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媒] 苦勞網:反核、林義雄,與信眾們

看板FuMouDiscuss作者 (無限期支持massshame)時間10年前 (2014/04/26 00:33), 編輯推噓6(605)
留言1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8400 2014/04/25 公共論壇 反核、林義雄,與信眾們 曾益順 責任主編:陳韋綸 對於林義雄家庭所遭遇的歷史性悲劇,我感到由衷的悲憤。對於林義雄先生事後的堅毅, 我們也必須心有所感。然而這與核四是兩回事。 核電是嚴格的政治經濟問題。雖然現在的普遍爭執都限在安全與否、電量足夠否等「科 技性」層次,然而早在1980年代,左派、右派仍未正式決裂的「黨外」時期,科技的「 政治性」就已經被揭露了(參考《前進時代》第6期,1984年2月)。除了戒嚴時期島內 巨大的黨、政、軍分贓結構,更重要的是「美國核電工業在美洲大陸受阻後,大力向第 三世界推銷」的國際分贓背景(參考《前進週刊》第2期,1988年6月)。 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政府於1978年底斷交,但斷交前後卻幾乎是最緊鑼密鼓 地重新定位「台灣」角色的時期。四座核電廠都是1970-1980年間規劃,也都是由奇異、 西屋兩家公司輪流負責反應爐與渦輪機的製造。官方至今仍以「石油危機」、「經濟發 展之需」等說詞以服國民,但不可忽視,「核電」科技之輸入,是在巨大的政治經濟結 構、依賴關係下,台灣半受迫的接受。 受迫,源於國際的政治經濟規定性,但也涉及了台灣本地資產階級的自身巨大利益。這 也是1980年代台灣左派提出「反共波拿帕國家」一詞的分析性雙重意義(參考《遠望雜 誌》第22期,1989年8月)。二戰末舊金山對日和約下,以及二戰之延長的韓戰爆發,台 灣因美國軍事幫助而建成獨裁性的階級政權,也成為了美國重要的軍事戰略地與生產、 消費場;台灣統治機器因此具備了對內剝削、與外同謀的特性。 要反核,就不能不看到「台灣政府」的、政治經濟的角色。否則就無法理解,「反核」 絕非「個人意志」也非「政黨」層次。晚近反核運動提出「是人就可以反核」,彷彿藉 由道德提昇運動高度,但越是這樣就可能越無法接近「核四為什麼蓋?」的歷史物質條件 、社會關係與結構。 因於這樣的歷史背景,「反核」可能意謂著與美國的全面決裂(抑或要加入日本;日立、 三菱已加入核四製造)。我們當然歡迎這樣的、與新帝國主義的決裂,並且在反核的過 程中清理國際關係、檢視台灣政權與政府體制的冷戰個性,只是在道德化了的反核行動 中,特別是圍繞林義雄的高度象徵性的反核行動中,可能達不到。 義雄一出手,論述都圍繞在「忍心看林義雄這樣嗎?」的語言。信眾輾轉流傳林家血案 的故事。連蘇貞昌與馬英九對談時,面對馬英九「蘇貞昌任內追加核四預算」的質疑, 也只回嘴「再拖林義雄就會死」。 林宅慘案發生在1980年2月28日,恐怕是殺人者的愚蠢;「二二八」在今天已經扭曲變形 為日後「台灣人/外來者」的虛構對抗。這種歷史顛倒的「二二八」閱讀法,缺乏階級 視野,只能接續「政黨輪替」這單一選擇。事實是:民進黨與國民黨一樣,也甘心握有 此具備「反共波拿帕」體質的政府機構。於是,國民黨執政時代擁核,民進黨也一樣只 能拖著不在它的執政時期認真反核。 台灣充滿了悲劇。林義雄、鄭南榕......都是我們尊重的前人;林義雄甚至是在民進黨 執政時期退出民進黨的。只是,受難與悲劇本身是歷史性的、社會性的政治災難,受難 者可讓我們安息心靈,卻不等於我們就能夠全面倚賴悲劇、悲劇英雄,因為受難者也不 是萬能、全對。何況台灣在「反國民黨」的巨大旗幟下,「受難」的扭曲演變,總是忽 視了特定的「政治受難者」:那些以性命反對國民黨、爭「民主」的共產黨、統派。 象徵運動的危險,圍繞英雄、類「神」論,會落入唯心的「個人」、個人意志論。但是 核四並非馬英九的個人意志所能決定,也不是陳水扁的意志能決定,自也不是立委諸公 集合起來的幾百票個人意志能決定。可是真正的問題是如何認識我們的政治與社會體質, 面對真正造成此種政治地景的物質條件、歷史條件,如何不指向既有「政治結構」的輪 替遊戲?要不,就是信眾終得打造自己符合新一輪統治的需要,繼續載浮載沈於歷史。 -- 這篇跟我的想法很像,看到林宅血案相關文章都會不自覺流淚, 林義雄先生本人對馬的回覆看得出本人相當有智慧,我也不希望林先生犧牲 對於祭止兀衝車大將軍的做法、幫他護航的8趴也非常憤怒 我知道再拖下去就來不及了,但是核四到底要怎麼解? 這明顯政治性的共犯結構,如果是為了救人一命, 反KMT的情緒越來越高昇、689護航越來越堅固 執政黨又不退讓的狀況下能解決問題嗎? 我們能做的除了拉高衝突外,有什麼更有建設性的事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11.16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FuMouDiscuss/M.1398443637.A.2E9.html

04/26 00:35, , 1F
林義雄的生命~別忘了還有阿扁的生命...國民黨繼續迫害
04/26 00:35, 1F

04/26 00:37, , 2F
其實我認為林義雄真正追求的是公投合理化
04/26 00:37, 2F

04/26 00:38, , 3F
事實是有門檻合理的公投社會才能減少類似今天的爭議
04/26 00:38, 3F

04/26 00:40, , 4F
公投來不及啊,而且看了酥餅大文覺得修公投門檻茸茸的
04/26 00:40, 4F

04/26 00:55, , 5F
林義雄致敬馬英九的一封信 核四與公投根本不用綁一起談
04/26 00:55, 5F

04/26 00:56, , 6F
政府對美國硬不起來 對26也硬不起來 會嚴格控管是騙人
04/26 00:56, 6F

04/26 01:29, , 7F
只要立法院作出決議就行
04/26 01:29, 7F

04/26 02:07, , 8F
下修公投門檻,正反方投票決定
04/26 02:07, 8F

04/26 02:24, , 9F
1.立院行政院決議 2.下修公投門檻
04/26 02:24, 9F

04/26 05:20, , 10F
推也別忘了陳水扁先生,都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
04/26 05:20, 10F

04/26 10:07, , 11F
如果藉此突破鳥籠公投,也算有歷史價值了
04/26 10:07, 11F
文章代碼(AID): #1JMevrBf (FuMou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