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補習後一戰710 自修遇瓶頸

看板GMAT作者 (加油!)時間7年前 (2016/08/29 17:5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考試成績 自修 N戰 670 Q48 V34 AWA:4.5 IR:8 2014.05.30 補習後一戰 710 Q50 V34 AWA:4 IR:7 2016.05.16 準備時間:2016年三四月速成精修班+過去2014年的自修印象 準備教材:PP、GWD、語法筆記、邏輯筆記、A2培訓班教材 回首GMAT的考試,只覺得之前走了許多冤枉路。自修時期無限撞牆的點,現在看起來都覺 得不再困惑,所以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也在自修中踏入迴圈的人。本來以為670已足夠申 請上想要的學校,無奈還是被刷,沉澱過後決定投身補習,過著邊上班邊補習的日子。考 GMAT過後一段時間,我還是記得GMAT架構和考點,大概以後也很難忘吧。 SC: 自修時期我是拿語法筆記自行歸納考點,但如同A2上課所說,裡面確實有些自相矛盾 的地方。由於在做題同時進行考點歸納,所以歸納完成時題數也練得相當多,再拿GWD做 補充練習。我幾乎沒有寫OG,是因為我覺得OG的考點過於單一,不像真題考點並出,但這 似乎不是應該鼓吹的做法,而且也很少人這樣實驗過。A2的教材已經把考點歸納整理好, 所以如果看補習班教材的話,就可以省下大量自問自答的心力與時間。此外,A2上課中提 到的各種解題法也真是獲益良多,提升答題效率並控制時間。其實我上考場前,並沒有看 完A2的教材,光記得他上課解過的題和說過的要領,就覺得能融會貫通,所以比起回家埋 頭苦寫,上課認真聽似乎比較重要。 CR: 邏輯大概是我最有把握的科目。一開始方向錯誤,不斷寫題目,然後不斷質疑答案並 且認為別的答案明明就更好。A2的教材有整理CR設計考題時的思路,透過歸納整理,可以 讓人迅速抓出邏輯謬誤和選項盲點。平常練習也可以將題目換成日常生活的狀況,來反思 過去先入為主認為正確的答案究竟哪裡有問題。 RC: 是我的最弱項,所以我看機經主要都是看RC,如果被機經的選項困惑,就看討論稿裡 各路人馬對選項的思辨,選一個我認為最合乎邏輯的。A2的RC已經做了題型分類,我有一 半是靠著上課的印象做題的,至少把之前的必錯主旨題提升到可能做對的程度。不知道是 不是我多心,考試時考到的AWA題目主題至少會跟我遇到的一兩篇RC屬同一個領域,於是 我就在一開始考AWA的時候心裡默默多想了一遍有關的機經主題給自己心理準備。 Q: 不得不說,KH的數學真是相見恨晚。我數學自修時從來沒有上過50分,每次寫題目覺 得都會寫,出來分數都很低。KH的講義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題型歸納和差異比較,不需題海 戰術,就能快速作答。自修時我每次都把考場發的本子每頁都寫滿,而且題目還做不完; 上完KH數學後發現,GMAT的數學一半不需要動筆。除此之外,KH的助教時間也很充實,在 幫助解題的過程中,不僅會說明「為什麼要這樣算」,同時還能解惑「為什麼不可以那樣 算」。這樣比較不會自圓其說、鴕鳥心態,否則累積到最後會造成題型混淆,上場時判題 自信也會減少。 IR: A2的講義和PP其實已經足以練習IR,可以把這科視為Q的熱身。大部分都是圖表判斷 ,仔細看題、多做練習即可。有時遇到下拉式選單排序作答的題型,碰巧又趕時間的話, 即使題幹完全略過不看,光看細項題目和圖表本身就能做答。 AWA: A2講義裡其實已經把常用的答題方向整理出來,也提供了一個模板給大家參考擬答 ,還提出了批閱計分的一些規則讓大家注意。光是擬答和批閱規則,幾乎就可以確定至少 能拿4分了。 總結:如果自修考第二次還是沒有滿意的分數,還是乖乖報補習班吧!我補習後覺得收穫 頗豐,無論是數學還是語文,都覺得可以受用一輩子,應用在往後無數大小狀況上。對我 來說,GMAT不只是一場考試,而是翻新邏輯思辯的道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13.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472464392.A.B54.html
文章代碼(AID): #1Nn0O8jK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