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手機裡的惡魔 矽谷父母說不已刪文

看板Gossiping作者 (crimson)時間5年前 (2018/11/06 06:05), 5年前編輯推噓6(719)
留言17則, 1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例如蘋果日報、奇摩新聞 紐約時報中文網 2.完整新聞標題: ※ 標題沒有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手機裡的惡魔」?矽谷父母對電子產品說不 3.完整新聞內文: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 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 對一件東西愈了解往往就愈警惕。技術專家們知道手機的運作原理,所以許多人拿定主意 ,不讓自己的孩子靠近手機。 有一種謹慎的態度一直在發酵中,如今這種態度變成了地區性共識:螢幕作為學習工具的 好處被誇大了,上癮和阻礙孩子發育的風險似乎很高。如今矽谷爭論的是,接觸手機到什 麼程度是合適的。 「不看螢幕比花一點點時間看螢幕要容易,」嫁給了一位Facebook工程師的前社會計算研 究者Kristin Stecher表示。「如果我的孩子有使用螢幕的時間,那他們只會想要更多。 」 37歲的施特歇爾和丈夫Rushabh Doshi一直在對使用螢幕的時間長短進行研 究,他們得出了一個簡單的結論:他們基本上不希望家裡有人使用螢幕。他們有兩個女兒 ,一個五歲,一個三歲,兩個孩子完全沒有使用螢幕時間的「預算」,也就是說,他們完 全不允許兩個孩子有定期使用螢幕的時間。唯一能使用螢幕的時候,是在長時間坐車期間 (開車四小時去塔霍湖的路上),或是在坐飛機的時候。 最近,她軟化了這一立場。每週五,這家人都會看一部電影。在施特歇爾看來,未來存在 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她39歲的丈夫愛打電玩遊戲,並且認為電玩遊戲既有教育意義,又 有娛樂性。她可不這麼認為。 「遇到這個問題時,我們會出現衝突,」即將誕下一名男孩的施特歇爾說。 如今孩子能看影片的地方之多,讓一些打造影片節目的人感到震驚。 當被問及限制孩子使用螢幕的時間時,在谷歌(Google)為YouTube進行產品指導的風險投 資人Hunter Walk)發來了一張圖片,上面顯示著一個帶有iPad訓練孩子上廁所的便盆,他 寫道:「#『我們不認同的產品』」。 曾在Facebook擔任行政助理,如今在Mark Zuckerberg的慈善機構「陳-祖 克柏行動」(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任職的Athena Chavarria 說:「我深信我們的手機裡有惡魔,並且這個惡魔正在對我們的孩子造成傷害。」 直到高中,查瓦里亞都不讓自己的孩子擁有手機,並且即便是現在,她也仍然禁止在車裡 使用手機,家裡使用手機也嚴格受限。 她說自己信奉一句俗話,即班上的贏家是最後一個有手機的孩子。她的女兒直到九年級開 始時,才有了一部手機。 「其他父母會說,『當你找不到孩子的時候,你不擔心他們在哪兒嗎?』」查瓦里亞說。 「我說,『不擔心,我不需要每分每秒都知道我的孩子們在哪裡。』」對於在科技業長期 擔任領導人的人士來說,看著這些他們打造的工具對自己孩子的影響,感覺就像是對他們 生活和工作的一種報應。 在這些人當中,就有《連線》(Wired)前主編Chris Anderson。他目前是 一家機械人和無人機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並且創辦了GeekDad.com。 「在糖果和古柯鹼之間,它更接近於古柯鹼,」安德森如此評價那些螢幕。「打造出這些 產品的技術專家和觀察科技革命的作者們都很天真」,他說。 「我們以為能控制它,」安德森說。「但它已經超越了我們的控制能力。它直接被傳送到 了正在發育的大腦的愉悅中樞。這超越了我們作為普通父母的理解能力。」 他有五個孩子,給他們定了12條與科技相關的規則。其中包括:上高中前的那個暑假才能 有手機;卧室裡不能有螢幕;網路級內容屏蔽;13歲才能用社群媒體;絕對禁止使用iPad ;對使用螢幕的時間設下時間表,該時間表由谷歌Wifi執行,他可以從自己的手機上進行 控制。孩子不聽話?那就斷網24小時。 「直到我注意到癥狀和後果前,我都不知道我們對他們的大腦做了什麼,」安德森說。「 這可是瘢痕組織在說話。我們犯下了規則裡的所有錯,而且我認為,我們在孩子身上犯了 錯,」安德森說。「我們看到了上癮的深淵,錯了幾個年頭,對此我們感到很遺憾」。 他的子女上的是私立小學,他看到學校會用iPad和智能白板,結果「陷入了混亂,之後從 中退出」。 矽谷父母對科技感到擔憂並非新鮮事。科技教父們多年前就曾表達過這些擔憂,來自最頂 層人士的擔心聲音最大。 蘋果(Apple)CEO Tim Cook今年早些時候表示,他不會讓自己的侄子上社交網路。Bill Ga tes禁止他的孩子在十幾歲之前用手機,而Melinda Gates曾寫道,她希望他們可以再晚一 些給孩子手機。Steve Jobs不會讓自己年幼的孩子靠近iPad。 但在去年,對於這些電子產品對人腦的影響,一群著名矽谷變節者發出了越來越可怕的警 告。突然間,矽谷的普通員工對這個概念痴迷了起來。整個地區突然出現了各種對高科技 電子產品說不的家庭。保姆們被要求籤署不用手機的合同。 那些讓孩子接觸螢幕的人,試圖通過解釋科技的運作原理,說服他們戒除螢幕癮。 在矽谷工作的Greylock Partners公司風險投資人John Lilly表示,他試圖幫 助自己13歲的兒子理解,他受到了那些打造這些科技產品的人的操縱。利利曾是摩斯拉(M ozilla)的前CEO。 「我盡力告訴他,有人專門寫代碼,就是為了讓你有這種感受——我在試圖幫他理解這些 東西是如何被打造出來的,這些東西其中的價值觀,以及為了創造出這種感覺,人們都做 了什麼,」利利說。「他的反應是,『我只想花20美元,拿到《堡壘之夜》(Fortnite)的 皮膚』。」 此外,科技業還有一些人,不同意螢幕很危險的觀點。32歲的Jason Toff曾 運營影片平台Vine,如今是谷歌的員工,他會讓自己三歲的兒子玩iPad。在他看來,iPad 和一本書沒什麼差別。這種觀點在他的科技業同行那裡不怎麼受歡迎,以至於他覺得現在 這是「一種不光彩的感覺」。 「昨天我得到的一種回應是,『所有主要的科技公司高管都在限制螢幕使用時間,你不擔 心嗎?』」托夫說。「我的回答是,『也許它應該被限制,但我可能對標準行為一直都持 懷疑態度。』人們只是害怕未知。」 「這有些離經叛道,」托夫表示。「但我覺得自己是在為許多因為擔心被指指點點,而不 敢大聲說出來的父母發聲。」 他說,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看了很多電視。「我覺得我最後也沒什麼問題,」托夫表示。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181030/phones-children-silicon-valley/zh-h ant/?_ga=2.2731955.2001349508.1541453497-1981564327.1541453497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許多設計的確是要基於讓人上癮的,黏著度與分享性才會高,這種高度娛樂滿足感太早接 觸就會讓其他的物事頓覺索然無味,不利於正常感官的塑造與成長期完整知識建立;但是 網路的資源多元豐富與快速,影片型的資源能非常幫助學習,是覺得應是可以折衷,社群 網站與遊戲盡量避免即可辣 有卦膩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2.182.100.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1455516.A.D75.html ※ 編輯: crimson11 (202.182.100.50), 11/06/2018 06:05:54 ※ 編輯: crimson11 (202.182.100.50), 11/06/2018 06:07:18

11/06 06:06, 5年前 , 1F
智慧型手機(x)竊取智慧的手機(o)
11/06 06:06, 1F
※ 編輯: crimson11 (202.182.100.50), 11/06/2018 06:08:33

11/06 06:09, 5年前 , 2F
校稿會ㄇ
11/06 06:09, 2F

11/06 06:12, 5年前 , 3F
人名譯音都亂碼
11/06 06:12, 3F

11/06 06:12, 5年前 , 4F
ㄚㄚㄚㄚ 好奇怪
11/06 06:12, 4F
※ 編輯: crimson11 (202.182.100.50), 11/06/2018 06:16:48

11/06 06:18, 5年前 , 5F
改好惹
11/06 06:18, 5F

11/06 06:23, 5年前 , 6F
父母永遠都以為嚴禁對小孩會有用~~~~~
11/06 06:23, 6F

11/06 06:26, 5年前 , 7F
都是為你好
11/06 06:26, 7F

11/06 06:45, 5年前 , 8F
可是現在很多帶小孩=給手機玩,很糟
11/06 06:45, 8F

11/06 06:49, 5年前 , 9F
只感覺父母很病態
11/06 06:49, 9F

11/06 07:14, 5年前 , 10F
所有國中前的小孩都應該天天玩手機,免得吵
11/06 07:14, 10F

11/06 07:15, 5年前 , 11F
到別人
11/06 07:15, 11F

11/06 07:16, 5年前 , 12F
don't u have phone?
11/06 07:16, 12F

11/06 07:26, 5年前 , 13F
拿到皮膚是什麼?
11/06 07:26, 13F

11/06 07:58, 5年前 , 14F
這一篇是直接抄紐約時報欸
11/06 07:58, 14F

11/06 07:58, 5年前 , 15F
啊幹沒看到來源QQ以為是蘋果
11/06 07:58, 15F

11/06 08:41, 5年前 , 16F
不生出他們 對他們來說最好☺
11/06 08:41, 16F

11/06 09:07, 5年前 , 17F
重點在網路,不是螢幕!!!
11/06 09:07, 17F
文章代碼(AID): #1RuBwSrr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