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媒] 從歷史看服貿 大國讓利,小國易危

看板FuMouDiscuss作者 (韓國高速鐵路)時間10年前 (2014/04/26 08:4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報╱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 2014.04.26 03:55 am 一四九三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返回歐洲,帶動了歐洲濱海國家揚帆海洋的雄心壯志,突 破過去不敢逾越的海域,為國家擴大版圖,增加稅收;也為個人增加財富。海貿獲利之豐 ,使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小國,成為十六世紀大國。 歐洲的海上英雄,因為國家鼓勵、支持,被稱為航海家、海上貿易家、探險家;但私下都 被人稱為海盜,因為當時的海貿與海盜,是難以分辨,每艘船都有武裝,原則上是從事海 貿,但遇上海盜或天災船難,為了糧食、飲水,只有回歸叢林法則,搶劫其他船隻,弱肉 強食。 海貿充滿不測與風險,但擋不住歐洲人對航海的熱望,他們喊著:「航海勢在必行,生命 無可惋惜。」他們來到東亞航線,發現有很多閩南人哼著:「有好命跳龍門,有好膽行海 輪,兩代行海輪,三代跳龍門。」意謂有錢好命人可以讀書趕考,沒錢有好膽可以跑海, 兩代辛苦夠讓三代讀書。 這些與歐洲航海家同樣追求海上際遇的東方人,卻因明朝與日本政府的鎖國禁海,被稱為 海盜。他們也是,原則從事海貿,不得已才成為海盜。 明代文獻記載,鄭芝龍只要水、不殺人放火,還濟貧,可見一斑。台灣,是當時明朝與日 本走私貿易基地,海盜倭寇巢穴。其實依歐洲航海家看法,應該叫國際貿易中途站,看看 鄭芝龍的身邊,從俄羅斯到斯里蘭卡的保鑣,著各國服裝,展現的是鄭某的威風,更是海 貿的輝煌。 鄭成功抗清十餘年,轉戰大陸東南沿海;來台不久逝世,鄭經又維持與清爭戰局面,龐大 兵餉軍需經費從何而來? 鄭成功靠嚴密商業組織「五商」。分山路五商,收購各地名產輸往廈門,及海路五商,將 東亞大陸物資運銷東北亞和東南亞各國,這不就是今天的「東協加三」嗎?鄭經則以對清 朝的走私貿易,及與英國貿易維持開銷。 葡萄牙等小國能躋身當時世界性大國,鄭氏父子能以台灣一隅對抗滿清,皆因海貿的豐富 盈利。廿一世紀是亞太世紀,亦是海洋世紀,台灣是海洋島國,能不保握這良機,重振台 灣經濟?應積極與各國簽訂自貿協議,大陸是亞太經濟的引擎,兩岸有地緣之便,血緣之 親,應正面思考簽定服貿協議,但也應看看下則歷史。 荀息建議晉獻公,將國寶美璧名駒送給虞國國君,借道伐虢後再滅虞,國寶又回來了。獻 公問虞國之君會上當嗎?荀息說:「寶物在耳目之前,危險在滅虢之後,一般人是想不到 的」。果真如願,滅虢滅虞,寶物回歸。 小國事大國,大國要利,小國易窮;大國讓利,小國易危,這是現實,也是歷史借鏡。所 以兩岸簽訂服貿協議前,先訂定監督條例,有其必要。 老子說:「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意謂,大國只有對小國謙下,才能得到小國的信 任。兩岸不論是否國與國的關係,總是極大對很小的關係,對台灣人的多心與多慮應予理 解,而大陸若真有「兩岸兄弟一家親,全球經濟拚雙贏」的誠意,是否可先簽訂貨貿協議 ?讓台灣能獲海貿實益,建立互信後,再簽服貿協議。 全文網址: 從歷史看服貿 大國讓利,小國易危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8637175.shtml#ixzz2zwrMbvlH Power By udn.com -- │ ▄▃ ▃▄ Give me 5 minutes, h 讓你知道我做了什麼 看報紙 逆風高灰 t ///// \////| 慢跑 x ▎ ╰︶╯ ▊◤ \︾/ 9 ▍ /▃▂▃\ ▏ \|// ▄講 \▇▆▇/ `▼ /╰ 帶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158.2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FuMouDiscuss/M.1398472877.A.58B.htmlKTX5566:轉錄至看板 PublicIssue 04/26 08:41

04/26 10:01, , 1F
黎老大好久不見
04/26 10:01, 1F
文章代碼(AID): #1JMm2jMB (FuMou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