管會,而且做的都是對的,對
05/26 08:18, 8F

05/26 08:18, 5年前 , 9F
壽險業者體質改善好的。回想馬政府的金管會主委,忙選舉
05/26 08:18, 9F

05/26 08:18, 5年前 , 10F
、上電視罵民進黨、叫大家把錢搬去中國。
05/26 08:18, 10F

05/26 08:35, 5年前 , 11F
癀睃N強迫賣
05/26 08:35, 11F

05/26 08:36, 5年前 , 12F
一堆智障錢放銀行,建商炒房的錢就你們出的,,建商
05/26 08:36, 12F

05/26 08:36, 5年前 , 13F
倒閉,倒的也是你們的錢
05/26 08:36, 13F

05/26 08:43, 5年前 , 14F
哈哈哈
05/26 08:43, 14F

05/26 08:49, 5年前 , 15F
推超過6年的都是人渣業務
05/26 08:49, 15F

05/26 08:52, 5年前 , 16F
真正炒房最兇的是保險業者 保險講難聽事無本生意
05/26 08:52, 16F

05/26 08:53, 5年前 , 17F
拿錢給他們買終身型的 他們錢都拿去幹什麼呢?
05/26 08:53, 17F

05/26 09:51, 5年前 , 18F
在銀行賣保單經辦佣金超少好不好
05/26 09:51, 18F

05/26 09:52, 5年前 , 19F
我猜到後來又會被搓掉啦,這禁止銀行業獲利會少一大
05/26 09:52, 19F

05/26 09:52, 5年前 , 20F
塊用啥補
05/26 09:52, 20F

05/26 09:52, 5年前 , 21F
之前金管會也要禁止雙實支實付醫療險也是被抗議,民
05/26 09:52, 21F

05/26 09:52, 5年前 , 22F
怨沸騰後就停止了
05/26 09:52, 22F

05/26 09:58, 5年前 , 23F
而且停賣儲蓄險,可能會改推投資型保單
05/26 09:58, 23F

05/26 13:39, 5年前 , 24F
雙實支其實滿爽的xD好了 ,以下開放終身跟實支互噴
05/26 13:39, 24F

05/26 15:59, 5年前 , 25F
銀行櫃檯賣保單根本沒什麼佣金 都是義務要賣的
05/26 15:59, 25F
文章代碼(AID): #1SwTPPJx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