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高圓圓的面孔--六部經典影像回顧

看板Gao00作者 (西西...)時間15年前 (2009/05/18 19:5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正如法國符號學大師羅蘭.巴特對於嘉寶的形容,高圓圓的 面孔也充滿著奇特的魅力,無論是少女還是青衣,都能夠帶出獨 特的韻味,令青春期的男生産生迷惘性審美愉悅,但本身的誘惑 力又經常帶有毀滅性的後果。出生於瑞典的嘉寶,是20世紀上半 葉最奪目的女星,她的面容在許久之後依然屬於電影中會令觀衆 欣喜的時刻。我當然不是説高圓圓能夠有嘉寶的成績,但她也是 當下中國很有特色的女星,內心有力量,臉上有表情。    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導致明星的面孔成為流行文化的最強烈 的符號,現代人活在現代神話之中。羅蘭.巴特説人會在人的影 像中迷失,有如迷藥一般。面孔代表一種血肉的具體呈現,既難 以觸及又難以拋棄。高圓圓和嘉寶一樣,在偶然的機會中演出廣 告,從而進入電影圈。從青澀的《愛情麻辣燙》到《南京!南京 !》,高圓圓合作的導演主要是第六代電影人,鑒於中國電影的 播出平台的多樣化,以《十七歲的單車》最為著名。    高圓圓出道歷程本身就具有傳奇色彩,2000年有一個引起轟 動的廣告,「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嗎?」那個青春、俏皮的「清嘴 」女孩便是高圓圓。 高圓圓真正被大家所熟悉,是從電影《愛情麻辣燙》開始的 。《愛情麻辣燙》是張揚的第一部電影,也是藝瑪公司的第一部 電影,高圓圓在片中出演被人暗戀的純美的女中學生。《愛情麻 辣燙》使大家記住了高圓圓。《聲音》中的朦朧氣場,令觀衆回 味,特別是高圓圓的連衣裙 LOOK,教人如何不想她,更有那悅 耳的聲音:「喜歡啊,真的喜歡啊。」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部 電影早於那個著名的廣告三年。 《開往春天的地鐵》同樣是導演杖一白的處女作,春天的氣 息和幸福的追求,同樣是年輕人渴慕的對象,然而對感情的誠實 未必能夠跨越溝通的難題,電影很小資是中國難得的城市電影。    在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王小帥進來的電影中,高圓圓無疑是 靈感女神的角色。《十七歲的單車》總讓觀衆想起《藍色大門》 ,海峽兩岸的文藝電影,有著對照映射的關係。但是北京和台北 的不同,也許就是高圓圓和桂綸鎂的區別。而《青紅》中的被放 逐者,卻陷在地理和情感的多重迷霧中,直到《左右》的客串才 相對簡單。高圓圓對於王小帥而言:就是殘酷青春和青澀成長。 王小帥喜歡在電影中,回顧自己的青春經驗、體驗和觀察。 無論是《十七歲單車》還是《青紅》,其中十七、十九的兩個女 孩子,都由高圓圓來扮演,看似粗獷的王小帥將自己很多感情投 射到高圓圓身上。對於導演王小帥,高圓圓説自己非常感謝導演 王小帥給了她拍攝《十七歲的單車》機會,等於給了她一次感悟 青春之美的經歷。對於高圓圓,王小帥表示,「大家合作了多次 ,她每次都是最後來救場的人。」《十七歲的單車》更多是未成 年人之間的糾葛,高圓圓實際為男性窺視、思量及爭奪,在精神 上引導他人方向及未必順利的成長,到《青紅》則是王小帥的階 段性總結。    《青紅》講述 1980 年,十九歲的女孩青紅開始了她的初戀 。這是典型的移民家庭,在六十年代中期,隨內遷的工廠,由上 海遷移到貴州,當時這被叫做支援三綫建設。然而改革開放後, 失去了光榮與夢想,上海成為回歸之夢。青紅的父親計劃不惜一 切代價回到上海,然而青紅並不理解父母的願望。她和她的伙伴 生於斯、長於斯,這裏就是她人生中記憶的一切。在青紅心中, 這裏才是她的家園,有童年的樂趣,有真誠的友誼,還有在青春 萌動的心中難以割捨的初戀--小根。 父女之間産生了劇烈的矛盾,青紅被父母絶望的行為所震動 ,開始猶豫在感情與家庭之間。小根不解於青紅突然冷淡的態度 ,而青紅也無法講出家庭正在發生的私密,在愛恨交織情緒亢奮 的狀態下,小根不顧一切的佔有了青紅。 電影平實的敘述了一個關於青春和夢想的故事,父女之間的 夢在一定程度上的錯位使得電影戲劇性和現實感都很強烈。王小 帥講述了錯誤時代導致的後果,父親一代人以宏大的主題來到偏 遠之地,當下一輩人長大以後,回歸上海成為一個敘述母題。父 親以愛的名義,來阻撓破壞女兒的愛情,最後甚至是以愛的名義 去摧毀這種愛情。愛,究竟是什麼?不同性質和層面的愛,有無 可能理解與和解。電影回到王小帥的第二故鄉貴陽,電影中人渴 望回到第一故鄉上海。上海還在夢中,而電影已經結束,回到青 蔥歲月十九,青春有沒有失敗取決於各人的視角不同。這是王小 帥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和看法,關注當下社會裡具體個體的生存狀 態。本片雖然不是王小帥最高水平的電影,但是表現出犀利的個 人風格,高圓圓的演出帶起了故事的嚴酷特徵。   《青紅》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評委會奬,高圓圓憑藉此片更 上一層樓,不僅在電影節上風光無限,在她回到北京之後,筆者 和朋友有機會採訪她。原來她和普通人一樣出門擠公交車,打車 嫌奢侈,平時最愛逛西單、五道口、東四的小攤小店,家裏有的 是清一色的T恤、牛仔褲、平底鞋,連衣裙都是純棉的。她說僅 有的兩雙高跟鞋是拍雜誌時偶爾穿的,項鏈、戒指之類都是平時 用不到的,沒有一件名牌小禮服,明星經常出沒的派對更是難尋 她的蹤跡。在高圓圓眼裏,在戛納舞台就是她人生中的一場舞會 ,穿上高跟鞋,也彷彿是灰姑娘的水晶鞋,「不想踏進水晶鞋, 只是那一瞬間能享受水晶鞋帶來的絢麗和色彩。」風光過後,高 圓圓又開始為處理她的禮服犯愁,「我們家不是有錢的大戶人家 ,家裏實在放不下那樣的禮服,裙襬很大,特別占地,壓在一起 都褶了!」於是劇組幫她策劃拍賣活動,幾套禮服捐出來,賣到 10 萬塊,剛好建一所希望小學。    在成龍主演的《寶貝計劃》中,戲份不多的高圓圓基本完成 了花瓶的任務,她的護士角色是喚醒成龍內心的「善良天使」。 此後,高圓圓在陸川導演的《南京!南京!》中,更以拯救和犧 牲的面孔打動觀衆。 文/雲飛揚 http://news.sina.com 2009年05月10日 21:13 北京新浪網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sinacn/20090510/2113248432.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93.2
文章代碼(AID): #1A4Ksp-q (Gao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