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務] 北管藝人潘玉嬌、劉玉鶯七十風華

看板GIDT作者 (葫蘆提醉一回)時間19年前 (2005/03/20 04:0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R911210XX 看板] 作者: lonlong (閉關去,掰掰。) 看板: Lonlong 標題: [票務] 湊亂彈嬌 時間: Sat Mar 19 02:19:47 2005 這次不看,以後恐怕就看不到了。 折扣恐怕是沒有,可能有人還能拿到贈票。 不過花錢買票的意義恐怕是,還是有人願意掏腰包去看北管的。 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北管戲最早將清代戲曲花雅之爭的面貌帶入台灣, 既唱梆子,也唱皮黃,更唱崑曲。而如今這個崑曲越發紅火的島上, 恐怕也沒幾個人知道,什麼是北管了吧。 (一連用了這個多恐怕,大概是真的很怕老藝人們過世吧) ============================================================== 5/23 19:30 中山堂中正廳 北管藝人潘玉嬌、劉玉鶯七十風華 票價:200 300 500 800 演 出:亂彈嬌北管劇團 演出者:邱火榮、潘玉嬌、劉玉鶯、林永志、謝瓊岐、卓宥采、莊惇惠 曲 目:一、開場鑼鼓 二、吹打樂 三、古路戲《過秦嶺》 四、絲竹樂《四景》 五、西路戲《黃鶴樓》選段 國內北管大師邱火榮,鑑於職業北管戲班凋零殆盡,北管戲不復再現, 身為國內最末一批職業北管藝人又年逾七十,特召集已訓練多年的年輕 後場尖兵,及適值七十的北管藝人潘玉嬌、劉玉鶯再度粉墨登場,讓大 家重溫北管戲餘韻。 全場演出將呈現北管的多種風貌,包括鑼鼓樂、吹打樂、絲竹樂及古路 戲、西路戲。其中古路戲推出《過秦嶺》:西路戲《黃鶴樓》則是劇團 民國七十九年創團之作,十幾年來成為學者課堂上欣賞播放及論文研究 的經典之作,此次再現其中精華,三位七十歲老藝人與新生代合作,將 是一場台灣戲曲盛事。 -- ◢███◣ 我要吃...我要吃... ██ ▃▃▃ ███ ◢██◣ ◥██σ洨罐 pooh ◥██◤ ~洨熊維尼~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61.229.216.6 今天去了台北市傳統藝術季的記者會,三位老人家都到了,現場清唱了一段古 路戲。我趁用餐的間隙去找了劉玉鶯老師,老師已經認不清我是誰了。他透過 厚重的老花眼鏡看著我說:「啊,我現在眼睛好花啊,誰都看不清楚了。」 北管社排《鬧西河》的時候,劉玉鶯老師每週要從中壢上來兩趟,我負責騎機 車接送老師去台北火車站,不分晴雨。路上我得用破爛的閩南語和老師交談, 雖然常常冷場,但還是聽了一些老藝人的故事與觀點,像是他的家世,怎麼被 送給人家當養女,所以兄妹一個姓邱一個姓劉;或是對傳統唱腔的堅持,所以 他老是批評阿春姨唱戲是「背音」..XD;某次老師剛結束一群大學生的口述歷 史採訪,一路上就不停抱怨他對於學生、學者的採訪早已感到不勝其擾,所以 都隨便說說就算了。或許是因為總是我接送她往返車站,排戲非常火爆的劉老 師從沒有對我生過氣。他說自己從小長得可愛,大家都疼她,便不覺得生活苦 。我也就總覺得老師是很可愛的人。 後來再見到老師是在音樂廳樓下的排練場,我剛從表演藝術雜誌社出來,看到 老師坐在一邊喝水,排《刺桐花開》到了一個段落,正在休息。我跑去坐在老 師旁邊問他要演什麼,他搖搖頭說是女主角的媽媽,然後唉聲歎氣的,說他不 要演了啦,台詞都背不住了。然而之後老師不但演了《刺桐花開》,還又演了 鄭榮興的客家戲《喜脈風雲》。 《鬧西河》之後,北管社再也招不到新生,就此歇止。轉眼六年,老師回憶著 台大的教學,一邊說「那已經好久了,也好久都沒有人要再學戲了」。 對於民間藝人的尊敬就是從劉老師身上開始吧。這種「接送國寶級藝人」的經 歷真是叫人一輩子都忘不掉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16.6 ※ 編輯: lonlong 來自: 218.161.57.196 (03/20 03:54) -- ███ ◥◥◥ 有一個女孩叫舔舔 從小生長在愛洨會 還有許多洨朋友 相吸相含又相舔 □︵□ 這裏的人情最溫暖 這裏的人們最和善 好像一個大家庭 大家都愛洨舔舔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轉眼之間已長大 依依不捨說再見 每一個洨孩都勇敢 每一個洨孩都樂觀 自立自強有信心 前途光明又燦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57.196
文章代碼(AID): #12F8L3Zq (GI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