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三戰690分-心得(代po)

看板GMAT作者時間11年前 (2012/11/30 00:2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GMAT考試成績/應考日期: 一戰 570 (2011/09/22) 二戰 640 (2011/11/04) 三戰 690 (2011/12/20) ●求學背景:東吳企管 ●英文能力敘述:民國94年大學指考78.83分 ●全職考生或在職準備:全職考生 ●準備時間:半年 ●準備教材:OG、PP、GWD、美加講義 ●正文 【為何選美加】 想出國的朋友們大多面臨的第一道難題就是選擇補習班, 當初選擇美X是因為信價比最高, 用最少的資源得到較有深度和廣度的了解GMAT。 再說, 當初報考前, 教我托福寫作的老師, 畢業於柏克萊, 也是X加的學生。 如果還在猶豫的學生, 不要懷疑了, 開頭花太多時間選補習班, 還有多少時間備考。 把時間花在重要的事上吧。 【授課方式】 GMAT老師的教法很傳統,但卻容易懂, 尤其是莫老師。 想要入門, 了解所有SC題型, 上他的課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組上對莫老師的翹課率是零。 老師不斷強調OG的重要, 因為看懂所有選項的官方英文解釋是從入門到中階層度的關鍵。 聰明的人真的佔少數, 有些人一戰700, 有人二戰750, 也有人三戰都搆不到700, 就像我一樣。 2012年10月華爾街日報有篇文章提到MBA的考生變化, 他們發現中國考生變多,日韓變少, 同時也發現某些學生為了特定成績來來回回考了五、六次的學生變多。 受訪者有CBS和Cornell的校方人士, 他們一直強調他們並不會因為你得710而錄取你。 相反的, 如果你是他們要的人, 680也會錄取。 不要被CD影響了, 沒錯, 我們都有理想, 但校方強調他們也很看重應試者工作上的表現。 【一個想法給所有想出國期望改變自己命運的朋友】 在分享備考經驗前, 我非常想跟各位分享一個想法 -- 「Mark之所以有Facebook,因為他是Mark; Larry Page之所以有Google,原因在於他是Larry Page。」 我們並不會因為進入名校而開創了什麼, 你會開創、你會看到商機, 因為你是你。 【念書時間】 接著分享我唸書的時間分配 ※一戰570 20110922 書籍:OG(莫老師SC解釋)、OV、PP 第一次是在課程結束後4周左右, 沒實戰經驗, 也沒模考過, 成績可想而知。 ※二戰640 (Q49V28) 20111104 書籍:OG(官方解釋)、補習班RC教材、OV、GWD、仿真模考(建議從CD下載) 本次最大差別在於RC, 一戰時硬讀全文, 沒有掌握每段間的關係, 也沒有意會到作者態度或學者態度。 透過老師講解RC後, 把自己當老師講給自己聽。 但考試經驗還是太少, 沒有自己的考試節奏, 前10題做太久容易影響情緒。 ※三戰690 (Q49V35)20111220念書時間從08:00~11:00,到家00:00~01:00寫作文 書籍:OG、OV、GWD、仿真模考(建議從CD下載) 第一周:每天50題SC,5~6篇RC,30題CR 第二周:每天50題SC,5~6篇RC,30題CR 第三周:每天50題SC,5~6篇RC,30題CR 第四周:每天早上8點從一份模考開始,上午檢討完,中午吃飯前做SC,下午檢討。 接著做4篇RC,檢討,吃晚餐前做CR,晚上7點檢討CR,8點以模考結束, 回家前檢討完,沒檢討完的明天早上檢討。 晚上到家寫作文,能寫兩篇就兩篇,時間不夠就一篇。 周六、日將本周沒做完的做完,並檢討。 第五周:大致和第四周相同,只是在晚上回家前加入數學機經。 第六周:和第五周相同,熟練數學,尤其是X>XY……這類題型。 三戰的準備主要放在限時模考, 前10題最好花17~18分, 11~20題花18~20分, 21題之後時間還剩40分鐘最理想。 考完後建議各位打開GWD的word檔, 針對RC一提一題做檢討。 記住要是空白的, 不要用他人做過記號的, 否則檢討效果會大打折扣。 【你犧牲了什麼】 每天念書08:00~01:00, 扣除兩餐和交通時間, 剩14小時。 相信我, 如果你不管做對或做錯, 認真檢討每一題, 你應該沒有時間看電視, 更不用說和朋友出去唱個或喝酒。 雖然我沒拿到700, 沒資格說太多, 但你有多想要700, 會完全展露在你的行為上。 努力過的人, 雖然不知道考了某個分數以後會怎樣, 不知道考了700能不能上理想中的學校, 但我們不都是在為不確定的未來在打拚。 因為你是你, 相信自己。 不要再猶豫, 踏出第一步, 之後就輕鬆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108.201

11/30 19:30, , 1F
Thanks for your sharing.It is very useful for me.
11/30 19:30, 1F
文章代碼(AID): #1GjunCdV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