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上班族二戰680

看板GMAT作者 (iris)時間5年前 (2019/04/14 17: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考試成績 一戰570 cancel 二戰 680 Q49 V32 AWA:4 IR:4 求學背景 國立大學社科院 IELTS:7.5/學測15級分 準備時間 2018/10-2019/01 約三個月 準備教材OG2019, OV, A2精修班教材, PP, GWD,曼哈頓修辭 前言: 目前上班快兩年, 大概是一年多前萌生出國唸書的念頭, 並想在研究所修讀商管領域 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 在去年七月就買好整套的OG,OV, 原先打算以自修的方式迎戰GMAT, 但寫了幾題OG後就發現 GMAT和英文程度其實沒有什麼相關, 也感到蠻沮喪的, 因為從小到大英文都不差, 卻發現GMAT完全顛覆了過去學習英文的經驗。 平日要上班準備時間非常有限, 最後決定報名交通方便、 集中假日上課的A2上班族衝刺方案。SC: A2的解題每一題都一定有道理, 這同時也是GMAT考試的精髓, 要學習題目背後思考邏輯, 而不是依靠過去學英文的語感。 看到題目時,要能馬上解構句子, 把S+V+O抓出來,快速刪去必錯選項。 補習對我幫助最大的 就是學到分析考點的能力和切入重點的能力, 但最後的結果如何, 下課後自己的努力才是關鍵, 一戰後考了悲慘的分數(V沒寫完), 就下定決心主攻V, 尤其是SC的總結超級重要, 依照A2解題的考點順序、每題的選項為什麼錯, 全部整理在筆記本上, 網路上很多人使用word, 但我個人比較習慣手寫, 我覺得依個人習慣就可~ 我是把OG題目重新總結一遍, 錯題又重寫一遍, 並且把A2的講義拿出來翻過一次又一次, 總結時有遇到的考點就會畫一個星, 久而久之也會發現什麼考點是必考、常考、 甚至一看到題目選項時可以馬上聯想到是A2講義的哪個部分。CR: Kory在第一堂課就介紹了CR的各種題型, 增強、削弱、否定weaken、因果等, 把每種類型的題目及其背後的思考邏輯解說得很清楚, 以前對於CR題就是硬解、硬想, 最後腦子裡各種思路會打結, 但聽過Kory的課後,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XD 一看到題目是馬上分辨題型, 是攻擊原因還是攻擊結果。可以馬上看出混淆選項、無必要的選項。RC: 雖然是閱讀測驗, 但和過往考IELTS的閱讀測驗難度差蠻多的, 句子很長,加上題目領域涉及人文、自然、天文、考古等等, 如果遇到不熟的領域就會覺得頭很痛。 我覺得RC和SC的訓練很有關聯, 把SC學好,在寫RC時才能快速抓到句子核心資訊、 掠過不重要的修飾語。 另外,Kory在課程中不斷強調架構語氣論點, 對我閱讀長文的幫助很大, 抓轉折句和分析作者語氣、大眾觀點, 讓我能夠有效率地把文章結構抓出來, 即使文章內容艱澀還是有辦法解題。 抓結構、訓練邏輯和正確的思路, 我想這也是GMAT考試和商學院學習的重要精神之一。Q: 以OG+講義為主,數學的題目雖然是國中範圍, 但有很多變化題, 加上熟悉英文題目閱讀需要花些時間, 因此多練題目訓練反應和速度很重要, KH的課程依照題型整理了一些規則和原理, 讓人在快速解題時,不只是硬套公式, 而是能夠清楚瞭解背後的邏輯, 正式考試時還是有幾題卡住,一度慌了腳步, 後面有些題目敘述還很長, 但靜下心來閱讀後其實題目都沒有很難, 對台灣學生來說Q真的要冷靜 別被看起來敘述複雜的題幹給騙了。IR, AWA: 這兩科都是以影片課程進行, 把基本概念抓住, 因為沒有計入總分, 相對來說沒有花太多時間在上面 IR主要是熟悉題型, AWA則是背好七宗罪、模板 及用講義上的範例做練習, 自己在腦中想好一套思路和反擊的點, 把論點列出後,Kory有提到要按論點的層次寫, 先寫出自己的想法、 再用讓步句,否定對方可能提出的反駁。結論: 對於上班族來說,準備GMAT真的十分折騰, 下班後還要拖著疲憊的身軀打起精神念書 (平日的唸書時間大概是21:00-1:30), 十分需要意志力和決心。 A2GMAT的課程算是很有效率, 老師們在課堂中不會多說太多溫暖鼓勵的心靈喊話, 而是很直接直白地叫我們要好好努力、 不要浪費現有的資源, 常常有當頭棒喝的感覺XD 各科老師都有其專攻, 但個個思緒清晰、口條清楚, 重點是上課不會讓人想睡覺! 講義也整理的很完整, 上課步調十分緊湊, 每堂課的收獲都是滿滿的, 讓人回家會趕快複習深怕會忘掉那種感覺, 準備GMAT真的一天都不能中斷, 持之以恆才能漸入佳境、抓到自己的pace。 雖然680不是特別高的分數, 但短而紮實的課程 確實讓我的英文學習經驗提升到另一個層次, 我也順利申請上理想的商學院, 感謝A2 GMAT和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64.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555235503.A.A19.html
文章代碼(AID): #1SimAleP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