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申請哥倫布計畫被「羞辱」 台大教授痛批科技部承辦人員官僚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6年前 (2017/09/02 02:34), 6年前編輯推噓-4(91314)
留言36則, 2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媒體來源: 風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申請哥倫布計畫被「羞辱」 台大教授痛批科技部承辦人員官僚 3.完整新聞內文: 為了加強留才攬才,科技部特別針對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編列4年9 94億元「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預算,該項建設的「哥倫布計畫」 」,原本係鼓勵35歲以下年輕學者提出與國際學研機構合作的3年期 期研究計畫,不過,台大化學系教授徐丞志上周五在臉書抱怨,申請過 過程遭到科技部羞辱,承辦人員先是以奈米電子學與奈米電漿「是物理 理學門吧,不要來化學學門」,後來,他詢問,目前獲得科技部補助「 「一年期學門計畫」的學者能否申請哥倫布計畫時,承辦員先是強調, ,相同計畫不得申請2種補助,後來直接質問他3次:「你在簽計畫同 同意書的時候同意書上面寫什麼?」讓他氣到拂袖而去。 科技部配合行政院「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項目,積極爭取4年總經 經費94億元,端出四大計畫,希望翻新台灣創新科技沃土,促進青年 年創業就業,可望吸引產業資金60億元,培育國際級人才7300餘 餘名,帶動青年就業新機會。其中,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包括愛因斯坦 坦培植計畫與哥倫布計畫。 哥倫布計畫鼓勵年輕學者 3年期計畫最高補助千萬 科技部次長許有進表示,目前有40%的國內學者申請科技部一年期學 學門計畫補助,一般學門計畫補助金額約100多萬元,自然科可以到 到200萬元。為了提供優秀年輕學者穩定研究環境,哥倫布計畫鼓勵 勵35歲以下年輕學者可一次提出3年期研究計畫,不必受限於1年期 期學門計畫的行政程序,且可補助到1000萬元,預計4年培育共9 90-120名年輕學者。 或許是因為僧多粥少,這項鼓勵年輕學者效法哥倫布「探索新大陸、航 航向未來」的計畫,審查過程疑似發生年輕學者遭刁難。徐丞志上周五 五透過臉書表示,「今天是我回台灣之後最生氣且失望的一天。」 徐丞志表示,他在放棄對岸高薪聘書外加幾乎無上限的研究經費、決定 定回台灣開始經營自己實驗室之前,雖然已清楚這條路會遇到很多跟研 研究不相關的難題,譬如與人打交道,以及需要去適應許多制度上的不 不合理,但實在是難以嚥下這口氣,雖然早也有感覺這個故事主角背後 後大有來頭。 承辦人員質疑研究領域 徐丞志批逾越本分 徐丞志指出,8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科技部化學學門新進人員研討會 會,按照往例,最後是由自然司司長帶領學門承辦人員與與會人員座談 談,開放自由提問。同行的中研院生科所徐良彥自我介紹個人研究領域 域是奈米電子學與奈米電漿,該資深承辦研究員直接不耐煩地打斷他說 說:「你這個是物理學門吧,不要來化學學門。」他在旁聽到感到十分 分憤怒,因為此舉已經完全逾越了一個承辦研究人員應有的本分。 徐丞志表示,科技部各個學門的承辦員,因為業務上需要處理各大專院 院校和研究機構的龐大計畫案,因此絕大部分都具有博士學歷,有這樣 樣的優秀人力的好處是計畫申請案在剛送達科技部時,可以在第一關就 就先有個快速的預審,但研究人員的研究不該僅憑承辦員一個人說了算 算,該承辦人員的態度讓計畫主持人無法感受到被尊重。 研究人員提問 承辦人員搶答態度不佳 後來議題回到哥倫布計畫上面,徐丞志問了幾個問題,「如果真的申請 請到哥倫布計畫,那原本的個人型計畫是否必須放棄?」科技部自然司 司長吳俊傑回答「是」,他繼續問:「那我原本個人型的計畫是否能拿 拿來改投哥倫布?」此時,該承辦員跳出來搶答:「當然不行,這樣是 是一稿多投。」 徐丞志表示,科技部長陳良基在提出哥倫布計畫之前,科技部找了幾個 個年輕的教授去做內部討論,他當時詢問,「原本計畫尚未執行完畢? ?可否改申請哥倫布」,當時還沒有很具體的答覆,他認為,沒有類似 似的計畫會要求主持人中止原有的計畫,該議題應該被討論,所以在場 場又提出相同問題,但沒想到該承辦員竟然連續講了3次「你在簽計畫 畫同意書的時候同意書上面寫什麼?」 由於對該名承辦人員態度不滿,徐丞志當場拿起背包走人,臨走前對著 著前台大吼:「如果科技部是用這種態度去面對計畫主持人的疑問,那 那你們談什麼追求卓越都是在說空話!如果開口閉口就說人家的研究不 不屬於化學學門,要談什麼跨領域研究都只是在自欺欺人!科技部這樣 樣根本就不尊重專業,你們剛剛的一切根本就是在侮辱人!」 痛批欺負菜鳥文化 「台灣還是個人治的社會」 徐丞志指出,很明顯的,這還是台灣社會固有的欺負菜鳥文化。但這也 也是他無法懂的,行政人員如果看的是這個人的年資而不是這個人的專 專業,來決定要用怎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需要他服務的對象,談什麼追求 求卓越?「說到底台灣還是個人治的社會,甚至比我們常比較的對岸還 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徐丞志表示,現在國際上各個學門之間的界線已經愈來愈模糊,但是台 台灣還是因為制度上的僵化造成很多無謂的爭吵,為了爭取那些日漸稀 稀少的研究經費而要強劃出這些界線,即便上頭不斷宣示要走跨領域, ,但是底下的人還是同一批人,還是同樣的思維和辦事標準,甚至繼續 續走回頭路。 科技部自然司:遺憾承辦同仁發言不妥 將檢討改進 徐丞志的臉書貼文,最近在生科領域流傳,對於徐指控「哥倫布計畫」 」承辦人員態度官僚,對此,自然司長吳俊傑回應表示,學門新人座談 談會議的目的是在為新人分享及交流寶貴學習及研究經驗,很遺憾承辦 辦同仁發言不妥,造成困擾,有必要加以檢討,落實改進。他也指出, ,新政策的詳細方案在實施後仍會規劃滾動檢討及調整改進,而有關跨 跨領域及新興學門議題,的確非常重要,也在部裏受到重視並研議中。 。 許有進則表示,「這裡面可能有些誤解,科技部會從當天程序了解程序 序與行政作業上,是否有需要改進之處。」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storm.mg/article/323668 5.備註: 這位教授的臉書上說: "出來的路上遇到幾個系上的前輩,他們要我不要理她就好,他們忍了二十 幾年了,要我就這樣吧。晚點有人提醒我,此人背景大有來頭,不要與之 作對。" <== 聽起來很威啊...不知道到底是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1.204.25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4290883.A.E33.html

09/02 02:36, , 1F
看到對岸預算無限那段......
09/02 02:36, 1F

09/02 02:36, , 2F
都中文 但為何好難懂
09/02 02:36, 2F
1. 政府撥了預算要推動科研 2. 想要錢的教授得去解釋自己要的錢幹嘛為什麼值得這筆錢 3. 有個很屌的承辦人員一直刁難 4. 這個台大教授氣得走人 5. 其他人跟他說你要錢就得吞下去,不要跟錢過不去 大概就這樣吧

09/02 02:37, , 3F
這種公務員陋習,不噓不行
09/02 02:37, 3F

09/02 02:38, , 4F
惱羞學者
09/02 02:38, 4F

09/02 02:42, , 5F
二十幾年..不愧是黨國遺毒
09/02 02:42, 5F

09/02 02:42, , 6F
大概是打擾到承辦人員看網拍喝下午茶了 :(
09/02 02:42, 6F

09/02 02:44, , 7F
不要理「她」和「大有來頭」 哇靠 該不會是指....
09/02 02:44, 7F
※ 編輯: Starwindd (131.204.251.5), 09/02/2017 02:47:50

09/02 02:44, , 8F
公務員腦子在裝啥 知道教授智商高他好幾個檔次嗎
09/02 02:44, 8F

09/02 02:45, , 9F
台灣何時有法治了,教授別說笑
09/02 02:45, 9F

09/02 02:45, , 10F
純噓教授智商多高這種幹話
09/02 02:45, 10F

09/02 02:46, , 11F
那是因為你沒遇過我們教授
09/02 02:46, 11F

09/02 02:47, , 12F
天鴿都沒人認識啦
09/02 02:47, 12F

09/02 02:50, , 13F
教授智商高?呵呵
09/02 02:50, 13F

09/02 02:50, , 14F
天鴿可以賣卡牌籌錢啊
09/02 02:50, 14F

09/02 02:57, , 15F
教授智商高?
09/02 02:57, 15F

09/02 03:01, , 16F
啊...會研究看看
09/02 03:01, 16F

09/02 03:01, , 17F
我猜是跟國科會主委同姓那位嗎?
09/02 03:01, 17F

09/02 03:12, , 18F
高調
09/02 03:12, 18F

09/02 03:50, , 19F
教授和騙子 在研究成果出來前 如何區分
09/02 03:50, 19F

09/02 03:51, , 20F
還有這篇寫得好爛唷 這樣的文筆怎麼教出來的啊
09/02 03:51, 20F

09/02 04:51, , 21F
又要開始戰文組了嗎?
09/02 04:51, 21F

09/02 05:04, , 22F
取名哥倫布是要把外國原生學者砍光光順便殖民的意思嗎?
09/02 05:04, 22F

09/02 05:12, , 23F
照他自己講的,其實也可以去對岸啊,只怕條件沒那麼好
09/02 05:12, 23F

09/02 05:13, , 24F
可能是高薪,研究經費無上限,但人治也是無上限,剛好他
09/02 05:13, 24F

09/02 05:13, , 25F
又討厭這點
09/02 05:13, 25F

09/02 06:20, , 26F
nanoelectronics 涵蓋範圍極廣 物理材料化學都有
09/02 06:20, 26F

09/02 06:20, , 27F
為何給這都不懂的人來審查?
09/02 06:20, 27F

09/02 06:33, , 28F
承辦人都不能提問?一定要無腦過?
09/02 06:33, 28F

09/02 07:32, , 29F
正常呀!大公司人資也這樣,履歷拿來墊桌角,人材~嘿
09/02 07:32, 29F

09/02 07:34, , 30F
對岸研究經費無上限,其實是尚未有上限,隨時會改
09/02 07:34, 30F

09/02 08:13, , 31F
都當到教授連這種小事都可以崩潰
09/02 08:13, 31F

09/02 09:59, , 32F
嘻嘻拔草
09/02 09:59, 32F

09/02 10:41, , 33F
應該審查直接報教授名字就通過啊
09/02 10:41, 33F

09/02 11:12, , 34F
文組博士去管理組 因為背後有人?
09/02 11:12, 34F

09/02 14:11, , 35F
讓我想起之前審查街頭藝人那個公務員
09/02 14:11, 35F
ECZEMA:轉錄至看板 AfterPhD 09/04 07:45

09/04 09:16, , 36F
跨領域計畫真的要靠運氣
09/04 09:16, 36F
文章代碼(AID): #1PgQX3up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