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保險與投資(四:完)

看板Fund作者 (隔行的比專業還大聲)時間17年前 (2007/05/22 14:57), 編輯推噓6(7112)
留言20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kruskal (happy)》之銘言: : 讓我們做個總結。 : 因為受到政府的嚴格規範, : 每家人壽保險公司的保險商品大同小異。以保險功能而言, : 相對於定期壽險(無條件保證續約)的費用低廉、保障倍數高、簡單明瞭, : 可變動保額與保費的投資型保單「變額萬能壽險」除了複雜難懂外, : 保險效果差,投資報酬率低,實在看不出有何明顯的好處。 保險效果差? 即使是反對投資型保單的人也知道, 同公司投資型保單的壽險跟同公司的『定期壽險』一樣, 效果怎麼會差? 至於投資報酬率低,事實好像也不是如此。 假設你在某保險公司買ABCD四檔基金, 也去銀行買相同的ABCD四檔基金, 同時進入,同時退出, 基金績效表現一樣,『報酬率』不有會差距。 應該是『絕對報酬』數字不同, 因為保險公司扣的費用比銀行多,如此而已。 : 以投資目的來看,不管保險商品如何設計包裝,總是透過保險公司來投資, : 中間多了一個環節,就會多了各種費用、更複雜、限制更多,投資人花更多時間擔 : 心疏忽了什麼而喪失權益,而非花精神在投資上,這些對投資人而言絕非好事, 對於某些人而言, 寧可花時間讓別人去管錢, 也會比自己花時間去投資效率更高。 買基金難道不是如此? 依照原文的邏輯, 對自己的投資有絕對自信的人, 應該直接投資股票就好,也不用買基金。 因為基金經理人愛怎麼買, 你也只能相信他。 甚至如果你連投資股票都擔心這些股票背後的公司亂搞, 那就自己開公司,自己公開發行,自己上市,買自己公司的股票, 這樣是不是更好? ====================== 財務上,把這種問題稱為『代理成本』。 講白話一點就是,只要原本屬於你的權利, 你交給別人去負責, 你本來就會遇到『代理問題』。 你買基金,雖然基金經理人要負責幫你賺錢, 但他也會遇到代理問題。 假使你掌管100億元的基金規模, 卻只給固定薪水100萬年薪,沒有額外分紅, 那你會怎麼做? 很簡單-->『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換句話說,有賺錢就好,賺到了就放假過年。 反正多賺也沒我的份,甚至操盤不恰當還會虧錢,最後連100萬年薪都沒有, 所以乾脆績效有到了就放假。 ========================= 同樣的,假設一個有保險需求的人, 買入了投資型保單, 『理論上』是可以擔心『代理問題』。 比方說,公司會不會其實虧損很多只是沒有講, 經理人打算帶著錢逃亡, 而我所投保的權益受損? 但是為甚麼我們不需要用『紅色警戒』的態度去擔心『代理問題』? 理由在於市場監理機制。 台灣監理機制怎樣不多說了, 但先進國家或許會比台灣更好一些。 買入投資型保單需要擔心什麼權益受損? 怕身故拿不到理賠金?那買同一家公司的定期壽險不也是一樣? 怕公司倒了拿不到帳戶價值?帳戶價值是受信託法保護。 怕基金績效不好?如果去銀行買,同期間同標的,基金報酬率會不同嗎? 如果只關注在『投資』, 本來就不是投資型保單的重點。 如果是關注保障, 那你需要注意的是保險公司是否健全, 財務體質是否良好, 但無論如何,你也只能『相信』蔡家可以把國泰經營好, 否則你可以自己開一家保險公司。 而如果上述這些你都能認同, 那買投資型保單要擔心什麼權益受損? 老調重談, 該擔心的是『業務人員刻意隱瞞成本』, 『刻意引導大眾這就是單純投資』, 這才是需要擔心的。 : 投資應該愈簡單愈好,保險亦然。 : 幾乎所有的投資型保險商品都很複雜,一般人可能搞不懂, : 我也懷疑那些保險業務員真懂這些商品。 : 它把投資跟保險攪和得你濃我濃,真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 根本分不清了。 : 我們有理由合理懷疑保險公司故意把保險商品弄得很複雜,     ^^^^ 什麼『理由』來懷疑保險公司刻意把商品弄複雜? 拋開投資型商品不談, 傳統保險很單純嗎? 人身保險是由精算師所規劃出來的商品, 他需要的參數包括了年齡ˋ性別ˋ職業ˋ興趣ˋ過去病史ˋ家族遺傳等.. 這些東西很單純嗎? 而如果你覺得『定期壽險』太輕易理解, 該商品非常單純, 那加上基金投資何以複雜到你無法想像? 其次,假設保險公司真的把商品弄得很複雜, 對保險公司的好處在哪裡? : 這樣一般人才不會輕易地看出其中陷阱。  ^^^^^^^^^^^^^^^^^^^^^^^^^^^^^^^^^^ 想想看,保險公司會為了不讓你看出陷阱所以設計投資型保單? 文章出處的作者是否有去了解投資型保單的起源是什麼? 『為了』讓普羅大眾看不出陷阱, 『所以』設計複雜的投資型商品。 拿這樣的理由質疑保險公司, 立論似乎過於薄弱。 : 除非要求保險業務員或保險經紀人把所有費用及收益用試算表的方式 : 逐項逐年列出,否則很難一窺全豹並看破其中機關,那只有當冤大頭了。 說得好。 我就遇過一筆一筆費用列出來的業務, 我還幫他介紹不少客戶。 因此,在這裡也可以告訴大家, 買投資型保單之前, 請對方把費用明細逐項列出, 保護自己,同時也考驗該業務是否專業, 這樣可以淘汰很多想騙吃騙喝的不肖業務人員。 : 就如同公司的財務報表一樣,複雜難懂的背後通常是有所隱瞞。 : 看來投資型壽險保單既非好的投資也不十分保險, 是不是好的投資工具,要看個案。 牽涉到之前筆者在本版談的『貨幣時間價值』概念。 假使你完全不懂投資, 你把錢放銀行,考慮通膨之後越存越窮, 但如果交給專業而值得信任的保險公司幫你規劃, 也許長期下來的確會累積一筆錢。 比起定存,保險公司難道不是幫你創造更有效率的貨幣時間價值? 如此一來,投資型保單對該保戶而言就是好的投資工具。 但如果自認為投資功力比較行, 那就自己投資, 一來安心,二來賺錢虧錢更甘願, 絕對是最沒有爭議的方式。 : 除了非常高額且短期的保單有些避開遺產稅的效果外, : 只有靠高明的行銷包裝手法加上無知或不用心思考的大眾才會令其如此當紅。     ^^^^^^^^^^^^^^^^^^ ^^^^^^^^^^^^^^^^^^^^^^ 那個賣東西的公司不靠行銷?不靠包裝? 去買投資型保單的人是『無知或不用心思考』? 寫這篇文章的人過於自負, 看不到讓人欽佩的格局和眼光。 : 即便是利用投資型保單規避遺產稅,國稅局也已經注意到此一漏洞。 : 合法規避高遺產稅應有更好的方式,何況一般民眾根本不用擔心遺產稅的問題。 : 在需要時(例如30~50歲期間)沒有投保無條件保證續約的定期壽險, : 以致於被迫在壞的時機賣出持換取現金(此時波動性就變成風險了)固然失算, : 但把保險當作投資或透過保險投資卻非明智的投資決策。 如果說這麼多就是要講『不要把保險當投資』, 那可就太浪費時間了。 『不肖業務員』才是這個市場上的老鼠屎, 是他們把『正確的教育客戶』,變成『洗腦客戶變得扭曲』。 如果市場上多些心態正確的業務人員, 挨家挨戶拜訪客戶同時,深入群眾,教育正確的理財觀念, 肯定是全民之福。 一味在網路上謾罵攻擊, 不如寫些中肯的分析文章寄給親朋好友, 讓大家用開放的心態去了解保險,了解投資型保單, 讓親朋好友理性判斷自己的需要, 我相信更有助益! =================== 以上 淺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04.132

05/22 15:09, , 1F
這篇才是大推!
05/22 15:09, 1F

05/22 15:44, , 2F
推~
05/22 15:44, 2F

05/22 15:53, , 3F
推!!!
05/22 15:53, 3F

05/22 16:16, , 4F
推!最近看到很多意外事故,意外風險管理真的值得深思...
05/22 16:16, 4F

05/22 17:54, , 5F
其實仔細看投資型保單的說明 他的費用列得很清楚
05/22 17:54, 5F

05/22 17:54, , 6F
糟糕的是不肖的業務員在說明商品的時候都不提這一點
05/22 17:54, 6F

05/22 17:54, , 7F
才會讓很多保戶說 為什麼我的錢被扣了那麼多
05/22 17:54, 7F

05/22 18:57, , 8F
我看S雜誌 他是把投資保單拿來和終身壽險比
05/22 18:57, 8F

05/22 18:59, , 9F
那比起來當然是定期險比終身險還差呀
05/22 18:59, 9F

05/22 19:00, , 10F
真正了解之後應該沒幾個人會去買投資保單吧
05/22 19:00, 10F

05/22 19:01, , 11F
網上也不少人說投資保單好 但我遇過的業務都很差 是否是爛
05/22 19:01, 11F

05/22 19:02, , 12F
業務太多 害大家對他的評價幾乎=詐騙集團
05/22 19:02, 12F

05/22 21:27, , 13F
個人比較喜歡基金歸基金 保險歸保險。這二種我都有買。
05/22 21:27, 13F

05/22 21:28, , 14F
前年我的保險業務員勸我把定期終身險改投資型,我不肯。
05/22 21:28, 14F

05/23 07:07, , 15F
這篇中肯多了...
05/23 07:07, 15F

05/23 08:18, , 16F
我的業務也叫我定期改投資型,賺佣金啊~
05/23 08:18, 16F

05/23 23:24, , 17F
標準業務員的說法.. ="=
05/23 23:24, 17F

05/25 14:15, , 18F
大推 ^^
05/25 14:15, 18F

05/28 17:28, , 19F
投資標的不一樣,目的不一樣,不推也不噓,各有所好,賺績效
05/28 17:28, 19F

05/28 17:31, , 20F
的比賺佣金的會努力一點,業務員是代表。
05/28 17:31, 20F
文章代碼(AID): #16KfHQGK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