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本屆金馬評審陳樂融先生評審後記

看板Golden-Award作者 (安安)時間13年前 (2010/11/28 11: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CxmMKGY ] 標題: [情報] 本屆金馬評審陳樂融先生評審後記 前言:樂融老師在賽果公佈後分享了一些感想 個人覺得很有道理 與版友分享 1.2010金馬獎評審後記1:評審的發言與傾聽 http://fc.ktchiu.com/wordpress/?p=1873 圖:和決審會議評審團主席黃建業老師合影) 今年受邀擔任第四十七屆金馬獎的複審及決審委員。由十位複審委員選出入圍名單,決審 再加入大陸、香港、美國等地七位評審。複審委員在八月下旬到九月下旬間看了七十六部 長片、短片、紀錄片,七位新加的決審委員則在決審前一週欣賞獲得入圍的影片。 一如我擔任過的大型活動評審,來自不同專業背景、地區的評審一定想法各異,這時就看 公開發言、討論,是否能拉票、策反、提醒、攻錯。但我也發現,很多人受邀擔任評審, 不喜歡或可能不擅長發言,原因或可能出自早有定見,或可能謙虛自抑,或者也有時是一 點懶惰畏縮? 但適當發言,確實是我認為很重要的評委技能與職責(否則大家在家裡投票即可)。發言 能表達你的整體觀念,也能提醒別人你注意到(而他們可能忽略或遺忘)的細節。事實上 ,我從這次金馬決審會議中,傾聽到許多我看片當下沒注意或因個人好惡而下意識忽略的 細節。 當然,過猶不及,這種場子有人退,自然有人進,這次也發現某些評審,敢講也愛講,還 講好幾輪反覆申述。這當然有好有壞,有時多少會惹其他人反感抗拒,但只要會議主席同 意,這是他(她)的權利。 以這次金馬為例,第一輪假投票後,經過討論,再做正式投票,翻盤比例相當高。這不能 說不是發言交流影響了別的評審的結果。 2.2010金馬獎評審後記2:任何入圍者都有資格得獎 http://fc.ktchiu.com/wordpress/?p=1874 圖:(和本屆金馬獎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老師合影,他全程在旁但不干涉評審 ,由評審團會議主席主持) 頒獎典禮上,評審A在某個獎項進行時俯身低頭許久。後來才知道是激動流淚而不願讓人 看到。哭泣的原因我知道不是因為感動興奮,而是悲傷氣憤。旁邊極少數評委發現了A的 異狀,卻不知道如何安慰——或者,不需要。 顯然,A對於這位得主的實力與表現非常不滿,不滿到認為是評審團的「恥辱」和選這人 的評審的「錯誤」?A覺得讓這人得獎,會被外界公論、甚至「公幹」? 我也有很多支持的影片或個人沒有得獎、甚至沒入圍。但這是民主評審制度,我會接受它 。我不是瘋狂粉絲、鐵桿粉絲,沒有「護主心切」的困擾,也接受別人對我喜歡的東西可 能不屑一顧,對我不肯定的東西大力推崇——這是民主的態度。 不講民主,以入圍名單看,我也覺得都有一定實力,才能在這麼多作品中勝出,就算有後 來新加入的評委,覺得某幾項提名漏了哪幾位他們認為甚至足以得獎的人,但我同樣也有 心目中覺得足以得獎卻連入圍都沒有的對象。大家都要接受現實,因為這個「現實」是別 的評委曾經「階段性決定好的事實」。 就像你若擔任世界各大影展、電影節評審,評比對象也非常有限,你可以說為什麼不選哪 一國的哪部片更好、更值得參展嗎?評委的工作是在主辦單位已經提供的菜單中,去做品 嚐。 但一旦入圍了,通常我就有「誰得都成立、都可接受」的思想準備。這不代表我對候選者 沒有評分高下,而代表「我願意接受投票表決」這件事。就像台灣選出的政府首長、民意 代表,多的是我一點都不欣賞的人,但他們會當選,總是有夠多的人選了他。人在局中, 就得玩這遊戲規則,除非你不投、移民或搞革命。 不然,集權國家完全不讓你選,或者歷史上無數叛亂烽火時期,誰的胳臂粗力氣大就燒殺 擄掠破城據地,你認為來得更愜意、更公平? 我真的不認為:有哪個入圍者絕對不該得獎。得獎說到底是天意,但型態上總是透過評審 的人手。主辦單位留有個人的投票記錄,你若真抵死不從眾議,也可以選擇爆料「自清」 (在這網路如此發達的年代),真的會錐心痛苦到當眾落淚,我想恐怕對電影是有一份近 於「宗教性」的熱忱崇敬了吧——也只能這樣幫A解釋了? 3.2010金馬獎評審後記3:兩岸三地電影的差異 http://fc.ktchiu.com/wordpress/?p=1875 圖:(和本屆決審新增評委、「愛殺」、「烈火青春」、「父子」等片 香港資深導演譚家明合影) 難得一口氣看到這麼多華語片,發現兩岸三地作品有差、市場有差,評審也有差。 以今年送件作品論,台灣多人文小品、青春愛情,香港多警匪動作、都會愛情,大陸多大 製作、主旋律。 大陸電影市場活絡,除政治思想設限外,可投資開拍的類型較廣,政策片、商業片、藝術 片都有;香港影界若想做大製作,從資金、題材到人員北上靠攏內地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剩下經營本地市場的在題材上可自由嘗試,但相對資金及市場受限。 至於台灣,表面上兩岸開放,也剛取消台片輸往大陸配額限制,但目前尚未有真正受惠者 ;就算表面政治解禁,人家戲院通路要不要你的本土題材和卡司,要不要排你上片,給幾 個城市幾個廳,發行與宣傳面對的挑戰只會比在台灣上片更嚴峻、更燒錢。 如果真要放眼對岸票房,目前台灣影人普遍寄望合拍路線,但合拍片目前看到的成果通常 四不像居多,香港影人北上成功實例遠超過台灣西進的先行軍。 至於演員,台灣多歌手、模特跨界或素人(或者演了很久還像新人)擔綱,表演說好聽是 「生活化」,但普遍欠缺戲劇與口調訓練;香港多成熟職業演員及明星,多歷經電視洗禮 ,但有人認為表現起來千人一面,是職業化的「生活化」;大陸除了老一輩硬底子演員人 才輩出,年輕一代多的是正規表演學校出身,且帥哥美女不少,但也有人認為受話劇訓練 太明顯,被「教壞了」。 好玩的是,三地的評審對各自地區的演員反而質疑較多。可能距離帶來美感,也可能是愛 之深責之切,三地評審對於對方的演員,似乎都容易放大優點。 從潛在長期的人才交流講,這也許也算好事。 4.2010金馬獎評審後記4:「料定他們會有這手」的陰謀論? http://fc.ktchiu.com/wordpress/?p=1878 圖:(在君品飯店大廳與本屆大陸評審、「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導演寧浩合影) 多虧有微博,我們知道頒獎台上和小S談笑風生的億萬大導演馮小剛,對主辦單位金馬獎 的真正看法: 「料定他們會有這手,所以決定陪老徐走這一趟。行前我對帆子說:你得獎我不必在,你 不得獎我一定陪在你身邊。果不其然,同行確有必要。《唐》大賣就已鑄成今天的結果, 賣了6.6億還把獎給你?恨你還來不及呢。這是生態平衡。但我不會勸帆不去,我能做的 就是在那一刻握住李元妮的手。她是路線鬥爭犧牲品。」 我想台灣絕大多數媒體及民眾(包括我),之前根本不熟悉本屆影后呂麗萍,也不知道她 先生孫海英,更不會注意孫海英與馮小剛在新浪微博上打筆仗。一直到最佳女主角獎,「 馮太太」徐帆輸給了「孫太太」呂麗萍,這事炸開了。 新聞中說:「孫海英激動地表示,在呂麗萍去台灣之前,就已經鼓勵過妻子,影后獎項非 她莫屬,”金馬是個誠懇的、不帶粉飾的電影節,如果你不得這個獎,金馬獎就不真實。 ”當記者詢問孫海英是否關注過與呂麗萍同時候選的演員徐帆的表現時,他乾脆表示,自 己並未關注過其他演員。」 我不知道他從什麼角度與方式認識金馬獎,但我懷疑一個不關注同樣入圍的競爭對手的人 ,憑什麼預言誰絕對應該獲獎? 我也不支持任何人以金馬獎當作和別人的對戰舞台。金馬獎不是被誰吹一吹捧一捧就可以 搞定或交換的。作為兩岸三地唯一接受兩岸三地華語片報名、同時邀請台灣以外人士擔任 評委的電影獎項,金馬獎沒那麼廉價,也不應該作為參賽者「黨同伐異的祭品」。 所以,孫海英稱讚金馬,金馬獎執委會大概受之尷尬,因為他的稱讚有附帶條件:「如果 呂麗萍不得獎,金馬就不真實。」 這種「挾持論」真的很恐怖,和馮小剛認為「料定他們會有這手」的「陰謀論」一樣恐怖 。 台灣媒體和社會沒有拒絕馮小剛,甚至很多台灣影人很以馮小剛的票房實力與群眾嗅覺為 榜樣,馮導不必把在內地受到的某些氣延伸到台灣來。台灣沒有人處心積慮地要迫害他或 者迫害「唐山大地震」這部片,更沒有評審有興趣為他和孫海英「兩個丈夫的戰爭」選邊 站。 呂麗萍台上淚流滿面提到老公對她得獎有信心,一聽就是屬於「基督徒夫婦個人信心」( 「早知道你會得獎!」)的閨房細語,卻立刻能被「國際線上論壇」裡一篇惡意攻訐的文 章渲染成為: 「孫海英拒絕看《唐山大地震》,說馮小剛拍電影耍小聰明,中國電影不怎麼樣,這很對 台灣的口味。別看表面上台灣與大陸很和解,實際台灣對大陸一百個不服氣,所以,金馬 獎就拉一個,打一個。拉的那個是大陸不待見的天天牢騷滿腹的孫海英的妻子,而打的那 個,是御用大陸主流的國民導演馮小剛的老婆。」 馮導演是直腸子,可以離開盛會就罵金馬獎,但馮導演也該冷靜點,不要被這些無中生有 的惡意揣測給搧起了火。 最有資格見證評選過程的是大陸這次參加金馬獎的兩位決審評委張元導演、寧浩導演,他 們若見著馮導演,不妨透露下,座中有人注意過這兩個丈夫的戰爭嗎?有主辦單位任何人 明著或暗地授意過十七位評委,要在哪個項目上「整一整」誰、「抬一抬」香港、台灣還 是大陸哪邊? 如果金馬獎這麼明顯、粗糙的不公平,我第一個退場。如果金馬獎這麼猖狂、墮落,好像 可以玩分配一般對參賽者予取予求,台灣媒體就不必在阮經天獲獎後,一邊有些許驚訝質 疑,一邊慎重感嘆,之前十一屆最佳男主角,都被香港和大陸演員拿去。 少數網友喜歡抹黑鬥臭,但如果連金馬座上賓如馮小剛之輩的大老、大腕,都可以在毫無 證據、也吝於理性查證的情況下,這麼直率地為文,而且一字一句打心眼裡排斥、敵視、 看輕金馬獎,兩岸交流了半天,互信基礎還真真薄弱。 (續補兩篇) -- 5.2010金馬獎評審後記5:偏安的台灣? http://fc.ktchiu.com/wordpress/?p=1879 首次來台的大陸評審聊到台灣(其實只是台北)印象:「這是個很舒服的地方,很適合女 人住。人溫和,城市方便、友善,很多東西都比大陸精緻些,有點像南宋。」 其他意見很正常,一講到「像南宋」,我笑了:「那不是說我們偏安嗎?而且注定被打敗 。」 我們政府十幾年來一直喊各種「亞太XX中心」願景,結果卻在區域中出現越來越邊緣化的 危機。 餐桌上沒時間、也不適合深入「講政治」,但他形容「南宋」是指台灣某種文化與生活「 調調」偏向人文、抒情、柔軟,我能體會。 台灣某方面當然充滿暴戾的社會案件,國會打架的粗魯不文也一天到晚上海外版面,初次 作客又只能有限時間逛逛台北某些路段的某導演,看到的取樣與切面很小,但我還是同意 他某種觀察。 跟大陸甚至香港比,台灣社會整體性格較文秀,在沒有特定議題下,中產階級和年輕人關 心的國家民族大事少,生計與娛樂話題多,不只新聞綜藝化,連政治、文化、教育、學術 也益加綜藝化。 比起這十年對岸高速發展產生的「自信心」(不管健康或不健康的自信),很多人感嘆: 台灣雄才大略、積極進取的人,是否變少?台灣人的競爭力是否下降? 當大陸導演說:「現在拍片,錢不是問題。」張作驥「當愛來的時候」的美術指導上台領 獎時,卻憨直坦承:「美術只有20萬元(台幣)預算。」你去問任一個台灣電影人,他( 她)會說:「台灣有的是人才、點子,但沒有資金。」但你去問大陸任一個娛樂界人士, 現在聽到的都是:「錢不是問題。問題在做什麼?」在很多產業,大陸領先台灣甚多。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神話當然早就破滅,但兩岸短期的對比,也還不是終點。任何政 權被說「偏安」當然不很正面,但我在蔣勳新作《手帖——南朝歲月》中,看到另一種解 讀、另一種視野。 他講王羲之祖上,從東晉通過宋、齊、梁、陳、隋,一直到入唐將近三、四百年間,王氏 家族人才輩出,「傳承書法,沒有中斷」,蔣勳寫道: 「……在偏安的歲月,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吟誦詩書,可以走在雲淡風輕的山水中 ,可以與親友徜徉周旋,可以書信往返,可以寫出優雅安靜的心事,可以相信文化的力量 更大過於政權,可以通過一次一次朝代興亡,相信有更長久的東西,因此傳承著沒有中斷 的文化理想,傳承著生命價值篤定的信念,傳承著美,傳承著生命之愛。」 這段話很美,似乎可以背書台灣社會享受的某種相對的開放與舒服。 但我想台灣可以思考或奮起的地方,還是很多。 因為偏安從來不是真正的安。 6.2010金馬獎評審後記6:金馬獎之餘音繚繞 http://fc.ktchiu.com/wordpress/?p=1881 一、「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和「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是存是廢? 台灣出品的「當愛來的時候」得最佳影片,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卻是「第四張畫」,有矛盾 嗎?決審評審有人堅持說沒有。但翻開金馬歷史,這兩個獎確實有「保護主義」的設立初 衷,是怕最佳影片不是台灣出品時,給予本土影業的大獎。 之前好些年台灣電影羸弱,大獎屢輸給香港大陸,但從「海角七號」起,似乎略有復興跡 象,以後這兩獎還需不需要?如果需要,「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定義究竟為何?是「第二 大獎」?還是由每屆評委自由心證「傑出標準」?或者保留但予以更名(譬如「評審團大 獎」這類國外影展常用的)。執委會宜深思之。 二、金馬獎真的要繼續面向兩岸三地? 金馬面向台灣以外開放競爭後,我不確定香港和大陸到底有多重視金馬獎。但我知道的確 對本土關懷金馬獎的觀眾,稍微起了點化學作用。 因為多數報名的境外影片沒有在台灣商業上映,或者雖上映但票房不佳,多數媒體及民眾 很喜歡批評金馬獎入圍名單「冷」,覺得提名的很多片子和演員根本沒聽過,提不起關注 熱忱,也無從比較。 然後執委會和轉播台又害怕入圍「星光黯淡」,必須大敲主持與頒獎嘉賓(甚至時有喧賓 奪主風險),否則怕典禮難看或缺乏報導。 但就算提名中有大陸香港作品和個人,但因為在這些地方仍存在各種路線、山頭之爭,所 以哪個人入圍杜絕不了悠悠之口,反而有時出現在當地抵制或看好戲的心理,台灣主人花 錢抬轎還未必領得到人情。這同樣包括當地媒體和網民,也可能因每屆的提名或給獎取向 ,而不滿或詆毀金馬獎、台灣電影界、甚或一路罵到台灣社會及政府。 雖開放兩岸三地報名,但評委陣容畢竟以台灣為主,這在預算、作業方便和主辦單位的主 體性看來,沒有任何不合理,古今中外多種跨區域的競賽或獎項,幾乎都如此。但遇到有 不服氣結果的人,就會號稱佔多數的台灣評審「把持、挾持」會議,弄到好像參賽的是三 地,就非得三一三十一的均分評審,才叫做公平?天曉得你就算做到那一步,還是有人會 雞蛋挑骨頭,找出其他「不公」之處,最好連評審名單也先來個票選(看看誰適任?), 媒體或網民才會覺得滿意? 我不支持深綠媒體「逢中必反」的意識型態,但以台灣影業在大中華圈如此邊緣的情況下 ,金馬獎是否有必要以「大中華區域盟主」自居,有沒有這個資源、立場,我覺得是可以 討論的。儘管我認為金馬執委會在已經走出台灣後,絕對不可能考慮回頭路,但我個人認 為有必要在台灣內部再凝聚共識。 當年大陸發展相對落後,台灣幾大文學獎的名利對海外作者可能大有吸引力。但現在形勢 消長,台灣出版、音樂、影視工業自身都辛苦困頓,尤其大陸電影業發展突飛猛進,片量 、票房、通路廳數,所有行業指標都大幅領先港台,早成整體娛樂界火車頭,此時台灣金 馬執委會或其他工會、協會,想做整個區域產業的意見領袖,說實話,有可能越來越吃力 。而且,「以小事大」一不小心,反成別人內鬥的犧牲品。 話說回來,台北電影節獎勵對象針對本土影業,資源和排場雖比不上金馬,但這幾年儼然 已有「本土金馬獎」地位,對業界凝聚力頗強,甚至對票房的幫助也不弱;金馬就算想放 棄大中華走回頭路,和台北電影節如何區隔也是要一併考量的。 (本系列完) 以下為電影版推文

11/26 09:12, , 1F
利用作者最後一篇末一段話來為第2篇文章註解,剛好...
11/26 09:12, 1F

11/26 09:14, , 2F
只因為看到評審A在典禮中啜泣,就洋洋灑灑來一篇.
11/26 09:14, 2F

11/26 09:15, , 3F
在毫無證據、也吝於理性查證的情況下,這麼直率地為文
11/26 09:15, 3F

11/26 09:15, , 4F
看電影本身就很主觀,評電影亦是,導電影更是
11/26 09:15, 4F

11/26 09:16, , 5F
而且一字一句打心眼裡排斥、敵視、看輕評審A.
11/26 09:16, 5F

11/26 09:18, , 6F
雖結果與我心想有落差,但尊重評審,這篇作者例外...
11/26 09:18, 6F

11/26 09:19, , 7F
推!
11/26 09:19, 7F

11/26 09:30, , 8F
得失心重,也說明電影人看重金馬獎XD....
11/26 09:30, 8F

11/26 09:31, , 9F
樓樓上我並不會覺得樂融有對a評審作價值判斷
11/26 09:31, 9F

11/26 09:32, , 10F
他只是想說同樣的狀況下 他不會這樣做而已
11/26 09:32, 10F

11/26 09:33, , 11F
更何況 我們也不知道A評審是誰XD
11/26 09:33, 11F

11/26 09:35, , 12F
樂融評金曲獎的態度 我覺得才更強硬XD
11/26 09:35, 12F

11/26 09:38, , 13F
推這篇文~他只是講a評審 太激烈的舉動吧
11/26 09:38, 13F

11/26 09:42, , 14F
而且兩個狀況程度並不同 拿來比較很怪
11/26 09:42, 14F

11/26 09:56, , 15F
評審A的行為原因是他個人臆測 為此文章之盲點
11/26 09:56, 15F

11/26 10:36, , 16F
雖然沒看十月~但看完劍雨~篤定王等三人比軟莖還有演技
11/26 10:36, 16F

11/26 10:48, , 17F
樓上 但王報的是十月圍城 阮報的是艋舺 評審所要做的 是由
11/26 10:48, 17F

11/26 10:49, , 18F
他們在電影裡的演出給予評價 而不是像觀眾一樣 用對這人的
11/26 10:49, 18F

11/26 10:49, , 19F
演技印象給分
11/26 10:49, 19F

11/26 10:51, , 20F
也因為這樣,阮經天才會被質疑,只有接下來的演出讓觀眾認
11/26 10:51, 20F

11/26 10:52, , 21F
同才行,不然這獎反而是害他,讓他有了演技的包袱,畢竟年輕
11/26 10:52, 21F

11/26 10:54, , 22F
當然金馬還有很多改進空間 但如果連金馬都不夠公正 那大概
11/26 10:54, 22F

11/26 10:55, , 23F
兩岸三地沒有一個獎可以滿足這些大導了
11/26 10:55, 23F

11/26 11:22, , 24F
沒有看過入圍作品,憑印象就質疑,那這種質疑就不必理會
11/26 11:22, 24F

11/26 11:29, , 25F
陳樂融對評審A的想法絕對不會是憑空臆測 原因很簡單
11/26 11:29, 25F

11/26 11:31, , 26F
金馬是評審會議制的 不是好萊塢打分數制的
11/26 11:31, 26F

11/26 11:32, , 27F
或許就是開會時評審A曾對該獎項有過諸多發言 陳才這樣說
11/26 11:32, 27F

11/26 11:37, , 28F
況且陳樂融並不是不尊重評審A另有自己喜歡的人選
11/26 11:37, 28F

11/26 11:38, , 29F
而是認為 評審A既然接下評審這工作 應該就要尊重金馬的
11/26 11:38, 29F

11/26 11:38, , 30F
遊戲規則 如果不能接受金馬評審規則 那一開始就別接評審
11/26 11:38, 30F

11/26 11:41, , 31F
「我願意接受投票表決」 這才是陳樂融此文重點
11/26 11:41, 31F

11/26 12:07, , 32F
參與評審們全程的討論過程 自然是有什麼舉措 才會讓樂融
11/26 12:07, 32F

11/26 12:09, , 33F
對於典禮上A評審的反應有所想法 並不是光憑猜測
11/26 12:09, 33F

11/26 12:12, , 34F
他的為文依據絶對比一樓的輕率質疑來的慎重吧 因為你也不
11/26 12:12, 34F

11/26 12:13, , 35F
知道他是憑的什麼所以有這番推斷(因為他沒有明講..)
11/26 12:13, 35F

11/26 12:25, , 36F
評審A會不會太誇張? 可以意外 但也不需要這樣吧~
11/26 12:25, 36F

11/26 12:31, , 37F
評審A肯定是被阮經天氣哭了
11/26 12:31, 37F

11/26 20:58, , 38F
還滿認同陳樂融這幾篇,遊戲規則是這樣,但得獎的、落馬的
11/26 20:58, 38F

11/26 20:59, , 39F
都從自己的角度鑽牛角尖解讀,而外面看熱鬧的要說要罵反正
11/26 20:59, 39F

11/26 21:01, , 40F
不必負責任,而陳樂融從評委角度出發來檢討分析,看起來
11/26 21:01, 40F

11/26 21:01, , 41F
是還滿中肯的啦
11/26 21:01, 41F

11/26 21:02, , 42F
或者簡單說,就是不能接受「遊戲規則」、「多數決」的人
11/26 21:02, 42F

11/26 21:04, , 43F
(包括評委A、沒得獎的人、觀眾)會有意見哪,但民主不就
11/26 21:04, 43F

11/26 21:05, , 44F
是這樣嗎?要玩就接受,不爽不要玩 :p
11/26 21:05, 44F

11/26 21:20, , 45F
不滿結果痛哭也沒啥好奇怪的 合理的表達情緒也是民主國家
11/26 21:20, 45F

11/26 21:21, , 46F
意見自由的一種 至於說不是臆測的 仔細看一下那一段文章
11/26 21:21, 46F

11/26 21:22, , 47F
對A的行為用了多少問號吧 顯然他也不是那麼確定
11/26 21:22, 47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97.247 ※ 編輯: book8685 來自: 59.112.197.247 (11/28 11:53)
文章代碼(AID): #1CyT6px2 (Golden-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