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4戰720 總結和PACE很重要

看板GMAT作者 (WK413)時間7年前 (2017/06/03 13:2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考試成績 一戰 570 Q51 V16 AWA:4 IR:3 2014/05/20 二戰 690 Q51 V31 AWA:4.5 IR:5 2015/01/15 三戰 CANCEL 2016/02/19 四戰 720 Q49 V37 AWA:4.5 IR:6 2016/12/28 求學背景 中央財金 準備時間 斷斷續續的,最近一次的準備期間是2016.10-2016.12共兩個半月 準備教材 OG、曼哈頓修辭、PP、GWD、A2精修班教材 前言 準備GMAT來來回回有兩年多了, 由於我的在校成績並不理想, 因此我知道為了申請到好的商學院,我就要靠GMAT來幫我提高競爭力。 第一戰: 當時在台中美加上課,那時候對於GMAT完全不清楚, 以為像以前台灣考試一樣貝多芬,只要題目練得夠多就會進步, 然後一戰考試過程還沾沾自喜覺得好像在OG都有出現過類似題目, 應該可以考好,然後成績出來就崩潰了。 第二戰: 偶然知道了A2GMAT,於是我參加了精修班, 每天都把自己關在圖書館裡重複唸講義搭配PP做總結, 正確率從本來的五成進步到七成五,但對於PACE卻是完全沒練, 然後自信滿滿的去考試,雖然成績的確進步很多,但還是沒有破700分。 第三戰: 想說上一次都有690了,雖然過了一年, 不過稍為複習一下應該很快就可以抓回感覺了, 所以這次我PACE和總結都沒做,然後就被GMAT大神懲罰了。 第四戰: 由於已經考了太多次,而且我又計畫今年一定要出國, 所以我這次從一開始就全力準備。 我再次參加了A2精修班,把各個科目複習一次, 感覺和二戰差不多,但不一樣的是這次多了把題目分成兩種狀況練習, 一種是正常時間下的, 另一種是時間壓迫下的狀況要如何推出最有可能的答案。 並將GWD當做是練習PACE的工具,每天一回, 若前面錯太多就檢討PACE哪裡出了問題。 後來實戰時,我前面21題就花了大概50多分鐘了, 後面20題只剩20分鐘左右,很多題目看完沒有想法我C就下去了, 本來想說應該爆掉了,反而進步到720。 證明前面題目真的要好好把握,後面的題目就考驗平常練PACE的能力了。 RC: A2教的邏輯簡圖一定要做! RC最重要的就是架構語氣論點,只要把這三項抓好就沒問題了, 一堆單字句子看不懂沒關係,只要知道他是Main idea 還是supporting idea、 是支持還是反對作者、內容關鍵字這樣就好。 而且一定要抓主要資訊,RC的句子字數神長, 如果全部看完覺得腦袋空白浪費時間, 必須要將主詞動詞抓好,再適時閱讀補充資訊。 SC: 做總結時除了A2講義外,我還有搭配曼哈頓RON的解釋一起進行, 考點原則上會盡量抓,但一些介系詞的那種 如果是A2講義提到的我會背以外,其他的就不會一直糾結, 因為可能會浪費時間查一個兩種用法都可以的點。 看久了就會發現考點都是那些。 SC的PACE也很重要,一開始21題我都會看句意, 確定句意沒有問題我才會選,後面20題句意基本上不會看, 都會直接先從熟悉的考點下去做答。 另外Dustin的GMAT blog也是一個很棒的參考網站, 幫助我熟悉考點以及加強觀念。 CR: 不外乎就是A2提到的橫向總結和縱向總結。 另外我覺得一個部份很重要, 那就是要先看問題確認是SUPPORT還是WEAKEN再下去看文章。 我之前的做法都是會先看文章才看是問SUPPORT還是WEAKEN, 但其實有時候文章看完再看問什麼會導致文章重看一次,浪費時間。 先確認問題方向再閱讀文章可以幫助自己看文章時可以先預測考點是甚麼, 心裡比較有底,有時候甚至選項都還沒看就可以猜到答案了。 數學: 數學的部分雖然也些人覺得簡單, 可是我認為一定要考前每天練習維持手感, 考前每天我一定會練一回GWD的數學維持感覺, 錯的整理一下考前再看過一次,搭配機經就差不多了 AWA和IR AWA我都是考前練兩篇而已, 大概熟悉一下自己的模板配合自己的CR底子大概就可以穩穩4.5分 IR考前都沒練過,大概瞭解題型及可, 因為IR考的內容都會用到RC、CR和數學的內容, 其他科目觀念建立起來IR就不會太差。 另外我IR偏向重質不重量,考試我都只寫8題左右, 可是那8題都要確定正確率。 另外準備過程中也非常感謝dustin的幫忙, 謝謝dustin在我準備過程中一直不厭其煩的回答我的疑問, 也同時幫助我建立起許多觀念, dustin的gmat部落格甚至是我準備過程中點閱最高的網站。 GMAT真的是個很燒腦的考試, 不過好的GMAT分數對於申請真的幫助很大, 希望大家都可以殺G成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240.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496467490.A.D29.html
文章代碼(AID): #1PCaWYqf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