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GMAT之旅–GMAT舊制650~新制755(PR100)

看板GMAT作者 (台北中二病)時間2周前 (2024/05/15 18:5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2周前最新討論串1/1
非常痛苦以及意外的旅程。 不想看文章的只給你一句話,新制適合邏輯數感好的學生, 如果是GMAT舊制SC差的學生,新制是給你翻身最好的機會,請一定要試試看。 考試成績: 舊制 一戰 640 Q50 V25 AWA4 IR7 (cancelled) 2023/03 A2GMAT 線上課 2023/04-2023/09 二戰 700 Q50 V35 AWA 4 IR7 2023/08 三戰 710 Q49 V38 AWA 4 IR8 2023/09 新制 一戰 675 Q80(PR66) V90(PR100) DI 81(PR90) 2023/11 二戰 755 Q88(PR95) V85(PR96) DI 90(PR100) 2024/05 求學背景 國立台灣大學 財金系 準備時間 2023/12-2024/5 準備材料 A2講義、GWD、PP、OG、KMF、Manhattan、Magoosh 正文開始 一開始只是有懵懂的概念想出國念書, 但因為工作總是給自己一些理由晚點考慮, 直到年終發下來,發現努力不等於收穫後,才毅然決然投入GMAT準備中。 身邊也有些同學考了高分,想說網路上都說GMAT重邏輯, 那我平常求職時考過的邏輯測驗分數都滿高的應該很簡單。 抱著不成熟心態的我就直接買了OG、Manhattan、Magoosh, 照著Manhattan的方式好好準備了一次(2022/12-2023/03), 事前也用模考軟體考過700分,充滿信心的前往考場,馬上被分數打回原形。 看到V25的我直接懷疑人生,明明事前都花了全部的精力去準備Verbal, 但分數卻表示並不是這一回事。 事後諮詢了很多人才決定好好花錢投資在考試上,報名了A2GMAT線上班, 不只是因為當時疫情,更是因為在職準備很需要彈性, 沒辦法保證每次都能抽出時間去上課。 真的開始上課才知道,Manhattan雖然的確整理了一些考點, 但終究不是為了非母語英文環境成長的人所準備。 A2GMAT最強的點應該是出題邏輯整理, 以及幫非母語人士理解英文不同句構情況下造成語意的差異。 即使我上班內容需要大量閱讀外商報告,沉浸在高品質文章環境下, 許多語法差異對非母語人士是極其細微且容易忽略的,A2GMAT幫忙補足了這塊缺口。 分科準備 【Verbal】 掙扎最久,但卻也是收穫最多的 從第一戰的V25到新制曾經考過PR100, 中間其實最大的幫助是A2GMAT提供的SC。 可能有補習的會問說可是新制只有考CR和RC,難道不需要上課嗎? 正好相反,SC雖然不考,但是看懂題目和文章的前提就是要有好的句構理解。 尤其是RC題目有時候可以理解為SC長難句, 將三四個資訊濃縮在一句話當中,如果搞錯了主次,句意會大有不同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新制的線上課,A2仍然有提供SC基礎課程給學生。 CR的難點是邏輯拆解和細心(看清楚文章在問什麼), 把題目拆解成各個必要組成,前提(客觀/主觀)、推導和結論, 搞清楚之後其實CR不難,一步一腳印,會看到顯著的提升的。 RC的難點則是閱讀速度和文字理解,題目通常都會塞很多艱深字彙, 但別浪費時間背單字,除非你打算把各類期刊所有文章都看過並背起來。 GMAT在設計時就是故意選這些一般人不會知道的內容, 著重在測試受試者在遇到未知資訊的時候能否快速拆解出有用資料。 個人的小技巧是看不懂就別懂,把文字用XYZ替代, 檢討時也不用特別去查,除非連詞性都搞錯(形容詞和名詞搞混), 不然看不懂不應該會影響閱讀。 閱讀速度就是只能用量去堆積出來,一個人一天上班要讀多少中文資料, 那你要訓練出一樣的閱讀速度,至少也要有至少一半的訓練強度才能達到閱讀中文的速度 , 但這也是必要技巧,算是為了考TOEFL 和去國外讀書的訓練,百利無一害,練就對了! 【Quant】 (新制) 最容易準備但也最容易忽略的一環 一直覺得數學很簡單,也只把數學當作寫題目寫累了之後拿來休息用的, 但更因為他的簡單,所以更應該用心以對,如果前幾戰數學考到Q51, 其實可能提早些就畢業了也不會一路考到現在。 PS把題目做熟,各種題型都要滾瓜爛熟,如果可以跑回去當國中家教應該會幫助很大。 最後兩戰新制第一次錯了四題Q,第二次還是錯了一題Q, 實際上題目都不難,缺的就是熟練度跟pacing把握。 另外一點就是不要過度依賴考古題,舊制三戰時, 因為考前一天發現換庫,整個心態大受打擊,看每一題都覺得像是殺父仇人, 但實際上就算沒有考古題目都不難,只要好好做掌握Pacing一樣都能夠做好的。 有考古很好,但也要訓練自己到知道沒有考古的時候依然能夠穩穩答題。 【DI】 (新制) DI包含了舊制的DS和IR,DS 一直都是我不太擅長的題目, 舊制二戰時PS 只錯一題,DS總共錯三題。 DS最重要的是不要把他當PS題解,DS不用算出答案,而是搞清楚題目所問的, 並且分析選項是否滿足充分且必要條件, 我的方法是把題目在腦中簡化成X元Y次方程式, 如果是二元一次那就需要兩組等式,如果是三元一次那就需要三組等式, 不要過度糾結於解出答案,而是細讀題目,搞清楚要求。 IR雖然我拿滿分,但這部分我的心得可能沒啥用, 事實上在考試前我就知道IR是我強項,先前找工作時曾經做過幾間公司的線上測驗, 大部分題目的確跟IR很像(表格/圖表/柱狀圖),但是IR 更著重於題目的文字部分, 這次考試印象很深刻的是一題超市題目,先給了一篇類似RC的文章, 說明新研究表明貨架上越多商品,通常會造成客戶無法選擇商品, 最終導致該品類銷售反而下降,但如果客戶已經建立既有的消費習慣的話, 越多的商品則能越能讓客戶找到自己心儀的品牌。 如果把文章略過不看只看表格來答題的話,你會驚訝的發現你直接選錯, 他後面問說為何商品架上的商品越少的時候為何銷售幾乎沒有下跌, 你也會發現根本在任何數字性的資料上會找不到,回頭讀文章才發現前一題選錯。 總結一下IR就是上面所有題目的集大成,但題目難度都會往下調, 一個題組可能包含簡化的CR、RC、PS等, 不要因為網路上找不到IR資訊或是題庫而感到困擾, 只要前幾項準備好IR並沒有那麼困難。 備考心得 主要考GMAT就是為了申請MBA,所以一直都有個deadline在後面追著, 總結一句:寧可早考不要晚考,你一定很驚訝吧,明明考了五戰卻建議大家早點考試, 事實上這五戰當中如果二戰早考的話,後面申請和TOEFL等時間就會更充裕, 雖然網路上都說GMAT不要準備太久,但考的次數跟準備時間至少在我這邊是稍微不同, 實際上我的新制一戰二戰都是只有考前複習兩周就上陣了, 真正搞懂觀念和打好基礎都是在上線上課跟二戰三戰之間完成的, 也感謝當時有好好念懂概念,後面換制之後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壓力之下完成。 一戰心得 : 靠自己不如花錢花在刀口上。 二戰心得 : SC大魔王 其他考科的PR都有拉到70+,唯獨SC PR53,嚴重被SC拖累, 也是在這時去跟A2諮詢,想當然爾被罵了個臭頭, 考試期間一直用自己工作繁忙時間不足當理由,準備強度根本不足, 但事實上你都決定要考試了,為何不孤注一擲? 考高中、考大學的時候有用時間不足來當理由過嗎? 考試苦,但是努力都會顯現在成果上的,不要因為一次考試成績就患得患失, 只要八次機會沒用滿,繼續努力就會有進步。 三戰心得 : 對,當你花了一個月努力換來10分的進步的時候就會很懷疑人生, 但實際上這次會降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Q疏忽了+沒考古心態炸裂, 把握好心態才能把每一分該得的分數拿進手裡。 根據研究發現,當人很想尿尿的時候,注意力和工作記憶會顯著下降, 而且糟糕的程度和酒醉(血液中酒精濃度 0.05%)、疲勞(持續清醒 24 小時)相似, 而在尿尿警報解除後認知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 同樣邏輯也可以套用到考試,當你邊考試邊想說這題好可怕考古沒看過 ,我一定要算對,充滿這些雜念的情況之下,你等於扛著劣勢在考試,雖然很難, 但我自己處理這心態問題的方式就是"大不了花八千再考一次", 如果每次考試都因為心態而影響到結果,那不如先解決心態問題再來解決實力問題, 不然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實力在哪。 這時候的我做了一件錯事,就是一直覺得舊制不適合我,想拖到等新制, 雖然結果上來說的確新制才考到我要的分數,但是MBA準備是不等人的, 後面每個時間有該做的事情,一拖再拖的結果就是後面一切都會被影響到。 這裡的takeaway是不要接受現狀,SC不夠好那就加倍努力寫題解, RC讀不完就多練多看,永遠都有值得進步的地方, 如果替自己找理由事實上就是給了自己台階下,放棄了自己。 新制一戰 : 這裡心得就比較沒料了,事實上考試前也是抱持著能拿高分很好, 沒拿也沒關係的心態上,反而心態正確後Verbal這種資訊量很大的就沒那麼可怕了, 細心讀慢慢讀,即使看不懂甚至做錯也沒關係。 給大家一個數據參考,不要看我Verbal PR100, 但其實我在第九第十題的RC題目都錯Identify Inferred Idea, 但是分項分數依然有PR100,所以不要怕看不懂沒看懂上一題是不是錯的, 新制雖然也會掉庫,但是有三次改正機會, 我PR100那次Verbal改了三題 三題都從錯改對(2CR&1RC),依然沒影響到我的分項PR。 Q這邊也有一點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不要浪費時間驗算, 我為了衝100%的正確率想說題目很簡單都算兩次,於是乎我只有四分鐘檢查了, 請小力罵我,最後是錯了四題,但對於Q來說 一錯就是萬丈深淵,即使檢查時改對一題, 但分項PR66真的很難看(這裡一樣吃了沒考古心態炸裂的虧) 新制二戰 : 這次考試原因則是因為絕望,申請完MBA後拿了四間waitlist, 絕望之下報考GMAT 希望能拿點分數沒想到成果這麼好。 事實上新制一戰後我應該馬上報名二戰的,只是因為手邊事務繁多不敢挑戰, 因為一戰的Q PR66其實很容易改善。 這次準備說來慚愧其實很佛系,主要是複習和熟悉概念, 其實GMAT考試就是這樣,不求刷題和短期記憶,著重的是搞清楚考試在考什麼, A2GMAT做最好的也就是這點,幫你了解考試在考什麼、有什麼樣的技巧跟心法, 最後去學懂的還是你自己,當你學懂之後就算隔了一段時間你再去考試、再去複習, 只要你有融會貫通,就不用擔心時間不足準備不足, 重點是學的當下有沒有認真的了解而不是硬記。 總結 搞懂考試 > 心態 > 考前準備(一兩周) 考完GMAT之後TOEFL的閱讀題根本小菜一碟,輕鬆30分拿滿。 給各位在考試之路上掙扎的同胞們,長痛不如短痛, 認真投資兩個月把課上完觀念搞清楚,後面培養速度跟心態, 一次考試失利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放棄自己放棄嘗試。 感謝在一路上聽我訴苦的人們,沒有你們我可能也放棄嘗試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69.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715770633.A.82E.html

05/15 21:48, 2周前 , 1F
恭喜同學!PR100太強啦!
05/15 21:48, 1F

05/15 23:41, 2周前 , 2F
755我是看了什麼!! 超強!!
05/15 23:41, 2F
文章代碼(AID): #1cH9K9Wk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