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Chika的GC series(過期的十周年篇)- 2

看板GARNET_CROW作者 (Restless)時間13年前 (2011/03/27 22: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3. GARNET CROW最吸引你的,或是你認為他們最特別的是甚麼? 剛接觸GC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他們主音+結他+鍵盤x2(但沒bass和鼓)的獨特樂團編制, 而主音負責作曲,但鍵琴手(AZUKI七)負責作詞這個配搭也很少見,有些人說這團每個 成員都負責超過一個項目(例如說由利負責主音+作曲等,如此類推),但我會覺得作曲 、作詞、編曲的工作不是大部分樂團本來都會自己負責的嗎?所以與其說每個成員負責多 個項目,我覺得說這是某種角色錯配好像更貼切些(但同意GC是所有成員都很厲害都有獨 立創作能力那種組合XD)。 不過,十年前的我對樂團編制沒這麼敏感,所以GC最初吸引我聽下去的,不是對他們編制 本身的好奇,而是他們編曲獨特的流麗感。當然,後來很快便發現,編曲的這種感覺跟他 們本身的編制息息相關,首先,有兩名鍵盤手,以及作曲的由利本身也擅長鋼琴,可預示 到這團是鍵琴主導的,而兩名鍵盤手的分工(如上次series所說,AZUKI彈正常的琴聲, 古井彈各種電子音色)也令GC的曲編在優美的鍵琴旋律外加入輕柔電子的氛圍,這種音色 及把人帶到異世界似的感覺(「帶到異世界」這概念還是最近一兩年才想到的…),令他 們的音樂有別於一般的pop rock樂團普遍較硬朗的曲風,做出自家風格但亦保留了一般聽 眾也易於接受的流行味。 結他+琴+混音的配搭形成的多元化曲風也是我早期喜歡GC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除了 ballad和pop rock外,電子舞曲(如「wish★」、「もうちょっとサガシテみましょう」 等)、folk(如「pray」)、R&B(如「blue bird」、「Holding you, and swinging」 )、民族樂(如「籟・来・也」)、拉丁(如「Argentina」、「As the Dew」)等元素 也曾在GC的音樂出現,個人認為在早期的c/w可找到最多他們不同風格的嘗試,以前曾覺 得他們c/w的質素一點也不輸給主打,可是後期的c/w卻越趨平庸,翻聽率也從05年的單曲 開始每況愈下… 第三個我喜歡GC的方面是由利的旋律及歌聲,關於這點詳見第2題。 4. 一直都這麼喜歡他們嗎,多年來對他們的看法有沒有改變甚至變心? 事先說明,對於一個花心系Jpop樂迷而言並沒「專一」這個概念,所以也絕不會有「見異 思遷」這回事,所以這題目純粹是個人跟GC這一單位的互動,但也不否認有時遇到其他有 趣的單位會令我以另一個角度理解這認識多年的GC。 一般來說,對一個歌手或樂團的熱情通常是剛成為本命那一刻最強烈,然後大概維持2-3 年左右(如有花痴期的話則通常是一年甚至更短),之後關注度便以exponential形式下 降,熱情減褪的速度視乎一路下來的作品質素而定,情況好的話可一直有著淡淡的老朋友 式關注,糟糕的話可以變成幾乎漠不關心的狀態orz。 GC也不例外,大概2005年開始對他們的熱情有下降的跡象,原因還是很老梗的覺得他們當 時的作品驚喜不及以前多,也沒那麼好聽吧,但要說到動搖GC在我心中本命地位的危機, 好像也有兩次… 第一次大約是2006年初「籟・来・也」發行的時候,初看歌名和tie-up好像期望過這會是 編曲較有民族感的歌曲,但一聽到全曲太GC的編曲實在有點失望,尤其是當時自己也聽了 一點民族風格的日文歌(如ナナムジカ的「くるりくるり」和Rin'的「Sakitama ~幸魂~ 」),於是在歌單文(後來已被分拆回一系列GC聽後感中)寫這首時順道把對他們當時作 品(包括c/w)漸趨平淡的怨念一次過爆發出來… 後來之所以對GC重拾好感,除了因為往 後「夢・花火」等單曲三連發及專輯「THE TWILIGHT VALLEY」水準的確不錯外,「日本 音樂料理店」論壇也是個很重要的原因(關於這點也可見我的Rina (+GIZA) series 2006 年那段),一來這裡眾集了比我想像中多的GC粉絲,二來討論氣氛也不錯,看到各位寫的 感想也讓我開始以其他角度重新認識GC的音樂,發現自己不能再像以往期待他們有搶耳吸 引的作品,反而要慢慢感受歌曲的耐聽性及風格上微妙但不明顯的變化(後來也發現這根 本是不少原創樂團的共性)。此外,料理店香港區版聚及多個GC區的活動,如選出GC十大 殿堂歌曲的七年祭、及關於單曲「世界はまわると言うけれど」及仁和寺live的暢想活動 等,都是讓我重拾對GC熱情的難忘回憶。 說回「籟・来・也」,雖然剛發行時對此曲怨念滿載,但在寫專輯聽後感也提過,重聽多 次後倒覺得這首並非一無是處,由利的演繹和AZUKI的歌詞都是可以一讚的地方,只是旋 律東方民族感不強以及缺乏真民族樂器的單調編曲確是此曲一大缺陷,而這兩點(尤其是 後者)也正是他們音樂一直以來頗明顯的限制,所以「籟・来・也」這首歌在我現在看來 ,雖說不上是很好的作品,但卻是GC首十年作品中頗有趣也有代表性的一首。啊,差點忘 了說,「籟・来・也」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這首歌標誌著我跟某人從料理店文章中互相 點名而開始的一段孽緣……(每次看回當年某篇專輯感想自己對那人過分禮貌的一句「 XXXX君」的稱呼都很想掩面orz) 總括來說,安然度過這一次好感度的起跌後,我開始覺得GC是值得我一直支持下去的樂團 (他們也是第一個令我有這種感覺的單位)。 第二次大約是2008或是09年,大概是由「LOCKS」到「STAY ~夜明けのSoul~」那段 Unknownbeing寫古井弘人編曲問題寫得最多的日子吧,的確跟第一次相隔時間很短,其實 那時對GC歌曲感覺不能說很糟,至少是期望不太大,也不會失望地照聽,只是在寫感想評 論方面感到迷惘。「LOCKS」及「STAY ~夜明けのSoul~」最值得爭議的地方是他們捨棄以 往neo acoustic的把人帶進異世界似的流麗感,以非完整樂團編制(沒有鼓和bass)演繹 band sound,假如閣下對樂團搖滾有一定認識甚至執著的話,應該不難想像以 synthesizer填補鼓和bass的角色,效果和力度一定及不上full band扎實(單調倒不一定 ,不過你看現在一眾喜歡把樂器玩得天花亂墜的J-rock團…)。 我同意這種band sound他們做得不算很好(加上跟初期neo acoustic的對比更甚),那兩 年多聽了樂團後更不能在理性上否定這個事實,但那幾篇聽後感看著總覺得有點不對勁, 例如說GC由出道到現在幾乎全都是用電子鼓,一直也有用電子鼓打出來的rock啊,為甚麼 以前不在意要到現在才罵起來?同樣道理,synthesizer從來都是GC音樂很重要的一部分 ,跟結他、電子琴(為了分開古井和AZUKI的角色,請容許用兩個不同詞語寫keyboard這 回事)完全地支撐著他們的歌曲,有些樂器的音色用了synthesizer也只是樂團編制本身 形成的取向吧,真的很有問題嗎?「LOCKS」和「夢のひとつ」放輕琴聲、少了華麗飄浮 感的band sound化處理到底是編曲者古井的瓶頸還是新嘗試?… 就這樣浮現了種種疑惑,一邊搞不清楚自己對電子鼓和synthesizer看法的定位,一邊有 意無意地順著U某人的思考模式,繼續以歌單形式把聽後感一篇一篇地寫下去,「百年の 孤独」不知不覺間當是很有爭議性的歌曲寫過去了(到後來雖還覺得這首不差,但也不會 是可以當作年間第一名單曲的神作),「STAY ~夜明けのSoul~」那句「平衡了早期較重 鍵琴的飄浮華麗及後期較重結他的沉穩實在的佳作」讚美我在專輯發行不久寫了聽後感後 我也無法肯定這是不是我真實的感受(我看回舊文才發現在Music in Air的歌單文完全逃 避了這點,乾脆只寫了選進歌單的「Stay」… 專輯聽後感倒很不直接地把這問題輕輕帶 過,但那時太忙加上覺得初稿不完整,在料理店po了後一直沒放回Music in Air… 幸運 的是之後也一直覺得這是我的真實看法)。不過也想強調這麼寫不是想抱怨或對U某人那 時的文章看不順眼(不過,那時每次看到ida在後頭的吐糟反駁,也或多或少得到一點新 角度及啟發,也稍為緩和了我對編曲看法某些不確定感XD),只想說以我這種優柔寡斷的 性格寫了這麼多評論,中間也有很多受他人文章影響,甚至拿不定主意的糾結時候(笑) ,現在再看回大家那時的文章,他寫的大部分還是蠻有道理的。 (我這樣說人家壞話po到ptt這種公開場合到底會不會被打死…orz) 至於這次糾結最後怎樣混過去呢… 其實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是否已找到答案了(死),不 過「STAY ~夜明けのSoul~」時期之後的2010年我聽了不少鍵琴聲搶耳的電子搖滾團, synthesizer(或keyboard)電子音效本來就是這種團應有的元素,有些樂器用keyboard 音效而不用supporting樂手也是正常不過的。所以說到synthesizer或真樂器(其實這點 有些像第一次危機「籟・来・也」面對的問題…),除了民族樂、jazz這類有真樂器才能 帶出當中韻味的曲風外(啊,差點忘了還有某些強調自己是orchestra version的…), 其他曲風我多半不會太執著要找其他真樂器作支援來豐富編曲的(舉例說,「日々のほと り」的手風琴聲用keyboard彈出來真的沒太大問題啦…)。 至於電子鼓的問題,本想說近來聽得太多編曲花巧的hard rock,我主觀上不介意間中聽 聽電子鼓就算了,不過寫完以上幾段我終於明白,其實GC這個pseudo band打電子鼓也不 是問題,問題是用電子鼓打band的同時,別忘記你們最大特色是keyboard聲流麗的neo acoustic sound,偶爾玩玩band sound rock但不長期走得太遠我也會接受(其實從最近 幾年,包括「parallel universe」的趨勢來看,我應該不用太擔心這點XD)。 -- ~Music in Air~ http://chika407.ihos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55.40.90
文章代碼(AID): #1DZqlZ_u (GARNET_C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