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精神疾病只有壞處?學者:林肯、邱吉爾、金恩博士……將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08/15 00:18), 編輯推噓3(412)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媒體來源:奇摩 完整新聞標題:精神疾病只有壞處?學者:林肯、邱吉爾、金恩博士……將 精神問題化為成功助力 https://goo.gl/YCPXGy 精神疾病及其患者經常被污名化,但是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 精神病學教授根米(Nassir Ghaemi)研究發現,許多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領導人 其實都有心理健康問題,甚至可能患有精神疾病,而且這些病症反而能在艱困 時局或處境中,提供截然不同的視角,幫助這些人物做出正確的關鍵決定。 《美聯社》報導,依據根米研究,美國前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甘迺 迪(John F. Kennedy),南北戰爭(Civil War)北軍名將格蘭特(Ulysses Grant)和謝爾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以及人權鬥士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博士等家喻戶曉的人物,都飽受精神問題折磨,其中最常 見的是憂鬱症。美國之外,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和印度聖 雄甘地(Mahatma Gandhi)也都有情緒障礙問題,但這些歷史人物的成就與貢 獻仍不可否認。 https://goo.gl/cH1ZhX 金恩博士(右)與詹森總統(public domain, Wikipedia) 躁鬱症與危機時代領導者的人格特質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專業實務計畫主任諾 爾達(Katherine Nordal)表示,有些精神疾病「反而能成就偉大」。此觀點 獲其他專家認同。 根米認為,稱某人有精神問題「是一種恭維」。他著有《領導人都是瘋子:第 一本解析領導特質與精神疾病關聯的機密報告 》(A First-Rate Madness: Uncovering the Links between Leadership and Mental Illness)一書,根 據病歷和歷史資料,分析歷史人物的心理狀況。 根米發現,躁症(mania)患者通常較有創造力和韌性,抑鬱(depression)患 者通常較有同理心,也比較務實。躁鬱症(manic depressive disorder)患者 不斷經歷躁、鬱兩種極端情緒狀態,同時兼具上述特質,可能因此在危機時刻 成為出色的領導者,在和平盛世反而難有成就。 結束南北戰爭的關鍵人物 正是精神病患 美國前總統林肯就是一位因為憂鬱症而對時局特別敏銳的領導者。1861年,南 方11州因蓄奴和關稅等問題,宣布退出聯邦,林肯為確保國家完整,下令攻打 「叛亂州」,南北戰爭就此開始。 https://goo.gl/t6hnYq 美國南北戰爭(Civil War)北軍名將謝爾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public domain, Wikipedia) 當時北軍名將謝爾曼罹患躁鬱症,甚至據傳有自殺傾向,而另一名北軍將領格 蘭特則有酗酒問題,但正是這兩名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將軍,立下無數顯赫戰功 。躁鬱症激發的創造力使謝爾曼的戰術更靈巧,他以橫越喬治亞州的「向大海 進軍」(March to the Sea)重挫南軍,格蘭特則於1865年4月包圍南軍統帥李 將軍(Robert E. Lee)的軍隊,迫使李將軍投降,結束南北戰爭。 https://goo.gl/dfyMwI 南北戰爭(Civil War)北軍名將格蘭特(Ulysses Grant)(public domain, Wikipedia) 而同為北方陣營的將領麥克萊倫(George McClellan)心理健康狀況則相對正 常,他對北方軍籌建和規劃做出諸多貢獻,但在戰場上經常拘泥於事前規劃、 不能臨機應變的命令。戰爭中期,麥克萊倫的權力逐漸被林肯架空,後來遭到 撤換。 南北戰爭結束後,格蘭特於1868年當選總統,1872年連任,但這8年「太平總統 」政績平平,他的政府更因貪汙收賄、向奴隸主妥協而飽受批評。 邱吉爾的「黑狗」政治嗅覺靈敏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和他的前任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兩者之間的外交 政策對比,能夠支持根米的論點。邱吉爾終其一生都為了情緒問題接受治療, 也有數次憂鬱症發作的紀錄,他也不避諱,稱自己的疾病為「黑狗」(black dog),而張伯倫則沒有罹患精神疾病的記錄。 https://goo.gl/p3Vxj7 二戰爆發前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左)與德國納粹領導人希特勒(Bundesarchiv, Bild 183-H12751@Wikipedia / CC-BY-SA 3.0) 但是在應對納粹德國和希特勒(Adolf Hitler)崛起方面,張伯倫顯然比邱吉 爾遲鈍得多。早在1930年10月,納粹黨尚未執政前,邱吉爾就預見納粹的威脅 。張伯倫則一直到1938年的慕尼黑會議,都還對納粹存有幻想。根米認為,關 鍵就在於邱吉爾的憂鬱症讓他更加務實,更能察覺納粹的威脅。 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goo.gl/eyT9Fz -- 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他貢獻了什麼,而不在於他能得到什麼。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90.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1191520.A.685.html

08/15 00:19, , 1F
蘿莉控孫文 殺人魔蔣中正
08/15 00:19, 1F

08/15 00:21, , 2F
反獨大使林肯
08/15 00:21, 2F

08/15 00:21, , 3F
甘地有啥精神問題啊?
08/15 00:21, 3F

08/15 00:23, , 4F
八卦版是偉人搖籃
08/15 00:23, 4F

08/15 00:23, , 5F
支那人自認沒病 卻問題一大堆
08/15 00:23, 5F

08/15 00:27, , 6F
甘地是厭食症阿
08/15 00:27, 6F

08/15 00:29, , 7F
看來我很務實 有同理心
08/15 00:29, 7F
文章代碼(AID): #1Ni9dWQ5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