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金馬獎主席侯孝賢:大陸將成華語電影的꘠…

看板Golden-Award作者 (vivi)時間14年前 (2009/12/01 18:01), 編輯推噓7(7016)
留言23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9-11-30 09:59       第46屆臺灣金馬獎誕下其史上第一個“雙黃影帝”,戴立忍導演的《不能沒有你》拿 下最重要的兩個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這些都說明了本屆金馬獎是一場扶持臺 灣電影、靠近大陸電影的大戲。《不能沒有你》獲此肯定,看過電影的人也許會想,金馬 獎的審美不過如此。不過,看出門道的人士則看出了名堂:每個獎項裏似乎都隱藏了潛臺 詞。 大陸片豐收 潛臺詞:大陸電影市場潛力巨大 金馬獎主席解讀——臺灣導演要研究大陸觀眾口味 縱觀金馬獎獎項,在為臺灣電影保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個重頭獎項後, 其他獎項的分配,包括黃渤“稱帝”、李冰冰“稱後”,及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男 配、新人獎,甚至原創音樂,都毫不吝嗇地頒給了大陸電影。這都證實了侯孝賢之前接受 記者採訪的那句話——大陸電影是華語片中心。 既然大陸電影是華語片中心,金馬獎靠近大陸電影順應潮流理所應當。這一方面,臺 灣電影人朱延平走得最快,《大灌籃》後,其《刺陵》也將在近日上映。不過侯孝賢說, 對大陸電影市場及觀眾的口味有必要好好研究,不能刻意迎合。怎麼去抓住大陸觀眾的心 ,現在香港的導演快要摸到了,但臺灣的導演還不行。大陸和臺灣盡管同文同種,但生活 的具體環境還是有差異,要掌握一些微妙的人際關係,需要在大陸呆上很長一段時間。所 以臺灣導演要拍和大陸導演一樣的東西,是競爭不過的,但差異反而會帶給人新鮮感。臺 灣年輕一代導演應當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如何打開大陸電影市場。 侯孝賢說,希望自己擔任金馬獎主席的這幾年中,利用自己的影響,建立一個健康循 環的電影平臺,“華語電影中,大陸電影扮演的將是好萊塢式的角色,會將各地優秀的電 影人都吸引到那裏拍片。”大陸電影市場對臺灣電影人的吸引不可避免,大陸電影市場潛 力巨大,拍攝題材也多,只是角度還比較保守,亟待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模式,“我的下一 部電影《聶隱娘》就是與大陸合作的,希望能借機探索一下兩岸合作的新模式。” 臺灣片領銜 大獎潛臺詞:臺灣“文藝”不能丟 金馬獎主席解讀——臺灣可嘗試實驗性質的影片 陜西影人趙安此次的金馬行,臺灣電影人的謙卑儒雅令他印象深刻,也許正是這樣, 才延續了臺灣電影也“很文藝”的傳統。去年的一部《海角七號》令臺灣電影走向復蘇。 今年“金馬”在頒獎前,《不能沒有你》導演戴立忍就曾告訴記者,最希望獲得的獎項就 是“最佳影片”或“最佳導演”,因為這兩個獎項可以給整個臺灣電影工業帶來鼓勵。 影評人石磊表示,千萬不要以為金馬獎的審美只是《不能沒有你》的水平,其實這是 給臺灣電影藝術探索上的鼓勵。而對于金馬獎鼓勵臺灣影人繼續堅持藝術電影,侯孝賢這 樣認為,“電影票房非常重要,但內容也很重要。同是中華文化,臺灣的發展又有特殊性 ,我認為相對于大陸是華人世界的中心,臺灣則是邊緣。邊緣也是優勢,相對于中心,他 可以有很多抒情言志的東西,臺灣電影應該在這方面發揮。”侯孝賢說,華語電影要走向 世界首先就要做好自己,華語電影做好了自己的特色自然就是世界的,而不應該刻意模倣 別人。電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世界電影界要看的也是你獨特的東西。中國電影應該以 華語進入世界。華語導演還是應該拍華語片,用母語打入國際市場。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侯孝賢還說,與大陸合作拍片,臺灣走得慢,“香港影人很早就 意識到要到內地發展,所以不管會面對什麼困難,都會往前衝;而臺灣影人除了一些客觀 原因外,還會顯得縮手縮腳,會想自己是否適應祖國大陸的天氣、工作夥伴等問題,顧慮 很多。臺灣電影將來要在華語電影中扮演什麼角色,一定要想清楚。在合作之前,要分析 各自的優勢。在我看來,臺灣電影角度新,可以嘗試實驗性質的影片。” 港片命中率高 潛臺詞:武俠片警匪片仍有市場 金馬獎主席解讀——要樹立體現華人文化優勢的類型化電影 此次金馬獎提名港片雖然僅佔7個席位,但命中率卻相當高,《音樂人生》連中三元 大獎,張家輝憑《證人》稱帝,《葉問》獲最佳動作設計獎。《證人》是警匪片,《葉問 》是武俠片,侯孝賢稱:香港電影的優勢就在于有相對良好的市場機制,港片應立足商業 化和產量。要建立華語電影的強勢區域,一是數量上要足夠,一年有100至200部的電影產 量,才有機會立足;二是題材上要有體現華人文化優勢的類型化電影。如武俠片和警匪片 ,這是西方無法取代的,《臥虎藏龍》和《無間道》等的成功就說明了這點。 點睛之筆 李冰冰靠何“拼 ”過了周迅? 黃渤與張家輝同享影帝,很多人沒想到,黃渤甚至有點蒙。陳衝之前金馬獎封後,評 審團的評價是“她可以駕馭各種角色”,而今黃渤雖然出頭較晚,但也顯然有駕馭各種角 色的實力了。影評人畢成功說,《鬥牛》完全是黃渤的獨角戲,《無人區》還沒上映,之 前他留給大家的印象就是《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裏的喜劇角色,但《鬥牛》就 給人截然不同的反差,他獲得影帝當之無愧。 李冰冰獲得影後,還是激起了很大的爭議,很多喜歡周迅的人說,“如果我是評委, 我更願意把這一票投給周迅。”但畢成功覺得,這一票投給李冰冰是正確的。比較來看, 周迅現在的演技到了一個瓶頸期,大家非常熟悉她表演的套路,她也曾經想通過《李米的 猜想》來試圖突破,但效果並不是太明顯。而李冰冰呢,處于演技成長期,就像“開光了 ”一樣,《風聲》中李冰冰“放一些”的演技,比周迅“收一些”的演技更具有吸引力。 點擊佳片 《不能沒有你》講的啥故事? 兩年前,臺灣電影連續滑坡,令金馬獎也失去關注度。近年金馬獎親近大陸影片,加 上臺灣本土偶有佳作,讓金馬獎又逐漸煥發光亮。《不能沒有你》獲獎,說明今年金馬堅 持了以小制勝、文藝氣息濃厚的特點。《不能沒有你》講述了一個在港邊討生活的男子, 為了讓親生但不“合法”的7歲女兒上學,屢次辦理戶口不成,被逼攜女跳橋,最終落得 自己入獄,女兒被送往福利院的悲慘故事。《不能沒有你》票房表現並沒有像《海角七號 》那樣搶眼,導演戴立忍認為:“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跟觀眾之間的連接到底在哪?是不 是多增加一點色彩就可以再好一點,或者是多放一個明星票房可以再好一點,像這些參數 我們都正在尋找。” 來源:華商報 (編輯:吳瀟瑩) http://tinyurl.com/ye6r6y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65.194 ※ 編輯: justvivi 來自: 123.195.165.194 (12/01 18:02)

12/01 18:17, , 1F
不懂什麼叫不能沒有你得獎 金馬的審美也不過如此
12/01 18:17, 1F

12/01 18:22, , 2F
那個別太在意,他是指某些人的主觀想法
12/01 18:22, 2F

12/01 18:23, , 3F
我主要是想轉貼侯導的想法,記者寫的話就別太在意了
12/01 18:23, 3F

12/01 18:29, , 4F
因為你沒看完整句....
12/01 18:29, 4F

12/01 19:12, , 5F
將成華語電影的寶萊塢 比較精確
12/01 19:12, 5F

12/01 19:13, , 6F
基本上 華語電影跟印度電影都是內需自爽
12/01 19:13, 6F

12/01 19:14, , 7F
好萊塢電影是世界通吃
12/01 19:14, 7F

12/01 19:15, , 8F
好萊塢電影工業是悠久深遠 非一朝一夕所能達成
12/01 19:15, 8F

12/01 19:15, , 9F
回四樓我整篇文章都看完了 但找不到理由
12/01 19:15, 9F

12/01 19:17, , 10F
更何況中國創作自由受限 更難拍出世界共鳴的電影
12/01 19:17, 10F

12/01 19:18, , 11F
好萊塢有技術與創造力 中國頂多只能在技術上努力
12/01 19:18, 11F

12/01 20:20, , 12F
那影評人這句的意思是指會有觀眾也許會在主觀上認為
12/01 20:20, 12F

12/01 20:24, , 13F
為什麼"不能"沒有明星也不耍技術卻可以擊敗港陸片,
12/01 20:24, 13F

12/01 20:29, , 14F
是因為評審肯定這樣的文化觀點和風格,是其他砸錢大
12/01 20:29, 14F

12/01 20:30, , 15F
片所看不到的,也就是那句是為會有這樣疑問的觀眾提
12/01 20:30, 15F

12/01 20:31, , 16F
出解釋
12/01 20:31, 16F

12/01 23:34, , 17F
每個人見解不同,但我個人覺得蠻中肯的
12/01 23:34, 17F

12/02 01:25, , 18F
中國記者很愛吃豆腐 侯孝賢會說:祖國??
12/02 01:25, 18F

12/02 15:31, , 19F
中國大陸記者真的很會造謠 誰跟你祖國
12/02 15:31, 19F

08/14 02:16, , 20F
好萊塢有技術與創造力 https://noxiv.com
08/14 02:16, 20F

09/18 13:37, , 21F
不懂什麼叫不能沒有你得 https://daxiv.com
09/18 13:37, 21F

09/18 14:20, , 22F
//daxiv.com
09/18 14:20, 22F

09/18 14:20, , 23F
09/18 14:20, 23F
文章代碼(AID): #1B5EboCP (Golden-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