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A2GMAT 三戰700 七週培訓班+Dustin/KH JJ

看板GMAT作者 (補T-shirt)時間9年前 (2015/04/18 16:31), 9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代PO) 考試成績: 一戰640 Cancelled 考試日期:2014/10/17 二戰690 Q51 V31 AWA5 IR7 考試日期:2014/12/18 三戰700 Q51 V33 AWA5 IR2 考試日期:2015/4/2 求學背景:政大 金融系 準備時間:2014/7-2015/4 準備教材:A2培訓班、OG、OV、Manhattan SC、Manhattan Foundations of GMAT Verbal 、PP、GWD、Manhattan模擬考、楊鵬長難句、CD 小分隊、閱讀大全 前言:一踏入A2辦公室時,A2就告誡我GMAT不是一步登天的,別懷著不切實際的想法, 以為一兩個月就可以解決,過程除了需要考題的熟悉度還要習慣考試模式。而GMAT 是trial and error的學習,不要一味地模仿他人,應找出最適合自己個性以及習慣 的讀書策略。 透過A2的幫助,找到準備考試的大方向,但是各科準備還是因人而異, 第一次考試倚仗A2培訓班教材,接著就大量練習PP12、GWD、OG、OV的題目,草草考了640,這就是沒有總結的後果,因此,我想要強調總結的重要性!(實際操作可向A2或Dustin約談)一開始沒有很重視總結,覺得總結很抽象,所以CR一戰時常常只有兩招,把極端字眼的選項刪去(any、all、only、never等等)或把有some的字眼刪掉(總結完後發現,"some"在weaken、support、或assumption會證據力不足,但在draw a conclusion卻很有可能是正確答案),考完第一次後,我跟Dustin約談,才知道SC與CR必須要有一套自己的總結。 CR:用Excel,我先進行橫向總結(weaken、support、assumption等等),確認解題步 驟,比如說填空題,先往空格那句往前找是否有轉折字眼,有的話,找explain。接著 進行縱向總結(因果、類比、方案、動態平衡等等),找出CR不同類型的走向,並且也 總結出正確答案傾向寫法,和錯誤答案傾向寫法,比如說,看到題目有plan、proposal ,抓緊目標,此時要在乎的是,方案執行後目標能不能達成,因此weaken的正確走向可 能是self-defeated,像是原本的優點被抹殺,或者方案可以帶來一個好處,但相對的, 另一個好處就會消失(像是政府的政策可能會優惠單一產業,但導致更多其它其他產業虧 錢);錯誤答案走向可能是,這個方案需要花費多少錢、某個人對此方案的想法、過去有 沒有也採用次方案(過去不代表未來)、其他方案也可以達到此目標等等。做完這一套 大約需花兩到三個禮拜的時間,但我覺得有明顯的進步,即使在題目看不大懂的情形下, 加強自己選擇答案的正確率。最後你會發現,CR考的7成大約都是那些,只不過用不同 的故事去包裝。 SC:SC的總結我一開始參考Dustin的收斂表(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WiQRaXbSY
),但後來發現我對考點熟悉度還不夠,因此我建議一定要先將A2的講義讀熟,接著讀Manhattan SC(至少兩次),並且一定要做自己的筆記(用活頁紙,可將A2講義與Manhattan結合)不能看過去畫畫重點而已,筆記的方式我是學習另一位前輩,將紙折成一半,左邊一半抄寫筆記,右邊則是留空等之後題目檢討時將考點分類,將正確答案或錯誤答案依序抄在相對的筆記旁邊,完成筆記後再接著做Dustin的SC收納表,如此可以增加對考點的熟悉度與辨識度,後續再寫題目時,一看到五個選項的差異點,腦子應該往哪個方向思考,比如說,發現一個差異點是某個Ved在一些選項是Modifiers,但在其他選項是Core elements(S或V),那就要去確認句子是不是有run-on或fragments。完成總結後,我發現除了文法都熟悉了以外,句義也是非常重要的!舉例來說,如果不看句義,就會不知道這個分詞的位置是否有盡量靠近到應該修飾的對象;不看句義,也就分不出一個句子的兩個動作,到底應該S V and V兩者邏輯平行,還是應該S V, Ving,將後者變成分詞修飾前面整句,作為延伸說明。文法也許可以將簡單的短題型快速解決,但是到了高分庫時,很有可能兩句文法全對,但句義截然不同。 RC:一定要強化閱讀理解能力與速度!絕對不能想靠著機經苟且偷安,所以我採用了楊鵬長難句(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AKnNdpvsE
)及利用兩個月,跟著Chase Dream上面的閱讀小分隊,每天讀五個段落的文章,每個段落跟GMAT的文章長度差不多,並計時,計時的用意不是只算算自己一分鐘能讀多少字,同時也強迫自己要快速吸收文章大意,RC最終就是要能預測架構和考題(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HWkwSdt9g
),而錯誤錯誤選項設計有三個,包括文章根本沒提到、與文章敘述的事實相反、選項資訊一定是對的,但是答非所問。而RC的檢討絕對要去找出自己「為什麼錯」,不能隨便“Oh, I get it now"就結束。可以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1、 是問題沒看懂嗎? 2、 是選項內容沒有一個字一個字小心讀嗎?(GMAT錯誤選項常設計加了極端字眼或否定字眼,變成相反意思) 3、 是不是選的錯誤答案資訊是對的,但答非所問? 4、 是不是單字不會? 5、 在imply、suggest、infer題,不能選may be true(需要其他的assumption 支持)一定要找must be true的選項(只依據文章內容,能推論出一定正確的) 6、 是不是讀文章時沒抓到考點,而題目問到時沒有回文定位做確認? 後來快考試時,才發現Dustin有教大家怎麼做RC檢討(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FXfXDNRwFk
)大家可以都試試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數學:一戰時,除了跟著培訓班的上課進度,做完那一週對某單元的講義題目外, OG的數學一定要自己算過一遍,接著就算PP1、2題目,到後來沒題目了, 就每天算一篇GWD。二戰和三戰比較專注在Verbal的部分,數學則是在考前一個月 再把PP1、2題目拿出來算,一天40題,建議數學的正確率已達80%的同學才可以比 較晚再重新複習數學,數學正確率低於70%的則至少要在一個月半月以前就要開始複習。 另外。切記KH的提醒,機經出來後,一定要繼續搭配原文題做練習,保持英文語感, 畢竟Q50跟Q51還是差很多的,聽A2說,數學拿滿分總分通常會再加10分上去。 ps.數學機經我都會在考前兩天再把所有題目算一遍,增加記憶,很有幫助。 AWA:以A2提供在USB裡的七宗罪模板為基準,加以修改成為自己的模板,考試時, 先把第一段與最後一段全部打完,並且把二三四段的開頭連接詞打好(First of all、 In addition、Finally),這部分大約會花三分鐘時間,接著馬上看題目, 想出三個邏輯錯誤,再把自己的模板打入,每個邏輯錯誤裡面的舉例則依照題目內容 去做舉例,最後至少剩下五分鐘,去檢查時態有沒有打錯、字有沒有拼錯。 ps.考前15天開始,每天以機經裡有原文的題目來做計時練習。 IR:跟戰友討論結論是,遇到那種很難(像是IR第13~18),如果過了兩分鐘還是不懂, 就很快猜過去,遇到很簡單的看表格或圖形的就一定要答對,我一戰和二戰考前有花一 個禮拜去複習IR50題(每天10題),三戰完全沒碰,結果只考2分!?所以大家考前不 管怎樣,還是把那50題多少看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72.1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429345883.A.30A.html ※ 編輯: britisher (114.43.172.158), 04/18/2015 16:31:47 ※ 編輯: britisher (114.43.172.158), 04/18/2015 16:32:45 ※ 編輯: britisher (114.43.172.158), 04/18/2015 16:41:03 ※ 編輯: britisher (114.43.172.158), 04/18/2015 16:43:57
文章代碼(AID): #1LCXPRCA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