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社子島與港仔嘴

看板Geography作者 (fool)時間9年前 (2014/09/14 07:52), 9年前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社子島的現況是三面分別被淡水河與基隆河圍繞,南隅和大同區相連,看起 來是"半島",其實社子島南邊本來有一條名為"番子溝"的溪流,從舊地圖可知延 平北路跨越番子溝的橋名叫"延平橋";番子溝在1960年代末開始逐漸被填平,今 天只剩下延平北路五段一巷底的南側還可看到短短一段像是小池塘的積水。社子 島本質上就是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形成的舌狀沙洲,這種地形台語稱之為"嘴", 在今天番子溝幾乎全部被填平的情形下,社子島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社子嘴"。 再來講講"港仔嘴",台灣舊地名之中的"港"通常指的是"溪",清領時期的大 科崁溪(大漢溪)與艋舺河(新店溪)匯流處形成前文提到台語稱之為嘴的舌狀沙洲, 可能因此產生了"港仔嘴"這個地名;姑且把大科崁溪與艋舺河匯流處的沙洲稱之 為"港仔嘴沙洲"吧,這片沙洲在清領時期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忠孝橋下,也就是說 當時大科崁溪與艋舺河的匯流點比起現在要偏向下游,現在中興橋與忠孝橋之間 的淡水河中沙洲就是港仔嘴沙洲的殘餘;可別小看港仔嘴沙洲,它可是清領後期 新莊與台北城之間官道的必經之地,以進城方向而言從新莊出發後在今重新橋東 端附近先東行再轉南,在今之中興橋南方一帶渡過大科崁溪,切過港仔嘴沙洲再 渡艋舺河後於艋舺碼頭(今天的貴陽街西端附近)上岸,經過祖師廟前走新起街進 入台北城西門。   總結來說社子島與港仔嘴沙洲的變遷似乎相反,社子島本來是"島",在番子 溝大部分被填平後成了"社子嘴",而港仔嘴沙洲本來是"嘴",在頸部被切斷後成 了"島";也許有人會問,那麼番子溝本來就有嗎?有無可能社子島最初也是嘴, 而番子溝是在之後才形成的?這就有請強人解答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2.72.2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eography/M.1410652367.A.F54.html

09/14 07:57, , 1F
push
09/14 07:57, 1F

09/14 23:42, , 2F
還記得小時候念地裡的時候,他說基隆河有番仔溝幫忙分流
09/14 23:42, 2F

09/14 23:42, , 3F
入淡水河,但是在中山高興建的時後才把它填平的
09/14 23:42, 3F

09/14 23:43, , 4F
所以島的南邊大概就是現在的中山高??是嘛???
09/14 23:43, 4F
※ 編輯: mintap (111.252.81.25), 09/15/2014 00:20:35

09/15 00:38, , 5F
Google map可以看到番仔溝旁有帶狀停車場,大概是加蓋吧
09/15 00:38, 5F

09/15 11:20, , 6F
估計應該日本殖民後就斷了吧!不然鐵路不會繞到板橋去
09/15 11:20, 6F

09/15 12:11, , 7F
台灣堡圖已經有番仔溝了,我還沒看過更早的地圖
09/15 12:11, 7F

09/15 19:06, , 8F
番仔溝直到1960年代中期都還全段暢通
09/15 19:06, 8F

09/15 19:07, , 9F
縱貫鐵路改道板橋跟番仔溝無關
09/15 19:07, 9F

09/16 10:05, , 10F
縱貫線鐵路改道主要是因為迴龍到龜崙嶺一帶(現今萬壽路
09/16 10:05, 10F

09/16 10:06, , 11F
)坡度太陡所以才改到板橋林鶯歌這邊的
09/16 10:06, 11F

09/16 13:58, , 12F
不是因為淡水河跨河橋屢蓋屢斷?
09/16 13:58, 12F

09/16 16:09, , 13F
港仔嘴什麼時候斷的?原因為何?
09/16 16:09, 13F

09/18 20:31, , 14F
避開龜崙嶺的陡坡以及1898年颱風引發洪水沖垮淡水河
09/18 20:31, 14F

09/18 20:32, , 15F
鐵道橋都是縱貫鐵路台北桃仔園路段改道的原因
09/18 20:32, 15F

09/18 20:34, , 16F
港仔嘴在日本時代就斷了,這種沙洲本來就不穩定,變來變去
09/18 20:34, 16F
文章代碼(AID): #1K5DZFzK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