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辭職的另類打工仔:一言不合就消失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胸奴王)時間5年前 (2019/02/19 21:10),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 BBC 2.完整新聞標題: ※ 標題沒有完整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辭職的另類打工仔:一言不合就消失 3.完整新聞內文: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 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 本文改編自《工作中的幽靈》,這是BBC英國廣播公司國際部《商業日報》(Business Daily)節目的其中一集,該節目由巴特勒(Ed Butler)主持,郝德森(Elizabeth Hotson)製作。本文由福格蒂(Philippa Fogarty)為BBC資本網改編。 岡崎一郎(Yuichiro Okazaki)和新野俊之(Toshiyuki Niino)是「辭職專家」。在過 去18個月裏,他們已經辭了至少1500份工作。 但事實上,這兩位並沒有真正地離職——他們是一家總部位於東京的初創公司的聯合創始 人,這間公司為那些急於辭職但需要幫助的員工們提供定制服務。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害怕自己的老闆。」岡崎說。「他們知道自己老闆會說:『不,你 不能辭職』。我認為這是因為日本的文化——放棄某些東西是不好的。當他們想辭職時, 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個壞人。」 這就是「星矢S」(Senshi S)」和它的辭職服務「退出」(Exit)切中的痛點。只需要 支付五萬日元(合457美元,353英鎊)的費用,「退出」服務可以打電話給客戶的老闆, 由代理人遞交辭呈。有時需要打好幾個電話才能成功辭職。但有些時候,公司不接受這種 代理提出的辭職,會要求員工親自遞交辭呈。 但當成功辭職,客戶的壓力就會大大減輕。「有一個客戶告訴我們,你就是天使!」,岡 崎說。十年來,這個客戶一直想離開這份「讓他很痛苦的工作」。 岡崎估計,日本大約有30家公司提供類似的服務。在日本,人們傳統上一輩子只為一個僱 主工作,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更換工作,而近年逐漸減少的勞動力也讓日本成為 一個勞方市場。 「人們(的觀念)在改變,但是文化沒有改變,公司也沒有改變......這就是人們需要我 們的原因」,岡崎說。 當然,讓別人幫你遞交辭呈是一種更不尋常的辭職方式。但是如何離開一份工作卻是大多 數人都面臨的一個困境。雖然和老闆當面攤牌可能仍是最多人的選擇,但這在很大程度上 也要視乎你離職時的具體情況。 如果你需要盡快離開,或者發現這份工作真的不是你想要的,或者甚至發現你不能做這份 工作,那怎麼辦?相比於繼續尷尬的聊天,乾脆直接消失算了? 這種職場行為被稱為「幽靈般消失」——這個詞從約會中演化而來,意思是突然結束所有 聯繫而沒有任何解釋。現在,它似乎正在向工作場所過度。去年,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黃皮 書——一份每年發佈8次的經濟狀況報告——甚至提及了這一現象。 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經營一家網頁設計公司的洋子(Chris Yoko)與一位承包商有過一次奇 怪的經歷,這位承包商原本答應在家裏完成一個數字項目。 「這個人一開始和我們一起工作——他看起來很合適,像是個真正的好人。我們讓他從一 個簡單的項目開始。他同意了,(但是)星期四到了——卻什麼都沒給我們。」 多封電子郵件和電話留言都沒有得到回復。這個人又錯過了一次與該項目有關的會議。最 後,由於得不到任何回應,那項工作被交給了其他人。 不久之後,一名自稱是承包商朋友的男子通過電子郵件與洋子取得聯繫。他說,他的朋友 死於車禍,並請求提供一些他的稅務檔案。洋子感覺有點不對勁,就去看了下這位承包商 的推特賬戶。 在社交媒體上,這位承包商似乎還活得好好的:他剛回復表弟了一條關於家庭聚會的推文 。 在日本,辭職是困難的甚至是有些恥辱的,這助力幫人辭職業務的興起。 「他回復了一張手裏拿著威士忌的照片,寫道:我不僅要來,我還要帶上這個。」洋子說 。「我拍下了這些,並轉發給了那個自稱他朋友的人,並說:嘿,好消息,看起來他沒事 !」 假裝死亡來逃避工作顯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離開公司,切斷與僱主的一切聯繫, 似乎確實是件好事。 一位在英國從事零售業(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層經理表示,她之所以離開公司,是因為她 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公司需要她立即到崗。儘管她的合同中列明有三個月的通知期,但她 還是離開了。 這發生在她職業生涯早期,當時正值經濟衰退的高峰。她表示,她的離職一定程度上與意 識到與僱主之間的關係可能是多麼的「不安全和變幻無常」有關。 「我有些同事在年終總結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因為他們被團隊開除了。你可以看到一個僱 主有多殘忍,所以作為一個僱員,你會想:『我其實不必明天來上班』。」 也許她說的有道理。消失得無影無蹤的不僅僅是僱員。大多數的求職申請都沒有得到潛在 僱主的回應。還有可能是在面試之後什麼消息也沒收到。一名男子告訴BBC,他在撰寫了 戰略文件、參加考試、甚至通過了三輪面試後,潛在僱主就「幽靈般消失了」。 招聘公司萬寶盛華(Manpower UK)董事總經理格雷(Chris Gray)表示,僱員們正在扭轉 局面,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發達國家就業市場繁榮的徵兆。 美國和英國的低失業率意味著,「可以說,他們很容易從現有狀況中離開,再跳另一匹馬 」。他表示。 他也承認,一旦有人消失,招聘公司幾乎無能為力。 他說:「作為招聘人員,你之前已經把時間花在了一個消失的人身上,接下來就不想再浪 費時間去找出他們為什麼消失了。」 「我認為,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更積極主動地建立人才庫,盡早建立聯繫,從而減少這種情 況的出現。 在你需要人們之前先了解他們。」 對於員工來說,雖然辭職可能符合他們眼下的需要,但也應該考慮從僱主那裏消失的潛在 長期影響。因為,就像在約會的世界裏一樣,沒有人會喜歡那些動不動就玩消失的人。 「這非常不專業,」美國就業諮詢羅伯特·哈夫公司(Robert Half)的地區總裁費伊( Dawn Fay)表示。「無論你是僱主還是僱員,都不要玩消失。」 但她承認這玩消失背後的原因——例如,一些人不喜歡產生衝突或讓別人失望,而另一些 人可能對冗長的招聘過程喪失了興趣。她表示,企業可以通過加快招聘流程和清晰溝通來 改善工作。 她還表示,玩消失可能會給你留下黑歷史,對你未來的職業生涯產生不利影響。 「這種事情在你職業生涯的後期可能真的會反咬你一口。你永遠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所 以無論發生什麼,你都要讓自己始終保持專業的處理方式。」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cap-47288115 5.備註: 日本人真的有M屬性 辭職還會心虛花錢找公司幫打電話 大家都怎麼辭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8.192.1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0581837.A.67E.html

02/19 21:11, 5年前 , 1F
五樓一言不合就開肛
02/19 21:11, 1F

02/19 21:12, 5年前 , 2F
guy
02/19 21:12, 2F

02/19 21:13, 5年前 , 3F
加分仔
02/19 21:13, 3F

02/19 21:13, 5年前 , 4F
easy guy
02/19 21:13, 4F

02/19 21:15, 5年前 , 5F
反觀華航機師
02/19 21:15, 5F
文章代碼(AID): #1SR01DP-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