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金馬50 看見台灣文化氣度 全文請見:http://news.msn.com.tw/news3444136.aspx

看板Golden-Award作者 (Busu)時間10年前 (2013/11/25 22:33),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金馬50 看見台灣文化氣度 全文請見:http://news.msn.com.tw/news3444136.aspx 【中國時報/社論/2013.11.25】 「只有台灣才會發生這種事情吧,讓一個馬來西亞的僑生和金馬獎吵架然後又拿了它的獎 。」以《郊遊》一片勇奪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的蔡明亮在上台致詞時,有感而發的 說出了自己和「金馬獎」之間的愛恨情仇;曾經兩度拒絕金馬獎的他很意外竟然得到了金 馬獎的青睞。 [中略] 這就是電影或者說文化的神祕動人力量所在。開始於1963年的金馬獎是華人地區最早舉辦 的電影獎,今年正好是第五十屆,因此備受關注。除了邀請揚名國際影壇的李安導演擔任 評審團主席、來自香港的張曼玉擔任金馬獎大使之外,也將過去四十九屆以來的最佳男女 主角請到現場來;其中有些影人已鮮少出現在螢光幕前,因此這次出席金馬獎,格外讓人 感動;此外,頒獎典禮透過不斷播出過往電影的片段,勾起了許多人的美好回憶。 更特別的是,這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來自新加坡;最佳導演來自馬來西亞;最佳女主角 是來自大陸的章子怡;最佳男主角則是台灣的李康生;最佳男配角李雪健來自大陸;最佳 女配角是《爸媽不在家》馬來西亞籍的華裔演員楊雁雁,這幾座重要獎項得主分屬幾個不 同地區的華人,讓人深有省思。金馬已經奔騰了半個世紀,期間也曾發生過多次定位和價 值的爭議和疑慮,然而,綜觀這次金馬獎從籌備到獎項的給予,可以看出金馬獎決定以更 大的包容心與企圖心,樹立華語地區的典範地位。 [中略] 事實上,台灣在流行文化以至於精緻藝術的表演水平與市場胃納上,在華語地區具有相當強而有力的穿透力與渲染力,這一點,我們 實在無需妄自菲薄、甚至故步自封,反而應當加大開放氣度,廣納百川以成其大。 全世界都知道,「華語」將是地球村下一個最重要的國際語言,而就華語地區的流行文化 發展環境而言,台灣擁有的優勢包括優異的華文表達能力以及自由開放的氛圍。當台灣的 金馬獎可以把最佳男主角獎頒給演出《集結號》這樣的故事題材的張涵予(2008年);可 以把最佳劇情片獎頒給集合了一堆非職業演員演出的大陸片《神探亨特張》(2012年), 藉著金馬獎,台灣已經在向世人宣示了一種越政治的文化高度與胸懷;而這種氣度正是自 信心的表現。 所以,我們何必因為彭佳慧在參加了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節目後再度走紅,而有了「 楚材晉用」的酸楚;何必擔心《步步驚心》的吳奇隆會遠走高飛?不,台灣實在不需要過 度擔心,文化是長期生活的累積,而流行文化既是商品,那就得有足夠的市場能量支持。 這一點,台灣和大陸其實可以建立最「麻吉」的夥伴關係,共同創造華語流行文化的繁榮 盛世,並共享其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185.53

11/26 00:51, , 1F
那也得先等對面的文化素養水平拉高才行
11/26 00:51, 1F

11/26 01:12, , 2F
不知為何,我覺得是因為台灣電影氣小了所以廣納百川
11/26 01:12, 2F

11/26 01:13, , 3F
進而從華語圈邀請參賽電影,是因為台灣電影少吧
11/26 01:13, 3F

11/26 03:39, , 4F
雖然少 但如果真的要表 還是很簡單
11/26 03:39, 4F

11/26 12:26, , 5F
No politics today
11/26 12:26, 5F
文章代碼(AID): #1Iar-ugr (Golden-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