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課25%到底誰出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可以吃嗎?)時間5年前 (2019/05/12 19:47), 編輯推噓4(515)
留言11則, 7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5/16 (看更多)
※ 引述《yafx4200p (是該下凡渡劫了)》之銘言: : 新聞一直帶向中國慘了 : 中國毛利變低 : 有些人從國際貿易討論 : 是進口商美國代理商 要出 : 站這角度...就是美國代理商要出 轉嫁到商品上 變成中國商品無競爭力 讓其他國家商 : 成消費者首選 : 假如是一台華X筆電 華X中國出貨 : 華X自己在美國賣 就是被多加25%稅 : 同賣車道理..只能轉嫁消費者 美國人 : 是這樣嗎 1. 真正會付的比例很少 我們假設製造業大廠全球都有廠房的那種吧,那這種要避開這稅 很簡單:原本可能中國廠出貨美國,東南亞廠出貨歐洲,那現在 就換一下東南亞廠改出美國就好了,但還是有些規格細節要調整 如果只有中國廠可能會往亞洲鄰國轉,轉不了的可能收掉,這種 大概是受影響比較大的,這時就是看誰比較有能力避開關稅 2. 第三方會套利 之前中國不買美國黃豆改買南美黃豆就是例子。那時巴西怎麼幹 ?很簡單,國內的黃豆比較高價全部賣給中國,然後大量進口美 國的便宜黃豆給國內用,簡單就能套利兩地黃豆價差。所以轉第 三地買就是讓第三地賺,成本會提高,但不會到+25%這麼高 3. 最大宗當然是美企出 中國對美出口最主要就是美企在中國設廠生產或找代工,做好便 宜成品賣回美國,不是想像中的「中國品牌」靠自己搶進北美市 場大餅,所以成品進去要加稅就是加在這些跨國美企身上。當然 前面說了會傻傻付這25%的不多,你付了就競爭不贏其它能規避 的公司了,所以會盡力轉移,但成本一樣會上升 所以最後綜合結果就是原本中美貿易額會大量透過其他國家轉一 手進行,然後所有人都麻煩,成本都會增加,要嘛就是最終環節 拉到第三地做,要嘛就是像黃豆那種改跟他國買讓他國去套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109.1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7661631.A.76B.html

05/12 19:51, 5年前 , 1F
川普是商人 算的很精啦 如果沒用 中共不用那麼神經美國
05/12 19:51, 1F

05/12 19:51, 5年前 , 2F
1 咧 之前越南幫中國鋼鐵洗產地才被罰 當老美都智障喔
05/12 19:51, 2F

05/12 19:57, 5年前 , 3F
認真回,一般都是清關的付,也就是美國的代理商
05/12 19:57, 3F

05/12 20:04, 5年前 , 4F
整件事有趣的是川普反全球化,但關稅這一搞反而是幫「真正
05/12 20:04, 4F

05/12 20:04, 5年前 , 5F
夠全球化能分散風險」的企業設了競爭的進入障礙
05/12 20:04, 5F

05/12 20:26, 5年前 , 6F
所以關稅這步棋大家看不懂 感覺川普可能判斷錯誤
05/12 20:26, 6F

05/12 21:04, 5年前 , 7F
你太天真了,老話一句,沒有任何東西是只能靠中國生產,關
05/12 21:04, 7F

05/12 21:04, 5年前 , 8F
稅還要買方支付你當美國市場白癡啊
05/12 21:04, 8F

05/12 21:07, 5年前 , 9F
就是要降低中國的需求性,即使是中企賺錢,但是廠在國外
05/12 21:07, 9F

05/12 21:07, 5年前 , 10F
,發展的會是當地,中國gdp成長,可是國民會變窮,跟台灣
05/12 21:07, 10F

05/12 21:08, 5年前 , 11F
一樣,大概是這樣
05/12 21:08, 11F
文章代碼(AID): #1Ss0U_Th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s0U_Th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