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以前的英國人跟台灣人一樣愛械鬥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時間5年前 (2018/10/11 22:09), 5年前編輯推噓-1(122)
留言5則, 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Reewalker 信箱] 作者: Nomic ((Nomis)) 看板: Warfare 標題: [心得] 大學自治與聖思嘉節戰役 時間: Sun Sep 30 03:50:17 2018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18/09/blog-post_30.html -- 大學自治與聖思嘉節戰役 1355年2月10日,星期二,聖思嘉節(St Scholastica Day),英格蘭,牛津大學,兩 名外出餐聚的牛津大學生在一家小酒館飲酒作樂。他們不太滿意酒的品質,與酒館老闆吵 了起來,髒字幹話的語言交鋒隨即升級為肢體接觸,兩名學生連酒帶杯甩到酒館老闆臉上 ,然後胖揍了他一頓。大學生打人的消息轟傳,酒館老闆的鄰居與家人都出面挺他不願善 罷甘休,連牛津鎮長(Mayor)都要求大學校長立刻逮捕那兩個越軌踰矩的學生。鎮民們敲 響聖馬丁(S. Martin)教堂的鐘聲集結了起來,拿著弓箭與五花八門的兵器進攻牛津大學 ,連出來勸架的大學校長都中箭逃跑。校長也不是吃素的;逃回校園的他也在聖瑪麗(S. Mary)教堂敲鐘,集合了兩百名學生,抄起傢伙襲擊牛津市長以及抗議群眾,把鎮民都給 趕跑了。衝突第一天,牛津大學生獲得第一輪勝利 。 第二天,星期三,鎮長向正在附近駐蹕的國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告御狀,校長 則呼籲學生們冷靜。宜將剩勇追窮寇,獲勝的學生哪能這樣就罷休?他們在鎮上到處肆虐 ,燒民房、搶民宅,鎮子不但被搶掠一空,鎮民還被殺傷無數。而鎮上居民在集體避難之 餘,也組織人力武裝起來,彎弓搭箭進行反擊,並且向外間尋求援助,付錢到鄉下雇傭兵 。到了下午,兩千名鄉巴佬舉著(表示國王已死的)黑旗,大喊「殺!殺!毀!毀!快砸! 好生打!」(“slay, slay, havok, havok, smite fast, give good knock ”),殺回鎮 上。學生們輸人不輸陣不甘勢弱,與「敵人」對峙僵持,交戰了好一陣,末了因為「彈盡 」而「退兵」;鄉民與鎮民們則展開追擊,一路反攻至校舍教室內。儘管交戰雙方都不是 長弓射手,這天開始已經有人陣亡。 於是,到了星期四,換成校長向愛德華三世告狀去了。眾寡不敵,鎮民們紛紛亂鬥, 一一攻陷校內建築打砸搶,衣物、書籍、教具損失不計其數,見到學生就是一陣打殺,有 些甚至被肢解。即使是逃進教堂的學生也被揪出來痛打,就算是修士拿著十字架出來勸架 ,群眾也不買帳,當著修士的面當場擊殺一名學生。大學陣營潰不成軍,陣亡至少40人, 其他人不是被打一頓滿身是血丟進監牢,還被割頭皮「剃」成修士髮型,就是奔出校園四 散逃命。牛津鎮民贏得「聖思嘉節戰役」的勝利 。 這場荒唐的「戰役」(battle)──現在多半說這是場暴動(riot)──在現代人眼中顯 得匪夷所思。不過,考量到中世紀歐洲人動不動拔刀尋仇的血性,抄傢伙大打群架的事件 原本並不罕見。當時牛津大學不得不經常的宣布禁武令,包括禁止學生攜帶弓箭上課 、 寶劍出鞘進餐會被罰款 等等。教師與教師、學生與學生、鎮民與教師、鎮民與學生、教 師與學生、…等等等各種排列組合之間的流血衝突,在中世紀屢見不鮮。《歐洲中世紀的 大學》一書的作者Hastings Rashdall就說道「(牛津鎮內)從聖馬丁到聖瑪麗教堂間古典 的大道上,在任何時候,沒有一碼不沾染著鮮血」 。不過,這還不足以解釋這場大規模 暴動──或者戰役──為何會有兩千人以上的參戰規模。理由得到中世紀實踐王權的習慣 方法中去找。 人類史上曾經出現的統治,大抵不出兩種方式:一般人最熟悉的莫過於直接作用於被 支配者的統治,政府即支配者,其手段則是行政與管理。不過,統治者也有其他發揮影響 力的方法,即介入社會上爭端的兩造扮演和事佬,重新確認並保證社會團體的權利,依此 進行調解與仲裁。在中世紀的歐洲,後面這種手段──給特定群體發出特許狀,明訂其權 利,並且在發生糾紛時根據特許狀進行仲裁──毋寧使用得更多。聖思嘉節戰役的結果就 體現了歐洲統治者在這方面的權力展現;英國國王介入,兩造雙方呈上各自的特許狀,由 國王的法庭進行仲裁。牛津鎮民雖然贏得戰役的「勝利」,但仲裁結果完全倒向牛津大學 這一邊,畢竟大學生可是未來進入政府的「精英」人選。儘管看起來沒有任何鎮民因為殺 人而被處刑,牛津鎮民得負責回復破壞所造成的一切損失,還要另外繳交250英鎊罰款; 鎮長與61名最顯赫的鎮民,每年都得在事件週年的彌撒上替亡者祈禱,同時還得每人敬獻 一便士給學生與校方。這項「懲罰」持續得很久──1800年左右,一名鎮長拒絕敬獻他的 便士,當時還被校方上法院控告。直到1825年這項侮辱性的紀念儀式才終於解除,已經過 去了470年 。 因此,雙方衝突的焦點就在於各自特許狀上明列的權利。牛津大學從設立之初,取得 的特權就與鎮民的特權相衝突。其中最要命的莫過於,大學師生不受鎮上的司法管轄,享 有「治外法權」;如果大學生與校內教職人員犯了罪,鎮長只能要求校長嚴加管束,逮捕 、訊問、審判都不在他的權限內。換言之,這根本是助長在校生進行校外犯罪,或者利用 學生身分犯案──除了正牌學生之外,也有許多罪犯冒充學生為非作歹。這種司法特權的 授與,以及治安下降的現象──大學生在校外醉酒鬧事、搶劫、強姦、謀殺、私闖民宅、 竊盜──在整個中世紀歐洲非常普遍,以至於大學設立時,周遭的社區就理所當然的認為 要出大麻煩。巴黎治安最差的地方就在巴黎大學 。所有這些衝突累積到最後爆發出來, 就成了聖思嘉節的大戰。 而聖思嘉節並不是最終結局。由於這場大戰,牛津作為一個具備法人身分的自治團體 ,在國王好不容易將特許狀交還給鎮長後(牛津大學的特許狀則是上繳後立刻交還),其權 利也被大幅縮減。牛津大學隨後取得了許多特權,例如衡量麵包與酒水的品質的權力;其 司法管轄範圍也向外擴充(有權沒收武器),學校所負責的稅捐評估範圍也進一步擴張── 原本僅限於學生──擴大到與學校相關的僕從、書籍製作者、照明師傅等等與學校相關的 行業人等 。而隨後五百年間的鎮-校衝突,又使得牛津大學控制了方圓五英里內糧食的 價格與品質,控制了鎮內治安(校方取締了戲劇和犬熊大戰[bear-baiting]等「不道德」 的表演) 。無怪乎Hastings Rashdall說道「從此牛津市鎮實際上是被大學給統治了」、 「到了14世紀中葉,整個鎮被擊垮了,幾乎整個雌服於學校的權威之下。因此生活在市內 的鎮民幾乎就是征服者的黑勞士(helot)或臣民」 。黑勞士是古典希臘時期的梗,他們是 被斯巴達人征服的原住民,完全喪失了政治權利而淪為農奴。 總而言之,歐洲大學的自治權,除了君王的首肯與特許之外,也是透過各種不乏血腥 的鬥爭爭取過來的;這是一個「爭戰」、「征服」的過程,而吃虧的往往是城市的自治法 人。而自治法人之間互相爭戰、征服的現象,其實在中古歐洲十分常見:城市內的行會往 往爭取君王、諸侯的特許狀並且彼此鬥爭、對外鬥爭,爭取自治城市當中的領導權。至少 在北歐,尤其是在英國,城市最終確實是被行會所控制;即便是在南歐(義大利),城市通 常被富有的商業門閥貴族所控制,這些統治往往還是披著行會的外表,門閥貴族們得加入 行會、成為會員借殼上市 。中古時期的大學組織,其實也被視為一種教育行會:在北歐 ,它被視為教師行會;在南歐,則被視為學生行會 ;因此大學也免不了要與城市進行一 番鬥爭,這是歐洲大學擁有自治權的歷史脈絡。近代以來大學自治的理念或許激勵了許多 非西方國家先進、前衛的大學改革運動,但在歐洲來說,它其實是中古以來歷史悠久的遺 產──而且說起它的淵源還不是很光彩。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235.2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38250621.A.C1A.html

09/30 07:08, 5年前 , 1F
哇靠 真有意思
09/30 07:08, 1F

09/30 08:00, 5年前 , 2F
教師行會,好特別,感謝分享
09/30 08:00, 2F
※ 編輯: Nomic (42.70.196.73), 09/30/2018 08:50:36

09/30 08:54, 5年前 , 3F
09/30 08:54, 3F

09/30 11:57, 5年前 , 4F
感覺在那個年代,這種"部落式"的戰爭仍然屢見不鮮啊XD
09/30 11:57, 4F

09/30 12:34, 5年前 , 5F
在英國戰學校是要賭命的 真是太恐怖了
09/30 12:34, 5F

09/30 13:15, 5年前 , 6F
想到之前有個新聞說有個學生拿古法去學校考試幹嘛的
09/30 13:15, 6F

09/30 13:16, 5年前 , 7F
學校只好摸摸鼻子,後來學校又搬另個古法來罰學生云云
09/30 13:16, 7F

09/30 13:17, 5年前 , 8F
是什麼詳細來的忘了,只記得跟配劍有關
09/30 13:17, 8F

09/30 13:26, 5年前 , 9F
09/30 13:26, 9F

09/30 13:46, 5年前 , 10F
推,太有趣XD
09/30 13:46, 10F

09/30 16:18, 5年前 , 11F
查了一下,說是劍橋有名名考生說依據400年前的校規可在
09/30 16:18, 11F

09/30 16:19, 5年前 , 12F
考試中要求供應點心和啤酒 所以後來校方就用校規罰款該
09/30 16:19, 12F

09/30 16:20, 5年前 , 13F
名學生 理由是因為他沒有戴上佩劍
09/30 16:20, 13F

09/30 17:12, 5年前 , 14F

09/30 19:00, 5年前 , 15F
好有趣XD
09/30 19:00, 15F

09/30 19:24, 5年前 , 16F
還不需要足球 英國人就能變身為流氓了
09/30 19:24, 16F

09/30 20:30, 5年前 , 17F
09/30 20:30, 17F

09/30 20:57, 5年前 , 18F
09/30 20:57, 18F

09/30 21:28, 5年前 , 19F
英國以前足球重點是根本沒人在管踢球的
09/30 21:28, 19F

10/01 07:11, 5年前 , 20F
大學生和鄉民大戰太high了XDD
10/01 07:11, 20F

10/01 07:22, 5年前 , 21F
後來日本就學英國了...
10/01 07:22, 21F

10/01 21:07, 5年前 , 22F
10/01 21:07, 22F

10/07 14:35, 5年前 , 23F
這不就是歐洲特有的血戰嗎
10/07 14:35, 23F

10/09 23:41, 5年前 , 24F
10/09 23:41, 24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Reewalker (1.200.219.113), 10/11/2018 22:08:58

10/11 22:09, 5年前 , 25F
10/11 22:09, 25F

10/11 22:10, 5年前 , 26F
特地重登補噓
10/11 22:10, 26F

10/11 22:15, 5年前 , 27F
無聊 結果人家工業革命鬼島肝使用革命
10/11 22:15, 27F

10/11 22:31, 5年前 , 28F
10/11 22:31, 28F

10/11 22:31, 5年前 , 29F
蠻特別的資訊
10/11 22:31, 29F
文章代碼(AID): #1RlrbyaK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