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鄭文燦談竹竹合併升格直轄市 表態支持

看板Geography作者 (漂向北方)時間2年前 (2021/10/10 07:15), 編輯推噓32(32084)
留言116則, 16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鄭文燦談竹竹合併升格直轄市 表態支持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5797805 2021-10-06 18:03 聯合報 / 記者陳俊智/桃園即時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認為,竹竹合併有其正當性與合理性,除非修法,否則要會面臨人口門檻 困提。新竹縣市人口只有102萬,但依其科學展業園區和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成立科技 首都、升格直轄市,基本上對台灣而言是有價值的。 鄭文燦說,新竹縣市的道路系統、捷運系統、垃圾處理、河川治理和社宅等建設,如果升 格成為直轄市,包括科學園區的開發,都會比較快,「所以我是支持竹竹合併,而且升格 為直轄市。」 「其實這個議題(新竹縣市合併)在過去20年裡,每個卸任的新竹縣市長都提過,上一個 是邱鏡淳縣長,他卸任的時候就主張要竹竹合併,而且要爭取升格。」鄭文燦指出,這一 次議題是新竹市長林智堅先提合併,新竹縣長楊文科加碼提升格,國民黨才又把苗栗拉進 來提竹竹苗合併。 鄭文燦表示,雖然國土規劃、行政區劃可以整體考慮,但是以竹科跟半導體的考慮,新竹 縣市成為第7都並不過分;鄭文燦以桃園有許多科技大廠進駐為例,如果縣市合併加上竹 科,有利於半導體產業發展。 新竹縣市人口總數102萬人,未跨過直轄市125萬門檻,升格恐須修法解套,但修法也會牽 動擁有126萬人的彰化升格與否議題;鄭文燦認為彰化可以另闢議題討論,而討論成熟的 縣市先升格也不為過。 鄭弘儀提到有人認為竹竹合併不能因人設事,林智堅不能參選,追問鄭文燦對此事的看法 ;鄭文燦表示,不管哪個縣市,升格以後就是新的制度開始,以高雄為例,當時的高雄市 長陳菊和高雄縣長楊秋興都可以選,法律上是沒有限制的,「如果竹竹升格以後,規定林 智堅不能參選,這沒道理。因為竹竹合併,楊文科也可以參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4.27.1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eography/M.1633821320.A.6A4.html

10/10 08:11, 2年前 , 1F
新竹跟桃園併直接升級為台灣第二大城
10/10 08:11, 1F

10/10 08:20, 2年前 , 2F
別想了,太子支持的都是「竹竹」合併了,阿堅頂天了也
10/10 08:20, 2F

10/10 08:20, 2年前 , 3F
比不過太子
10/10 08:20, 3F

10/10 09:50, 2年前 , 4F
竹竹合併升格可以先做,彰化升格也能一起來,但是也要
10/10 09:50, 4F

10/10 09:50, 2年前 , 5F
制訂直轄市退場機制,例如直轄市連續幾年人口低於多少
10/10 09:50, 5F

10/10 09:50, 2年前 , 6F
,改制為縣,免得到時出現不到百萬人口的直轄市。
10/10 09:50, 6F

10/10 10:35, 2年前 , 7F
新竹彰化一起升格 就不會有因人設事的問題 另外日本的市
10/10 10:35, 7F

10/10 10:35, 2年前 , 8F
升格後人口跌破門檻也沒有降級 所以不需要什麼退場機制
10/10 10:35, 8F

10/10 11:17, 2年前 , 9F
合併升格新的市長也是2026年才會產生了
10/10 11:17, 9F

10/10 11:23, 2年前 , 10F
為什麼日本沒用降級機制,台灣也就不需要有?
10/10 11:23, 10F

10/10 11:41, 2年前 , 11F
為什麼一定要堅持有降級制度
10/10 11:41, 11F

10/10 11:42, 2年前 , 12F
如果你要一個先進國家沒有,你卻要有的制度方法,你得有一
10/10 11:42, 12F

10/10 11:42, 2年前 , 13F
個強而有力的理由
10/10 11:42, 13F

10/10 12:03, 2年前 , 14F
為什麼要所謂的退場機制?
10/10 12:03, 14F

10/10 12:04, 2年前 , 15F
直轄市人口門檻以前也曾更動過
10/10 12:04, 15F

10/10 12:59, 2年前 , 16F
有退場機制也沒有不好吧,如果某市沒落了,變成小城市,
10/10 12:59, 16F

10/10 13:01, 2年前 , 17F
難道也要維持預算和員額?拿先進國家做標準也要看情況,
10/10 13:01, 17F

10/10 13:01, 2年前 , 18F
美國槍枝合法那台灣也要效法嗎?
10/10 13:01, 18F

10/10 21:51, 2年前 , 19F
桃園可以分成兩個直轄市 朱公燦同意嘛!?
10/10 21:51, 19F

10/11 03:30, 2年前 , 20F
可是日本不會天才到搞到全國都直轄市,一個跟九州一
10/11 03:30, 20F

10/11 03:30, 2年前 , 21F
樣大的島搞出了一島六個直轄市,世界怎麼跟的上我大
10/11 03:30, 21F

10/11 03:30, 2年前 , 22F
歹丸
10/11 03:30, 22F

10/11 03:32, 2年前 , 23F
俄羅斯娃娃的三重直轄市設計,也是全球唯一,當初規
10/11 03:32, 23F

10/11 03:32, 2年前 , 24F
劃的人一定是個天才
10/11 03:32, 24F

10/11 08:26, 2年前 , 25F
「所謂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
10/11 08:26, 25F

10/11 09:35, 2年前 , 26F
可用全國人口比例規範,連續六年達全國人口5%設直轄市
10/11 09:35, 26F

10/11 09:35, 2年前 , 27F
,但連續六年未達全國人口4%恢復置縣,比起常常修訂門
10/11 09:35, 27F

10/11 09:35, 2年前 , 28F
檻,百分比就算未來少子化,各縣市人口皆衰退仍適用。
10/11 09:35, 28F

10/11 09:38, 2年前 , 29F
日本沒有台灣第1級行政區直轄市丶但是全國第1級行政區就
10/11 09:38, 29F

10/11 09:38, 2年前 , 30F
有47個丶而九州島就設了7個比台灣還多了1個喔!
10/11 09:38, 30F

10/11 09:46, 2年前 , 31F
彰化縣4.98%
10/11 09:46, 31F

10/11 18:49, 2年前 , 32F
連續六年達5%設市,連續六年未達4%設縣,門檻各將1%也
10/11 18:49, 32F

10/11 18:49, 2年前 , 33F
可以,但是一旦敲定最好盡量別再去動,先不論因人設事
10/11 18:49, 33F

10/11 18:49, 2年前 , 34F
的陰謀論,法律朝令夕改只是顯得國會議員素質低落。
10/11 18:49, 34F

10/11 18:49, 2年前 , 35F
*各降1%
10/11 18:49, 35F

10/11 18:55, 2年前 , 36F
人口以2350萬計算,2%=47萬,3%=70.5萬,4%=94萬,
10/11 18:55, 36F

10/11 18:55, 2年前 , 37F
5%=117.5萬,如果存直轄市廢省轄市,建議用4%、5%、六
10/11 18:55, 37F

10/11 18:55, 2年前 , 38F
年這組門檻,存省轄市廢直轄市則用2%、4%、六年這組。
10/11 18:55, 38F

10/11 18:57, 2年前 , 39F
難升難降是避免頻繁改制,採六年而非四年或八年,則是
10/11 18:57, 39F
還有 37 則推文
10/13 04:14, 2年前 , 77F
地區 臺南了
10/13 04:14, 77F

10/13 04:16, 2年前 , 78F
也就是臺北縣196幾年代初期就超越彰化縣成為第一大縣了 甚
10/13 04:16, 78F

10/13 04:16, 2年前 , 79F
至是第一大縣市 還要查一下當時的臺北市人口
10/13 04:16, 79F

10/13 04:24, 2年前 , 80F
1960年 臺灣人口1079萬 也就是當時剛破千萬 以網友建議的五
10/13 04:24, 80F

10/13 04:24, 2年前 , 81F
趴就是五十萬 桃園地區恰在達標邊緣 臺北縣地區穩定達標 高
10/13 04:24, 81F

10/13 04:24, 2年前 , 82F
雄 臺南 彰化 臺中等地區也能穩定達標 其他小城市待查可否
10/13 04:24, 82F

10/13 04:24, 2年前 , 83F
達標 如新竹 嘉義地區 估計桃園地區按照標準可在六十末達標
10/13 04:24, 83F

10/13 04:24, 2年前 , 84F
六年五趴
10/13 04:24, 84F

10/13 04:24, 2年前 , 85F
1946年 臺灣人口609萬 此時的五趴是30萬 維基上全臺各地區
10/13 04:24, 85F

10/13 04:24, 2年前 , 86F
沒數據可查
10/13 04:24, 86F

10/13 04:36, 2年前 , 87F
看起來維基上查不到85年以前的嘉義地區人口資料 不過看起來
10/13 04:36, 87F

10/13 04:36, 2年前 , 88F
85年就已經到頂了 約莫80萬左右 可能還輸屏東的頂(最頂時
10/13 04:36, 88F

10/13 04:36, 2年前 , 89F
期的人口未知) 稍查時年臺灣人口為1931萬 以時年資料 約要
10/13 04:36, 89F

10/13 04:36, 2年前 , 90F
百萬人才有五趴 八十萬人只要持續幾年(假設全臺人口穩定
10/13 04:36, 90F

10/13 04:36, 2年前 , 91F
成長的話)就會降級成非直轄市
10/13 04:36, 91F

10/13 04:45, 2年前 , 92F
由上述歷史資料看來 臺南貴為最早發展地區 有人口可見一般
10/13 04:45, 92F

10/13 04:45, 2年前 , 93F
連臺北縣地區都要到戰後才能超越臺南 不過如果是以臺北地
10/13 04:45, 93F

10/13 04:45, 2年前 , 94F
區來說 大概戰前就超越臺南地區了 臺北地區也大蓋就是臺北
10/13 04:45, 94F

10/13 04:45, 2年前 , 95F
縣的兩倍人口
10/13 04:45, 95F

10/13 04:45, 2年前 , 96F
經查確實如此 89萬加82萬等於170萬人 高出戰後的臺南地區一
10/13 04:45, 96F

10/13 04:45, 2年前 , 97F
截 這個人數的領先標志兩地區的此消彼長 全臺拉力重心的變
10/13 04:45, 97F

10/13 04:45, 2年前 , 98F
10/13 04:45, 98F

10/13 04:53, 2年前 , 99F
10/13 04:53, 99F

10/13 04:56, 2年前 , 100F
由這猜測 城區人口是在清治末期被臺北超越臺南 而地區人口
10/13 04:56, 100F

10/13 04:56, 2年前 , 101F
應該是在日治時期超越的 因為臺南縣區老早就達到八十萬
10/13 04:56, 101F

10/13 04:56, 2年前 , 102F
人了吧
10/13 04:56, 102F

10/13 11:26, 2年前 , 103F
修法廢鄉鎮和縣轄市,全改為區,原住民區設內閣制的社
10/13 11:26, 103F

10/13 11:26, 2年前 , 104F
,加上直轄市退場機制就完美,如果廢鄉鎮改區社不成,
10/13 11:26, 104F

10/13 11:26, 2年前 , 105F
那麼退場機制是可以不用,只要有升格的%數門檻就好。
10/13 11:26, 105F

10/13 20:06, 2年前 , 106F
以歷史人數來看 臺南會是最早升直轄市的地區 300萬乘以五趴
10/13 20:06, 106F

10/13 20:06, 2年前 , 107F
等於只要15萬就能升
10/13 20:06, 107F

10/13 20:07, 2年前 , 108F
嘉義屏東則有先升後降的可能性 畢竟是臺灣早期三縣附近 鳳
10/13 20:07, 108F

10/13 20:07, 2年前 , 109F
山諸羅臺灣縣
10/13 20:07, 109F

10/13 20:11, 2年前 , 110F
門檻最高的時期 2350萬乘以五趴 等於118萬 即便門檻最高 彰
10/13 20:11, 110F

10/13 20:11, 2年前 , 111F
化還能升 接下來只要彰化降得比全國慢 就不太可能降下來等
10/13 20:11, 111F

10/13 20:11, 2年前 , 112F
級了
10/13 20:11, 112F

10/13 20:11, 2年前 , 113F
至於新竹地區有可能緩慢達五趴 他看起來還在上升趨勢
10/13 20:11, 113F

10/13 20:15, 2年前 , 114F
現在看起來最有可能降得比全臺慢的地區 基隆地區 臺北地區
10/13 20:15, 114F

10/13 20:15, 2年前 , 115F
桃園地區 新竹地區 臺中地區
10/13 20:15, 115F

10/13 20:15, 2年前 , 116F
跟全國持平 高雄地區 臺南地區 我的推敲大概是這樣
10/13 20:15, 116F
文章代碼(AID): #1XOYA8Qa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