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知識] 《台灣地名辭典》簽名本 ◎吳興文

看板Geography作者 (HAO)時間12年前 (2012/04/26 10:0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三少四壯集-《台灣地名辭典》簽名本 2012-04-26 01:15 中國時報 【吳興文】  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的出版品,彼時已成國際學術機構囑目對象。 地圖上的小地方和小島嶼,便利用到「秒」,比當時官方地圖更準確。  我是牯嶺街舊書攤的末段班,後來遷到光華商場,發現部分書攤 有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的出版品,其中有一家甚至打包成綑,堆在書 架上。彼時由於高中住校,假日回到台北,才有空去逛,尚不知它們 的價值所在,只知封底所列的出版書目,對於當時台灣研究,應該很 有意義。  後來隨著歲月流逝,原來收藏的其中一冊,已於十幾年前捐給嘉 義縣新成立的一所大學。直到去年我撰寫本專欄,為了多寫台灣,才 買下《台灣地名辭典》簽名本。其實它在書店的架上多時,要不是我 有用處,也許到今日還在,人們早已對它沒興趣。  有趣的是,該所創辦人陳正祥,直到目前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怎 麼回事!由此書緣,得悉他在1948年仲夏,從澳洲考察歸國,到上海 告訴母親,受到父親的朋友、台灣熱病研究院院長洪式閭教授影響, 為了研究台灣地理,決定到台大任教。彼時台北南昌路舊書攤很多, 大縮尺的地形圖公開出售,有幾處且秤斤論價,成為下班後必逛之處。 他原本只打算停留三年,結果多停留十幾年,同時成立這個研究所, 奠定學術研究的基礎。 1963年春天,陳正祥應邀到羅馬和倫敦開會,當局原擬阻止他出 境,後因國際嚴重抗議而未果。保安總司令陳大慶不得不請他吃飯, 指出洪式閭教授左傾連累到他。能夠得到情治單位說明,可見陳正祥 受到國際學界的重視。隔年春天離開台北,就任香港中文大學地理學 講座教授。  陳正祥在台灣大學藏書的封底左上角,都貼一張長方形紅色字條: 「此項藏書歸研究所所有,家屬不得視為私產。」先後共印十五萬張, 成為研究團隊的寶藏。學生可以自由使用,不必登記。但到香港以後, 這個辦法行不通,時常丟失,改變管理方式。從1993年起,書本分批 運往歐洲。李約瑟建議他將藏書,和劍橋大學合建一個東亞圖書館。 他已於2003年去世,這批藏書不知還在否?  研究台灣地理,得先讀前人著作,與大縮尺地圖。細看地圖,碰 到一些有趣的地名,其中有些有趣得出奇,有些極富地理學意義,於 是陳正祥開始記錄下來,原來為編寫《中國地名大辭典》。後來毛一 波邀請他為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文獻專刊》,撰寫〈台灣地名之分析〉, 又費了不少時間,再讀一次2.5萬分之一地圖;又因不滿意台灣商務印 書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再版規畫,便於1960年年底,將他在台 灣十四年研究工作的這項副產品整理出版。  陳正祥特別照顧學生。彼時留學生出國乘船,可以攜帶翻印的教 科書。他購買很多,並在扉頁題寫:「某某賢弟惠存」,和一些勉勵 的話,美國海關只好當作私人用書,予以放行。他帶這些禮物上船, 在船艙不斷討論讀書的益處,和做學問的道理,消除學生離鄉背井的 傷心及孤寂,直到鳴鑼開船為止。  該研究所的出版品,彼時已成國際學術機構囑目對象。地圖上的 小地方和小島嶼,便利用到「秒」,比當時官方地圖更準確。卻因此 引起有關單位的注意,所以一開始就限於贈送,寄贈海外主要有關研 究機構和圖書館,交換本身所需的研究資料,此即十五萬冊藏書的由 來。這本簽名本,也是送給他的學生,可見對受贈者的重視,更留下 我對陳正祥的景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bobmuntoa (140.112.4.202), 時間: 04/26/2012 10:05:38 ※ 編輯: bobmuntoa 來自: 140.112.4.202 (04/26 10:06)

04/26 10:18, , 1F
只看過《臺灣地名辭書》...這本內容不知如何
04/26 10:18, 1F

04/26 23:39, , 2F
推薦台灣地誌
04/26 23:39, 2F

04/27 21:57, , 3F
今天去找台灣地誌來看 不過內容和地名沒關係 還是我找錯
04/27 21:57, 3F
文章代碼(AID): #1FcArprG (Ge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