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新興市場的致命弱點 (內含個人觀點)

看板Fund作者 (呵呵呵)時間17年前 (2007/09/15 23:26), 編輯推噓5(504)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華爾街見聞 新興市場的致命弱點 2007年09月13日17:21 新興市場走出今年夏天的金融動蕩陰影後﹐其表現已經超過了歐美市場。對於那些認為新 興市場的基本面要強於以往以及其增長前景要優於成熟市場的投資者來說﹐這無疑又給他 們提供了一個明證。 然而儘管大多數新興市場的基礎都更為穩固﹐但並不是所有市場都擁有健全的經濟體系。 有些市場暴露出的問題使人們想到了過去──在那個時候﹐缺乏經驗的投資者可能會損失 慘重。 這些要特別注意的國家名單上包括入不敷出的土耳其和匈牙利、經濟政策飽受爭議的委內 瑞拉和阿根廷﹐還有出口業規模龐大的墨西哥和以色列──一旦美國經濟增速放緩﹐這兩 個國家很容易遭受打擊。 新興市場通常是指那些收入不高、但在經歷了數十年政府管制後經濟飛速增長的國家。這 些市場今年已給投資者帶來了不菲的回報﹐儘管期間曾出現市場的劇烈波動。以美元計算 ﹐追蹤新興市場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新興市場指數從今年年初到本週二已經上漲了19% ﹐儘管該指數在今年夏天的三週時間內一度大幅下挫了18%。 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追蹤成熟市場(美國和加拿大除外)的指數自今年年初至本週三的漲 幅僅為5.1%﹐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上漲了6.6%。 新興市場如此高的回報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投資者。Emerging Portfolio Fund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以新興市場為主要投資目標的基金今年已吸入了157億美元的現 金﹐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重點投資對象的基金則外流了250億美元。 沒有人預料危機就近在眼前。然而眼下這種動蕩不安的市場環境卻意味著﹐區別對待這些 市場是有好處的。 有些新興市場﹐比如巴西和俄羅斯﹐不僅集聚了大量儲備﹐還減少了海外借款﹐從而大大 加強了其化解市場進一步動蕩的能力。 Schroders駐倫敦的基金經理艾倫‧孔威(Allan Conway)指出﹐如果你感到經濟大規模衰 退和流動性緊縮的風險在上升﹐那麼就應該減少對有可能是受害程度最深的國家的投資。 他表示﹐這也就是他為何在幾週前減少對土耳其投資的原因之一。孔威為Schroders管理 著160億美元的新興市場基金。 上週﹐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將土耳其、保加利亞、拉脫維亞和羅馬尼亞列 為最易受到流動性趨緊以及投資者憂慮情緒上升影響的幾個國家。除土耳其和匈牙利外﹐ 入不敷出的新興市場還包括南非、黎巴嫩以及一些東歐國家。 標普公司董事總經理、上述報告的作者莫里玆‧克瑞默(Moritz Kraemer)談到﹐這可不是 小題大做﹐我們認為風險定價已經出現變化﹐投資者必須提高警覺。 債券業巨頭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表示﹐它正避免在匈牙利、土耳其這樣有旺盛融 資需求的國家或是委內瑞拉、阿根廷這些執行飽受爭議經濟政策的國家開展債券業務。該 公司是Allianz下屬子公司﹐管理著530億美元與新興市場相關的資產。 Pimco新興市場業務負責人之一邁克爾‧戈麥斯(Michael Gomez)指出﹐在流動性充裕、收 益率決定一切的情況下﹐這些市場有著出色的表現。如今﹐他說他在思考一些問題﹕他們 必須多久進入這些市場一次﹖以何種規模﹖將來的市場形勢又會怎樣﹖ 對有些國家來說﹐它們的私營行業也容易受到衝擊﹐因為這些私營行業利用寬鬆的借貸環 境背上了海外債務。 比如﹐T. Rowe Price管理新興市場債券業務的基金經理邁克爾‧柯內留斯(Michael Conelius)指出﹐哈薩克斯坦的銀行業一直在大量舉債。Dealogic的數據顯示﹐僅今年前 六個月﹐該國金融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舉債金額就達到了近70億美元﹐超過了2006年全年的 水平。 更大的問題在於若美國經濟增速大幅減緩﹐它會帶來何種潛在影響。有經濟學家認為﹐本 國消費者以及其他發展中市場的需求將會緩解美國需求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他們指出美國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消費者﹐尤其對拉美和亞洲地 區就更是如此。墨西哥、以色列和哥倫比亞是極其容易受到美國需求下滑影響的幾個市場 ﹐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這些經濟體去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出口品是 銷往美國的。而從目前來看﹐墨西哥面臨的風險最大﹐其85%的出口產品都以美國為目的 地。 瑞士銀行(UBS)近日的一份報告指出﹐美國進口增長放緩將會對部分亞洲市場的經濟增長 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馬來西亞、台灣和泰國。 一些個股也成為了易襲對象。摩根士丹利對上述新興市場基準指數中的20只最大的個股進 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八家公司超過20%的收入都與美國市場有著密切聯繫。這些公司包括 ﹕印度的Infosys Technologies和Reliance Industries、以色列的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和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墨西哥 的Cemex、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以及巴西的Petroleo Brasileiro。 花旗集團(Citigroup)稱﹐巴西的Embraer、秘魯的Southern Copper以及墨西哥的Gruma有 30%以上的銷售收入來自美國。 如果有關美國將拖纍全球經濟增速的擔憂愈演愈烈﹐商品貿易也可能成為又一根經濟軟肋 。智利、秘魯、阿根廷等國對商品貿易十分倚重﹐後者在其出口貿易中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 JP摩根(J.P. Morgan)經濟學家大衛‧漢斯利(David Hensley)說﹐新興市場從全球經濟增 長中獲益匪淺﹔如果人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前景感到悲觀﹐他們會認為市場對商品的需求 也會減少﹐這樣一來﹐商品價格就會下跌。 Joanna Slater 個人觀點: 東歐和拉美持有最高的兩大區塊 巴西和俄羅斯,除了硬性原物料,軟性原物料,替代能源,天然資源,一般能源題材外 債信升等,國家整個體質可說是因此有了巨大的改變 對於一個擁有豐富天然資源政府又努力拼經濟的快速成長經濟國家 本益比又低廉,有什麼理由不投資? 美國的確是過去經濟的領頭羊 但這幾年來經濟榮景帶來的股市大多頭,卻是快速成長的新興國家帶來的 因為新興國家快速崛起.經濟力與消費力大增,加上人口眾多 所以造成一片榮景,而美國經濟衰退是可以預期的,除了主要原因是美國已經是已開發國家 成長趨緩是必然的(就如股市中大型股,要再有快速驚人的成長是相當困難的) 再加上新興市場經濟實力和競爭力慢慢的上升,自然會壓縮到美國的空間, 畢竟世界就是一個大市場, 從前美國是大盤商 大家都看他吃飯 但現在出現了很多的小盤商,慢慢的變中盤商了,自然美國這大盤商會影響到他的收入 因為以前美國產品在新興市場的佔有率,可能被當地成本更低,價格低廉 國產品牌給取代,從這兩點來看美國經濟趨緩是必然的,但隨著美國經濟趨緩可能導致的消 費力減弱的部分,我相信會慢慢的由新興市場中消費力崛起的消費者中慢慢接手, 所以並不至於影響太大,我認為這只是一種"消費力"和"生產力"的轉移 對於新興市場來說,不見得會有太大影響,這就是之前提到的新興市場"先外而內" 賺外國的錢,內需增溫,再賺裡面的錢,依舊看好東歐拉美 亞洲看好泰國 馬來西亞 南韓 新加坡 -- Richie's理財觀點 有別於一般的理財部落格 這裡大部分都是Richie獨特原創的理財觀點, 以特別的角度為您切入,讓您每天都有新的發現,這裡鼓勵並引領您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 以建立成功的理財觀 http://tw.myblog.yahoo.com/richie-ch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175.126

09/15 23:51, , 1F
不知您對於印度市場的看法如何?謝謝。
09/15 23:51, 1F

09/16 00:04, , 2F
你還少推薦了最強的亞洲引擎-中國
09/16 00:04, 2F

09/16 00:21, , 3F
樓上的推中國推真兇
09/16 00:21, 3F

09/16 01:00, , 4F
感謝分享....人家都說個人觀點了 不用要人家推薦吧!
09/16 01:00, 4F

09/16 03:19, , 5F
感謝
09/16 03:19, 5F

09/16 20:05, , 6F
中國我之前有一陣子跌滿低時有推薦現在則不推
09/16 20:05, 6F

09/16 20:06, , 7F
不過基本上我不太推中國,因為我推薦以台灣買的到為主
09/16 20:06, 7F

09/16 20:06, , 8F
印度看法滿久之前有寫在部落格,有興趣可以看看
09/16 20:06, 8F

09/19 18:41, , 9F
大師大師..美國降息了耶
09/19 18:41, 9F
文章代碼(AID): #16w_cMlq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