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分析-毀了規模 保管銀行是元凶

看板Fund作者 (Je T'aime Celine Dion)時間13年前 (2011/07/17 14: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Ref. http://tinyurl.com/624dbu7 新聞分析-毀了規模 保管銀行是元凶 2011-07-17 01:09|工商時報|黃惠聆 過去幾年來投信管理資產規模不增,新基金募集情況不佳,當時投信們都怪主管機關對國 內投信申請新基金募集審核時間太久、審核太嚴,讓投信錯失在對的時間募集新基金;相 反地,對境外基金管理又太鬆,因為境外基金一次就可申請3~5檔境外基金。 後來主管機關也從善如流,開始加速投信新基金募集申請速度,境外基金審查則是一檔一 檔慢慢核。然而境內基金規模還是直直落,顯然主管機關審查基金速度並不是造成國內投 信規模下降的癥結所在。 究竟為什麼國內投信基金留不住錢?根據調查結果,保管銀行兼銷售機構應該是主要原因 每一檔新基金的保管銀行通常都會承諾負責一定銷售額度,而投信選擇基金保管銀行主要 就是看保管銀行募資能力,財管市佔率愈高、愈會募資金的銀行則愈受到投信歡迎。因此 ,有些保管銀行理專為達成銷售業績,最常用的招數有二:1、情商親朋好友幫忙,並承諾 基金閉銷期一到,即可以贖回,有的私底下更保證不會讓客戶虧到錢,為了此一承諾,甚 至要求基金經理人在基金閉鎖期不要買股票或者是少量布局。因此,在新基金閉鎖期一過 ,有的新基金規模立即掉3成。2、利用各種方法讓客戶「舊換新」─即請客戶贖回獲利基 金轉進新基金。尤其有獲利的基金被贖回最多。近期因為新基金多,有些保管銀行還接案 接到手軟,此情況更加明顯。 至於境外基金的銷售就沒有上述問題,境外基金銷售好不好完全看基金績效、只要基金績 效好或者配息率高,常常吸引投資人大筆申購,使得境外基金規模可以穩健成長。 投信界資深人士也表示,除非保管銀行只管保管,不用負責銷售,否則此一結構性問題, 目前恐怕無解;而且當銀行財管勢力愈大愈大時,新基金募得愈多,在整體規模維持的前 提下,舊基金資金也流失得更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7.45.126
文章代碼(AID): #1E8do4P6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