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閒聊] 橫跨Z鋼彈~鋼彈前哨戰的「Z計畫」

看板GUNDAM作者 (none)時間10年前 (2014/02/13 02:11), 編輯推噓15(15010)
留言25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C_Chat 看板 #1I-xa_07 ] 作者: midd (none) 看板: C_Chat 標題: [閒聊] 橫跨Z鋼彈~鋼彈前哨戰的「Z計畫」 時間: Thu Feb 13 02:11:04 2014 http://midd.pixnet.net/blog/post/103299529 圖文但沒多好讀版   「Z計畫」是機動戰士Z鋼彈中,反迪坦茲組織幽谷委託亞那海姆社所開發 的新型可變MS計畫。當時幽谷為了抵抗勢力幾乎遍布整個地球圈的迪坦茲,向 亞那海姆社提出了非常高的機體開發標準,分別是: 1.MS狀態下的機體頭頂高不可超過20公尺 2.變形時間不可超過0.5秒 3.可在宇宙、地球空間均運用自如 4.須在沒有任何追加零件狀況下,亦可單機突入大氣層   亞那海姆社為了完成這個計畫,招集了以過去吉翁軍科技人員為主的團隊, 從宇宙世紀0086年1月開始了這個開發計畫。為了促進開發速度,亞那海姆 社將開發團隊分成兩個小組,一個以新型合金鋼達尼姆合金ε為研究對象,另一 個以可變機構為研究主體,分別開發ε鋼彈與δ鋼彈   隨著格里普斯戰役爆發,幽谷與迪坦茲正式對立,亞那海姆一邊分別供給此 兩個敵對陣營尼蒙&馬拉賽,另一方面加緊研發Z計畫,進而在0087年上旬 ,開發出亞那海姆社第一台可變MS(TMS)梅塔斯。   梅塔斯以機體能力來說乏善可陳,運動性不高、火力不足,但由於變形機構 簡單,也沒用上太多尖端科技,令梅塔斯本身造價相對其他機體而言便宜、有著 良好生產性。也因為這個原因,讓梅塔斯後來獲得重視,不過這是後話,暫且不 提。   再接再厲的亞那海姆社,這次綜合開發ε鋼彈&δ鋼彈 的經驗,以鋼達尼姆合金&δ鋼彈變形機構,成功開發出 原型Z鋼彈(MSZ-006X)。至此Z計畫總算稍現 曙光。   亞那海姆社完成了原型Z鋼彈後,為了達成委託主幽谷的要求,他們繼續試 著將美塔斯的變形機構引入原型Z鋼彈繼續開發。此時正好發生幽谷搶奪迪坦茲 試作MS鋼彈MK-2的「鋼彈MK-2搶奪事件」,亞那海姆社也因此從集聯 邦軍一年戰爭以來開發技術大成的鋼彈MK-2身上,獲得創時代的優異技術可 動骨架。 (註:事實上可動框架是永野護參加Z鋼彈機體設計時,把他在重戰機艾爾鋼裡    的設定直接搬來用。永野護參加Z剛彈MS設計時,由於設計出來的造型    不被接受,在製為模型的變型結構,也有著模型技術無法克服的問題,於    是當時製作單位緊急將永野護換下,調回以大河原邦男為首的設計團隊取    代永野護。之後永野護仍然參加了Z剛彈作品中丘貝雷與漢布拉比的設計    。)   獲得可動骨架技術的亞那海姆社,在成功解決結構耐久度問題後,參考卡繆 .維登的建議,引入飛行裝甲概念,進一步完善變形機構&大氣層突入機能,終 於完成了劃時代的傑作機、同時具備輕裝甲、高機動的可變形MS「Z鋼彈」。 註:Z鋼彈作品中替卡繆.維登配音的配音員,和夜勤病棟作品中替男主角配音   的配音員皆為飛田展男先生。加上卡繆.維登從Z鋼彈劇情最後的精神崩潰   回復過來後,據說他成為一名醫生,因此日本私下盛行卡繆.維登=比良坂   龍二的惡搞玩笑。   Z鋼彈身為格里普斯戰役中幽谷的旗標機,在卡繆.維登這名新人類少年的 駕駛下,創下巨大戰果,並且本機倖存至格里普斯戰役終結後,繼續參加了第一 次新吉翁抗爭,在幽谷駕駛員露.路卡的駕駛下,創下擊墜新吉翁巨大MS曼莎 女皇的戰果。    開發出量產型Z鋼彈(MSZ-007)。但不具備變 形機能的量產型Z鋼彈,在戰力的表現上輸給了當時和 其競爭的另一個對手量產型百式改,也因此MSZ-0 07並未獲得量產的承認。   另一方面地球上的獨立軍事組織卡拉巴,著眼於Z鋼彈的高性能,自行開發 了Z plus系列(MSK-006-1),此機型展現出來的能力,令幽谷 &地球連邦軍也青睞有加,並進而採用為正式的高級量產機(MSZ-006) ,生產了一定數量運用,獲得一定成果,並有Z plus繼續開發的數種不同 發展型。   在這之後亞那海姆社也繼續開發了Z鋼彈的正式後繼機體ZⅡ,在採用梅塔 斯變形機構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採用大型光束來福鎗、機體發電機外接 和操作性能向上等等新技術,雖然本機捨棄在大氣層運用的機能,卻在提高生產 性的同時,成功維持了Z鋼彈的高水準性能。   不幸的是在ZⅡ開發之時,財政困難的幽谷下達全力開發高火力、多機能的 ZZ鋼彈,而捨棄了本機的開發計畫。雖然正式紀錄上ZⅡ並沒有生產紀錄,不 過在漫畫「ZZ鋼彈外傳 吉翁的幻陽」之中,亞那海姆社有提供一台ZⅡ給幽 谷進行UC0088年10月的阿克西茲攻略作戰。以本機為中心,幽谷組成了 以梅塔斯&帕布里克突擊艇為主的突擊部隊,並且創下將名駕駛員「黑熊的巴恩 」所駕駛的阿克西茲製機體德萊聖逼入絕境的戰果。   因為這個作戰紀錄,也有人質疑說「ZⅡ開發計畫真的被廢棄了嗎?」的疑 問出現。   這之後的Z計畫,由於地球圈戰亂不停、人口大幅減少,加上一年戰爭以來 、連邦與吉翁的技術成功融合之故,時代的要求開始朝向單機高性能萬能型發展 ,加上格里普斯戰役末期,竟出現性能高於Z鋼彈的阿克西茲邱貝雷&西羅克的 THE O,令感到威脅的幽谷,繼續向亞那海姆社要求可以和上述機體對抗的 更進一步新型機體。也因此亞那海姆社將當時正在開發、卻未達幽谷要求標準的 原型ZZ鋼彈(MSZ-009)開發案放棄,引入RX-78-2的設計概念 ,開始開發高火力、重裝甲的次世代機體。 原型ZZ鋼彈(MSZ-009)   而亞那海姆社在幽谷的要求下,開發出來的新時代機體,就是所謂的ZZ鋼 彈(MSZ-010)。   MSZ-010擁有超高出力美加粒子砲和遍布全身上下的固態燃料火箭引 擎,在火力與運動性上勝過同期開發的MSA-0011。ZZ鋼彈所攜帶的武 器除了可和戰艦主砲匹敵外,在裝甲的表現上也令人刮目相看。雖然不像Z鋼彈 一樣具備大氣層突入能力,但是其不管是在地上、宇宙、木星圈、沙漠、水中等 地型,均能發揮機體性能的高地形適應能力。且在管制系統上導入生化感應系統 的措施,還有不需額外組件的分離.變形系統,令ZZ鋼彈單機就可發揮絕大戰 力。頭頂高也維持和Z鋼彈一樣的19.86m,全高也壓抑在22.11m之下 ,符合幽谷的艦艇規格。   但高性能的背面就是操作難度極高、對駕駛員身體負擔也極大。而對於其作 為單機而言太過剩的火力,也是令不少人對本機批判的原因。   另一方面,編號MSA-0011的機體,其開發理念是以單機達到所謂究 極鋼彈的標準,它不只是將所有機能全裝入一台機體,更想藉由追加零件的方式 ,來摸索以一台MS橫跨眾多特化機能的道路。   此機不僅具備Z鋼彈一擊脫離的運用概念,其直線加速力更是超越Z鋼彈& ZZ鋼彈。裝甲材質使用比現存Z計畫系列機體更高級的綜合鋼達尼姆合金,在 運用概念上,可藉由追加零件的I力場發生裝置,來對抗光束兵器。武器也以長 射程兵器為中心,擁有優異的瞄準性能。   本機擁有自律制御電腦「ALICE」,能以全自動方式控制火器管制系統 ,也搭載了普通人也可使用的有線式全領域攻擊用兵器「Incom」,且每個 組件均有獨立駕駛艙,不需核心戰鬥機即可獨立運用。但在骨架構造上,如果本 機不裝備專用補助組件的話,就不能變形成巡航型態,而裝備補助組件時便不能 分離運用,在柔軟性上有著不少缺點。   且雖說本機的核心區塊可以單獨突入大氣層,卻無法自行減速,需要外力協 助。機體本身也頗為大型,光是頭頂高已高達21.73m,若包含全備的話, 更是達到25.18m之譜。   MSA-0011 的開發過程雖然順遂,且在UC0088年即已製作出 試作機,但仍然沒有趕上格里普斯戰役。之後亞那海姆社又把重心放在開發ZZ 鋼彈之上,使本機在試作機完成後,被閒置經歷單純長久的運用軟體更新開發。 本機完成後總共製作四台,其中一台被運用在鎮壓培曾的教導團叛亂事件,被賦 予S鋼彈的代號,並創下大戰果,可惜在最後失去此機。其他三台試作機內,也 有被配置在地上運用的機體。   而被稱為ZZ鋼彈的MSZ-010,在格里普斯戰役結束後,被配備到遭 遇阿克西茲先遣隊的阿含號部隊之上,且在當下獲得ZZ鋼彈的稱呼,被當時的 幽谷視為最高級戰力運用著,在民間人傑特.亞西達的駕駛下,最終使幽谷獲得 了第一次新吉翁抗爭中的勝利。   雖然上述俗稱S鋼彈與ZZ鋼彈的機體,均為當時那個年代MS大型恐龍化 風潮之下的Z計畫順應潮流產物,但由兩者迥然不同的追求目標可見,當時MS 的開發也瀰漫著混亂不安定的一面。且過於追求高性能,也帶來機體構造極端複 雜化與高生產成本等等問題。在技術人員們看到追求性能的極限後,往後MS的 開發也開始往追求簡單與運用概念明顯化發展。   在此之後Z計畫雖然還有ZZ鋼彈的後繼機&量產機計畫,但兩者皆無疾而 終。S鋼彈雖然也有朝新人類專用機發展的計畫,但詳細情形並不得而知。而隨 著第一次新吉翁抗爭的結束,幽谷和地球連邦軍合併之後,由亞那海姆社主導的 Z計畫,也跟著幽谷繼承地球連邦軍的開發體系而結束。   在這之後的連邦軍,則是重新檢討Z計畫,開發出導入 BACK.WEAPON.SYSTEM(BWS系統)的 Z plus R型(MSZ-006R、RGZ-006) ,並將後繼機里卡茲運用在第二次新吉翁抗爭之中。但由於 BWS系統本身的設計概念就有問題,最終這個系統的機型 並沒有量產化。   而之後以ZⅡ為基礎,和RGM-89傑鋼共用零件規格的里傑爾,則是以 RGM吉姆系列首次以來的可變形機體,被聯邦軍所採用量產。換句話說,也許 里傑爾可謂是Z計畫經歷長達八年的光陰,在性能與造價上,最終得到某種平衡 的成果也說不定。 -- http://midd.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79.22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midd (114.38.79.220), 時間: 02/13/2014 02:11:24

02/13 02:17, , 1F
卡蜜兒...
02/13 02:17, 1F

02/13 12:37, , 2F
壞的真徹底
02/13 12:37, 2F

02/13 19:19, , 3F
有看有推
02/13 19:19, 3F

02/13 20:45, , 4F
好文要推
02/13 20:45, 4F

02/13 21:46, , 5F
好文必推
02/13 21:46, 5F

02/13 22:43, , 6F
送原po西瓜冰
02/13 22:43, 6F

02/14 11:31, , 7F
0.5秒的變型以現在的科技力無法想像阿XD
02/14 11:31, 7F

02/14 23:31, , 8F
02/14 23:31, 8F

02/15 07:46, , 9F
就軍事方面我個人真的蠻喜歡可變形機體
02/15 07:46, 9F

02/15 07:48, , 10F
不過有人有想過若是當時有像脈衝鋼彈的技術,UC系列的
02/15 07:48, 10F

02/15 07:50, , 11F
戰爭會演變成什麼樣子? Z計劃萬歲\(^o^)/
02/15 07:50, 11F

02/15 08:56, , 12F
02/15 08:56, 12F

02/15 20:03, , 13F
有看有推
02/15 20:03, 13F

02/16 00:43, , 14F
脈衝鋼彈的技術,是指合體? 還是換裝? 應該不是PS裝甲吧
02/16 00:43, 14F

02/16 23:05, , 15F
這篇好詳細,還有後續嗎??
02/16 23:05, 15F

02/17 08:35, , 16F
脈衝鋼彈的技術主要集中在於可在戰場中換裝的熱點裝備
02/17 08:35, 16F

02/17 08:36, , 17F
跟不需歸艦就可補給的Deuterium Beam SYSTEM
02/17 08:36, 17F

02/17 08:38, , 18F
不過這兩項技術在UC世界裡沒有太多作用,因為UC機體動
02/17 08:38, 18F

02/17 08:40, , 19F
力爐本身就接近永動,除了推進劑跟彈藥等消耗品外不需
02/17 08:40, 19F

02/17 08:41, , 20F
特別的去補給
02/17 08:41, 20F

02/17 08:45, , 21F
熱點裝備的話,鋼彈MK-II也有G防禦者跟全裝備兩種可裝
02/17 08:45, 21F

02/17 08:46, , 22F
不過要論使用最徹底的還是非F90的26種裝備莫屬
02/17 08:46, 22F

02/17 19:41, , 23F
呃 話說英文不是hard-point嗎...
02/17 19:41, 23F

02/23 13:25, , 24F
脈衝的那種技術~活用得淋漓盡致的是胡說小弟啊
02/23 13:25, 24F

02/24 14:45, , 25F
還是有點不同@@? V鋼量產化後,零件武裝都丟免錢的XDDDD
02/24 14:45, 25F
文章代碼(AID): #1I-xbDcw (GUN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