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四戰720 A2培訓班+DustinJJ+KHJJ/精修班

看板GMAT作者 (科科)時間9年前 (2014/11/25 18: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考試成績 一戰: 540 Q43 V22 IR5 AWA5 2014/4/24 二戰: 580 Q43 V27 IR4 AWA4 2014/7/22 三戰: 680 Q49 V33 IR4 AWA5 2014/9/22 四戰: 720 Q50 V38 IR5 AWA5 2014/11/18 求學背景: 成大 管院 準備時間:在職準備 2013.11-12月上課/ 2014.4月開始讀書 斷斷續續約八個月 準備教材: OG13th 、A2培訓班講義、PP1.2.3.、GWD、考GMAT練習題 內文: 去年11月開始上A2精品培訓班課程 每天上課都上的蠻開心的 覺得很充實 可惜回家已累癱 白天還得上班 沒有跟著A2的腳步寫作業、複習上課內容 只有做到上課很認真聽+抄筆記而已 覺得會考那麼多次主要是自己心態問題 分成一二戰、和三四戰兩階段來說 一戰: 因為上課和後來自己寫題目對SC很苦手 其他兩科還OK 定了一個白癡策略:衝高SC ,CR/RC 平常心做就好 準備期間 把培訓班SC1-10的錄音檔全部重聽過一遍 OG只做完SC就去考試 結果考出一個低到不行的分數.. 才意識到由於GMAT是一個作答時間很短的考試 題型又混合出 只要有一題卡住 後面全部都會影響到 只針對某個科目加強是不行的 二戰: 這個階段做了PP1+2 還有把OG剩下的CR/RC做完 按照A2的方式乖乖做PP1+2(SC/CR) 和OG RC總結 但工作有點分身乏術 覺得準備的還不夠 一度想要放棄 被A2 說這樣是不戰而逃… 只好抱著去練習的心態應考 當天來回台北-高雄 剛好遇到颱風 加上悽慘的成績 一度覺得大概會因為GMAT永遠考不過就這樣不出國了… 看成績可以發現一二戰 比V更需要拯救的其實是數學 自己卻一直沒正視這個問題 Q43根本不是台灣人該有的成績! 心裡一直覺得自己數學還OK 做OG覺得太簡單就不想做了 前兩戰也只有考前測PP的時候有算數學 其他念書時間都安排給verbal 培訓班的數學課又沒認真在聽 就是因為這樣輕忽的態度才會兩次都只有43 另外針對總結 一直反覆想: A2分享了那麼多學生乖乖做總結後 考高分的例子 為甚麼自己已經乖乖做了 也定期回診 V還是只有20多分? 我到底跟別人比 少做了甚麼 導致我沒辦法大幅進步? 於是好好整理總結檔 發現自己雖然是做了”總結”這個動作 可是總結完給A2回診後 就沒有再針對自己的錯題徹底檢視、分析自己的弱點 只是做到-檢討錯題為何錯 有”只是為了交差告訴老師:我有做總結阿 我有照你的方法練習阿” 這樣的感覺 還有解題步驟不固定 所以有的時候還是會忽略主動一致這種低級錯誤 發現這些點之後 三四戰就調整過來 三戰: 重新做ㄧ遍OG 從PP1+2 SC/CR的總結裡篩選難題 釐清不夠熟的觀念 Q上考GMAT網站做分章節觀念的題目 考試當天做Q就順手多了 但可惜還跟51有點距離 總分跟700也有一點差距 心想都已經花這麼多時間做 而且都考到只差20分 決定再給自己最後ㄧ次機會 三戰考完就當作沒考過一樣 繼續念書準備四戰 四戰: V部分把三戰時OG的SC錯題難題匯總去分析考點 發現自己在時態 動作先後 修飾關係 的題目比較弱 就又細細咀嚼了一番 好像有稍微體會到所謂的修辭精神XD 然後做了PP3 Q練習幾回GWD和之前PP錯題 不同的是這次準備 每次做題都有計時在時限內做完 當下無法選出正確答案也必須依照能判斷的部分去做決策 選答案 模擬考試的心情 不要因為ㄧ題而糾結毀了整場考試 值得一提的是四戰JJ課程中A2很像魔王一直測試同學許多觀念 然後說如果考前這些觀念還是講不清楚 那就表示沒有真正的理解 只是在背誦 還說要考700+GWD應該只能錯幾題 當下只覺得自己掉入十八層地獄 來不及延期…回家馬上狂翻SC講義腦補一下…反覆思索A2說的”要果決 勇敢做決策 ” 然後帶著哀莫大於心死的想法去考試…結果 雖然數學還是讓我很不甘心… 至少有700+啦! 覺得”勇敢做決策”真的很重要~ SC: A2的培訓班講義把各個考點講得很清楚 已經分到最細的程度 上課的時候會帶我們看正確選項和錯誤選項的差別 只是考點真的切割得很細 所以上課時ㄧ定要很認真聽 在甚麼樣的情況下 甚麼樣的用法相對不好 為甚麼不好 然後自己寫題目檢討時也應該要這樣做 那些情況是標準英文都已經幫你分好 如果只是機械式地背誦考點 沒有五個選項搭配看 去理解用法 解題的時候 就很容易變成靠技巧 看到being having with 就刪 而刪掉正確選項 四次考試準備期間我會時不時翻A2講義 複習觀念 確保不會因為題目做多了 就變成只會挑錯 但說不出為何錯這種情況 CR: 邏輯ㄧ開始我都用直覺去解 二戰開始分題型做 因為我很討厭記公式 自己做題時通常是刪到剩兩個選項選不出來 然後選到錯的 後來三四戰又重拾A2講義 雖然說邏輯在做題時可能時間都不夠讓你套公式 可是公式的存在其實是可以幫助更快判斷題幹跟答案的相關性 對照A2講義的縱向總結觀念 對於比較容易忽略的連結、差異點 是很有幫助的 題目做多了就會發現固定的pattern 並且在發現pattern之後 回頭去看培訓班講義 反而更能夠理解公式到底在寫甚麼 RC: A2培訓班把文章分類型 讓我們配合上課進度去看 熟悉各種不同主題的文章套路 可惜我上培訓班期間沒有每次都跟到進度 做得不夠扎實 自己本身閱讀算OK 所以ㄧ開始也是故我地用自己的方法讀文章 碰到熟悉的領域是沒甚麼問題 可是像歷史 女性 社會運動等不熟悉的領域 或是整篇都在講生物專有名詞的 就會因為看不懂 沒耐心 亂看亂答ㄧ通…開始做總結之後 首先學會開始分析文章架構 進一步分析語氣論點 但是真正讓我可以突破不熟悉的領域 看不懂的文章也能大至上抓到重點的 還是回歸到A2ㄧ開始上課教的方法 提取文章重要資訊 不要只是逐字翻譯 並且搭配DUSTIN說的預測考點 文章看多了以後便知道 哪些字眼出現時 是該注意的地方 而怎樣的細節是可以略看就好的 閱讀沒有甚麼速成法 就是要用對方法大量閱讀 累積一段時間後才會看出成果 Q:三戰後剛好碰到KH第一次開的精修班 KH三次實戰都Q51 就抱著他會考好定有其道理的心態報名了 課程內容針對不同觀念搭配近年JJ、GWD和蒐尋度高的難題講解 過去一直沒有好好針對各種觀念去複習 只有在做題目 KH的精修班剛好補足我容易忽略的觀念 有些題目也可以固定解題方法 才讓算題的pace穩定下來 不會有一題做特別久的情況 機經: 每一戰我都有報名 足以證明機經不等於高分保證班 只是讓自己在考場看到文章不會太shock DUSTIN講解JJ讓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文章架構+預測考點 重點在架構語氣論點 而不在背了多少中文JJ 這四次考試也一次次地讓我更能正確使用JJ讓它成為助力 總結: 一開始沒有乖乖聽老師建議的方式去準備 讓自己前幾個月念書都在撞牆期 浪費時間 不過整體過程是越準備越開心~釐清許多觀念! 有人會擔心是否要買別的補充教材來看 我自己觀念是完全只看A2培訓班講義就已經很夠用了!! 既然都花錢花時間來補習 就好好上課 好好學習老師的方法 不要學個半套(像我的撞牆期) 如果很多人照同一套做法都能夠達成目標 自己卻無法 應該要檢討的是 自己哪裡有不足 使自己無法達成目標 上班族能念書的時間不多 好好規劃讀書計畫 搭配好的教材/對的方法 相信很多人不用像我一樣跟GMAT混這麼久吧… 感謝A2/DUSTIN/KH一路上的指點、有問必答,讀書會成員的互相勉勵、分享消息,以及一起戰鬥的考友們的陪伴 希望憨蠻(台語)考試的我的心得文 可以幫助大家走出撞牆期 攻克GMA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12.10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MAT/M.1416912213.A.F8F.html
文章代碼(AID): #1KT5rL-F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