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慕情:島嶼畸人(學運反思)

看板FuMouDiscuss作者 (massshame)時間10年前 (2014/04/08 15:30), 10年前編輯推噓0(007)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7/article/1233 【周二專欄】胡慕情:島嶼畸人 二〇一三年底,和在法國攻讀博士的友人W在巴黎街頭散步,街上隨處可看一名年輕男孩 的肖像海報。W解釋:「那是巴黎反法西斯團體貼的。」海報上的男孩名喚克雷蒙.梅裡 克,在巴黎街頭被極右翼「光頭黨」分子毆打致死。男孩十九歲,學業優異、熱心政治, 他的死激起法國社會集體憤怒。 「妳知道他們的口號是什麼?」我搖頭。「絕不忘記! 絕不原諒!」法國政府因此表示要取締與案件嫌犯關係密切的「民族主義革命青年」等 極右翼團體。但日後監視器記錄顯示,他們是吵架吵到一半才打起來的。「我總是想起 台灣。」W說,「這就是論述殺人的顯例。」 反服貿佔領立法院的行動至今超過五百小時。這五百小時內,巴黎街頭那張海報經常出 現在我的腦海。整場運動以反服貿為名而起,佔領者宣稱,簽訂服貿,只有全然的弊端。 但服貿的諸多開放項目,民間其實有許多正反意見。反服貿若與民主二字扣連,簽署項 目的分歧,理應在媒體焦點的議場中被討論,但五百小時以來,主決策場的焦點從來不 是服貿。決策場要群眾相信的是:簽了服貿,即是賣台。 一直無法跟隨群眾理直氣壯喊出這聲口號。源於堅信民主的內涵不單是形式。民主若珍 貴,若有別於「獨裁」之殘暴,我們當看見社會在這場集體捍衛的運動中,修正並檢討 自己。但修正的可能性一直被把持。運動一直到中後期之前,只能談國民黨的不是,談 國民黨與中國結合後將帶來的可怖景象。全稱說辭從來就有漏洞,對國民黨來說,即是 攻擊。這攻擊導致國民黨的不願回應,而後釀成靜坐者的不滿,不滿的壓力,細微緩慢 地累積成為發動行政院佔領行動的推力。 行政院佔領行動,源於決策場中的權力與路線鬥爭,雙方沒有共識,在「行政院場不會 危及立法院場」的前提下,佔領政院行動自行開展,行動也因此缺乏後援。發動佔領行 政院者領了深深相信靜坐即不會被毆打的群眾前往行政院後,佔領者即快閃離開,現場 缺乏指揮,社運初心者不知道該相信誰的指令,國家暴力殺紅眼,成為我們所見的血腥 鎮壓。那天之後,島嶼陷入瘋狂。 多年來,許多社運團體想闖進行政院,從來沒有成功。但當天行政院大門幾乎敞開。事 後許多人回想,那是陷阱。這陷阱正是布希亞描述的「誘惑」:「誘惑與挑戰的策略正 好對反於溝通的策略。」社會學者朱元鴻指出,正是在不溝通不談判不妥協的情況下, 挑釁/誘惑的兩方得以共享著相互增進權力而且繼續升級的共謀秘密。 血腥鎮壓的畫面過於驚悚,使得所有人相信,那是島嶼無法天光的癥結。鎮壓為握有權 力者添增籌碼,為被權力領導者帶來撕裂。我們愛台灣,太愛,於是影像不可能停格。 對獨裁的恨擴大成為對整個中國包括人的恨,揶揄、嘲弄、污蔑甚至歧視。「絕不忘記、 絕不原諒」八個字已然成為佔領運動的潛台詞。我們不信媒體,主流媒體皆是打手,我 們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媒體,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正義自己捍衛!事件中用以 辯證的影像與文字成為競奪真實的工具,但真實不是片刻。正義與意義於是在正反兩方 摩擦而起的怒火中,燃燒殆盡。 「當事件停滯不前時,你要先期預測,動作比它們還快。當事件加速到一個程度時,你 必須放慢些──切莫讓自己埋葬在一堆雜七雜八的文字或密佈的戰雲中,而對這令人難 忘的白熱化影像,要原封不動地停格在它原初的景象。」布希亞在《恐怖主義的精靈》 一書這樣寫,但恨的速度太快,我們都捲入其中。集體的沈默螺旋逼迫我們接受:愛的 重要性大於真實。 也許不該意外。任何宰制的權力都招致它遭受挑戰甚至崩潰的想望。國民黨執政釀成的 動盪過於顯著、巨大,打倒它責無旁貸。但我的記憶從不只有國民黨。民進黨執政主導 廢娼、拆樂生、拆十四、十五號公園等作為,並不亞於國民黨的惡行。這些事件源於中 產純潔的秩序想像,同時,也反映了曾受壓迫的苦難經歷,不因取得權力後就可以對壓 迫他人的指控免疫;而你若讀史,更不能不看見,諸如地主與本土政治人物等的優勢階 級,在國民黨統治台灣之前,其實也參與了剝削。 這五百個小時裡,島嶼確實改變。其改變源於全台社運團體都放下自身關心的議題來此, 日夜輪班。他們退居幕後,盡其所能與外場自發靜坐的民眾溝通、播放各式議題的紀錄 片,填充民主的實質內容。這股動能甚至在後期推進了議場內主決策者的改變,促成議 場內的民主審議。 四月五日,聯合報刊出一則新聞:「民進黨在對美說明中提到,支持自由貿易、市場開 放及參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並非全面反對兩岸服貿協議。」這是對議場內決策 者是否真心想要改變的挑戰,而結局在週末立法院長王金平出面表示接受學生訴求後顯 現:發言代表林飛帆立刻表示「感受到王金平善意」、「取得初步成果」,並於七日晚 間發表了「週四(十日)」退場的聲明。此聲明在明知執政黨視此事件為政治鬥爭的情 況下,仍隻字未提在野黨,甚至不排拒未來可能在選舉中與在野黨合作。林飛帆接續說: 運動獲得初步成果,希望在台北的民眾,當天能「迎接」議場內的人走出立法院。 迎接二字讓人毛骨悚然。讓人想起世新大學社發所教授陳信行描述的野百合學運:「以 群眾為火牛陣的運動路線犧牲了群眾自主的運動能量、造就了少數政治明星。它是我們 後來在1990年代稱做『民粹主義』的菁英運動,而不是真正能夠容許受壓迫者自身力量 壯大的民主運動。它最終成就的是群眾的代理人,而不是群眾自己。」 運動就要結束了。忽然想起佔領立法院前的那天早晨,持台獨理念的民眾與政治人物們 在立院前舉著「台獨解決一切」的牌子召開記者會。看著那牌子,問自己:可能嗎?舍 伍德.安德森寫的《小鎮畸人》輕輕悄悄地回答我: 「使人變成畸人的,便是真理,一個人一旦為自己掌握一個真理,稱之為他的真理,並 且努力依此真理過他的生活時,他便變成畸人,他擁抱的真理便變成虛妄。」 虛妄,反噬自身,帶來死亡。當運動如此結束。未來我們必將透過相等或更大的死亡來 償還。 -- 週四就快落幕了, 這段期間所發生的事,可以靜下心來思考社運的本質, 對弱勢/少數團體的發聲、付出, 服貿通過之後變得更加弱勢的族群, 我們會用什麼方式對待? 是一個新的法西斯主體,還是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社會價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16.23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FuMouDiscuss/M.1396942223.A.DED.html

04/08 15:43, , 1F
喔。
04/08 15:43, 1F

04/08 15:46, , 2F
真好笑 少人站出來就說是大眾沉默支持 大眾站出來就說
04/08 15:46, 2F

04/08 15:46, , 3F
民粹 真是太噁心啦
04/08 15:46, 3F

04/08 15:48, , 4F
恩 反正全部都批判一次
04/08 15:48, 4F

04/08 15:49, , 5F
不就最愛寫這種
04/08 15:49, 5F
※ 編輯: massshame (111.248.216.236), 04/08/2014 16:13:02

04/08 16:14, , 6F
這篇寫得還滿中肯,有很多第一批衝進後來被排除決策圈的
04/08 16:14, 6F

04/08 16:17, , 7F
這其中傷害絕非外面看熱鬧的人所能理解
04/08 16:17, 7F
文章代碼(AID): #1JGwMFtj (FuMouDiscuss)